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上人佛书著作-超尘法语
机缘一旦成熟,一句佛法能道破百思不解之谜底,给人善根大展流露;世间难题何其多!佛法能让人类针针见血,豁然开悟,达观见谛,心开意朗,体证诸法本来面目,与法相应,因而转凡入圣,毕竟!佛法是觉悟之法。
「超尘法语」佛书之诞生,乃汇集如来圣典,历代祖师,高僧大德证悟法语于一极,与个人学佛心得汇编成册。衲弘扬佛法于宝岛南北,诸如各县市文化中心、各县市政府大礼堂、国父纪念馆、中华电视台、全省各县市有线电视台、大专佛学社、各佛寺、监狱、学校机关、都市与乡村,无不引用「超尘法语」内容入奥义,一一为全国广大热爱佛法诸君广宣正法,普令闻法者导归无上正觉为宗趣。
愿诸君有此法缘,共游超尘法语,同证诸法本来风光,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共度涅槃宝筏,是名大快人心,是名为幸也!
若悟自性, 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 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 若解此意, 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 亦名解脱知见。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 来去自由,无滞无碍, 应用随作,应语随答, 普见化身,不离自性, 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是名见性。
佛向性中作, 莫向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 自性觉即是佛。
何谓自性自度? 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 既有正见, 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
邪来正度,迷来悟度, 愚来智度,恶来善度, 如来度者,名为真度。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则无罪; 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 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大小二乘,十二部经, 皆因人置,因智慧性, 方能建立; 若无世人, 一切万法本自不有。
心中众生, 所谓邪迷心、诳妄心、 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 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人有愚有智, 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愚者问于智人, 智者与愚人说法; 愚人忽然悟解心开, 即与智人无别。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当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受人滴水之恩, 须当涌泉以报。
菩萨为摄受调熟众生, 应行四种法门:
一、 布施。
二、 爱语。
三、 同事。
四、 利行。
菩萨为度化众生, 应具备四种辩才:
一、 法无碍辩。
二、 义无碍辩。
三、 词无碍辩。
四、 乐说无碍辩。
若离杀生, 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
一、 于诸众生普施无畏。
二、 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三、 永断一切瞋恚习气。
四、 身常无病。
五、 寿命长远。
六、 恒为非人之守护。
七、 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八、 减除怨结,众怨自解。
九、 无恶道怖。
十、 命终生天, 乃至回向者可得往生净土。
是名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若离偷盗, 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 资财盈积,王贼水火, 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 多人爱念。
三、 人不欺负。
四、 十方赞美。
五、 不忧损害。
六、 善名流布。
七、 处众无畏。
八、 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九、 常怀施意。
十、 命终生天。
是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若离邪行, 即得四种智所赞法, 何等为四,
一、 诸根调顺。
二、 永离喧掉。
三、 世所称叹。
四、 妻莫能侵。
是为四,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 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若离妄语, 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一、 口常清净,优?华香。
二、 为诸世间之所信伏。
三、 发言成证,人天爱敬。
四、 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 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 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七、 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 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是为八,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 即得如来真实语。
若离两舌, 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
一、 得不坏身,无能害故。
二、 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 得不坏信,顺本业故。
四、 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 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
是为五,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得正眷属, 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若离恶口, 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
一、 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 、 言必契理。
四、言词美妙。
五、 言可承领。
六、言则信用。
七、言无可讥。
八、言尽爱乐。
是为八,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若离绮语, 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
一、 定为智人所爱。
二、 定能以智如实答问。
三、 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
是为三,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 皆不唐捐。
若离贪欲, 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
一、 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二、 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
三、 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 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五、 所获之物,过本所求, 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故。
是为五,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 三界特尊, 皆共敬养。
若离瞋恚, 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
一、 无损恼心。
二、 无瞋恚心。
三、 无诤讼心。
四、 柔和质直心。
五、 得圣者慈心。
六、 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 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 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是为八,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得无碍心, 观者无厌。
若离邪见, 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
一、 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 深信因果,宁殒身命, 终不作恶。
三、 惟归依佛,非余天等。
四、 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 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六、 无量福慧,转转增胜。
七、 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八、 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 住无碍见。
十、 不堕诸难。
是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后成佛时, 速证一切佛法, 成就自在神通。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云: 母亲怀胎十月子女, 父亲养育教导子女, 如斯重苦,尚有十种恩惠, 何等为十?
