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见词汇:十三画(1)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十三画
【乱心】 散乱的心。
【乱善】 乱心所做的善事。
【传心】 见以心传心条。
【传戒】 传授戒法。
【传灯】 传法于他人,如灯灯相传,心心相印。
【势速】 谓有为法刻刻生灭,其势甚速。
【势至】 大势至菩萨的简称,因此菩萨的大智至一切处,故名大势至。
【势至观】 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一,即观想大势至菩萨身相的观法。
【勤】 精进的意思。
【勤行】 勤行善法,亦即六波罗蜜中的精进波罗蜜。
【勤息】 梵语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众善和止息诸恶之义。
【勤策】 即沙弥,因沙弥怀着要做比丘的希望,于是辛勤策励自己。
【圆心】 求取涅盘圆果的心。
【圆行】 圆融的行持,也就是称性而修,于事毫无执着,如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修一法,即是修无量法门,生极乐净土,即是生诸佛净土是。
【圆光】 佛菩萨头上所发出来的圆形光圈。
【圆佛】 圆教的法身佛,即毘卢舍那佛。
【圆戒】 圆顿戒,即天台宗所传的大乘戒。
【圆妙】 谓空假中三谛圆融而不可思议。
【圆解】 圆通的见解,即利根行人,知见超脱,称性而谈,于理无所执着。
【圆具】 具足戒的别名,因受持具足戒的人近于涅盘的圆果。
【圆空】 执着于空叫做偏空,连空亦空,更无所执着,叫做圆空,亦名第一义空。
【圆果】 圆满的果德,即涅盘。
【圆宗】 天台宗的别称,因天台宗以圆顿一实为宗旨。
【圆音】 圆妙的声音,即佛的声音。
【圆修】 1.在天台圆教是指同时兼修空假中三观。2.圆满的修习万行。
【圆觉】 1.圆满的觉性。具足众德叫做圆,照破无明叫做觉。此圆觉,就是人人本具的真心。2.对世间一切事理无不澈底了知其真相。
【圆悟】 圆满觉悟真理。
【圆乘】 圆满无缺的教法,即佛乘。
【圆寂】 梵语涅盘,华译圆寂,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
【圆实】 圆顿一实,是天台圆教的教理。一行圆融一切行,一位圆具一切位,而成佛顿速,叫做圆顿;这种道理只有一而无二三,是真实而非虚妄,叫做一实。
【圆成】 圆满成就。
【圆成实性】 三性之一。见三性条。
【圆通】 道理圆融而无碍。
【圆通大士】 观音的别名。
【圆通忏法】 观音忏法的别名,因观音的别名就是圆通大士。
【圆教】 大乘究竟圆满的教法,为天台所立四教之第四,或华严宗所立五教之第五。
【圆教四门】 天台宗说圆教有四门,即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
【圆顿】 圆融诸法顿速成佛的意思。诸法本圆融,一法圆满一切法,若一念开悟,便能顿入佛位,顿足佛法,这是天台宗的宗旨。
【圆顿戒】 指天台宗的戒法,天台宗以圆融诸法顿速成佛为宗旨,故其所依之戒便叫做圆顿戒。
【圆顿宗】 天台宗。
【圆顿教】 简称圆教,是大乘穷极的实教,若悟圆教之理,能顿入佛位,顿足佛法,故名圆顿。
【圆融】 圆通融合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众生即本觉,娑婆即寂光等都是圆融的道理。
【圆融三谛】 三谛是空假中,空假中圆融无碍,即空即假即中,叫做圆融三谛。
【圆明常寂照】 六祖惠能所说。谓心性本来是圆满光明与真常不变的,虽然是寂静不动,却能够遍照一切法界,虽然是遍照一切法界,却仍旧还是寂静无动,此乃是无上涅盘之相。
佛学常见词汇:十三画(2)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塔】 一种形高而尖的建筑物,由五级到十几级不等,藏佛遗骨的叫做塔,不藏遗骨的则叫做支提。
【塔寺坚固】 五坚固之一。佛灭度后的第四个五百年,即是坚固造立塔寺的时期。
【冢间坐】 比丘在冢间坐卧,为十二头陀行之一。
【微尘】 细微的灰尘。
【微尘数】 (喻)数量很多。
【微微心】 入灭尽定前剎那极微的心念。
【微细生死】 变易生死的别名。
【想蕴】 五蕴之一。见五蕴条。
【想颠倒】 三颠倒之一。见三颠倒条。
【想受灭无为】 生于无色界非想天,入灭尽定,想受俱灭,名想受灭无为
