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包容与包容佛教
随着一个名叫张骞的人开拓了连接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世界各地的文化开始像地球上飘移的大陆板块一样流动迁徒。丝绸之路上并不是只有柔软的丝绸和坚硬的战争,还有更加诱人的东西,那就是思想。
来自“西天”的佛教就是沿着这条路向中国人走来。气定神闲、义无反顾。
佛教进入中国,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化思维,使华夏民族可以接纳或容忍与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声音。中华文化的包容力表现在对佛教的接纳和改造上,而佛教也给中华文化注入新的包容精神。从宏观的文化的角度来看佛教文化,就会发现,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失去了这个重要角色,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将会有重大的缺失。我认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相互包容构成了中华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也影响着双方共同的未来。这种关系不免让人想到元代的一首词:“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一、佛教与中华文化的相互包容
中国的历史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外国文化的输入:一次是公元纪年的前后,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再一个就是16世纪西方文明的传入。这两个外来文化的传入,对于中国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1、佛教和平的东行漫记
对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有一些争议,人们习惯把这个时间定位于公元67年,因为那一年发生了《白马驮经》的故事,两位印度的高僧把《四十二章佛经》用白马驮到洛阳,汉明帝命令在洛阳城的西面按照天竺的式样,造一座佛寺,把送经的白马供养在那儿,这座寺就叫白马寺。
佛教能够传入中国,有三个历史原因:一是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为佛教东传创造了条件;二是连年战乱的政治现实提供了百姓的心灵渴求;三是佛教缜密的哲学思辩、宗教幻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性格和水平的相互适应。
我们注意到,两位印度高僧虽然千辛万苦跋涉而来,却没有受到任何组织或政府的阻挠,虽然当时的帝王并不懂得佛理,百姓也不太关心灵魂的问题,但是它确实是堂而皇之地向我们走来了。不畏艰辛、拈花微笑,这就是佛教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和平传播。
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是世界公民。佛教是最具和平精神的宗教。佛教和平传播的原因在于八种特性:兼容性、理智性、可行性、效益性、和平性、慈悲性、忍辱性、普遍性。佛教徒强调沒有远近、敌我、叛教者或不可触者之分,从而使和平传播成为可能。
尽管没有受到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抗拒,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还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各个阶层、各种文化以自身思想的力量试图对佛教施加影响,特别是儒家、法家等中国主流学派曾一度对佛教采取了漠视、抗拒和激辩的态度。这是一种来自中国文化的智慧的挑战。然而,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佛教这个有生命力、有远见的文化在和平传播的旅途上,没有拒绝,没有固执,更没有犹豫,而是主动迎合中华文化,认为这种文化能够丰满自己的羽翼,开启更多的哲思,壮大自己的队伍。于是,他们主动改变自己,甚至不惜依附于中华文化。
这种依附不是同化或丧失自身的特质。
佛教是自信的,它敢于走一条看似充满危险,实则充满机遇的路。那就是矛盾、冲突、融合、发展之路。
佛教包容的根本思想,八个字就可以概括了:无缘同慈,同体大悲。
慈悲心是佛教包容的源头,正如华严经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与儒家的和而不同,道家的天人合一,世俗价值观的和平共处,既相同又不同,甚至更为深刻和根本。
这是它敢于“依附”其它文化,愿意包容其它文化的关键之点。
因为一心向善,和平传播,佛教的东行漫记,发生了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耐人寻味的现象:没有遇到大的抵抗,没有发生大的战乱,在看似不经意处调整自己,从而成功地融入中国文化,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如唐玄奘从印度带回的大乘佛教中的因明学,就使中国逻辑学发生了高深的变化。所以有人说,佛陀微笑着走进了中土,它大度地改变自己,也深刻影响了对方。
那么作为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人以及中国的社会,究竟对佛教采取了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2、展开双臂拥抱你
中国的文化对佛教也给予了同样的包容。这一点,从观世音菩萨形象本身的变化,就可以领略。佛教进入中国的时候,观世音菩萨是一个印度人的模样,然后是一个西域人的模样,从有胡子的形象变成没有胡子的形象,从男性形象转变成一个女身,最终变成了一个非常恬静的中国的女神——观音女神。
从观音造像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如何包容了佛教。
还有老子化胡的故事。道师王浮的《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到印度投胎,变成了释迦牟尼,然后到中国来传教。那么紧接着,佛家也编了一个故事说,释迦牟尼让自己的三个弟子下凡,变成了孔丘、颜回和李聃。你说你是投胎变成了我,我呢,却让三个人下凡,变成你们的三个老祖宗。道家与佛家的这样的一种争执,实际上是中华文化在包容佛教过程中间的插曲。它反映了汉地佛教早期传播方式上的某些特点,既是佛道文化相撞击的产物,又同时对佛道两教的发展形成影响。