第一、 怀胎守护恩。
第二、 临产受苦恩。
第三、 生子忘忧恩。
第四、 咽苦吐甘恩。
第五、 回干就湿恩。
第六、 哺乳养育恩。
第七、 洗濯不净恩。
第八、 远行忆念恩。
第九、 深加体恤恩。
第十、 究竟怜愍恩。
怀胎守护恩 颂曰: 累劫因缘重,今来托母胎; 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劫风灾; 罗衣都不挂,装镜惹尘埃。
临产受苦恩 颂曰: 怀经十个月,难产将欲临, 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 含悲告亲族,惟惧死来侵。
生子忘忧恩 颂曰: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开张, 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欢喜倍加常, 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咽苦吐甘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 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恩深复倍悲, 但令孩儿饱,慈悲不辞饥。
回干就湿恩 颂曰: 母愿身投湿,将儿移就干; 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恩怜恒废枕,宠弄纔能欢; 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哺乳养育恩 颂曰: 慈母像大地,严父配于天, 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憎无怒目,不嫌手足挛, 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
洗濯不净恩 颂曰: 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丰, 眉分新柳碧,脸色夺莲红; 恩深摧玉貌,洗濯损盘龙, 只为怜男女,慈母改颜容。
远行忆念恩 颂曰: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 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 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深加体恤恩 颂曰: 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 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 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究竟怜愍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 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 欲母恩爱尽,命尽始分离。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云:
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 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须弥山, 经百千劫,血流末没踝, 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 手执利刀,剜其眼睛, 献于如来,经百千劫, 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遭饥馑劫, 为于爹娘,尽其已身, 脔割碎坏,犹如微尘, 经百千劫, 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 亦以利刀,割其心肝, 血流?地,不辞痛苦, 经百千劫, 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 百千刀戟 ,一时刺身, 于自身中,左右出入, 经百千劫, 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 打骨出髓,经百千劫, 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 吞热铁丸,经百千劫, ?身焦烂, 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发菩提心,诸善中王, 具足十种因缘,何等为十?
一者念佛重恩故。
二者念父母恩故。
三者念师长恩故。
四者念施主恩故。
五者念众生恩故。
六者念死生苦故。
七者尊重已灵故。
八者忏悔业障故。
九者求生净土故。
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释迦牟尼佛转*轮, 度阿若憍陈如; 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
当制六根, 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譬如牧牛之人, 执杖视之, 不令纵逸犯人苗稼, 若纵六根, 非唯五欲, 将无涯畔, 不可制也。
诸烦恼贼常同伺杀人, 甚于怨家,安可睡眠? 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 譬如黑蚖在汝室睡, 当以持戒之?早并除之, 睡蛇既出,乃可安眠, 不出而眠,是无惭人。
若纵瞋恨心,则自妨道, 失功德利,忍之为德, 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能行忍者, 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 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瞋恨之害,则破诸善法, 坏好名闻,今世后世, 人不喜见,当知瞋心, 甚于猛火,当当防护, 无令得入,劫功德贼, 无过瞋恚。
汝等比丘, 谄曲之心, 与道相违, 是故宜应质直其心, 当知谄曲但为欺诳, 入道之人, 则无是处。
当知多欲之人, 多求利故, 苦恼亦多; 少欲之人, 无求无欲, 则无此患。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是名知足。
欲求寂静无为安乐, 当离愦闹, 独处闲居, 静处之人, 帝释诸天所共敬重。
若勤精进, 则事无难者, 是故汝等当勤精进。 譬如小水长流, 则能穿石。
若行者之心, 数数懈废, 譬如钻火, 未热而息, 虽欲得火, 火难可得, 是名精进。
实智慧者, 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 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 一切病者之良药也, 伐烦恼树之利斧也。
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 若人有智慧之照, 虽是肉眼, 而是明见人也, 是名智慧。
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 若汝欲得寂灭乐者, 唯当善灭戏论之患。
佛遗教经云: 我如良医,知病说药, 服与不服,非医咎也; 又如善导,导人善道, 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阿□楼□尊者云: 世尊! 月可令热,日可令冷, 佛说四谛不可令异, 佛说苦谛实苦, 不可令乐。
佛遗教经曰: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 会必有离,勿怀忧恼, 世相如是,当勤精进, 早求解脱,以智慧明, 灭诸痴暗,世实危脆, 无坚牢者,我今得灭, 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 罪恶之物,假名为身, 没在老病生死大海, 何有智者得除灭之, 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佛言: 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 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
佛问曰: 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 礼归子乎!