【意】 唯识学的第七末那识,华译为意,思量之义,恒审思量第八阿赖耶识为我,有思考、辨别、判断、分析、综合等的作用。
【意三】 十恶中属于心意的三恶,即贪欲、瞋恚、愚痴。
【意定】 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意密】 三密之一。见三密条。
【意业】 三业之一。见三业条。
【意乐】 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
【意轮】 三轮之一。见三轮条。
【意学】 禅宗的学问。禅学相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名意学。
【意识】 六识之一。见六识条。
【意根】 六根之一。见六根条。
【意马】 (喻)心意外驰,好像奔马。
【意马心猿】 (喻)心神驰逐不定。
【意成】 又叫做意生,即由意之力而成身。
【意成身】 又叫做意生身,即由意之力而成身。
【意生身】 又叫做意成身,初地以上的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如意受生之身。
【意生化身】 菩萨任意而生之变化身。
【愚痴】 三毒之一。见三毒条。
【愚法】 二种小乘之一。声闻缘觉二小乘,有的人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名为愚法小乘,一旦了解大乘之理,回心向大,便名为不愚法小乘。
【愚法二乘】 见愚法条。
【爱行】 二行之一,即爱欲之情多的人,若推理多的人,则叫做见行。行是心行,也就是心理活动。
【爱取】 爱与取。爱是喜欢的意思;取是要的意思。
【爱欲】 贪爱五欲。
【爱道】 又名大爱道,是佛的姨母。
【爱执】 爱惜执着。
【爱结】 九结之一。见九结条。
【爱着】 贪爱不舍的意思。
【爱语】 四摄法之一。见四摄法条。
【爱论】 贪爱的戏论,也就是被爱迷惑了心窍之后所生的种种不正确言论。
【爱缚】 恩爱的系缚。
【爱系】 恩爱的系缚。
【爱见】 1.贪爱的见解。2.爱与见的二种烦恼,爱是指思惑,见是指见惑。智度论说:「烦恼有二种,一属爱,二属见」。
【爱见大悲】 自己虽未断烦恼却运用大悲以救济众生。爱是指思惑,见是指见惑。
【敬田】 三福田之一。见三福田条。
【敬礼】 恭敬礼拜。
【感果】 由所作的业因招感应得的果报。
【感应】 感是感召,应是应现,谓我对佛菩萨有什么要求,如果心意至诚,便可以感召佛菩萨来应现,以满我之所愿。
【感应道交】 众生之感与如来之应互相交流。
【会二归一】 会二乘以归一乘。
【会三归一】 佛最初以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法,教化众生,到最后皆教令成佛,会三乘于一佛乘,是名会三归一。
【极觉】 妙觉。
【极果】 至极的果位,即佛果。
【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国土名,因其国只有快乐而无痛苦,故名。
【极热地狱】 八大地狱之第七。
【极难胜地】 简称难胜地,是菩萨十地中之第五地名。
【楞伽】 在师子国(即今锡兰岛)的山名。楞伽是宝石名,因此山有楞伽宝石,故以宝名山。
【楞伽岛】 锡兰岛的本名,也是佛说楞伽经的地方。
【楞伽悬记】 释尊在楞伽山,悬记如来灭后,南天竺(印度)有大德比丘,名龙树,宣说大乘无上妙法,初证欢喜她,应往生安乐国。
【楞严咒】 又叫做佛顶咒,是楞严经所说的神咒,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后的八句是心咒。
【业】 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却叫做恶业。
佛学常见词汇:十三画(3)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业力】 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业风】 1.恶业所感之猛风,指劫末所起的大风灾及地狱所吹的风。2.(喻)业力如风,吹诸众生轮回三界。
【业有】 七有之一。见七有条。
【业因】 善恶果报的原因。善业是乐果的因,恶业是苦果的因。
【业果】 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
【业感】 善恶业因能招感苦乐的果报。
【业海】 像大海一样的种种恶因。
