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如何解决心理问题
济群法师
(2007年7月23日下午于文殊阁)
尊敬的明海法师、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大家下午好!非常有幸来参加这次的“生活禅夏令营”,我们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是“生活在分享的世界里”。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佛教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现在是一个高度唯物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改造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人生活环境虽然改善了,但是幸福的日子并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出现,原因在哪里呢?
幸福是什么?在很多人心目中,尤其在过去贫困的年代,我们很容易用物质条件来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但是当物质条件改善了,幸福却没有到来,甚至烦恼更多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幸福跟物质的条件有关系,但是跟我们心理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幸福不只是物质的,也是心灵的,幸福必须以良好的心态为主,物质为辅。随着人们对物质的过分重视,对精神的忽略,社会心理的问题逐渐地凸显出来,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人的心理问题,人的心态问题。
现在国内的很多高校也开始重视心理学和心理辅导。心灵的世界对我们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神秘的世界。为什么比较神秘呢?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对它做过了解、观照、管理。其实每一个人跟自己的心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从来都没有学习管理自己的心,也不懂得如何改善自己的心,我们自然也就不可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也不可能随着自己的愿望来获得幸福的人生。那么我们能不能像对待物质一样来对待我们的内心?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心灵作为研究的对象。
我们的心是一个什么东西?心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心可以不可以改变?我们能不能按自己的设定去发展心灵?我们能不能根据我们的需要去发展心灵?人心跟人性有什么关系?还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什么东西?人格跟我们的心灵又是什么关系?有些人的人格是健全的,还有很多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为什么?什么决定着人格的形成?形成人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形成人格的主要因素,事实上就是我们的心理。我们有什么样的心理,就决定了我们有什么样的人格。
我们希望不希望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我们能不能根据我们的需要来建立一种健康的人格,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心理。只要我们了解自己的心,我们就可以发展出不同的人格,乃至最高尚的人格。什么样的人格是最高尚的人格呢?那就是佛菩萨的人格。所以我今天主要从佛教的角度来和大家谈一谈关于心的问题。
谈到心,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心是什么,第二、应该如何来改善我们的心。
一 、 心是什么
(一)真心与妄心。首先讲心是什么。佛教里面有真心和妄心的说法。真心,也可以叫做心的本性,心的本初的状态,本来的状态。在佛教认为这是成佛的基础啊!六祖慧能在《坛经》里面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那么你了解到心的本初的状态、本来的状态你就能成佛。
因为心本来的状态是圆满的、寂静的、安详的。什么叫圆满?圆满就是不缺少任何东西,你们知道那些禅者们在水边林下,从生活条件来说,可能是一无所有,但他们内心是圆满的,没有任何需要,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不觉得缺少什么。为什么?因为他们体悟到了生命的这种圆满。所以生命本身原本是万法俱足啊!
