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七觉支——心灵品质的提升

发布时间:2023-01-09 19:07:09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七觉支——心灵品质的提升

  黄国达

  佛法本是解脱烦恼的教导,然后在逐渐的宗教化中,成为信仰的寄托,或俗世生活失意的避风港,这并不是佛法的本意。在修行过程中的神秘经验,佷容易掩盖佛法的实相智慧,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学佛修行的终极目的在于自觉觉他;觉他的基础在于自觉;而觉的意义包含了觉察和觉悟,透过自觉,净化烦恼,提升心灵品质,展现清净、明朗、敏锐、安详、柔和、温暖、稳健的心灵气质。

  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具体的说明如何觉察身心、觉悟真相。本文将依此略加说明。

  一、择法觉支

  择法是抉择正法,辨别正法、非法,真实法、虚妄法,善法、不善法,清净法、杂染法,解脱法、烦恼法。由正见,起正行,那么,与正法、真实法相应的心行就是善行、清净行、解脱行;与正法、真实法相违的就是不善行、杂染行、烦恼行。由抉择正法、真实法,自然而然身心导向正行、善行、清净行和解脱行。

  正见既然是抉择正法的智慧,那么正见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正见,是在当下的身心和情境中观察缘起、无常、无我的实相,这是智慧的洞察,扫除各式各样知见上的偏执,直接照见诸法的真实本质。缘起、无常、无我并不是抽象的理则,而是可以当下实际体验的事实真相,以中观的解说,缘起、无常、无我就是法法无自性、法法从缘起。

  当我们在觉知存在的现象时,可以明了没有丝毫的孤立性、固定性、绝对性、实体性,也就是见到现象界的流动性、关联性、相对性。既然这些现象完全是变动、依存的缘起大网的一个环节或片段,想要抓住它、拥有它、寄予希望或抗拒它,都是不必要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真正抓住、拥有一个会变动、依赖其它现象才能存在的事物。一切都只是过程,没有真正的生起和开始,也没有真正的消失和结束,不过是一个感觉和影像而已。再美的人、事、物都是无常幻化的,因此内心不再粘着、牵挂、执取这些现象,这就是解脱自在、心灵的自由和超越,使我们从爱染、盲目和苦恼的心灵泥淖中跳脱出来!

  二、精进觉支

  当我们能够正见缘起无常、无我,洞察当下的依存、变动、无自性,这种「择法觉支」的智慧现前,就如千年的暗室,只要点燃一盏灯,就可以照亮室内。再来就要善加守护这盏灯,不让它熄掉,甚至要多添油,充份供应,让它更明亮,光明增盛,这就是「精进觉支」。

  在二六时中,时时记得在现象中见到无自性从缘起,由生疏而熟习,由暂时而延续,由粗浅而精密,由夹杂而纯一,就是精进觉支。时时回到智慧,并不是另有一个缘起无自性的理则要去掌握,而是在看、听、知觉、思想、活动的同时,放宽视野,洞察缘起的变动和依存,领悟它的没有滞碍、通透灵活的质地而已。

  就如同无论看见金戒指、金条、金狮子或金佛像,都可同时见到金子的质地,并不是离开这些东西之外,另有「金子」的存在。只是认得或不认得的差别而已:若认得,那么,「当下即是」;若不认得,那就视而不见,当面错过。舍近而求远,终不可得!即「法相」而见「法性」——「法相」、「法性」只是一体的两面而已!慧眼打开就见到,并不是另有神秘的「本体」、「根源」;不管称为什么,离相而觅性,毕竟了不可得!

\

  精进,不只是指智慧,还要在身口意上不断地自我净化,精进于善行、清净行和解脱行,这样才能身口意一致,展现清净、开朗、自在、和善的气质。若只是空谈心性,醉心玄妙,实际上却贪瞋依旧,戒行不端,那会落入放逸、懈怠而不能得到佛法真实受用的。

  三、喜觉支

  由于精进于正法、真实法,明见缘起无自性,离恶向善,转染还净,内心得到未曾有的喜悦,这不是欲望满足的喜悦,而是法的喜悦。

  由择法的智慧和精进于正道,人生观和行为有了巨大的改变。既然没有实在的自我,也没有不变的事物,那么我们苦心追求的物质享受:舒适的住家、新车、豪华的家俱,这些都是感官上的觉受而己,并不是绝对的必需。安于淡泊,内心会更踏实。

  丰厚的收入、稳定的工作固然令人羡慕,却也不外乎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成、自有的实体性,决非凭空可得,而是要付出时间、脑力、体力、心力,而且要有相当的福报才能获得,强求只有徒生苦恼。有智慧的人自可随缘尽份,随遇而安。

  美满的家庭需要用爱心来耕耘,更要以耐心来守护,还要彼此有善缘才能维持和增进,这些也都是因缘所生法,无常幻化而没有绝对的实在性。所以家庭美满固然是幸福,婚姻不美满也不必怨叹。内心的的喜悦和自在才是更真实的。

  身体的健康也是因缘所生、无自性,疾病的产生有业力、环境、心理、饮食、运动、生活起居等种种因缘,除了多保养、锻练,色身危脆,谁也无法保证不老、不病、不死、不痛、不苦。有智慧的人,自可坦然接纳,身苦而心不苦。

  有了智慧,对于生命中的种种境遇,心中无所挂碍、无忧无悔、无惧无恨,活在法的喜悦之中。生命从此走向光明,生死轮回、烦恼苦迫的日子可望终止,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这不是感情的信仰、心灵的寄托所可以比拟的。

  四、轻安觉支

  由智慧觉悟和身心清净所带来的改变是明显的,内心的自性见逐渐淡化,贪瞋杂染渐次清除,业障也渐渐消除,那么在心理上累积已久的的压力和情绪、扭曲就会开始释放。由于内心舒畅,气血也顺畅了,恢复生机活力,所以身体就会觉得轻松、敏捷,不再沉重、笨拙。身心本是相依相缘的存在,轻安觉支可说是修行的自然效果。

  以下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是增强慧力,以定资慧,定慧等持的功夫。

  五、念觉支

  在根尘接触时,保持正念正知,了了分明,智慧会更明利。智慧的生起,就在当下身心和外境的流动依存中,照见缘起无自性,所以正念是必要的。正念愈强,慧力愈强。如果忘失正念,智慧也因为没有依凭而减弱,很容易退失,所以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重点功夫。

  六、定觉支

  在日常生活中,以正念正知保持智慧光明是很好的,不过,当面临顽强、深细的烦恼、染着,而不容易解开时,就有必要特别选择时间地点,进入禅定,止观双运,然后重新回忆自己最容易「卡住」生起烦恼、染着的情境,回到缘起无自性的慧境。面对内心的结,把冲突、矛盾的心仔细看清楚,当看见它的无常幻化性,就能解开它,放下执着,回到自在、清净。

  七、行舍觉支

  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心思浮躁,定不下来,智慧也会退失。这时就要以「舍」心放下一切,坦然地、不假造作地安住当下就可以了。不必勉强观察,等到心静下来,自然又能回到中道,见到当下的流动、依存,这是行舍觉支的善巧方便。

  以上七觉支,并没有绝对的前后次序,而是以智慧觉悟为中心,随着心境的改变,善巧运用,渐次净化烦恼,提升心灵品质,展现清净、明朗、敏锐、安详、柔和、温暖、稳健的心灵气质。这是七觉支的修行和它的功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