【业识】 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
【业通】 又名报通,即依宿业自然而得的神通。
【业障】 由前生所作的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
【业轮】 (喻)善恶业能使人轮转于六趣。
【业缘】 善恶果报的因缘。善业是招感乐果的因缘,恶业是招感苦果的因缘。一切众生,都是由业缘而生的。维摩经说:「是身如影,从业缘生。」
【业系】 (喻)业好像绳子能将众生系缚在三界之牢狱中。
【业余】 三余之一。见三余条。
【业报】 1.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2.业因与果报。
【业报身】 十身之一。见十身条。
【灭】 1.梵语涅盘,华译为灭,因涅盘之体,无为寂灭,故名。2.指四谛中的灭谛。3.即戒行,因戒行能灭除诸恶。
【灭定】 灭尽定的简称。
【灭度】 即涅盘。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灭后】 涅盘之后。
【灭理】 寂灭的真理,亦即涅盘。
【灭智】 彻底明了灭谛的道理的智慧。
【灭道】 灭谛与道谛。见四谛条。
【灭谛】 四谛之一。见四谛条。
【灭法】 寂灭一切相的道法,是无为法的别名。
【灭法忍】 灭法智忍的简称。见八忍条。
【灭法智】 八智之一。见八智条。
【灭法智忍】 又名灭法忍。见八忍条。
【灭尽定】 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并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灭尽三昧】 又名灭尽定。见灭尽定条。
【灭尽妙离】 灭是灭一切烦恼,尽是尽生死之业,妙是妙应真常,离是脱离三界诸苦。此灭尽妙离,是小乘涅盘的究竟境界。
【灭类忍】 灭类智忍的简称。见八忍条。
【灭类智】 八智之一。见八智条。
【灭类智忍】 八忍之一。见八忍条。
【灭受想定】 灭尽定的别名。见灭尽定条。
【暖位】 指小乘行人修五停心观及四念处观已,进而专修四谛观之位,为四善根之一。
【暖法】 行者修至此位,工夫已渐得力,如钻木取火,虽未得火,已有暖气上升,快要发火了。
【烦恼】 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能扰乱众生身心,令使心烦意乱的见思惑,叫做烦恼。
【烦恼习】 烦恼的习气。
【烦恼障】 二障之一。见二障条。
【烦恼浊】 五浊之一。见五浊条。
【烦恼魔】 四魔之一。见四魔条。
【烦恼业苦】 又名惑业苦,谓吾人由于贪瞋痴等烦恼而造业,又因造业而受苦。
【烦恼即菩提】 见生死即涅盘条。
【犍度】 华译为聚、蕴、结等,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节之义。
【狮子吼】 (喻)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摄伏,好像狮子一叫,百兽都降伏一样。
【狮子座】 佛是人中狮子,故不论其所坐者是床是地,都叫做狮子座。
【瑜伽】 相应的意思。相应有五义,即与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果相应、与机相应。
【瑜伽宗】 1.密教的总称。2.中国的法相宗在印度叫做瑜伽宗。
【瑜伽教】 密教的总称,因密教是以三密的瑜伽为宗。
【瑜伽三密】 三密相应。
【当来】 来世。
【当来导师】 指弥勒菩萨。
【当机】 契当众生的根机。
【当机益物】 随着众生的根机而使之获益。
【当体即空】 谓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合成,其本体本来就是空无。
【当相即道】 谓于世间浅近的事相上,都有深妙的道理在。
佛学常见词汇:十三画(4)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痴】 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为三毒之一。
【痴取】 愚痴的烦恼。取就是烦恼的别名。
【痴使】 愚痴的烦恼。使就是烦恼的别名。
【痴定】 没有智慧的禅定。
【痴毒】 三毒之一。见三毒条。
【痴爱】 愚痴和贪爱。愚痴为父,贪爱为母,和合而生出一切的烦恼恶业。
【痴慢】 愚痴和我慢。
【痴禅】 与痴定同。
【痴闇】 无明的闇味。
