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统一姓“释”,这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姓氏”是标志一个家族的符号,天下僧人通姓“释”,就表明大家都是同一信仰的一家人,这就大大增强了佛教内部的团结与组织的统一。另外,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要在中国立足、传播、发展,必须经过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僧人统一姓氏为“释”,可以视为佛教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开始,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了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一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如翻译《四十二章经》的竺法兰、竺摄摩腾,翻译《道行般若经》和《般舟三昧经》的竺佛朔,东晋时与道安法师共同研究禅观的竺法济、竺僧辅和竺道护等,都来自天竺,所以以“竺”为姓。安世高,本是安息国太子,后出家,所以就以“安”为姓。曾在东吴大阐佛法的康僧会来自康居。汉末号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的支谶、支亮、支谦三师徒,以及支敏度等,都是来自大月支。又有帛尸梨蜜多法师,“帛”字是西域某国名的略称。这是早期为外来僧人取姓的方法。
后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逐渐深入,开始以“佛、法、僧”三字作为僧人的姓氏。如在南北朝时以传习上座部禅定著称的佛驮跋陀,翻译《华严经》的佛度跋陀罗,翻译《四分律》的佛陀耶舍等,都是以“佛”取为姓氏的。法的梵语是“Dharma”,音译为“昙摩”或“昙无”,以“法”取为姓氏的有三国时期到洛阳专弘律藏的昙摩流支,为汉地律学始祖的昙摩迦罗,南朝时期到建康(今南京)译经的昙摩密多,晋武帝时期赴西域求法的昙无竭,北凉时期著名的翻译大师、《优婆塞戒经》的译者昙无谶等,都是以“法”取姓的。以“僧”为姓的则有南朝宋时担任戒师的僧伽跋摩,南朝梁时在杨都译经的僧伽婆罗等,都是取“僧伽”为姓氏。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先经过四五百年的民间潜伏期,到南北朝时由佛图澄在北方开创出崭新局面,佛教僧团取得合法地位,汉地出家人数骤增。到了佛图澄弟子道安法师时,开始注意僧团组织的建设工作。据《高僧传》卷五中说,魏晋时期佛门依师为姓,姓各不同;道安发现原来出家人的姓氏太过混乱,不适宜佛教的统一和发展,就提出:“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
”从此,佛教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逐渐有了重大影响,僧人的姓氏通称为“释”也流传了下来。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