当然,也有激烈的事情发生,沙门应否向帝王跪拜的争论,就是佛家与封建皇权和儒家纲常的严重矛盾。还有身灭与身不灭、因果报应等争执,也是非常激烈的。最严重的现象当属历史上的一些“灭佛”事件。我在佛光山与星云大师讨论包容话题的时候,我谈到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他补充说:“还有太平天国。”
不过,这些事件在整个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中是支流和插曲。如今佛教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中华文化对佛教的包容。在佛教和中国文化长期的交流中,达成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使得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接近。
由于中国文化自己的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都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故乡,在这里绵延生存数千年。而在佛教真正的故乡印度,佛教反而日渐式微。
通过中华文化对佛教的接纳和包容,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本身是极具包容性,极具亲和力的。
3.儒释道鼎力崛起的文化架构
佛教的迅速崛起,使它与儒家、道家之间,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状态。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道家的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佛家的菩提智慧与人生解脱、精神自由,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衡阳的南岳大庙,有一个让人感动的場面,在這里道家和佛教是共处一室,共同朝拜。在巴蜀大足等地,也有儒释道共处一室的感人情景,尽管在儒释道共处一室的画面中间,释迦牟尼的像稍微大了一点,或者说他的位置在中间。儒釋道各自的寺庙、石像从原来的在一个县,变成在一个山,又从一个山进到了一个寺,一个洞穴中间。这样的一个演变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中的包容,有佛教的包容;佛教的思想中,又有道家的空灵想象和儒學的哲學追求。
由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与自我改良,佛教最终与儒、道一起并立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影响深远。
二、佛教文化的包容性
1.人本思想的价值观
华严经是佛教圆融精神的一个经典,它特别强调包容必均。所以关于佛教文化的包容性,我们可以从人本思想的角度进行一番观察。一般的宗教,都是神本的。比如说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神本的。现在盛行于世界的是一神教的宗教价值观,是一种敬畏的心态。这种敬畏的心态,使得众生把一神作为唯一的宗主,唯命是从。而对其他的宗教却明显排斥,也就是说,一神教有强烈的排他性。从十字军东征开始,这种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伊拉克战争本身,也有相当程度的宗教背景,这是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与之不同的是,佛教是人本的,不是神本的,它否定有主宰神的存在。这种人本的思想,是佛教的精髓。它把人类的行为准则,变成了自己宗教的行为准则。比如说太虚大师,就是一个彻底的平等主义者,一切众生都要有佛性,是平等的,禁止任何牺牲众生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的行為。这样,就从根本上避免了神本位宗教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佛教不存在任何侵略性,这是它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所决定的。
2.教人向善的道德观
佛教教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因果原理。
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以重义轻利为特征的,但是佛教不排斥利益的存在,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它认为个体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体化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互利互惠是佛家教人向善道德观的前提,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和谐共生。”这一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补充。佛教对向善的道德观提供的重要补充还有三世因果和轮回观念,即人的灵魂有无的问题,人所造的善业恶业随着轮回显现。
当代社会,人类原有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需要我们思考的现象。比如说美国在南北战争中,双方阵亡六十万人,但是现代美国人在纪念南北战争的时候,是南北双方共同悼念死难者,南北双方的人,都会向对方的墓碑献花。2007年4月16日上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为惨重的枪击事件。造成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的33人死亡,另有17人受伤。 凶手是该校23岁的韩国籍学生赵承辉。目击者说,赵承辉的手法很“残忍”。美国一些媒体在报道这起惨案时用了“大屠杀”一词。但是,美国人在祭奠死者的时候,一共摆出了33块石头,就是说,也为赵承辉留了一席之地。校园里的孩子们,也向代表赵承辉的石头献了花,留了言。他们表示,因为平时我们没能帮助你,所以你也是受害者之一。但是在中国,情况就有些不同了,比如说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家爵杀人,被缉拿归案后,处以死刑。但是他的骨灰却没有人认领,包括他的父母和亲人都不愿意领。我们可以深思一下,这种做法,是不是值得商榷?
