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佛教伦理:佛弟子必学基础之恭敬依止善知识

发布时间:2019-09-22 09:51:27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佛弟子必学基础之恭敬依止善知识

\

  修学佛法要如理如法依止善知识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修学佛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虽然步入佛门,面对浩瀚的佛法海洋就如步入一个迷宫,不知如何修学,不知从何做起。因此,依止老师学习非常必要,引导学人的善知识必不可少。
  下面根据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来谈谈如何选择具德善知识而依止,如何如理如法闻法的问题。
  一、善知识的重要性
  善财童子以比喻赞叹善知识的功德:善知识是趣向一切智门,因为可以令学人入真实道:善知识是趣向一切智乘,因为可以令学人达到如来地:善知识是趣向一切智船,因为可以令学人到达宝洲;善知识是趣向一切智炬,因为可以令学人得生十力之光:善知识是趣向一切智道,因为可以令学人得入涅槃城。
  论云:“於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损减一分过失,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说明白依止善知识生起恭敬之功德起直至成佛,皆基於依师得来。反之,自损减对善知识不恭敬之过失以至止观错谬,直至成佛以前诸过失,皆基於最初之依止法。故依止极为重要,安乐妙善的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而得已成就。
  比如一个人想徒步翻越天山,一定要先了解天山的路线,这样就必须向识途者请教,最好能由识途的向导引路达到目的地。如果请教的对象是没有去过天山的人,或者虽然去过但记忆模糊不清,翻越天山就会有迷路的危险,甚至因此而丧命。
  依止善知识也是如此,如果不寻找具足德相的善知识,而向那些不具相的入学习佛法,恐怕即将堕于恶趣之中而不自知,所以必须依止具足德相的善知识。
  二、善知识的德相
  关于善知识,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然宣说了很多,然而此处所说的是须经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的善知识。
  如《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这是说做为弟子必须求得一具足十德的善知识而依止,善知识要具足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十功德。
  1、调伏:即指戒律。又名别解脱,是指能持净戒即能得到解脱。就如调训野马一样,调伏六根只有依别解脱戒。
  2、寂静:即指定。能令心发起内在寂静的定学,依正知正念对治烦恼散乱。
  3、近静:此指由定所发无漏妙慧。“依于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是由持戒生定,由于定心不散乱地观察诸法实相,才能开无漏慧。
  具足戒定慧三学,在自相续中具备证德,还须具备教富、善达实性二种教德。论云“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4、教富:对三藏经论广学多闻,讲经时能广证博引。作为法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理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要有“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菩萨行愿。
  5、善达实性:·即通达无我真理,具有般若智慧,证悟诸法无我之空性。论云:“是殊胜慧。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具足以上五种德相,就是具足了教证二德。如果做为法师者比学者低劣或者与学者相差无几,则还没有圆满具足德相,所以必须具有功德增上之相。
  6、德增:为人之师,德行应增盛于学生,并常以德服人。如弘一法师曾用绝食的行动来感化学生,最终使他们自己真诚地站出来忏悔。“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亲近功德比自己低劣的人自己原有的功德易退失;亲近功德与自己相等的人,得不到相助;只有亲近比自己功德殊胜者才能使自己的功德增长。所以做为善知识功德一定要胜于弟子。
  上述六种是为师者成就自利之相,以下四种是为摄受所化应具备的德相。
  7、精进:“精进,谓于善晶,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这是说作为一个学佛者应该勇猛不退怯地去修持善法,断除恶法,对治懈怠、懒惰,圆满一切善业为最终目的。