对曰: 归矣!
佛言: 今子骂我,我今不纳, 子自持祸归子身矣! 犹响应声, 影之随形, 终无免离, 慎勿为恶。
佛言: ?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
沙门问曰: 此福尽乎?
佛言: 譬如一炬之火, 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 熟食除冥,此炬如故, 福亦如之。
沙门问佛: 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佛言: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 譬如磨镜,垢去明存, 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言: 人怀爱欲不见道者, 譬如澄水,致手扰之, 众人共临,无有?其影者,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 故不见道,汝等沙门, 当舍爱欲,爱欲垢尽, 道可见矣!
佛言: 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 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会者近尔,迷者远乎, 言语道断,非物所拘, 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前念不生即心, 后念不灭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 离一切相即佛。
即心名慧, 即佛名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净。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无比。
开佛知见, 即是出世; 开众生知见, 即是世间。
迷悟在人, 损益由已。
口诵心行, 即是转经; 口诵心不行, 即是被经转。
诵经久不明, 与义作仇家。
犹存见知, 故令汝未了。
汝观自本心, 莫着外法相, 法无四乘, 人心自有等差。
见闻转诵是小乘, 悟法解义是中乘, 依法修行是大乘; 万法尽通,万法具备, 一切不染,离诸法相, 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乘是行义, 不在口争; 一切时中, 自性自如。
生即从体起用, 灭则摄用归体。
常应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 不是分别想。
只此不污染, 诸佛之所护念。
妙湛圆寂, 体用如如, 五阴本空, 六尘非有; 不出不入, 不定不乱。
法本一宗, 人有南北; 法即一种, 见有迟疾。
何名顿渐? 法无顿渐, 人有利钝, 故名顿渐。
自性自悟, 顿悟顿修, 亦无渐次, 所以不立一切法, 诸法寂灭, 有何次第?
我今不施功, 佛性而现前。
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 应当尽除,无名可名, 名于「自性」; 无二之性,是名「实性」。 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言下便须自见。
修道之人, 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 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不生不灭者, 本自不生, 今亦不灭。
汝若欲知心要, 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 自然得入清净心体, 甚然常寂, 妙用恒沙。
自性动用, 出入即离两边, 共人言语, 外于相离相, 内于空离空。
若着相于外, 而作法求真; 或广立道场, 说有无之过患; 如是之人, 累劫不可见性。 法性本无生灭去来。
其法无二, 其心亦然; 其道清净, 亦无诸相。
此心本净, 无可取舍。
若识众生, 即是佛性; 若不识众生, 万劫觅佛难逢。
识自心众生, 见自心佛性, 欲求见佛, 但识众生; 只为众生迷佛, 非是佛迷众生。
汝等心若险曲, 即佛在众生中; 一念平直, 即是众生成佛。
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
言下见性, 虽去吾千里, 如常在吾边。
直至无上菩提, 念念自见, 不失本念。
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 于外着境,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 不得明朗; 若遇善知识, 闻真正法, 自除迷妄, 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
邪迷不生, 少欲知足, 能离财色, 名两足尊。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若前念今念后念, 念念相续不断, 名为系缚。
于诸法上, 念念不住, 即无缚也。
自性内照, 三毒即除; 地狱等罪, 一时消灭; 内外明彻, 不异西方。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 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
万法本自人兴, 一切经书, 因人说有。
禅可分为五种, 层次高低不同称为五味禅, 以其各得法味不同故:
一、 凡夫禅。
二、 外道禅。
三、 小乘禅。
四、 大乘禅。
五、 最上乘禅。
持名念佛, 即是心即放光时, 一声佛号, 一声心。
印度后期大乘中, 就成为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佛性, 我说,如来藏说, 是念自己 身心中有佛。
长阿含经云: 天人有十法殊胜, 何等为十?
