「是诸菩萨,虽能于佛法中,开显净宗以外之种种方便法门」。就是这些菩萨们,他们有能力,开是开示,是讲经教学,显是显示,是把它做出来给大家看,净宗以外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说明他们修学,他们都在真干。「但以未闻此法故」,净宗法门没有听说过。
那就是这些菩萨当中善根深厚的有成就,善根稍微差一点的被淘汰掉,好像参加考试分数不够被淘汰掉了,多少人?「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退退到哪里去了?退到声闻、缘觉,退到权教菩萨。
如果他要是遇到净宗法门的话,这些菩萨肯定是上品上生。为什么?他们有很好的基础,他不是凡人,凡人都能往生,他们还有什么问题?所以小乘声闻从须陀洹到阿罗汉,包括辟支佛,他们要遇到这个法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菩萨遇到这个法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这遇不到真可惜。
下面说,「何以故?」假设个问题,为什么?「以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菩萨都修三昧,三昧就是禅定,禅定功夫不一样,禅定的等级无量无边,不一样,不相同。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菩萨五十一个等级,那就是三昧浅深不同有五十一种。
初信菩萨有初信菩萨的三昧,二信就比他高,三信又更高一点,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五十一个位次再上去就是妙觉,总共五十二个位次。这大分,细分可多了,那有多少种三昧?佛经上讲无量三昧,你细分不就是无量吗?五十二个阶级是大分,等级不一样。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因为念佛三昧太殊胜,得一小小的三昧就能往生。这小小的三昧是什么?我们平常讲功夫成片,实在讲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功夫成片这个意思,就是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他什么都放下了,就叫成片。有这样的程度就决定得生,生凡圣同居土。程度要高的,凡圣同居土里头也有三辈九品,凡圣同居土的上辈,上三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都是生死自在。什么叫自在?想什么时候往生就可以,你一动念头佛就来接引你,就生死自在了。有些人寿命很长不要了,我提早往生,佛也来接引你,这妙不可言。
我们跟阿弥陀佛这个联系非常快速,一丝毫差误都没有。下三品的多半要人助念,中三品的助念都不需要了,自己预知时至,什么时候走清清楚楚。这些,我们这些年来见到很多,一点都不假。所以念佛三昧不容易遇到。「若不听闻修习,难于究竟自觉。」究竟自觉难,这个究竟自觉是指开悟,先得定,然后就开悟,所以说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个难。
「再者,念佛法门是普被三根径中之径」,这个径是指近路,成佛之道,近路当中的近路。「若不闻知此法,则难于普度有情,速脱生死,以圆满利他之行」,这是菩萨。你要没有机缘听到这个法门,你教化众生为人演说,你想普度众生速脱生死不容易。
「于自身则跋涉于艰险之途」,就是菩萨度众生,没有闻到这个佛法,对自己来讲他在六道这是悲心,自己并没有成佛,菩萨位次也不高,慈悲心重,就先到六道去度众生,跋涉于艰险之途。为什么?怕他心不定,又被六道迷住了。这个情形有,阿罗汉到六道里来度众生,又迷了,迷了怎么样?退转,阿罗汉会退转,退到哪里?他退得低退到初果,退到须陀洹,不会再退了,须陀洹是个底限。
本来他是七年级的学生,一下掉到一年级去了,他不稳定。菩萨也是这样的,菩萨会堕落到二乘,二乘再堕落的话就堕落到须陀洹,须陀洹是底限。
你说这上上下下费多少时间?这就叫艰险之途。「于众生则导引于坑坎之路」,坑坎是难行的道路,这个道路不平坦,不好走。下头把原因说出来,「未契如来方便,难入一乘愿海」。这是他没有契入,如来有方便法,这个方便法就是净土法门、就是念佛方法,你要是依净土,你就很容易入一乘愿海。一乘是佛乘,愿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愿愿度一切众生,所以他不知道。「是故将有一亿菩萨」,这一亿并不是个定数,是举例说的,就是很多很多的菩萨。「因未闻此法而退转于无上菩提」,可见得这个法重要,这个法难得。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七一集)2011/9/1 檔名:02-039-0571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