【睡】 十缠之一。
【睡眠】 一种使心灵闇昧的精神作用。
【睡眠欲】 五欲之一。见五欲条。
【睡眠盖】 五盖之一。见五盖条。
【禁戒】 禁非戒恶。佛所制的禁戒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和具足戒等的分别。
【瑞应】 有祥瑞来应验。
【禀具】 受持具足戒。
【禀教】 禀承佛的教法。
【经】 梵语修多罗,华译为契经,即上契十方诸佛所说之理,下契一切听经众生的根机,又是线义,即贯串佛所说的法和道理,以免散失,为三藏之一。
【经行】 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其目的在于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或睡眠。
【经宗】 依经而立的宗派叫做经宗,若依论而立的宗派则叫做论宗,如华严天台是属于经宗,如成实三论则属于论宗。
【经论】 经藏与论藏。经是如来所说,论是菩萨所著。
【经藏】 1.指佛所说的一切大小乘经典。2.藏放经典的府库。3.国家所宝藏的佛学书。
【经体】 经之体。大乘经以诸法实相为体,小乘经以三法印为体。
【经部】 经量部的简称。
【经量部】 又名说度部,或说转部,小乘十八部之一,是佛灭后四百年间,由说一切有部分出来的一个流派。在三藏之中,唯以经为正量,故名经量部。
【经律论】 见三藏条。
【经供养】 书写经文以做佛事。经属于三宝中之法宝,故经供养是供养法宝。
【罪性】 罪业的本性。罪业的本性空而不可得。
【罪根】 罪恶的根本,即无明。
【罪报】 罪恶的报应,即苦果。
【罪福】 罪与福。五逆十恶等是罪,五戒十善等是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
【罪障】 罪恶是获得乐果的障碍。
【群生】 许多的众生。
【群有】 许多的有。众生的果报叫做有,有有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的分别。
【群迷】 许多迷惑的众生。
【圣】 正的意思,证正道,名为圣。
【圣人】 指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理的人,亦即智慧最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强的人。
【圣印】 圣道的法印,如三法印与实相印等是。
【圣行】 进入圣位的行为,即戒定慧。
【圣言】 正直的言语。圣言有四种,即言不见为不见、言不闻为不闻、言不觉为不觉、言不知为不知。
【圣典】 佛经。
【圣果】 依圣道而得之果,即菩提涅盘。
【圣财】 圣人的财产。大宝积经说:「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谓圣财。彼诸众生,不获此故,名极贫穷。」
【圣胎】 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之三贤位。
【圣僧】 得道的高僧。
【圣谛】 圣人所见的真理,即苦集灭道。
【圣应】 佛陀的感应。
【圣众】 指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种得道的大众。
【圣教】 圣人的言教。
【圣教量】 圣是圣人,教是教法,是因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为三量之一。
【万】 卍字的读音,是吉祥的意思。
【万行】 一切的行为或修行。
【万字】 佛胸前有一卍字,此卍字乃是吉祥的标志。
佛学常见词汇:十三画(5)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万劫】 指极长久的时间。
【万境】 一切的境界。
【万法】 一切的事物。
【万法一如】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性皆空,没有差别。
【万法无滞】 一切诸法都以空无自性为性,空性是一如不变的,由此不变的缘故,所以万法即真如而毕竟无滞了。
【万法唯识】 一切事物都是由识而显现,在它们的生起上,心识的影响力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万德洪名】 谓在一佛的名字上最具有万种之德。
【着】 缠爱不舍的意思,如爱着,执着,贪着。
【着我】 在五蕴假合的身上,执着有一个实我。