《坛经》里面讲的“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我们的心本来就是圆满的,生命本来就是自足的。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希求呢?我们的希求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每一个人的希求都是无明造出来的产物。
我们不了解自己的本性,不了解心的本质,我们就会向外追逐,在向外追逐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就会形成希求。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时代诱惑太多,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自造很多很多希求,我们今天的这些希求,大多只是一种恶性希求。因为在我们的内心自造的希求越多,不圆满的成分就会越大。
每一个人的希求都从哪里来呢?实际上都是我们内心制造出来的。有人制造的希求少,有人制造的希求多。一个人制造的希求越多,这个人是越不容易富有的,制造得越少,这个人是很容易富有的。所以富有也是一种感觉,它跟人内心的希求有关系。我们讲少欲知足,就是讲欲望少,很容易满足,很容易产生富有感;反过来一个人欲望很大,他要的东西很多,这种人就不容易产生富有感。
那么,为什么禅者们的生活简单,可是内心又不觉得缺少什么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他把心灵上恶性的希求、不良的希求彻底消除掉了,把它抹掉了。另外一方面,他已经体悟到了生命中原本自足的层面,所以不觉得缺少什么,他也不需要什么。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哪一种需要不是自己逐渐形成的?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东西,小时候都没有,但事实上我们也没有缺少什么。可是现在当我们一旦有了这种希求以后,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条件就很难过,这些跟我们的观念、跟我们的妄想、跟我们内心制造的希求是有关系的。
所以,心的本性是圆满的,本质是寂静的。我们现在的人充满躁动,其实每一种躁动都是代表着我们内心一种烦恼的力量,一种妄想的力量。平常的人内心有太多这样的妄想、烦恼,说一句难听的话,就是我们平常人,内心有太多心灵垃圾,每天在不断地制造心灵垃圾,因为心灵的垃圾太多,所以不快乐。当你的内心没有心灵垃圾的时候,你就会很快乐,你就会体会到心灵的这种寂静。心的本性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寂静、安详。寂静会散发出一种安详,但是一般的人没有能力体会心的寂静,总在一种烦恼、妄想的状态里面。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心念,当心里没事的时候,没有什么烦恼的时候,那就是很开心的时候。如果有心事、有妄想、有烦恼,那就是躁动的时候,那就是不自在的时候。
如何才能消除这些躁动?我们需要去体验内心的寂静。当我们体验到内心的寂静,我们就有能力更好地消除内心的躁动。佛教讲涅槃,涅槃就是一种寂静。什么叫涅槃寂静呢?就是你内心的这些躁动都熄灭的时候,这个空性所散发出来的寂静和安详就呈现出来。所以涅槃一方面就是熄灭烦恼,另一方面就是体验到空性的寂静。我们的心原本就具备这种状态,所以这是我们的真心所具备的特征,即禅宗讲的“见性成佛”、“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去认识心的本性,心的本质。一旦认识到心的本质,我们就有能力去化解烦恼。因为我们不了解心的本质,不了解真心,不了解我们的佛性,所以才出现妄心。所以妄心的产生是建立在对真心的不了解上。为什么对真心不了解呢?因为我们的生命中还有无明的成分,无明使我们看不清心的真相,所以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错误的设定。这个错误的内容就是自我,就是我执。每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以自我为轴心,每天关注的就是自己,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究竟什么代表我们自己?
其实,这个自我是经不起推敲的。自我建立在一种盲目错误的设定基础上,由这样一种错误的设定、错误的观念,形成了我们的各种心理活动。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形成,事实上跟我们的观念是有关系的。
生命的存在大体有两样表现形式:一个是观念,一个是心态。观念会制造心态,观念会形成心态。我们众生首先在观念上是有问题的,一方面不了解心的真相;另一方面,不了解世界的真相。所以我们所有的看法,所有的想法,事实上是有问题的。我们所有的心理是建立在这样一种错误的看法和错误的想法的基础上的,由这样一些看法和想法形成的心理多半也是不健康的。这种心叫什么心?这种心就叫妄心、妄想。妄心其实是蛮复杂的,我们现在能感觉到的所有的心理都是妄心。这些妄心究竟有什么规律?我们需要去了解。如果不了解妄心的规律,就没有办法突破这个妄心的封锁,然后去进一步认识我们心的本性;我们如果不了解妄心的话,就没有能力解除这些妄心,比如说贪心、嗔恨心、嫉妒心、自私心、骄慢心,尤其我们现在的人有很多都是焦虑呀、抑郁症呀,其实这些都是属于病态的心理。如果不了解这些心的规律,我们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些心理。
