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李: 解脱的技能
[作者] 阿姜李-达摩达罗
[英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The Skill of Release ——by Ajaan Lee Dhammadharo
Compiled and Translated by Thanissaro Bhikkhu
目录
◇ 前言Foreword
◇ 引言By Way of Introduction
◇ 世间诸法The Affairs of the World
◇ 法的宝藏The Treasures of the Dhamma
◇ 为什么要禅修?Why Meditate?
◇ 禅定之初Beginning Concentration
◇ 呼吸禅定基础The Basics of Breathing
◇ 禅那技巧The Skills of Jhana
◇ 觉醒之翼Wings to Awakening
◇ 僧侣生活Monastic Life
◇ 教与学Teaching & Learning
◇ 生老病死Birth, Aging, Illness & Death
◇ 全方位的明辨All-around Discernment
◇ 放开Letting Go
◇ 词汇录Glossary
前言
我作比丘的第二年,有人请我为一位女士讲法,我只知人们称她为“大姑”,是她把赞助我出家的女士抚养成人。大姑突然病倒,亲戚们确信她不久于人世。她一生中识得的林居修行大师不在少数,因此我决定,与其自己讲,不如为她读几段阿姜李的开示。我读完之后,她问:“那是谁的开示?”
我告诉她:“是阿姜李的。”
“我也这么想,”她答道。“没有人作开示能像他讲得那么优美。”
此后我时常回想起这句评论,特别是优美这个词的意义。一段优美的谈话,对她那一代多数泰国人来说,是指正式的宫廷语言,带着繁复的文学词藻,常以最大量的文字,表达最少量的内涵。当然,那不是阿姜李的风格。我想大姑的意思,指的是另一种优美: 表达的直接与清晰,带着想象力丰富的明喻与暗喻。阿姜李善于使法义中的晦涩之处明朗起来,使平时熟悉的教导印象深化。尽管他对文字表达有着诗人般的敏感,他的开示之优美,与其说是博学的词藻之美,不如说是内心的自然之美。本书摘自他的开示集,我在选译段落时,注意到的便是这样的优美。
阿姜李的开示,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才被录音下来。他早期的开示记录,归功于在场作笔记的几位弟子: 女尼阿伦-阿比瓦那; 比丘邦古-安努达诺; 另有一位女居士桃-萨缔雅努拉把阿姜李的开示载入日记,她去世后人们出版了这些日记。我在编辑本书时,对三处笔记均有采撷。这三者之中,以阿伦-阿比瓦那的笔记最为详尽。数年来,她记录着阿姜李的开示,有时随手写下闪光的片段,有时还原整场开示。她的笔记连同邦古比丘的笔记、以及根据录音整理的开示,近来已收集成两大册。由于编排随机,这两集材料难以系统阅读,不过对于只想随手翻开读上一段,思有所得后回去自修的行者来说,它们是优秀的指南手册。
阿姜李在林居大师们当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留下了有关禅定及广义佛教修持的系统指南,著作包括: 《念住呼吸》、《心的技能》、《四念处》与《基本主题》等。希望对他的教导的总体概要有所了解的人,应当先读那几册。不过,他的开示才是揭示他本人率直敏捷的个性之处,同时为他一些比较系统的教导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旁注,也包含了别处不曾收录的若干要点。他的部分开示我已英译成集,包括《禅定开示》、《精神食粮》与《内在力量》。不过那里收录的是还原完整、围绕特定主题的开示。在本集里,我的选取面比较广,收录内容包括数篇完整的开示、一些短段落、甚至有的只是思绪片段,只要它们读来有所启示。
本书意在作为省思材料,读者一次读一点。特别是不少短段落,只有反复思索方能领悟其意。此外有些体现阿姜李个性的段落,对于佛教行者应如何开示的诸样现代观念,是一个挑战。正如阿姜李曾提醒听众,对佛法教导不应轻易接受或排斥。反之,应以开明之心谛听,接着用于实修,看它是否有助于揭示自己不曾意识到的先入之见。我希望读者能以这样的心态阅读本书。