一、 飞去无限数。
二、 飞来无限数。
三、 去无碍。
四、 来无碍。
五、 天身无有皮肤、 骨体、筋脉、血肉。
六、 身无不净大小便利。
七、 身无疲极。
八、 天女不产。
九、 天目不眴。
十、 身随意色, 好青则青,好赤白随意而现。
四河入海, 无复河名; 四姓出家, 同称释氏。
有五趣解脱, 何等为五?
一、 身不净想。
二、 食不净想。
三、 一切行无常想。
四、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五、 死想。
二法趣向恶趣:
一、毁戒。
二、破见。
二法趣向善趣:
一、戒具。
二、见具。
二法趣向涅槃盘:
一、为止。
二、为观。
戒为净慧, 慧能净戒; 如人洗手, 左右相须, 左能净右, 右能净左。
戒慧具者, 如来说名比丘。
世尊从不教诸比丘为婆罗门、 长者、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 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 静默思道;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 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八圣道︰ 是证四果阿罗汉之法要。
如来遍观诸有力者无过魔力, 然漏尽比丘能胜彼。
漏尽比丘者, 已断灭生死烦恼之比丘。
五盖者, 覆盖心性, 使不生善法之五种障碍:
一、 贪欲盖。
二、 瞋恚盖。
三、 掉举盖。
四、 睡眠盖。
五、 疑盖。
凡人犯戒有五衰耗, 何等为五?
一、 求财所愿不遂。
二、 设有所得,日当衰耗。
三、 在所至处,众所不敬。
四、 丑名恶声,流闻天下。
五、 身怀命终,当入地狱。
凡人持戒有五种功德, 何等为五?
一、 诸有所求,则得如愿。
二、 所有财产,增益无损。
三、 所往之处,众人敬爱。
四、 好名善誉,周闻天下。
五、 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不放逸者, 于诸善法为最第一, 犹作田业, 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 待作田业。
摩诃波阇波提将黄色衣施与世尊, 世尊言: 持此衣施比丘众, 施比丘众已, 便供养我, 亦供养众。
诸有恐怖, 彼一切从愚痴生, 不从智慧生; 诸有遭事、灾患、忧戚, 彼一切从愚痴生, 不从智慧生; 世尊告阿难曰: 应体认因缘观。
三世诸佛如来胜迹, 皆行真实、空、不颠倒、 漏尽得无为心解脱者。
贪瞋痴漏尽, 是名阿罗汉。
不自贵、不贱他, 趣向得真谛法, 是谓真人法; 因富贵、因端正可爱, 而自贵贱他, 是谓不真人法。
四念处可入解脱之道, 以智慧为体, 何等为四?
一、 观身不净。
二、 观受是苦。
三、 观心无常。
四、 观法无我。
比丘分别四种所住林,何等为四?
一、若不得正念, 虽不乏四事供养,则不应住。
二、可得正念, 然乏四事供养,妄不应去。
三、 若二俱不得, 应舍此林,夜半而去。
四、 若二俱得,则应尽命住。
中阿含经云: 薄拘罗未曾有九法,何等为九?
