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哪里?
去年岁末,朋友纪去伊川,邀我去。我一直想拜谒伊川净土寺,因玄奘十三岁时,即隋炀帝大业八年(612年)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净土寺应是佛教祖庭,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可想而知。这次机缘,我不可失去,便欣然成行。 到伊川,我们才知净土寺在伊川县白元乡水牛沟村。车子在曲曲弯弯的小道上行驶了好些时间,我一直观察被流落在车后的山村风景,突然,车前两边出现丘陵,山不高,但有势有形,左边山被大片翠绿披盖,便有了山青的味道,不知是否还有水秀。我心正想着,纪便在路旁停了车。这时,一辆小四轮拉着许多大的塑料空桶,“突、突、突”地开来,我们便问老乡:“请问,这离净土寺还有多远?” “净土寺就在这。”老乡狐疑地看着我们,可能看出我们确实不知,于是又说:“右边村后就是。” 这时,我们都看向右边,那山丘的缓坡上爬满了房子,房屋间的密度大,似乎一直延伸到山顶,只有沟底有些树木。在向老乡道谢时,我还是好奇地问他说:“你这是要去拉什么?” 他满脸神奇地说:“拉泉水。” “哪里拉?” “看,那前面山上便是天下第一泉。”老乡边用手指着左边山头,边开动小四轮。我再次观看那山丘山沟,还真山清水秀。 顺着老乡指引的路,拐了许多弯,车便开不动了,只好停在村中。我们在错落无序的建筑物中穿行一阵,在山腰找到了净土寺。 一条窄道拐到净土寺山门前,山门很小,似农家院,前有一小坪。站坪上向前看,看到一片向下滑去的屋顶,沟的对面就是那山清水秀的山头,当地称那山上的泉水为圣水,透过那满山的翠柏,似乎感觉到泉水的清凉。这里应是宝地祥云,寺院山门原应直通而下,可岁月沧桑,世事无常,人们都想沾染灵气,在寺前修屋建房,以至连寺院山门都难以找到了。 迈进山门倒还有一片天地,只是充溢着萧条肃穆,感到满目冷落的破败,好在两边还有窄小的厢房、前面许多级台阶通往仅存的一殿。殿基高出厢房基十来米,整个寺院依山而建,就势造形,步步递增。殿前有一方鼎香炉,炉上铸有2012年12月纪念玄奘法师剃度洛阳净土寺1400周年之际,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题写的“洛阳净土寺”五个大字。 立在大殿前,我心里感到平静和放松,似乎佛祖就在我们的周围,或许,他们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所以,我们不怎么说话,少了些平时高谈阔论的无拘和狂狷,多了些彬彬有礼的拘谨和敬畏。 我用手轻轻地触摸殿墙的砖块和门上残破的雕饰,虽然,这早已不是玄奘出家时的寺院,但从建筑材料和风格看,至少是明末前留下来的建筑,明显感觉到佛教文化的厚重和佛祖的慈悲。据净土寺出土的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年)《净土寺禅寺记》的石碑载,这寺修建于“天赐延和间”。“天赐”是北魏道武帝的年号,自公元404至409年,那么,净土寺已有1600多年的辉煌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净土寺拆了建,建了拆,不知经历了多少的坎坷和磨难,但我们的祖先,还是一代一代地把它保存至今,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传承。 小王似有去意,我便对他说:“再去拜谒大殿的佛吧!”他一脸的茫然。 我们便从这殿侧墙一门出来,顺墙绕到殿后的山上。果如我所想,殿后又是一块宽大平整的土地,比殿基高出十来米。这土地刚收获了玉米,满地的玉米茬,展示着大地的博大和宽容。我想,这应该是净土寺曾经的大殿所在的位置,再上去,应该还有一殿,我向后看去,那山上确实还有一块平地。 站在这空阔的土地上,眼界突然地开阔,似乎听到伊河的流水声,对面那青翠的山梁,也好似伸手可触,有一种“天空一无所有,却能给人慰藉”的感悟。在我国汉传佛教史上有两座山峰,他们都是唐代人,一座是禅宗祖师慧能大师,另一座就在我面前的法相唯识宗祖师玄奘大师。今天,我立在玄奘大师曾经生活过的山峰上,走近祖师,再一次感受到与佛同在。这时,小王问我:“大殿呢?佛在哪里?” “佛在哪里?”这确实是一个现实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小王对佛了解不多,我只能引用台湾星云大师的话来回答他,因为星云大师也碰到这个问题,他说:“我这一生都没有看到佛。但我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佛,我感觉佛时时刻刻都在我的身边。”小王似乎有些明白。事实上,佛也一直在开示我们,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奉献人生,佛就是我们自己,佛就在我们心中;心中有佛,众生皆是佛。 当我依依不舍地离开这片土地时,我想,释永信法师已经发愿,要对这千年古刹进行修缮,不久的将来,这里就会成为真正的一方净土。摘自《禅露》杂志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