在选择本书的组成段落时,我认为有两个主题比较突出。第一个主题——同时也被选作本书书名——即佛教修行关乎一类技能的培养,这一点阿姜李经常提及。这类技能不仅包括禅定技巧,而且包括对世界与日常生活事件的观察方式。这类技能的培养,最终趋向于他所说的解脱技能,即把心引向彻底解脱的觉知。第二个主题是呼吸禅定对培养该技能所起的中心作用。对阿姜李来说,佛教教义只有应用于呼吸禅定时才揭示其真义。为了理解这一点,我收录了题为“觉醒之翼”的一节,主题为佛陀本人所列的中心教导[译按: 指三十七菩提分],说明阿姜李怎样从呼吸禅定角度对这些教导作诠解。
这里选译的段落既足以使本书独立成册, 同时也得以补充阿姜李其它著作的缺漏。我希望本书对于阿姜李所述的解脱技能、与其表达之优美,给英语读者一个较为全面的印象。
坦尼沙罗比丘(杰弗里 - 德格拉夫)
Tha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美国加州慈林寺
Metta Forest Monastery
PO Box 1409
Valley Center,CA 92082
引言
我喜欢四处游方,不只为了有趣,也因为我想学。要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取决于三件事: 看、听、想,也就是让你的感官各尽其用。有时你遇见一些人,发现他们的信念与修持层次比你低,你可以起作用,教他们走上正道。但是,当你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内心确信那是真正的好东西时,不要去想它是你的、还是他们的。要把它记住,用在自己的修行当中。
因为我的心着意于为佛教服务,因此一直试着做些有益的事。无论职位高低,只想着起些作用。至于作用的方式,换句话说,怎样有益于程度高的、与程度还不那么高的人,那与场合有关。佛教不是家庭、寺院、这个那个城市、或者哪个国家的专有财产。佛教的意义在于利益每个人、每个地方。它属于全世界。我们越能传播它的益处越好。
不过即使我有好意,按这些想法行事,也不能逃脱人们的批评,也许是因为批评者并不理解。就在不久前的4月20日,我同一位年长的贵族谈过,不过我不想过分责怪他。他的批评,简单说便是: “你跟居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多了,怎么能为解脱而修行呢?”
我坦率地回答他了; 不过首先为了确定,我问他: “你的意思是指什么?”
“教人涅槃。”他说,“不要与他们有太多牵扯。”
于是我说: “我喜欢教人涅槃,这样做是难,不过我愿意,这是我的事。如果照你说的去做,反而不对。假定你种水稻,等它金黄成熟时,你能只收里面的白米粒么? 人们也许会说我不正常,我为什么在乎呢? 我收获整株植物,因为它用途多样。稻茎可以收着喂牛、或者卖了、或者作火引。米糠可以喂猪。”
他说: “我懂了,你说得对。”事情就这样了结了。
*
我与多数比丘不同,不喜欢只吃一种风味的食物,也就是日常饮食。我喜欢的食物,每一口有三种风味。它是精致的食物,是心的食物,不是色身的食物。它的三种风味是,触食、识食、思食[直译为感官接触、意识、与动机]。如果比作榴莲,是那种人们特别喜欢的,同时又甜、又醇、又有点苦。
触食的滋养,在这里意思是可喜的色、声、香、味、触、法。识食的滋养,意思是注意到从眼、耳、鼻、舌、身、意进来的可喜事物。而思食的滋养,意思是我们瞄准的目标获得成功。归结起来,这些东西称为法的食物: 咬一口得三种滋味。无论谁,常吃这样的食物,会有长久、喜乐、健康的人生。
这便是我要的食物。简单说,是我看见弟子们——比丘、沙弥、居家人——行道正善时的满足感。它不是米食、而是人食,我是个怪比丘,喜欢吃人。如果谁的行为使我喜乐、满足,会让我活得长点。如果谁行为不端,会让我死得快。我在这里的原因,是利益佛教、利益世界。我在寻找生计,希望有点收成。如果我种的稻,产出又大又胖的谷子,收成又好,我会多留一阵。如果只收矮小的谷子,还欠收,我会上路。
因此,如果我看见留下来有用,会努力呼吸得又好又长、又好又长。如果我看见继续留着不再起作用,我会使呼吸越来越短,直到一下就走。那时我才有自在,那样的喜乐没有什么比得上,不需要坐这里折磨身体,一面听谁的烦恼了 : 明亮的光,我独自一个,没一点牵挂。
因此,那就是我喜欢的食物。至于色身的食物,我吃是因为需要。并不是想吃,因为那里没什么实质。今天吃了,明天就得排出去。但是心的食物,你一天里吃的,可以跟着你十年、百年,永远不会厌倦。你持续满足,直到忘记饥饿的滋味。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