(二)心是多元的作用。心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当然我们先要解决什么是妄心,妄心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佛教告诉我们,妄心实际上是多元的。什么叫多元呢?就是它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那么这种心理因素里边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因素,像心理学家有时会说到的比如“注意”啊,“感觉”啊,“表象”啊,“意志”啊,在佛教里面有遍行心所,叫作意、触、受、想、思,这五种大体上属于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在这个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又会发展出不同的心理,发展出来的心理大体会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不善的心理、烦恼的心理,比如会发展出贪嗔痴各种烦恼。这各种烦恼事实上是制造痛苦、制造轮回的因。我们的生命中为什么会有很多痛苦,原因就是我们生命中有烦恼。
什么叫烦恼?烦恼就是扰乱我们内心,让我们不得自在的心理因素,事实上烦恼就是心灵的病毒。就像人身上有良性的细胞也有恶性的细胞。生活健康,你的良性细胞会得到发展;生活没有规律,那么你身体上恶性的细胞就有可能得到发展,最后发展成肿瘤。烦恼就是我们心灵的肿瘤,你说这个肿瘤它是不是你的一个部分呢?它好像跟你有关系,但是能不能代表你的生命?不可以的。即便我们身体上长了肿瘤,我们都希望把它消除掉。同样,心灵的肿瘤我们也要克服它。如果我们不能克服心灵的肿瘤,那么我们将不断地要被这个烦恼所伤害,这些烦恼会不断地制造轮回、制造痛苦。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还具备高尚的潜质,这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生命的意义,就是需要去发现我们内心高尚的潜质,潜在的品质。这个高尚的品质是什么呢?就是善,善的心理。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善就是一种和谐的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心理。当善心生起的时候,我们内心里面充满着和谐,充满着快乐;当我们把这种善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时候,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反过来说,什么叫做不善的心理?不善就是一种制造痛苦制造不和谐的心理。所以善恶不只是一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那么除了善的心理以外,我们的内心还具备一种觉知的力量,因为具备觉知的力量,我们才有能力使生命从无明的状态中觉醒。
学佛修行的过程究竟要做什么,要完成什么?简单的说,就是要完成生命的觉醒。佛与众生的差别就是在于迷悟之间,《六祖坛经》说得好:前念迷就是众生,后念悟就是佛。佛的含义是什么?就是觉的意思,从自觉到觉他乃至到觉行圆满。
佛教讲,成佛的最高果位是无上菩提。什么叫无上菩提呢?那就是最高的觉悟、最高的智慧。所以学佛、成佛,就是要成就最高的觉悟、最高的智慧。我们需要去发现、去认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我们都具备这样一种觉知的潜能。我们首先需要去认识这样一种潜能,然后去开发这种潜能,这才是人生的真正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究竟地解决轮回的痛苦,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帮助一切众生。如果我们自己的生命都在无明的状态,那我们将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呀?就在于蕴含着这种像佛菩萨一样的高尚的品质。这种高尚的品质就是生命的觉悟和无限的慈悲,就是慈悲和智慧,大智慧和大慈悲。我们需要去认识生命蕴含着这样的价值,开发这种慈悲的品质,我们就有能力去帮助普天之下的一切众生,就像观音菩萨一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建立在觉性的基础上,不像我们凡夫的慈悲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的,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的慈悲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而建立在觉性上的慈悲是无限的。所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开发我们生命中所蕴含的这种高尚的潜在的品质。我们必须要相信我们具备有这样一种品质,这样呢,生命才有信心,人生才有希望。否则,苦海无边啊!永远在贪嗔痴里边。