【着法】 在因缘生的事物上,执着有事物的实体存在。
【荤辛】 荤是有臭味的蔬菜,辛是带有辣性的蔬菜。
【解】 1.解释文义。2.知解之义。
【解执】 见解的执着。
【解惑】 解与惑。解是智;惑是烦恼。
【解空】 了解诸法的空相。佛弟子中以须菩提为解空第一。
【解行】 知解与修行。
【解行地】 由知解而修行的地位,也就是还未证得真如之地前三贤菩萨的阶位。
【解行相应】 知解与修行相应。
【解脱】 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盘的别名。
【解脱衣】 解脱幢相衣的简称,即袈裟的别名。
【解脱身】 已经解脱烦恼障碍的佛身,为二佛身之一。
【解脱味】 涅盘的妙味。
【解脱门】 通向涅盘的门户,指空、无相、无愿之三种禅定,因此三种禅定乃是通向涅盘的门户。
【解脱服】 又名解脱衣、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等,是袈裟的别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
【解脱相】 三相之一。见三相条。
【解脱道】 1.四道之一。见四道条。2.佛道的总称,因佛道乃是出离痛苦而得解脱的正道。
【解脱坚固】 大集经所说五坚固之一,即佛灭后的第一个五百年间,正法兴盛,证道者多,是解脱坚固的时期。
【解脱深坑】 谓只求自己解脱的人,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德行,犹如坠落在深坑之中。
【解脱知见】 自己知道已经获得解脱的智慧,也就是观照常明通达无碍的后得智。
【解脱幢相衣】 袈裟的别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而且其条相与佛塔之幢相似。
【解境十佛】 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
【解满成佛】 四满成佛之一。见四满成佛条。
【资粮】 资是资助,粮是粮食,修道亦如远行,要有善根福德正法等粮食资助其身,才能到达。
【资粮位】 唯识五位之一。见五位条。
【路迦祇夜】 华译重颂,是十二分教之一。
【路迦那他】 华译为世尊,是佛的别号。
佛学常见词汇:十三画(5)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万劫】 指极长久的时间。
【万境】 一切的境界。
【万法】 一切的事物。
【万法一如】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性皆空,没有差别。
【万法无滞】 一切诸法都以空无自性为性,空性是一如不变的,由此不变的缘故,所以万法即真如而毕竟无滞了。
【万法唯识】 一切事物都是由识而显现,在它们的生起上,心识的影响力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万德洪名】 谓在一佛的名字上最具有万种之德。
【着】 缠爱不舍的意思,如爱着,执着,贪着。
【着我】 在五蕴假合的身上,执着有一个实我。
【着法】 在因缘生的事物上,执着有事物的实体存在。
【荤辛】 荤是有臭味的蔬菜,辛是带有辣性的蔬菜。
【解】 1.解释文义。2.知解之义。
【解执】 见解的执着。
【解惑】 解与惑。解是智;惑是烦恼。
【解空】 了解诸法的空相。佛弟子中以须菩提为解空第一。
【解行】 知解与修行。
【解行地】 由知解而修行的地位,也就是还未证得真如之地前三贤菩萨的阶位。
【解行相应】 知解与修行相应。
【解脱】 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盘的别名。
【解脱衣】 解脱幢相衣的简称,即袈裟的别名。
【解脱身】 已经解脱烦恼障碍的佛身,为二佛身之一。
【解脱味】 涅盘的妙味。
【解脱门】 通向涅盘的门户,指空、无相、无愿之三种禅定,因此三种禅定乃是通向涅盘的门户。
【解脱服】 又名解脱衣、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等,是袈裟的别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
【解脱相】 三相之一。见三相条。
【解脱道】 1.四道之一。见四道条。2.佛道的总称,因佛道乃是出离痛苦而得解脱的正道。
【解脱坚固】 大集经所说五坚固之一,即佛灭后的第一个五百年间,正法兴盛,证道者多,是解脱坚固的时期。