  8、具巧说:说法者应鉴机说法,采用种种方法,方便善巧地解说佛法,务必使听者尽可能得到最大的利益。以前在藏地有个修行人,国王向他请教佛法,这个修行人向国王讲解空性之义,国王大怒,把这个修行人杀了,这就是说法不具善巧而至。
  9、具悲愍:佛陀说法,是因为众生饱受生死轮回之苦,为使众生脱离苦海而发悲愍心宣说。做为法师,应具有佛陀这种悲愍心。
  10、离厌:做为说法者不可以有厌离说法之心,只要能让众生得到利益,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数数宣说。
  上述善知识应具十种德相,这是指对于下、中、上三士道能渐次引导,引导学人趣入大乘之门而达解脱。而三士道中最主要的是具三学、通达真实以及悲心这五个方面,因为具三学则能自调伏,通真实则通达究竟空性义,具悲心则不会被名利恭敬等不清净意乐转。如果具备这五种德相,即使不善言辞也能饶益徒众。
  在此末法时期,十德全具之善知识难求难遇。上等善知识具十相,中等亦应具五相,最下等也要如《妙臂请问经》中宣说的具八分之一。依师不能随唤即至,当年阿底峡求访金洲大师时,尽管是早闻盛名,但到达之后还是观察了十几天才去依止。依师之后则应尽弟子之礼,否则不但功德无增,还会有堕落的危险。
  所以依止善知识是万善之根本,按照善知识应具之相去寻访良师益友,这也是宗喀巴大师特别劝勉学人的教言。
  三、做弟子的条件
  《中观四百论》云:“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做为闻法者具备正住、具慧、希求三种条件才堪为闻法的根器,这样才不会把说法者的功德变为过失,也不会把听者的功德转为过失。如果不具备这三种条件,即使善知识极其清净,也会因为听者自身的原因无法生起功德。
  1、正住:做为求法者不可以有宗派之见,评论这宗派好那宗派不好,或者贬低他宗赞扬自宗。因为一切经论皆是佛说,有些经论是道的主体,有些是道的支分。
  2、具慧:做为求法者要有智慧善于观察,善于分别邪正,寻找真正的善知识。一经认定即终身依止,这样才能迅速增长功德,成就佛道。
  3、求法义:做为求法者具备正住、具慧二个条件,还需要有求法的意乐。世尊因地修行时为求“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半偈而舍身,求法者也应该有这种为法忘躯的求法精神。
  四、听法的要求
  要去除听法时的三种过失,依如理的六种思维。
  (1)离三种过失:
  在此以比喻来说明闻法应避免的过失,如覆器、秽器、漏器。
  (”若器倒覆,比喻有缘闻法者虽然身在讲堂内,但由于所知障等原因法水难以灌入。犹如盆器倒覆,雨水再大,也无法装入盆内。覆器之喻法音不入耳根,障碍听闻。
  (2)若器污秽,纵然器之口向上然而不净洁。比喻邪见众生虽能听法,然用世间种种不究竟观点妄自评判;或即便接受佛法,由于邪执,理解错误;或为了名利,乱传邪见渗入的道法,欺诳众生。就如水被器中的毒药染污,无法饮用。秽器之喻障碍如理思惟。
  (3)若器漏失,虽然净洁若底穿漏。比喻一类众生虽然听法亦无邪见,但精神不集中,或闻后不思维,于法师所说法义不能牢记。如此之类即是盆底穿漏,难蓄法水,不得实益。漏器之喻障碍依法而修。
  覆器有不入之过,秽器有不净之过,漏器有不住之过。这三种过失,一般学佛者都容易犯。为了真正学到佛法,得到法的真实利益,做为学法者一定要远离。
  对治过失的方法伟大的佛陀早就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佛经中常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以“谛听”对治覆器之过。聚精会神,专一听闻佛法,这样就避免昏沉散乱。
  以“谛听”对治秽器之过。正确发心,正确无误领会,避免曲解经义
  以“善思念之”对治漏器之过。对所听闻的佛法牢记于心,反复思惟回味。避免忘失。
  2、依六种思维
  3、在听法时须具六种思维:
  (1)”于自安住如病者想:把自己当成病者,长期患有贪瞋痴三毒病苦,须良医治疗。
  (2)于说法师住如医想:把善知识当成医生,应该听从良医嘱咐。
  (3)于所教诫起药品想:把教法当成良药,珍爱服用。
  (4)于殷重修起疗病想:把精进修习当成疗病,依教奉行,持之以恒。
  (5)于如来所住善士想:随念世尊为说法师,发起恭敬心。
  (6)于正法理作久住想:今闻正法,生起责任感,荷担如来家业,令正法久住。
  五、功德回向
  次闻法结束,当发普贤行愿,以做回向。无论是讲法者还是听法者,皆应诚心回向。愿以此功德,普施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华严经疏》云:回自向他、回少向多、回自因行向他因行、回因向果、回劣向胜、回比向证、回事向理、回差别行向圆融行、回世向出世、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此中,前三者为众生回向,次三为菩提回向,次二实际回向,最后二种通果及实际。
  把功德普施于一切,这也是大乘的一种博爱精神。自己所积的善根化为慈悲的力量,愿一切众生皆成佛道。
  愿每位修学者都能依止具相善知识,愿每位修学者都能如理如法修学,愿一切众生皆成佛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原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