什么叫轮回?轮回就是生命的低级重复,这种重复是没有止境的。唯有从生命中觉醒,这种轮回的噩梦才能真正结束。我们需要认清心所具备的这种多元的特点,我们知道生命中哪些不良因素是需要消除的,我们需要认识到生命中哪些高尚的品质是需要开发的,这就是修行的目标。
(三)心是无尽的积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内心没有认识,事实上是谈不上修行的。修行到底修什么?要成就什么?要破除什么?那我们就不是很清楚。我们现在的心,事实上代表着我们无尽生命的积累。当然,我指的主要是妄心这一块,因为真心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妄想的心,它是有增有减的,它是缘起的,它也是无常的。
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形成的很多性格,我们现在获得的能力,我们的兴趣、爱好,事实上都是我们心的表现。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些兴趣爱好,小的时候未必有。那么这些心理从哪里来的呢?心就是我们生活的积累。我们每一种人都是学出来的,每一种兴趣、爱好、都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大家要记住,每一个起心动念,我们所说过的每一句话,我们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不要以为你做过去就忘了,不要以为你做过去就没有了,不是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外在的结果,一种是内在的结果。外在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比如说你成就的一番事业,或做成一件什么事情。还有一个内在的结果,那就是你的内心的记录,你的内心就是你的言行的最忠实的记录者。所有你说过的话,你做过的事情,在你内心都会有记录的。你现在的观念、想法、习气、兴趣、爱好,正是你长期以来生活的一个积累,这种积累也不只是我们这一生的,也包含着我们的前生、前生、前生……所以我们现在的生命是代表着我们无尽轮回的积累。
那么谁在记录这些东西呢?这就是阿赖耶识。它是我们生命的载体,每个生命都有一个载体。所以佛教早就把我们的心分为潜意识和意识这两个部分,从潜意识这部分来说又包含两种心理,一个是第八识,那就是我们生命经验的载体;还有一个就是第七识,第七识就是被第八识作为生命载体所不能正确认识、所潜在的一种自我意识。人为什么一出生就以自我为中心呢?原因就是我们心里有一种自我的潜在意识,这种潜在的自我意识直接影响到我们意识的活动,那么我们所有的活动、心理活动,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第八识的载体,同时也受到第七识的自我影响。所以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会打上自我意识的烙印,这是跟我们生命中所具备的这种潜在的自我意识是有关系的。
但是这种潜在的自我意识是一种错觉,它的形成是在一种错觉的情况下形成的。因为它对这个生命的载体不能正确认识,因而形成的一种错误的自我意识。所以,我们现在的凡夫心所建立的基础就是有问题的。那么我们所有的活动——我们的活动包含着起心动念,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这些都会在我们内心里面形成相应的力量,这种相应的力量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心念。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很多很多的心念,有贪心、嗔恨心、嫉妒心,还有慈悲心、爱心。我们每一天观察到的心念,看到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在公司里的心理和在家里的心理,见到朋友的心理和见到仇人的心理,一样不一样啊?你开心时候的心理和你不开心时候的心理,一样不一样呢?其实都不一样。心会自动的转换,在不同的境界中它会有不同的转换,而这种转换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有的心念的力量特别大,有的心念的力量非常非常小。
也可以把心念的力量分成三六九等。有的是积极的,比如内心里面起作用最多的心念,还有二级的作用少一点,更少一点的,那就是三级、四级、五级。那么,还有很多心念长时间不会产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生起。各种各样的心念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的心念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比方说,武侠小说里面,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了一种爱,他把这种爱培养到无限大,那么这种爱的心念呢,就会影响到他的一生,有可能不是一生而是生生世世甚至好几生都要受到它的影响。那么也有的人呢,就是为了报仇,一生都是为了报仇。那么这种报仇的心念呢,就会影响他的一生甚至影响到他的来生再来生。
