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大师从天竺来到金陵,与梁武帝见面时,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祖师说:“并无功德。”武帝说:“何以无功德?”祖师说:“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说:“如何是真功德?”祖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武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师说:“廓然无圣。”武帝说:“对朕者谁?”祖师说:“不识。”因为梁武帝不能领受佛教真谛,达摩祖师即离去,隐居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
中国佛教自从达摩祖师开创了禅宗后,才真正走向成熟阶段,中国的寺院从此也变成了禅宗道场,从偶像崇拜转变为明心见性。我认为,中国禅宗的精神才代表了中国佛教的真正精神,它影响到中国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从初祖达摩大师,到第六祖慧能大师,中国的禅宗代代相传,它既来源于佛教,又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这种精神又从中国传扬开去,影响到世界许多国家,使禅宗的精神变成了世界的精神,成为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禅宗的主体精神没有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发扬,在我国逐步落实宗教政策后,各地寺院恢复了不少,而许多信众到寺院来烧香拜佛,并不明白佛教的真正精神,以一种有所求的目的来拜佛,与外道崇拜神灵并无差异,寺院佛教也就成为迷信的象征,极大地扭曲了佛教的本来形象。中国佛教过去的高僧叫做禅师,过去的道场之所以兴起,是先有一位悟道高僧,然后才有群众自发学道来修庙,在这个时候,寺院实际上是一所学校,禅宗的大丛林就是一所大学。“自古名山僧占多”,是因为山林幽静,适合于禅者用功,以培养定力,更好地走入世间普度众生。而现在,名山已变成旅游胜地,过去那种用功的环境不复存在,更大的问题是当今人欲横流,修庙的目的不是启迪智慧,净化人生,而是以开发旅游经济为目的,或者是扩大本地知名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当然民间滥修寺院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群众愚昧,以崇拜神灵为手段,达到消灾免难的目的。
从禅宗的主体精神来看,中国应该是一个无宗教的国家,因为现在我们给宗教所下的通常定义是:“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而禅宗强调自性即佛,心外无佛,完全否认有一个主宰我们命运的神灵,所以从这一意义来说,禅宗不能是宗教。既然禅宗不是宗教,而禅宗又是佛教的心宗,即是集中了佛教的精髓,那么佛教的寺院不能看成是偶像崇拜,佛教的寺院应当像过去一样成为修心悟道的场所,佛教的僧人应当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变化,僧人素质的降低,寺院已经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寺院渐渐变成赢利的场所,它的本来意义渐渐丧失。
在这样一个艰难的过渡时期,佛教应当走向何处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倡导“人间佛教”,中国佛教协会为倡导“人间佛教”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成效。但是,这一口号在整个佛教界、学术界及全社会还没有被充分重视,大家并没有真正认识佛教,把佛教简单地理解为寺院宗教,一句话,即是佛教还没有从寺院中解放出来,因此,佛教的伟大形象很多人(包括佛教徒和上层知识分子)还没有真正认识。当初,唐朝白居易居士问鸟巢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16个字概括了佛教的宗旨,也概括了禅宗的宗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对佛教的真谛作出了透彻的阐释,他说:“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古代大德已经分明地告诫我们佛教修行的真谛,但是我们许多人却不依教奉行,心外觅法,心外求佛,以为修行就是出家为僧,而一旦出家,烦恼反而更多,至于动机不纯而出家的人,更种下了堕落的因子。六祖慧能大师说了一首“无相颂”,谆谆告诫弟子们:“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如今佛教修行,大众均修净土,轻视了佛教心宗的弘扬,净宗行者却不知道,真正修净的人,即是修清净心,念佛要得力,就必须要观心。在生活中,如果保持了一颗清净的心,虽不念佛或未入佛门,也是真正的佛教信仰者。
当然,我在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否认修庙的功德,真正的寺院是清净的象征,问题是真正的寺院并不多,如果寺院修成后反而变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那么奉法反而是坏法。所以修庙仅仅是手段,修心才是目的。如果我们的寺院像过去禅宗的道场一样,成为一所明心见性的大学,那么这样的寺院就多多益善,否则,劳民伤财,于修行又有何益呢!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关键是需要人才来维持道场,一所寺院有一位大德弘化一方,也就净化了一方土地,所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说:“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信息来源:摘自《智慧之光·莲池海会》)
编辑:小月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