一、 八十年律中学道,未曾有欲想。
二、 我持粪扫衣来八十年,从未起贡高者。
三、 我持粪扫衣来八十年, 未曾忆受居士衣,未曾割截作衣, 未曾请他比丘作衣。
四、 我乞食来八十年,从未起贡高张扬者。
五、 我乞食来八十年, 未曾忆受居士请,未曾超越乞食。
六、 未曾视女人面。
七、 八十年来律中学道, 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为白衣说法。
八、 八十年来,未曾有病, 乃至弹指顷头痛者,未曾忆服药。
九、 八十年来,我结跏跌坐,未曾倚壁。
中阿含经云: 若使女人出家, 正法本住千年, 今失五百年; 若不出家, 梵志居士当以衣布地让比丘上行, 以头发布施给比丘上行。
空是入道之不二门。
佛法中通常所讲到之业、 轮回、性空、缘起, 是小乘中所共有, 唯如来藏这一教说, 为小乘所没有之大乘特义。
如来藏、 佛性, 为大乘不共小乘之特质。
中国佛教徒, 一说到如来藏, 便想到众生有佛性, 可以成佛, 如来藏成了佛教核心之教义, 这一点, 中国佛教可说 继承了印度后期佛教此一特色。
如来藏毕竟为真常唯心论者之核心论题。
依如来藏学派之根本立场解说: 如来藏为清净涅槃因。 如来藏又为杂染生死因。
从如来藏之主要意义看, 如来藏是特重于涅槃因, 所以中国传统佛教, 特重于说如来藏即是佛性, 为一切众生成佛之因依。
中国大乘各宗, 对如来藏特别重视, 如天台、贤首、禅宗。
「恒沙功德, 尽在心源」, 也无非是如来藏说, 可说在禅宗已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印度佛教史分为前后三个时期;
一、 初期是无常实有的声闻乘。
二、 中期是性空幻有的菩萨行。
三、 后期是真常妙有的如来行。
大乘始终为中国佛教的重心, 中国佛教主要为印度的中期佛教传入。
中国佛教, 就是二千年来流行于中国的佛教, 其中有两大类:
一、 是印度传来中国的佛教。
二、 是经过中国佛教徒的研求修习, 发展为独到体系的佛教, 如台、贤、禅、净。
中国佛教一开始, 便是大乘为主, 小乘为从的局面。
凡是大部的佛经(典籍), 都不是一时编集的、 有先出的、有后出的、 也有后出而□入先出中的。
系缚生死的根源是爱, 而出离烦恼解脱的主力是智慧。
约心无自性说本净, 所以龙树菩提说 净是无自性空的别名。
般若经云: 是心非心, 本性净故。
唯识学说: 心识为清净杂染法所依, 若心识与无明相应, 即成杂染的生死流转; 若心识与般若相应, 即成清净的涅槃还灭。
空如来藏: 真如法性不为杂染烦恼所污, 故名空如来藏。
不空如来藏: 真如法体上具足一切无量清净功德, 名不空如来藏。
菩萨学一切法, 有崇高的智慧, 度一切众生, 有深彻的慈悲。
大乘经论,如一定要改实佛口亲说的, 那恐怕很难,这一切都是世尊三业大用, 影现在弟子的认识中, 加以推演、抉择、摄取, 成为时代意识而形成的。 可以称为佛说, 却不能说那一章, 那一句是释尊亲说。
起初大乘思想是潜流、酝酿, 在不断的演绎充实中, 但也是流行中的演化, 非某一人有意的增饰, 一到成熟的阶段, 自然有人把他编集出来。
大乘思想在声闻学派分流之前已经存在。
初期大乘经的公开广大流行, 是在佛元五世纪的事。
大乘法的最初传宏者, 是大众系的圣者们。
读大乘经典, 读者应体贴菩萨的心胸、作略, 气象有着崇尚的信愿, 慈悲与智慧, 让他在平常中行履表现出来。
森罗万象至空而极, 百川众流至海而极, 一切贤圣至佛而极, 三藏十二部至心而极, 心是总持之妙本,万法之洪源, 亦名大智慧藏,无住涅槃, 百千万名,尽心之异号耳。
大乘佛教, 仰宗释尊的大雄, 从声闻佛教透出来, 从独善利已中, 到兼善济世的普贤行, 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
说到佛果, 是从现实人间的世尊, 到万德庄严的法身佛, 也是从本生谈的启发而来。