3.无欲而刚的世界观
反求诸己,语出《孟子》。本是汉人老祖宗留下的精神,但在中华文化与佛教的融合中,佛教通过“拿来主义”,把它变成了自我修炼重要方法。反求诸己,就是修炼自己还在发育的内心,不断发现成长中的问题,调整步伐;不断地瓦解不安定因子,积蓄高飞的能量。所以,自我反思是一个大气的指标。凤凰卫视的一期《口述历史》节目,采访过张闻天先生的秘书何方。何方说,在1957年庐山会议之后,有人动员他去揭发张闻天,出自于对组织的忠诚,他违心地揭发了张闻天。这种揭发的后果是对张闻天问题的定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若干年以后,张闻天已经过世,何方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是向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忏悔。他痛哭流涕,刘英大姐却很平静,她说,你也不容易,也吃了很多苦,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误。刘英和何方的言论、态度都非常感人。
这种忏悔和原谅就是一种修炼。他们不是单纯地控诉“文革”,而是在自我反省,非常有力度。我跟员工们讲:“要做能够自我反思的人。”
有人批评我们的历史情结,说世界上很多民族都不自揭疮疤,至少现在不揭疮疤。我说,我们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就不能面对现实,我们不希望那些悲剧重演。
布袋和尚当年有一首诗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是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跟星云大师对话的时候,也特别强调一个例子,用照相机的时候,你越往前站,取景的范围就越小,如果后退半步,取景的范围就会放大,再退半步,放得更大。这种倒退和扩大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
佛说,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当我们偏执于某个念头的时候,事情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所谓的“无念”,也就是孔子所讲的“思无邪”。能够“思无邪”,才能“住烦恼而不乱”,才能够无欲而刚,才能够真正获得别人的尊敬。
三、包容佛教
1.新时期弘扬佛教的迫切性
佛教发展到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印度的佛教虽然衰敗了,但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当年却说:“我们从阿育王、甘地和其他思想家与政治家那里,所继承下来的‘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的非暴力、宽容、共存的哲学,是解决我们现时代各种问题的唯一可行的方法。”1954年6月,尼赫鲁与周恩来签订了中印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声明中,尼赫鲁就借用了佛教术语“潘查希拉”(Panchasila,即“五戒”)一词来表述这“五项原则”,他说:“印度是佛教的祖国,向世界宣扬佛陀的和平主义,是我们每个佛子都应有的责任。”在新的时期,弘扬佛教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因为我们在强调普世价值的时候,会发现佛教思想之中充满了真诚、友爱、善良、宽容、民主、多元、和平,自由的价值观。正因为它遵循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标准,因而我们有必要研究佛教复兴问题。
A 缓解信仰危机
信仰危机问题,是一种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经济在迅速发展时,产生的一种文化上的滞后,信仰上的滞后。信仰危机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所有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和全球化境况中一个普遍的现象。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的信仰是一个正比关系,经济越发展,人的生活水平越高,人对于信仰的需求越迫切。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宗教在现实社会中所占的份额仍然相当巨大。根据2000年一个权威的统计,世界总人口60.55亿,其中信仰宗教的人是51.37亿,占总人口的84.8%。国家宗教局对中国大陆的情况也进行过一个统计,在中国大陆,有一万三千多所庙宇,其中藏传佛教寺院有三千座,巴利语系寺院有一千六百座。也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
梁启超先生说过:“佛教的信仰,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是兼善而不是独善,是住世而非厌世,是无量而非有限,是平等而非差别,是自力而非他力。”
关于宗教信仰的作用,我想举一个例子。蒋介石撤到台湾去的时候,他注意到当时人们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台湾当地人和撤退来台的大陆人信仰危机非常严重,这种信仰危机带来的是人心惶惶的感觉,让台湾人度日如年。虽然蒋介石本人是基督徒,但是他却在台湾大兴佛教。台湾佛教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信仰的危机,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台湾现在有四千座佛教庙宇,五百多万的信众,占到台湾人口的四分之一。台湾佛教的学术高度和台湾佛教对世界影响,以及台湾佛教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在世界宗教史上都是让人刮目相看的。时至今日,台湾佛教又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通道。如果说意识形态是一面墙的话,我觉得佛教就是这面墙上的一道门,一扇窗,门窗打开,可以联络外界,可以沟通四方,可以疏通空气,可以看到新的景色。
B 拒绝异端邪教
在信仰危机的境况下,异端邪教科会产生,不去弘扬正宗的佛教仪轨和佛学智慧,异端邪说就会盛行于一时。有些现象令人感觉到奇怪,有的人自己标榜自己就是佛祖,是佛祖转世等等,这种违背佛教教理和比喻是非常可笑的。
C 教化道德人心