【解脱深坑】 谓只求自己解脱的人,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德行,犹如坠落在深坑之中。
【解脱知见】 自己知道已经获得解脱的智慧,也就是观照常明通达无碍的后得智。
【解脱幢相衣】 袈裟的别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而且其条相与佛塔之幢相似。
【解境十佛】 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
【解满成佛】 四满成佛之一。见四满成佛条。
/> 【资粮】 资是资助,粮是粮食,修道亦如远行,要有善根福德正法等粮食资助其身,才能到达。
【资粮位】 唯识五位之一。见五位条。
【路迦祇夜】 华译重颂,是十二分教之一。
【路迦那他】 华译为世尊,是佛的别号。
佛学常见词汇:十三画(6)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辟支】 辟支迦佛陀的简称。
【辟支地】 通教十地之一,即辟支佛的地位。
【辟支佛】 辟支迦佛陀的简称。
【辟支迦佛陀】 简称辟支、辟支迦佛、辟支佛等,华话为缘觉,或独觉,因观飞花落叶或十二因缘而开悟证道,故名缘觉,又因无师友之教导,全靠自己之觉悟而成道,故又名独觉。
【游化】 到处游行和教化世人。
【游心法界】 使心游于法界,观察照见千差万别的诸法。
【游增地狱】 在八热地狱之中,每一根本地狱各有四门,每一门出去,都各有塘煨、尸粪、锋刃、烈河等四类地狱,所以每一根本地狱,有十六游增地狱。因这十六地狱是根本地狱的增属,而且有罪业的众生游此,倍增苦恼,所以叫做游增地狱。
【游戏神通】 佛菩萨以神通摄化众生,能出入无碍,自由自在。
【游戏三昧】 佛菩萨游于神通,化人以自娱乐,叫做游戏,三昧是专心的意思,诸佛菩萨以专心救济众生为游戏,故曰游戏三昧。
【运心】 用心的意思。
【运心供养】 1.只在心中作供养的观想,并不在行为上表现出来。2.供养时运心作观。
【遍行】 指心所的遍行,有的心所,遍于善恶无记三性,遍于三界九地,遍于有漏无漏,世出世间,遍与八识心王相应,因为遍于上述四者,所以名遍行。遍行心所有五种,即作意、触、受、想、思,此五种皆与五识心王,初念相应。
【遍行因】 六因之一。见六因条。
【遍行惑】 普遍游行的烦恼,亦即一切烦恼起因之根本烦恼。
【遍行真如】 十真如之一。见十真如条。
【遍净天】 色界第三禅天之第三天名,因此天净光周遍,故名。
【遍依圆】 唯识学所说之三性。见三性条。
【遍周法界】 普遍周满整个法界,是指法身的功德而言。
【遍法界身】 指佛的真身,因佛的真身广大无边,周遍于法界。
【遍照如来】 大日如来的别名。
【遍计所执性】 三性之一。见三性条。
【过未】 过去和未来。
【过去】 三世之一。
【过去七佛】 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过去庄严劫】 劫有大中小三种,现在的大劫叫做贤劫,过去的大劫叫做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做星宿劫。
佛学常见词汇:十三画(7)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道】 1.能通的道路。2.真理的意思。3.即梵语所说的菩提或涅盘。4.修行的方法。
【道士】 有道之士。
【道元】 道的根本。
【道力】 种种正当道理的力量。
【道心】 1.义理的心。2.求道的心。
【道行】 修道的功行。
【道具】 修道时所用的器物,如三衣什物等是。
【道俗】 道与俗。出家的人叫做道;在家的人叫做俗。
【道果】 证道得果。道是菩提;果是涅盘。
【道品】 道法的品类。见三十七道品条。
【道宣】 唐朝人,俗姓钱,因久居终南山以盛宏律宗,故律宗又名南山律宗。
【道前】 在未见道以前。
【道中】 正在见道之中。
【道后】 已经见道之后。
【道理】 道法的义理。
【道眼】 1.能见正道的眼。2.观道之眼。
【道业】 修道的事业。可以召感人天果报的是福业,可以成就佛果的是道业。
【道树】 菩提树。本名毕波罗树,因佛在此树下成道,所以又叫做道树。
【道谛】 四谛之一。见四谛条。
【道信】 湖北人,俗性司马,拜僧璨为佛,是禅宗第四祖。
【道器】 可以修学佛道的根器。
【道场】 1.群众学道的场所。2.佛寺。3.成道的地方。4.供养佛的地方。
【道场神】 守护道场的神。