其实不管爱的心念也好、报仇的心念也好,这个心念从哪里来的?每一个心念都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比如一个人骂我们,说我们坏话,我们很自然的会生起嗔恨心。如果我们去纵容这一念嗔恨心,继续去想着对方的种种坏事,这种嗔恨心将会越来越大,我们不断地给这个嗔恨心营养,给它提供生长的环境,这个嗔恨心就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宰,就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可是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提起正念,我们能够生起一念慈悲心,或者这个时候我们多有一些宽容的心,我们很快就会把这一念嗔恨心化解掉了。
任何一个心念刚刚生起的时候,事实上都是很渺小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如果不加以管理不加以引导,我们顺从着它,它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心念是可以改变的,每一种心念都是我们自己慢慢形成的。我们需要了解心念具有这样的特点。了解之后,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就应该谨慎,就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心,我们就会知道哪一种心会给我们制造痛苦,制造烦恼,那么我们不要去纵容它不要去发展它。哪一些心念会给我们制造快乐,那我们应该去培养它去发展它去成就它,这就是在帮助我们建立幸福的人生。
二、如何改善我们的心
学佛就是学会修心。什么叫修心呢?就是修正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改善自己的心,把不好的去掉,把好的发展出来。
(一)皈依三宝。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信仰佛教呢?因为我们的心灵、我们的人格,存在太多的缺陷和困惑。我们需要用一种方法、一种智慧,帮助我们解除人生的困惑和生命中的烦恼。世界上的物质,它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世间的哲学和普通的宗教也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信仰,它是我们人生重要的选择,我们信仰佛教,信仰三宝,也是因为我们认为,佛教能够帮助我们究竟的解决生命的问题。佛教的内容主要是三宝,三宝的内涵就是佛、法、僧,佛就是代表生命品质的圆满。
佛陀和凡夫的差别在哪里?我们为什么是凡夫?也就是因为我们生命的品质是有漏的,什么叫有漏?就是有缺陷、有烦恼、有贪嗔痴、有痛苦、不自在。佛陀为什么称为佛陀?原因就是他的生命品质是圆满的,他的生命品质就是由大慈悲和大智慧组成,所以他才可以得大自在。我们向往这样一种高尚的品质。
我们学佛,实际上就是要以佛的生命品质,作为我们人生的目标,作为我们生命的目标,我们希望改善自己生命中不良的品质。那么怎样才能改善生命的不良品质呢?我们需要有方法。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的典籍、佛教的教法,就是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帮助我们了悟生命的真相,另外一方面就是帮助我们解除生命的烦恼,帮助我们完成生命高尚品质的成就。我们学法,主要是掌握这样一种智慧和方法。如何才能使用这样的方法呢?我们就需要皈依佛法僧三宝,需要有善知识的指导,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僧宝都能指导我们使用这样的一种方法,所以我们需要亲近善知识。
佛法僧三宝,代表着佛法的整体,就是榜样、方法和指导我们使用方法的老师,这个三位一体。那么我们需要相信这样的一种方法,这是一个前提。如果我们不相信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对我们就没有办法产生作用。所以学佛,首先要皈依三宝,要对三宝具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佛法在我们内心里就没有分量,如果佛法在我们内心里没有分量,那么佛法对我们的人生就没有办法产生影响,如果佛法对我们的人生没有办法产生影响,那么能够影响我们的就是我们固有的不良习惯,能够影响我们的就是世俗的这种五欲六尘,金钱啊、地位啊、时尚啊,因为这些东西容易跟我们内心的贪嗔痴相应,凡是世上影响我们的都与我们内心有一种相应力量,这是不良的心理。在外在世界的鼓动下、诱惑下,这些不良的心理就会主宰着我们的心灵,就会主宰着我们的人生,就会主宰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改变生命,要信仰三宝,要强化三宝在我们内心的分量和地位。这是学佛的第一个方面。
(二)正确的发心。然后,我们需要有正确的发心,这个发心其实就是目标。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目标很明确,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要什么。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对人生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追求多半是随着潮流,因为我们不知道真的要什么,就很容易受到诱惑,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人生目标。