用佛教来解决现代社会中间的矛盾,是一个有意思的办法。比如说我们讲人格,不管是你是什么党、什么派,人格是起码的道德标准的范畴。亚洲周刊有一篇文章讲道:现代人信念的坍塌,招致了人格的沦丧。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义和,身为领导干部,却枉杀无辜,把自己的情妇炸死在大街上,说明他的人格底线已经完全崩溃。这篇文章说,腐败和乱权,把人变成了野兽,把社会变成了角斗场。我觉得,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首先回归到起码的人格标准上。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人格是非常重要的;从教化道德人心的角度看,弘扬佛法是非常重要的。
D 维系安定和谐
一部中国的佛教史,就是一部佛教与中华文化和国家命运共存共融的历史。佛教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太平盛世的时候,佛教就兴盛,反之就江河日下。大唐时代,佛教的发展就非常迅猛,曾经出现过唐太宗李世民率臣民万众,诵读《金刚经》这样一种壮观的情景。清朝鼎盛的时候,佛教也相当盛行。历史上,佛家有很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行为流传至今,如唐代十三棍僧护驾李世民的故事。我去少林寺的时候,释永信法师带我去看了记载着这个故事的、李世民亲赠的石碑。抗日战争中,太虚大师为了救国,奔走于世界各地化缘求助、呼吁抗日。1953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召开了第一次大会,其章程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签发的。他在这个章程中,亲笔加上了“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的字样。改革开放后,在1980年在召开的中国佛协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重新提出消除文革的后果,弘扬佛教优良传统,从而使国家进一步走向繁荣和安定。
由此可見,在维系安定和谐的问题上,政治有护持佛教的力量,佛教也有清明政治的功效。
E 绵延传统文化
佛教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绵延传统文化。不论是太平盛世,还是危难时期,佛教都有凝聚人心,爱国爱家、共渡时艰的功效。5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为,佛教有群众性、民族性、长期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现在,很多人在解读这“五性”的时候,认为还应该有另外的“五性”,这就是:包容性、文化性、人间性、生活性和慈悲性。这新的“五性”,也是传统文化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佛教在大陆有衰落的趋势,五四以来知识界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反叛,使佛道被认为是迷信更加以限制和批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学热的出现,已经有人在反思: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对中国知识精英阶层影响最深的文化是什么?恐怕除了孔孟之道,还有佛教,尤其是禅宗。所以,对佛教的包容和弘扬,是复兴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
2.积极正确的弘扬佛教
为什么说要积极正确的弘扬佛教?因为现在确实有些值得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不要劳民伤财,刮奢华风。现在盖大佛之风,在内地非常盛行,一个佛比一个佛盖得高。我觉得,在特别需要提倡环保、节能的中国,究竟需不需要到处盖大佛,应该认真论证,严格审批程序。不然,动用非常大的工程、花很多的钱把它盖起来,会起到事与愿违的效果。二是不要装神弄鬼,乱迷信风。
怎样积极正确的弘扬佛教呢?我以为有兩点:
A.要匡扶正信,复兴佛学。关于复兴佛学的问题,佛家的两股力量都不应该忽视。一种是佛教徒,包括出家人和居士,还有一种是佛学的研究者,他并不是佛教徒,但是他在积极的从事着佛学的研究。中国目前还非常缺乏佛学研究的大师,佛学研究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现在很多的寺庙连一本完整的《大藏经》都没有。缺少这些基本条件,复兴佛学就无从谈起。
B.纯正道风,规范仪轨。规范仪轨的问题,有必要研究一下。北京的戒台寺当年就是中央政府为高僧大德受戒的场所。过去,中国作为大一统的国家,为了表示中央的权威和气度,经常进行庄严的宗教仪式。我们在讲藏传佛教的时候,常常会举出清政府在哪一年册封某某人的故事。现在,有没有必要为规范佛教仪轨做出一些有益的论证与尝试呢?到现在为止,潭柘寺和戒台寺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寺庙,依然归区的旅游部门管理,成了缺少关键文化气息的旅游景点。我认为,潭柘寺、戒台寺的现状说明中国佛教的复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寺院里缺少佛教文化,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都会大打折扣。让这些寺院恢复原来的功能,应当是一个可望可及的目标,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做出有益的尝试。
对于佛教的弘扬,也许有人会认为是一种倒退。我认为,现阶段对中国的佛教的相对弘扬,不是倒退而是一种进步,因为它传递着中国开放、多元的强烈信息。
也许有人说:“你们又开始宣扬迷信了。”我说,这不是宣扬迷信,而是一种思想解放。
也许有人说:“你们又开始在制造混乱了。”我说,这不是制造混乱,而是正本清源。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一直都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你高我低,没有我优你劣。世界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被某一种文化所统一,它永远都呈现出一种多元、交流、互动、融合的走势。就像每一滴水都会反射太阳的光辉,就像每一朵花都会对我们会心微笑,能够跨越文化、跨越地域、跨越种族、跨越不同政见的佛教文化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弘扬和复兴,因为它既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高级智慧。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