【道观】 道是化道,教化他人的意思,观是空观,即观察万法性空的道理。自己安住于空的道理而又向他人劝说教化,叫做道观双流。
【道观双流】 见道观条。
【道共戒】 二戒之一。见二戒条。
【道种性】 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一,即十回向之位,在此位开始真正修习中道观,故名为道,能产生佛果,故名为种。
【道种智】 智度论所说三智之一。见三智条。
佛学常见词汇:十三画(8)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达磨】 1.华译为法,指佛所觉悟的真理和觉悟的方法。2.菩提达磨的简称,印度人,梁武帝时泛海到达中国的广州,武帝迎至建业,因与帝话不投机,遂渡江入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为中国禅宗之始祖,圆寂于东魏天平以前,葬熊耳山。
【达磨忌】 即十月初五日,因此日是禅宗始祖的入寂日子。
【违境】 违逆自己心意的境界。
【违顺】 违境与顺境。
【酪】 一种精制的牛乳。涅盘经说:「声闻如乳,缘觉如酪。」
【酪味】 天台宗以酪譬喻第二时的小乘教,为五味之一。
【酪经】 指一切的小乘经。
【钵】 梵语钵多罗的简称。见钵多罗条。
【钵多罗】 简称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即盛饭器。译为应器,或应量器。应有三应:一色相应,钵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二体相应,钵体粗质,使人不起贪意;三大小相应,不过量也,乞食不过七家,令人不恣口腹。当时四大天王,持四钵供佛,佛以神力,把牠合为一钵,这是有钵的历史。
【钵里萨啰伐拏】 华译滤水囊,是比丘六物之一。
【电】 金刚经六喻之一。电之为物,忽生忽灭,以喻世相之无常迅速。
【电光石火】 (喻)焂忽消失。
【电光朝露】 (喻)身体之无常。
【预流向】 四向之一。见四向条。
【预流果】 四果之一。见四果条。
【顿大】 指华严经。顿是顿教,大是大乘教。华严经是佛初成道时,对顿入之菩萨而顿说大乘之教法。
【顿悟】 闻法即悟的意思。
【顿教】 不历阶梯渐次,直指本源,顿时开悟的教法。
【顿说】 顿教的说法,即没有经过小乘的阶梯而直接即说大乘,如华严经是。
【顿根】 具有顿悟的根机的人。
【顿渐】 顿教与渐教。顿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渐教是逐渐成功的教法。
【顿断】 立刻断除种种的烦恼。
【顿觉】 立刻觉悟。
【饮酒】 五戒之一。酒中含有麻醉性,饮者迷失理智,误造种种的过失,所以佛教戒之。
【饮酒十过】 一、颜色恶,即饮酒的人,颜貌容色,因之变常,无有善相。二、下劣,即饮酒的人,威仪不整,举动轻薄,人所贱恶。三、眼视不明,即恣饮而狂痴瞻视,昏瞀不辨色境。四、现瞋恚相,即饮酒的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随意忿怒。五、坏田业资生,即恣饮放逸,破费产业,散失资产。六、致疾痛,即饮酒过度,则身体失调,以致疾痛。七、益斗讼,即醉酒发狠,与人争竞,不惜身命,而斗讼益增。八、恶名流布,即饮酒的人,多弃舍善法,而丑名恶声,流布远近。九、智慧减少,即饮酒昏迷,愚痴狂妄,而智慧减少。十、命终堕恶道,即邀朋饮酒,不修善行,则恶业日增,命终堕落于恶道。
【饮食欲】 欲界三欲之一。见三欲条。
【饮食供养】 五种供养之一。见五种供养条。
【鸠摩】 华译童真,或童相,是八地以上的菩萨的称呼。
【鸠摩罗什】 华译童寿,本印度人,但生长于龟兹,出家后,通大乘经论,后秦姚兴弘始三年(公元四○一年)到中国长安,在逍遥园翻译经典,前后所译经论,凡三百八十余卷,在秦弘始十五年(公元四一三年)示寂于长安,寂后火化,舌头不烂,表示他所翻译的经典,绝对可靠无误。
【涂香】 把香水一类的东西涂在身上。
【新岁】 结夏安居完了的第二日,即七月十六日,是比丘的新年元旦。
【新发意】 新发求取菩提之意的人。
【新发意菩萨】 新发求取菩提之意的菩萨,为二种菩萨之一。
【新学菩萨】 新发心学习佛道的菩萨。
【新旧两译】 新译与旧译。在唐玄奘三藏以前者是旧译,在玄奘以后者是新译。
【准提菩萨】 准提华译为清净,赞叹心性清净之称,禅宗以为观音部的一尊,东密以为六观音之一,现三目十八臂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