从声闻学派的分流上看, 菩萨道可说是大众系初唱, 因佛法的普及,大众而发扬。 但以佛陀行果为赞仰的对象, 生起佛何人也?我何人也? 有为者亦若是的自尊心, 在时代要求下, 逐渐形成菩萨道的佛法, 这几乎是一切学派的共同倾向。
实乃生无自性, 无生亦无自性; 悟则生灭皆无生, 迷则无生皆生灭; 离此别无证悟, 乃一体异名也。
诸佛于俨然生灭中, 唯见无生。 众生于湛然无生中, 唯见生灭。 佛与众生只因迷悟之差别。
依据佛法三法印之法则, 从佛法演化的见地中, 去发现佛法真义的健全发展与正常适应。
大乘佛法充满了信仰与理想的特性, 怎样的念佛、见佛, 是大乘经的特有内容。
「神力加护」, 早就孕育于部派佛教, 到大乘时代而强化起来。
方便的适应, 是不可能没有的, 但如过分重视佛法的通俗化, 方便与真实不分, 偏重方便, 那方便就要转化为佛法的障碍了。
大乘佛法的兴起, 决不是单纯问题, 也不是少数人的事, 是佛教发展中的共同倾向, 主要动力是佛涅槃后, 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
佛法是在无我无我所的基点上, 去实现自由平等的净土。
生与死, 只是某一阶段, 某一活动的现起与消散。
大乘菩萨的即空而有, 即俗而真, 动静一如, 处处与法空性相应的方便善巧, 是小乘行人所做不到的。
一切法空性, 不生不灭, 是顺着胜义谛说的。
一切法因缘生, 如幻如化, 有生有灭, 是顺着世俗谛说的。
何谓三种圆融?
一、 事理圆融。
二、 事事圆融。
三、 理理圆融。
所谓事理圆融者: 事如波、理如水,如波与水之相即。
所谓事事圆融者: 如波与波之相即。
所谓理理圆融者: 如水与水之相即。
何谓五种邪命? 此五种不当行为目的都是为了取利活命, 故名五种邪命, 何等为五?
一、 诈现异相。
二、 自说功德学问。
三、 占相吉凶。
四、 高声现威,大言状语。
五、 说所得供养之多,以动人心。
何谓五种不应施?
一、 非理之财物。
二、 酒及毒药。
三、 置罗机网。
四、 刀仗弓箭。
五、 音乐女色。
三种律仪,何等为三?
一、 别解脱律仪。
二、 静虑律仪。
三、 无漏律仪。
别解脱律仪者: 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亦名别别解脱, 处处解脱。戒所以各别解除身口意之恶。 如五戒、八戒、比丘、比丘尼等戒法, 能生身内的善无表色,合于律仪, 故名别解脱律仪。
静虑律仪者: 静虑是禅定的别名,行者入于禅定时, 身中自然发出防非止恶的无表色, 合于律仪,故名静虑律仪, 亦名定共戒,即与定同时共生的戒法。
无漏律仪者: 是圣者发无漏智时, 身中自然具有防非止恶的无漏表色, 合于律仪,故名无漏律仪, 亦名道共戒,即与道同时共生的戒法。
闻佛音声与修四圣谛法门而悟道者, 总称为声闻乘,声闻乘修四谛法, 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 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 其修行之方便有七,得果有四, 兹列表说明如左:
四圣谛,又名四真谛、四谛法, 四圣谛赅摄世出世间两重因果, 集是因,苦是果, 是迷界的因果, 属生死流转门; 道是因,灭是果, 是悟界的因果,属涅槃还灭门。 兹列表说明如左:
三界共有九地,其中欲界占一地, 其他色界和无色界各占四地, 即是五趣离居地、离生喜乐地、 定生喜乐地、离善妙乐地、 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 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 非想非非想处地。 以上九地,皆贪着境界, 不肯离去,所以称为地。 又因为是从有漏业因所得来的果报, 所以又名九有,兹列表如左:
饮酒十过,何等为十?
