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佛法·心灵·和谐

发布时间:2019-10-16 09:52:06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历史悠悠,长河漫漫,佛光普照,世界祥和。二千五百余次的年轮更迭,佛教始终以其耀眼的光芒,照彻世界各地,在启迪昏蒙、开发智慧、指导人生、净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历史跨入21世纪,人类文明前进的号角吹出了更为强劲的音符,科学昌明发达,技术突飞猛进,社会财富急剧增长,思想文化日趋繁荣。与此同时,恐怖战争、地区摩擦、种族冲突、单边主义等现象,作为人类文明前进的代价,影响着人类健康发展的进程,威胁着人类世界的安定。人心和睦、社会安宁、世界和谐,成为人类共同的心声。和谐、和平、平等、慈悲、中道、智慧、因果、缘起、圆融的佛法理念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热切关注。“和”之一字,道尽了佛法的根本旨趣。响应着历史的潮流,关切着人类的呼声,佛法可望大有作为。

发扬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精进不懈地弘扬慈悲、智慧、和平的佛法理念,实现人心和善、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共生吉祥,是佛教立足社会无可推卸的责任。佛教之于和谐世界的意义,重在其自身内蕴的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

\

(一)“心安众生安”,佛教在净化人心、服务社会方面具有强烈的主动性。“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始终把觉悟世间、改造世间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心肠曾让千千万万的受苦生灵得到庇护,无论是资金援助还是物力相帮,体现的都是佛教主动关心社会、安抚社会、改造社会的入世情怀。佛教先天地内蕴着一整套改善世道人心、净化社会风气的理念,力主去除贪、瞋、痴三毒,以平等心、公平心、公正心看待一切人和事。在肯定主体意识的前提下,佛教主张将单个的人置身于社会洪流之中,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同心协力,共同构筑合理有序的新型的“平等、民主、文明”的理想社会。

(二)“心净国土净”,佛教的道德提升理念,有助于人类道德的养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佛教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性宗教,佛教的基本道德范畴——五戒、十善普为社会所认同,而《阿含经》所确立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更是把止恶扬善与净化心灵视作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石,而大乘佛教“广行六度”的要求又将普通的道德水准作了以开发无上智慧为最终目的的提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时,佛教主张以 “四摄法”进行处理:非但“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即便“己所欲亦肯施予人”;在语言交流方面注意到他人的感受,尽可能对所有人都不构成伤害;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能兼顾他人利益,甚至为了大众的利益可以舍弃一己私利;个人、民族、国家相互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亲如一家,共同进步。

(三)“心平天下平”,面对着种族歧视、民族对立、宗教矛盾、局部战争、恐怖暴力的社会缺陷,佛教的缘起和慈悲理念有利于化解仇恨、息灭纷争、维护世界的安宁与和谐。佛教缘起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依缘而起、没有实体、不可执著的,人生如此,物质世界同样如此。基于缘起的理念,佛教要求人们息灭贪欲、瞋恚、愚痴等不健康的心理,倡导宁静淡泊而行于中道;在日常行事中,佛教力主开发人类潜在的无上智慧,彻底清除人类思想中丑陋、污秽的成分,以纯洁、美妙、清净的智慧去观照世间的一切,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以慈悲之心与乐拔苦,以行“八正道”严于律己。只有个人心平气和,才有家庭的平静和睦;只有国家和谐安宁,才有世界和平的希望;只有人人明了缘起、践行慈悲,世界才有永久的和平。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当和平世界受到不平等、不和谐的威胁时,世界文明发展再次赋予佛教以重任,佛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责无旁贷。 

(一)以平等为基础谋求人类和谐

和平文化的培植与社会素质的养成,必须以社会平等与价值相当为基础。在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种族以及各个文化价值体系之间,不能达成彼此平等的共识,便很难获致世界的和平。一个人如果不能征服自己的贪、愚痴,一个国家不能够真正地平衡自己的利益与欲求,就不可能拥有慈悲喜舍的胸怀,就不可能主动维护世界的和平。只有胸怀慈悲心,以平等观念对待世界上的一切,才能够彻底摒弃自私和执著,平等共荣;只有人我互易、异地互惠的平等方式,才能够共容共存、同体共生,从而在人我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不同的宗教之间,再现和平的希望。 

(二)以智慧为依托创造永久和谐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人类表达自己的观念、情感以及欲望的方法,既可以带来和谐与平静,也可能因思想的偏激导致行为的激进。因此,智慧的和谐,实质上也是心灵和谐的重要层面。佛教的和谐理念充满着智慧的特性,以智悲圆满、信行一体为基础,通过现实内心的转变,实现缘起性空的“和谐”与“和合”本质。