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就是要成就生命的高尚品质,就是要开发我们心灵中潜在的高尚品质。这就是我们的发心,我们需要完成这样的一种发心——成佛的发心。
一方面是要破除我执,另外一方面要利益众生。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才利于我们更好地培养慈悲心,成就慈悲心。
发心包含着目标和动机,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为自己还是为众生。想的是自己,那么这种动机就会在你的内心发展出自私的心理。想的是众生,那么这种发心将会发展出慈悲。不同的动机在你的内心会发展成不同的心理。所以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只要关注外在的结果,还要考虑它会给我们的内心留下的是什么。其实这个比我们外在的结果还要重要,这是讲发心。然后呢,就是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当下用什么样的心去做,这个也很重要。如果你当下用贪心去做,事实上你就是在强化贪心,就是在成就贪心,你当下用慈悲心去做,你就是在强化慈悲心,成就慈悲心。
每一种心的成长,就是通过不断地重复。就像一个经常喝酒的人,他就形成一种喝酒的嗜好;一个经常赌博的人,会形成赌博的嗜好;喜欢做什么的人他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嗜好,而这种嗜好的形成,是不断地贪着,不断地重复的结果。
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内心就会形成一种相应的需求,当你在不断地做的过程中,你的这种相应的需求,这种贪着也在成长,而这种内在的成长,会给我们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困扰。我们如果形成这种嗜好——比如说嗜酒啊、赌博啊、贪财啊、或者贪图享受啊,一旦外在的条件不具备的话,就是我们痛苦的时候。如果我们内心没有形成这种需求,那么即便生活条件一样也没有,也一样过得很自在。所以我们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非常重要,这就是学佛的过程中,要正确的发心。所谓正确的发心就是要学会对我们的心进行选择,我们不只在选择世界,同时要选择自己的内心,我们需要拥有什么样的心理。
如果你希望有慈悲心,选择做一样事情的时候,就要用慈悲心去做;如果你做事情的时候用自私心去做,用贪心去做,那在做事的过程,就是在成就贪心成就自私心。所以,要学会选择我们的内心,因为你选择你的内心,你就会把你的内心都投入到这种心里面,这是心灵的经济学。
所谓心灵的经济学,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心灵要学会像现代人做股票一样。做股票,肯定要选择一个好的股票,然后把你的资金都投入上去,这样你才可能赚钱。如果你把资金投入在不好的股票上,最后你就是亏本。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的,心灵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无限的层面,一个是有限的层面。无限的层面就是代表心的原初的状态,这是无限的层面。当我们的心进入心的意识状态的时候,事实上就进入一个有限的层面,比如我们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或者十个小时也可能很正常,但每天都干二十个小时,你干不上三天可能就受不了了,这就说明我们心的能量、身体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善于把握这些能量,善于使用心灵的能量,把我们心灵的能量都投入到慈悲心上面去,我们的慈悲心就会得到最大的发展,当我们的慈悲心得到最大发展的时候,狭隘的心、自私的心、贪嗔痴的心的力量就会慢慢变弱,所以需要选择。如果我们把心的能量都投入到贪嗔痴里面去,那么贪嗔痴就会得到极大的发展,贪嗔痴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结果将会是祸患无穷,最后形成的生命品质就是低劣的、畸形的,生命将会每况愈下。
我们要懂得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心,用什么样的心,所以要修行。怎么样修行?修行就是善用其心,就是你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都用正念,都用良性的心理去做,这就是修行。反过来说,你做的事情即便再冠冕堂皇,可是你用的心是错误的,其实你做出来跟修行还是两码事的。你出多少钱啊、盖大殿啊、做功德啊,当你用贪嗔痴的心去做,其实跟修行没有关系。反过来说,即便你上班做一份平常的事情,你能够带着一片利益普天下众生的心去做,那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所以发心在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我们选择用什么心。先要了解我们有哪些心,然后去选择用哪些心,这是我们修行要做的重要的事情。