一、颜色恶。
二、下劣。
三、眼视不明。
四、现瞋恚相。
五、坏田业资生。
六、致疾痛。
七、益斗讼。
八、恶名流布。
九、智慧减少。
十、命终堕恶道。
速断烦恼而证佛果者, 称之为智增菩萨。 不断烦恼而永利众生, 称之为悲增菩萨。
六度法门, 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到涅槃安乐彼岸。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智慧。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 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 禅定能度散乱,智慧能度愚痴, 兹列表说如左:
四种涅槃:
一、 有余依涅槃。
二、 无余依涅槃。
三、 无住处涅槃。
四、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修学佛应亲近善知识, 四分律说有五种阿阇黎, 何等为五?
一、剃度。
二、授法。
三、教授。
四、授经。
五、依止。
所谓阿阇黎: 即是轨范弟子正行, 能教弟子法式之意。
人生七十古来稀, 先除年少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 又有炎凉与烦恼。
身为众苦之本, 祸患之元; 天下之苦, 莫过有身, 饥渴寒热, 瞋恚惊怖, 色欲怨祸, 皆由于身。
日落西山暮鼓催, 裟婆八苦实堪悲! 世出世间思惟遍, 不念弥陀更念谁?
山中方七日, 世上几千年。
生病死生谁替我, 酸咸苦辣自承先。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人生最大的债物是感觉债。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
人生最可哀的是嫉妒。
人生最上乘的境界是成佛。
成功立业之道有四项,何等为四?
一、 要立定志向,坚定目标。
二、 要充实学问,修养品德。
三、 要胸怀宽大,气度恢宏。
四、 要锻炼体魄,健全身心。
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
人生最大的缺欠是悲智。
慈悲就是感情的净化而来,已达到无我大公无私的境界。
慈悲是智慧之用, 智慧是慈悲之体, 体用不一不异。
智慧如一把无形的利剑, 能破一切烦恼, 速证菩提故。
慈悲是横跨三际, 不受时空所束缚, 纵跃大千无碍故。
学佛最终目的在于成就佛道。
成佛首先要行菩萨道, 行菩萨道应先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者, 名为菩萨。
菩提心内容赅摄信愿、 慈悲、 智慧三要件。
大智、 大悲、 大行、 大愿之圆满成就, 当下即是佛道圆满具足也。
世间觉悟, 世间是菩提; 菩提不觉, 菩提是世间; 世间与菩提是迷与悟之别也。
觉悟诸法真相是圣人, 迷惑诸法真相是凡夫。
明心见性出三界, 福慧圆满, 光明无等伦; 昧于自性沉沦诸趣, 改头换面, 被毛戴角, 因果平等。
凡夫众生不归依三宝, 如同水中的浮萍,无依无靠, 随波逐浪,漂来漂去, 无有定处;又如孤儿, 无有父母可依怙,浪迹天涯, 无人扶助,甚为可怜, 名为凡夫。
无情得解脱,有情得生死; 无情已与空相应,与涅槃相应, 不染尘生心,当下证入圣境; 有情有我见, 与五欲六尘相结合, 故结下生死因,致使流浪轮回, 终无止息。
深入三藏, 发菩提心, 智慧如海, 自度度人, 同登正觉。
若有人过, 自解知非, 改恶行善, 罪自消灭, 如病得汗, 渐有痊损耳。
人随情欲求于声名, 声名显著, 身已故矣! 贪世常名而不学道, 枉功劳形。
天神献玉女于佛, 欲坏佛意, 佛言: 革囊众秽,尔来何为? 去!吾不用, 天神愈敬,因问道意, 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夫为道者, 如被干草, 火来须避, 道人见欲, 必当远之。
阿赖耶识只不过是一个蓄存单位而已! 也是一处调度中心, 发送指挥部。
前七识心和心所有法, 造一切业之业种子, 以及名言和习惯种子, 皆为阿赖耶识所收集, 这些被收集之种子为因, 后遇到众缘会合时, 即能生果。 所以说:第八识是人类生命本体也。
二乘有眼不见舍那身, 有耳不闻圆顿教。
自性迷之者, 永劫沉沦; 悟之者, 当处解脱。
剃度法语: 金刀剃下娘生发, 除□尘劳不净身; 圆顶方袍僧相现, 法王座下又添孙。
欲见佛性证大涅槃, 必须深心修持净戒。
若有众生出佛身血, 毁谤三宝, 不敬尊经, 亦当堕于无间地狱, 千万亿劫, 求出无期。
若有众生侵损常住, 玷污僧尼, 或伽蓝内恣行淫欲, 或杀或害, 如是等辈, 当堕无间地狱, 千万亿劫, 求出无期。
若有众生伪作沙门, 心非沙门,破用常住, 欺诳白衣,违背戒律, 种种造恶,如是等辈, 当堕无间地狱, 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 谷米、饮食、衣服, 乃至一物不与取者, 当堕无间地狱, 千万亿劫, 求出无期。
若有众生, 不孝父母, 或至杀害, 当堕无间地狱, 千万亿劫, 求出无期。
一切众生未解脱者, 性识无定,恶习结业, 善习结果。 为善为恶,逐境而生, 轮转五道,暂无休息, 动经尘劫,迷惑障难。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 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是故众生莫轻小恶, 以为无罪,死后有报, 纤毫受之。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 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阎浮众生,举心动念, 无非是罪,脱获善利, 多退初心,若遇恶缘, 念念增益。