\

(三)以慈悲为出发点呵护世界和平

“一切法若无慈悲,皆为魔法;一切法若有慈悲,则皆佛法。”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无限的慈悲、无情的慈悲、无缘的慈悲、无求的慈悲、无相的慈悲、积极的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是真正的慈悲。唯有平等慈悲,人类共生共荣的持久和平才有可能。以四摄法施行慈悲、实践慈悲,并用慈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众生,用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声化导有情,从而让慈悲精神走进人们内心深处,注入社会和国家肌体之中,踏踏实实地构筑起人类和谐的坚实基础。

(四)以全球为着眼点构建和谐世界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增长,人类对大自然的恶性攫取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与日俱增,生态平衡受到极大破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由关注人类自身逐步过渡到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佛教的缘起理论与戒杀实践对当今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借助于一系列宣传教育和身体力行措施的推行,佛教界可以尽己所能,带动全社会共建健康有序的文明世界,从而以全球为着眼点构筑起和谐世界的大厦。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佛教界参与和谐社会构建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笔者所在地区佛教的实践,我认为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可以从下列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佛教品格,积极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努力发掘传统教义中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深刻内涵。

佛教的发展与社会的前进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佛教的变化,先进的社会理念与传统的佛教观念激烈碰撞,不时发出引人注目的火花,促使佛教在不断变革中向前发展。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佛教,而开放的佛教对佛教界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对近年来全国各地蓬勃兴起的弘法文化事业的考察,佛教信徒对佛教文化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仅就上海而言,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寺院团体纷纷从各自实际出发,举办了一系列旨在满足广大佛教信徒对佛教文化的需求的弘法文化活动,玉佛寺的梵乐团、《觉群》杂志、《觉群丛书》、《觉群译丛》、弘一图书馆、觉群学院、觉群编译馆等系列文化品牌,龙华寺的《华林》杂志、华林佛学院,真如寺的《真如丛书》等佛教文化形式的创立,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宗教活动场所为平台,以积极健康的佛教文化为内容,挖掘潜力,为社会的和谐做更多的事情,是社会对佛教的必然要求。

(二)充分发挥佛教理论中积极的心理调适功能,以期能“心安众生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日益加大,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无责任化、虚假化的社会现象滋生蔓延,给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构成了威胁。为此,我们应该借助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佛教文化,倡导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以正常而又健康的心态看待社会发生的变化和自身境遇的变革。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组织专门研究,深挖导致各种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加强社会道德整合功能,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教育,逐步抑制心理不健康人群的上升势头。

(三)大力弘扬慈悲济世、乐于奉献的大乘菩萨精神,倡导广行布施、助人为乐的理念,积极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为塑造平等、友爱、正义、文明的社会大同精神而不遗余力。上海佛教界在关注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方面,有着光荣的传统。多年来,全市各寺院团体,本着慈悲济世、利乐有情的胸怀,积极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救济工作,在赈灾济贫、赡老抚幼、帮困助残、希望工程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根据中央开发开放中西部地区的总体战略,上海佛教界积极响应党中央“兴边富民,支援西部”的决策,将全市佛教界社会公益事业的重点,放在了在西部建立希望小学、帮助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提高综合发展能力方面;包括玉佛寺在内的一些佛教寺院,还作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员单位,设立慈善基金或以其他形式参与上海的慈善活动。2004年起,玉佛寺每年11月都要举办“蓝天下的至爱——觉群之光”慈善演唱会,义演所得全部捐献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用于各类社会慈善事业。上海佛教界积极回报社会、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叹,对社会的稳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强化广大佛教徒的社会道德意识,培植“诚实守信”的精神风貌。诚实守信,是佛教徒修学生活的基本原则,也是判别一个佛教徒是否具有虔诚信仰的标尺。佛教五戒明令禁止欺骗和妄语。因此,我们可以从宣传五戒思想入手,积极弘扬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厉行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诚实做人、谦虚做事,以佛教徒的真诚和信誉带动整个社会诚信风气的普及。

(五)发挥上海的窗口作用,加强与海外侨胞以及海外华人佛教界的联谊工作,进一步开辟和发展同香港、澳门和台湾佛教界一脉相承的法缘、血缘、亲缘情谊,共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和谐出力。

(六)积极倡导佛教戒杀护生、热爱自然的理念,以实际行动支持社会公益环保事业。从缘起缘生的角度提醒社会在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充分考虑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慈悲、平等、护生的角度,宣扬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从少欲知足的角度,劝导人们爱惜生灵、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以扭转社会的不良习俗,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而积极努力。

人人渴望和谐,个个向往幸福;世界呼唤慈爱,人类倡导平等。永恒的和谐、不朽的安宁,是千百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美景。然而和谐环境不会凭空到来,也不可能形成于一夜之间。未来的恒久和谐,需要我们从心灵净化做起,踏实践行佛教的智慧、慈悲、平等、一体精神,以无私无畏的气概、以推己及人的胸襟,置身于社会洪流之中,自行化他、普度众生,凝聚全社会之力,共建和谐美好世界。(信息来源:摘自《佛学研究》)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原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