(三)持戒。佛教里面讲的戒律,它对我们心灵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戒的意思就是防非止恶,就是止息不善的行为。不善的行为从哪里来的呢?不善的行为是发自贪嗔痴。止息不善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止息贪嗔痴。持戒,就在于帮助我们止息贪嗔痴这种不善的活动,这是持戒的真正意义。
戒律又叫别解脱。所谓别解脱就是把你的行为跟解脱相应,把你的行为导向解脱,让你的行为赋予解脱的内涵。如果我们不持戒的话,我们的行为内涵就是贪嗔痴;如果我们持戒的话,我们行为的内涵就是解脱,如果你的生命目标是以解脱为目的,那么你就要从持戒开始修行。所以佛教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戒律里面十分讲究忏悔,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是心灵的清洗剂,就像我们衣服穿脏了需要洗一洗。我们的身体过几天需要洗一洗,甚至每天都要清洗。可是我们的心灵每天都在运用贪嗔痴,我们的心已经被贪嗔痴污染得一塌糊涂了,有没有想过清洗我们的内心呢?如果能够随时清洗我们的内心,如禅宗里讲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内心有一点尘垢赶快把它打扫掉,使内心保持一种清净的状态,清净是为了什么?你们知道吗?清净就是为了快乐,因为清净才安乐。
你的内心没有心灵垃圾,没有这些烦恼,你的内心就是清净的、光明的、快乐的。所以戒律里面讲,一个人如果犯了戒先要发露,心理学里面也有类似的治疗,比如联想,把你的所做说出来,说了之后,释放了之后,它在你内心就不容易形成一种心理疾病。
佛教里面也一样,你做了不善的行为就要发露,你要把它说出来,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你的心灵就会得到清洗,所以忏悔的安乐、忏悔的清净,你内心里面没有愧疚,也没有污垢,也没有心灵垃圾,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很快乐的人。反过来我们现代人为什么不快乐,就是因为我们心灵的垃圾太多,每天做了很多不善的行为堆积在里面,我们从来没有去打扫过我们心灵的空间,所以就会有很多的烦恼,就活得很累。所以持戒、忏悔是帮助我们获得一个良好的心灵环境的前提。
其实修行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步骤,一个是前行,一个是正行。前行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灵环境,你想要明心见性,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灵环境。我们讲这个人是利根上智。什么叫利根上智呀?就是他的烦恼很轻,他心里的烦恼、尘垢很薄啊,这种人就是利根上智。反过来,内心的烦恼很多,执着很重,那这就是钝根。你心里的垃圾太多,那你就是钝根。如果你心里的垃圾很少,执着很少,那你就是利根。就像天上,如果云层很厚,太阳光没有办法照过来,如果云层很薄,太阳光就很容易照出来。所以你要明心见性,想要得到一个善知识的引导,希望有个人给你点一下就开悟了,可是你少一项准备工作啊,这个准备工作就是要持戒啊、修定啊、忏悔啊、发心啊,你先要做这个基础工作。如果这个工作你跟不上去的话,你的烦恼那么重,我看佛陀出现对你也没办法,指点也是点不开的,因为你的烦恼太重啊。
那么利根从哪里来的呢?利根也是从钝根来的,不是哪一个人天生的就是利根。利根如果不好好修行,放纵自己,利根也会变成钝根。所以利根和钝根是可以互相变化的,也没有一定的。所以我们要通过持戒,通过修定,来打扫我们的心灵环境。
(四)修习禅定,开发智慧。修定的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培养专注力。我们现在很浮躁,就是内心没有定力,没有稳定下来,所以任何一个念头生起,它都会把你带走。如果你有定力的话,你的所有的念头都会被降伏住的。我们想要明心见性呢,先要净化心灵的环境。当我们的内心变清净了,其实就是一种空性的观修了。因为清净的心就是接近于空性啊,就像没有云彩的天空,它本身就是天空的一种本来的状态。反过来说,如果天空的云彩太多,你想要见到蓝天其实是蛮难的。所以,持戒、修定都非常的重要。
第二我们需要学会内观,培养内心的观照能力。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具备这种自我检测的系统,自我观照的系统,观照的功能。只不过我们一般的人每天都在观照外在的世界,我们去看别人,从来没有观照自己的心念,从来就没有这种习惯。
第三我们怎么样来学佛修行呢?就是要恢复这种习惯,观照自己,观照自己的心念。我们的心就具有这种观照的力量,我们要把所学的佛法,都变成内心一种观照的力量,这就是佛经里面所讲的三种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通过文字般若,即佛的正见变成观照般若,变成我们观照内心,解除内心的执着,解除内心烦恼的一种力量。这个过程就是观照般若。当我们通过观照般若不断地修行,把内心的妄想、烦恼逐步解除以后,就会自发的引出我们内心没有造作的观照的力量,就能够契入实相般若——空性。所以,真正的修行必须要落实到观照上,观照就是先要培养我们内心观照的力量,学会觉察自己的念头。从念头的这种生命无常开始观,观察念头的起灭,然后进一步地观察这个念头,五蕴非我,这是一个蛮重要的观修。
