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义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此文是弘一大师1938年7月16日(戊寅年六月十九日)在漳州七宝寺的演讲。内容主要讲述了佛法的要义主旨,即发大菩提心、力行慈善、严行戒律;并澄清了世人对佛教的几点大误会,阐明:佛法不是迷信、不是宗教、不是哲学;并指出,批评佛教的人应首先深入了解佛教。
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
先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
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
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
今案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所作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极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世界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
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谬见,而与以正见。迷信,而与以正信。
因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恶行,而与以正行。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的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书籍及杂志等甚多。
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彻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俾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于佛法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
以上略说佛法大意毕。
又当地信士,因今日为菩萨诞,欲请解释南无观世音菩萨之义。兹以时间无多,惟略说之。
南无者,梵语。即归依义。
菩萨者,梵语,为菩提萨之省文。菩提者觉,萨者众生。因菩萨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故称为菩提萨。此以悲智二义解释,与前同也。
观世音者,为此菩萨之名。亦可以悲智二义分释。如《楞严经》云:“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约智言也。如《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约悲言也。
译文:
我来到贵地,可以说是机缘巧合。原来打算住半个月就返回厦门,因暂时的变故,住在这里,所以才得与诸君会晤,心里非常高兴。
先简略说说佛法大意。
佛法最关键的是有大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普度众生之心。所以相信佛法的人,须常常怀抱积极的大慈悲心,发下救济一切众生的美好宏愿,努力地做种种使众生受益的慈善事业。这样才不愧于佛教徒的名称。
如果是专门修炼净土法门的人,尤其应该先发下菩提心。否则的话他人会认为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和送死的。如果发下菩提心,就不会有这个误会。
至于做慈善事业,尤其重要。既然做了佛教徒,更要做有利于社会的种种事业,这样才能让他人了解到佛教其实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至于对佛教有种种误会。
有人疑惑佛经中不是常常阐述关于空的义理,这不与上面所说的相矛盾吗。
仔细研究,所谓大菩提心,实际上具有悲悯和智慧双重含义。悲悯之义则如以上所说。智慧的人不执着于自我,所以称作空。就是要以无我的伟大精神,去做种种有利于众生的事业。
如果理解这层意义,就知道普通人如果执着于小我而为众生谋利,则能力有限,做慈善的事业范围小,时间也不能持久,总是不彻底的。如果想能力强大,慈善事业的范围大,时间持久而且行为最彻底,就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悯与智慧的含义,这样来做慈善事业才能彻底圆满。所以理解空的义理的人,能够打破平常人执着于自我造成的偏见,将之一扫而空,然后发扬无我的精神,努力切实地去做种种事业。这就好像在世上行事,要先将不良的习惯改正,然后才能更好地建设这个世界。
如果能了解到佛法的系统知识和其精神之所在,就知道一般人说佛教是迷信及消极的东西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也有人说佛教是世界上一切宗教中最高尚的宗教,或者说佛法是世界上一切哲学中最玄妙的,这也不恰当。
(佛法)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这样的原因。
用正确的见解纠正错误的见解,用正确的信仰纠正迷信。
因为佛法真的能破除世间的一切恶行,代之以善行,破除一切幻觉,代之以真正的觉悟。
包括世间各种宗教与学说的优长,还能弥补其不足。
普遍满足一切众生的需要而无所遗漏。
不
仅在中国,现今的欧美各国人,也正在热烈地研究和提倡佛教。出版佛教书籍和杂志很多。
所以希望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人,必须深入彻底地研究佛教的真理,并且身体力行,才不愧于佛教徒之名。还没有信佛教的人,也应该虚心研究佛教,然后再对佛教加以评论。这是我所希望的。
以上说的是佛法大意。
当地的信徒,因为今天是菩萨的诞辰日,请我给他们解释南无观音菩萨的教理,因为时间仓促,只好简略地说说一二。
南无,是梵语,也就是皈依的意思。
菩萨是梵语,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觉知,萨埵是众生的意思。因为菩提从佛法中求取智慧,以悲悯之心解脱众生,因此称为菩提萨埵。这里悲悯与智慧双重含义的解释,与上文相同。
观世音是菩萨的名字。《楞严经》说:“由我这里能观看和听到十方圆明,所以观音的名字叫遍十方界。”是就智慧那一面说的。如《法华经》说:“苦恼的众生如果一心叫菩萨的名字,菩萨立刻就能听到他的声音,凡是这样做的人都能得以解脱。”所以称菩萨为观世音,是就其悲天悯人那一面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