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 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 慎勿杀害,及造恶缘, 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 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 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假使来世或现在生, 得获圣分,生人天中, 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 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 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 在生未曾有多少善根,各据本业, 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 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 更附少物,以是之故, 转复困重。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 多造众罪,命终之后, 眷属大小,为造福利, 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
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 闻健自修,分分已获。
亡者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 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 未测之间,千万愁苦, 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 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 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
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 无解脱日: 若是五无间罪, 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 亦有百千恶鬼神, 或变作父母, 乃至诸眷属, 引接亡人,令落恶道, 何况本造恶者。
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 神识惛昧,不辨善恶, 乃至眼耳更无见闻, 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 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 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 诸魔鬼神悉皆退散。
一切众生临命终时, 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 能除五无间杀害之罪, 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 寻即解脱。
若有临命终人, 家中眷属, 乃至一人, 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 是命终人, 除五无间罪, 余业报等悉得消灭。
众生自称自念佛号, 获福无量, 灭无量罪。
外现众色像, 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 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 二边三际断。
佛本为凡夫说法, 不为佛说法。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一念心具足三义:
一、心体(体) — 诸佛与众生共一心源。
二、心量(相) —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三、心具(用) — 一念心具足十法界。
禅性无住, 离「住禅寂」; 禅性无生, 离「生禅想」; 心如虚空, 亦无虚空之量。
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 如是十八界, 皆从自性起用,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 自性若正,起十八正。 若恶用即众生用; 善用即佛用。
一切尘劳爱欲境界, 自性皆不染着, 名众中尊。
念念无邪见, 以无邪见故, 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 名离欲尊。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我心自有佛, 自佛是真佛, 自若无佛心, 何处求真佛? 汝等自心是佛, 更莫狐疑!
一念相应一念佛, 念念相应念念佛。
一切众生,自敝光明, 贪爱尘境,外缘内扰, 甘受驱驰; 便劳世尊,从三昧起, 种种苦口,劝令寝息; 莫向外求,与佛无二。
汝但心如虚空, 不着空见; 应用无碍, 动静无心, 凡圣情忘, 能所俱泯; 性相如如, 无不定时也。
佛法有三种慈悲: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
所谓众生缘慈悲者: 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同父母兄妹眷属, 常起与乐拔苦之心, 这是凡夫与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
所谓法缘慈悲者: 是已破我相,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 这是已断烦恼达于法空的三乘圣人所起的慈悲。
所谓无缘慈悲者: 是心无分别,普救一切, 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 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 总摄六道众生在内, 皆起怜愍爱护之心, 这是诸佛所独有的慈悲。
佛之三身: 清净法身,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三即一,一即三也。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