我们需要学会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心念当作一个客体来观察。
我们为什么看不清自己?我们为什么看不清自己的心念?原因就是当我们每一个心念生起的时候,都介入了自我。有句话叫作“当局者迷”,因为当你介入自我的时候,你就看不清自己了。当你只有自我的时候,你就会把心里的能量全部赋予到这个心念中去,这个念头的力量就会变得很大。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个心念里的自我抛开,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每一个心念。我们总以为心念就是主体,我们先要把它变成客体,把每一个心念都变成客体来观察,只有把每一个心念都变成客体来观察的时候,这个心念对我们的影响立马就减小了。因为当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客体来观察的时候,会比较冷静客观地去对待它,不会去盲目地随从它,更不会盲目地去耗散我们内心的能量。所以这种无我的观念,在佛教里面就是解脱的关键。
佛教里面讲的“无自性”啊“空”啊等,这样一些观修其实是蛮重要的。因为任何一种心理的产生,任何一种烦恼的建立,它都要一个所缘的影像,都有一个背景,都有一个对象。比如说一个人他的烦恼可能是因为某一个人引起的,有的烦恼可能是某一种感情引起的,有的烦恼可能是因为财产引起的,有的烦恼可能因为事业引起的,就是每一种心理活动它都有一个所缘的影像,它都有一个基础。佛法修行的基础就是先要把这个基础照破。我们为什么要在这样一种影像中建立烦恼而不是建立智慧?哪一种所缘都有可能发展出智慧或发展出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以佛法的智慧如实地去观照,那么这个影像就会帮助我们发展出智慧;如果我们对这个影像用无明的心去观察,对它产生一种错误的设定,认为它是实在的,认为它是有价值的,我们给它一个错误的设定,而这种错误的设定恰恰就是烦恼建立的根本。
佛教讲的空性的理论,就是让我们认识我们建立烦恼的基础所缘的影像,是没有自性的。我们认为它是那个样子,事实上它是我们想像的那个样子,它不是事实上的真相。如果我们通过对这种空性的观修,烦恼的基础将会被瓦解,烦恼的基础一旦被瓦解,烦恼的高楼也会随之倒塌。这是无自性的观修,这也是帮助我们解除烦恼证得空性的重要方面。
禅宗里有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去放牛,开始时,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时时地抓着牛的绳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无影无踪。孩子天天都训练这头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绳子,久而久之,牛变得越来越温顺,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牛背上,当他自己去睡觉时,牛也不会跑掉了。我们的心念,也像这头野牛一样。有个词叫做“心猿意马”,就是说我们的心像猿猴一样不安分,我们的意又像马一样到处乱跑。我们时常都会迷失在五欲尘劳中,听到好听的,看到好看的,就去执着,就去贪嗔痴了。当我们贪著这些的时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丢在了一边,早就迷失在自己所喜欢的环境里,就像那头牛一样,一不小心就跑得无影无踪。我们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时常要观照它。
我们时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现在在想什么?看看自己想的这些念头是什么?我们要看住自己的念头,无论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出现时,心中都要了了分明。尤其是我们起贪心、嗔恨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跟着它跑。一个没有学佛的人,贪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贪;嗔恨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嗔;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让这些烦恼的心理成了主宰我们生命的主人。而学佛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正念,使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让那些五欲尘劳的烦恼来左右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心始终保有清净的觉照。
佛法从改变内心来说,大体上就是有这么几个方面,就是从发心啊、皈依啊、到戒定慧啊,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也只能粗略的给大家提供一个线索,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