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觉有情这三个字,在这里特意加引号呢?因为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菩萨觉有情,是特指要做那种追求觉悟、同时又重情重义的学佛人,故此才有学佛要做“觉有情”,这个说法儿。
但也许有人要问,难道菩萨觉有情,还不够你做的,一定要加上重情重义吗?我这么回答:“如果你我凡夫真是要做成个菩萨觉有情,那也就对了,不需要额外加什么,也不应该加。但一边做不成菩萨,一边又薄情寡义,甚至无情无义,看着好象很崇理,其实对别的人,对别人的事冷若冰霜,那还真要做个重情重义的‘觉有情’了,否则恐怕想成就菩萨觉有情,万难成立。”
比如说,朋友有难伸手求助,自己有能力则帮助所需,无所需则出人力,甚至人力也出不来,起码得帮个阵角,助助气势,因他/她有难嘛。
有的人,把朋友当成生活一部分。但是这个部分,不光是用来喝茶聊天的,也是一起肝胆相照的。有的人,嫌自己朋友少,可能是因为自己不会为人处事,让朋友离开了自己;或者就是个孤家寡人的命,也有这个可能。
但是,付出多少收获多少,这是自然法则。这个法则,没因为一个人的命运如何,于是就对这个人有格外的亲近,或者疏远。反而那种对命运的消极感叹,倒容易让这个人远离其他人,做一个“独行侠”。一个人有没有朋友,有多少朋友,朋友中有几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纵然有往昔因缘的左右,但说到今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当下自己愿望的推动。其实这个道理在佛经里多有流露。
比如《普贤行愿品》里的这偈:“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们身为凡夫谁没有往昔造的恶业?人人都有,否则今生也不会有修行或者生活上的种种障碍。在承认了往昔业随身的情况下,要发愿忏悔,一直忏悔到清净,并且尽可能地减少无数新造恶心的形成。这一今生眼前的发愿,就决定了往昔恶业终将清净,新造恶业必然减少,最终一切业由恶转善,由善转净。
一个人从没有朋友到有朋友,从普通朋友到知己,不也是这样承认往昔因缘,然后再加上有此愿力,最终逐步实现的吗?
但是为什么在说学佛要做“觉有情”的时候,从怎么结交朋友开始谈起呢?
本来朋友对自己来说,就是介于父母家人和陌生人之间的一个特定群体。他不象自己父母家人有那种无法脱离的血缘关系,又不象面对陌生人那样,你大富大贵只是引发我一个羡慕,你家破人亡也不过让我感叹一番而以。而朋友虽然有薄厚之分,但他/她的喜怒哀乐能影响我一起和他/她喜怒哀乐,甚至能改变我的生活事业,反之亦然。
对于父母家人,可以牺牲自己;对于朋友,可以付出很多,越是好朋友,可以为他/她付出的越多,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一个陌生人的苦乐呢,是否也曾为其揪过一次心,松过一口气。父母、朋友、陌生人,这三者对我们来说,永远是有差距的,但对学佛的我们而言,真的要让这个差距永远地保持下去吗?
普通人对好朋友,可以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学佛人,不但可以与好朋友同呼吸共命运,更得要求自己,做到为更多生命的苦乐,揪一次心,松一口气。长此下去,学佛人的朋友不但是多的,而且是真的;对学佛人来说,陌生人也越来越少。更重要的是,学佛人的心念,将和越来越多生命的福祉连在一起!这样才可能在将来,成为佛经里那些愿做众生不请之友的、无量无边菩萨觉有情中的一员。也可能在将来,明白一点儿文殊菩萨,为什么宁可接受众生和他结的是恶缘,也要因此让其解脱。
对学佛人而言,最终每一个陌生人都是我们的朋友,每一个朋友都必将成为我们的父母有情。与其说学佛人用真情和真义去交朋友,不如说学佛人通过这样的交朋友,与更多过往的父母有情,结下更深的佛缘,乃至共同解脱的大事因缘。
但是一个学佛人,如果面对这些鲜活的生命和热血躯体之间的情义互动,想到的总是自己如何一尘不染,如何脱离得更快,那么即使你对佛法教理掌握得再好,你也不是这里提倡的、大家学佛时要做的、重情重义的“觉有情”,更不是佛经里要求我们都要发心去做的、菩萨觉有情,你将来可能成为的,未必仅是一块满腹经伦的大石头,但很可能是一个想去利益众生,但众生对你无动于衷的觉者。那我想,当这位发心去利益众生的觉者往来于众生之间的时候,他仍然会万般孤寂,常叹空有悲心吧!
人都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这里,不妨这么说,菩萨畏无情,凡夫畏牺牲。如果我们是在今生来世,始终追求解脱自己和一切如母有情的学佛人的话,那么我们要等到无量生世之后,去做那个万般孤寂,常叹空有悲心却被众生视若无物的觉者呢,还是从现在开始,发心做一个有情有义的“觉有情”?
如果是我,一定选择从现在就开始做一个这样的、重情重义的“觉有情”。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