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的8大宗派之中,无论是信众人数还是影响力,最成功的非禅宗莫属。
但对于印度原始佛教来说,禅宗是也是最不可理解的一宗。而正是最偏离原始佛教的禅宗,为什么可以一枝独秀呢?
禅宗南华寺我个人认为有两大原因:
一是相对于其它宗而言,禅宗的门槛最低,不像其它宗那样需要大量的知识做准备,因此其信众最广。
二是它是中国最本土的佛教,土生土长,因此它更容易融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也更容易被中国的大多数人所接受。
我们研究禅宗和其它宗的关系,就会发现,禅宗和佛教其他支派的关系,就好像是《论语》和五经的关系。
最初,儒家是靠五经立论,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来阐明儒家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最大功劳就是整理了五经,形成了儒家的理论教材。而《论语》则只是他的一个语录,对于研究儒学的人来说,《论语》同《诗》《书》《礼》《易》《春秋》等相比,并不算经典,或许说它只是一种日常的小品文而已。
但到了宋代,《论语》的地位逐渐超过了五经,人们宁肯看小品文,也不再看五经了。
佛教的情景也一样,佛教本身的经典更更加种类繁多,人们无论怎么研究也研究不完。禅宗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竟然把几乎所有的经典都抛弃掉了,把六祖慧能的《坛经》奉为经典。实际上,(坛经》就像儒家《论语》一样,只不过是一本语录摘抄而已,没有统一的观点, 只是一种语言的集合体。
至于《坛经》的理论,也是最简单的。它比起其他宗派,更看重“禅定” 的作用,也就是打坐进人无我的状态,认为通过禅定,就可以达到佛性。
在佛教的修行当中,讲究定、慧双修,绝大多数都讲究禅定和经义同时修炼。禅宗却认为,禅定和经义其实是一回事,它们是等同的,通过一种修炼,就可以达到佛性,所谓定慧无二。到了唐代后期,禅宗发展迅速,之后穿越了历次改朝换代的灾难,一直长盛不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简单性。
别的宗需要大量的预备知识才能听懂,可是禅宗的道理一说谁都明白。 由于中国的儒学传统,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度思维锻炼,中国也渐渐形成了一个不擅长逻辑思维的民族,所以,禅宗为了适应这个民族,将思辨的地方尽量去除,最终禅宗又退回到如同玄学一样,只依靠少数概念就能运转的体系之中。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的。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