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善业道经》,前面有「雍正皇帝上谕」。清朝的帝王都是佛门弟子,而且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前清鼎盛时期,皆以佛陀的理论教诲来治国平天下。他们常请法师在宫廷里讲经,如此可使君臣、庶民建立共识,这是智慧之举。
上谕: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上谕」,就是皇帝的训辞。「朕」是上古时代所有一切人的自称,如现在称「我」。「朕」变成皇帝的专称,始于秦始皇。「朕惟」,就是我认为、我以为的意思。「三教」是「儒、释、道」三家的教学,不是宗教。宗教这个名词来自于日本,在中国没有「宗教」这个名词,也没有宗教的概念。
中国讲「教」是教化、教育的意思。「教」是行为,「化」是结果。我们接受圣贤人的教导,于是就产生变化,所谓变化气质,化恶为善,化迷为悟,化凡为圣,这就是教学的效果。所以,「教」是因,「化」是果,意思非常的完美。因此,儒、释、道是三种教育。
「觉民于海内」,『海内』是指中国,在中国推行觉民的教育,教众生觉悟,而非迷信。「理同出于一原」,儒、释、道三家,其理论根据是相同的,形式上皆以孝亲尊师为基础。虽然说法不一,方法有别,但方向目标是相同的,所以「道并行而不悖」。
从前国家没有设立这么多的学校,谁去教化众生?儒、释、道三家,他们担负起教化众生的责任,帮助国家、社会教化民众,使社会大众真正得到安和乐利的幸福生活。此段一语道破三教的宗旨与纲领。
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然而,人有分别执着,有烦恼习气,于是不免互不相容。因此,雍正皇帝说「人惟不能豁然贯通」。『豁然』是大悟,就是悟入圣贤人的境界,贯通事理。人类不能和睦相处,互相嫉妒排斥,就是没有豁然贯通。
「于是人各异心」,『异心』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各不一样;「心各异见」,每个人的看法、想法不一样,于是烦恼习气现前了。
「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慕道者』就是羡慕道教、学习道教的人,他们认为佛不如道,于是尊道贬佛。「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学佛向佛者,又认为佛是伟大的,是无所不能的。「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儒』就是孔孟之学说;『异端』就是不是正统之道。学习孔孟者,又兼辟佛、道二教非正统。于是三教互相排斥,「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各怀私心,彼此争胜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
「朕以持三教之论」,雍正皇帝对于三教的看法,与别人不一样,是因为他能「豁然贯通」。所以「亦惟得其平而已矣」,『平』是平等,三教平等。
在新加坡,过去九大宗教彼此不相往来,也是各个以为自己第一,「自赞毁他」。「自赞毁他」在《菩萨戒本》里是重戒,罪过很重。「自赞」是傲慢,是属于贪瞋痴的一分。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法法平等,绝不自赞毁他。《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所有宗教,乃至邪法,皆平等。
邪法与正法也平等,此理很深。因理同出于一原,故平等。正法是心现识变,邪法也是心现识变,离开心识,世出世间无有一法可得。邪正从哪里分?与法性相应的是正,与法性相违背的是邪。相应不相应暂且不论,一切法同出于一原,同一个根。然后观察自己,自己一念善心是正,一念贪瞋痴是邪,邪正就在于自己本身。一念恶,是妄想、分别所变现的;一念善,是正知正见所变现的。妄想与正知是一不是二,迷了叫妄,觉了就叫正。正法、邪法就是觉迷而已,觉悟了,邪法就变成正法;迷了,正法也变成邪法。
儒、释、道三教都是教人转迷为觉,觉就是正法。迷的相是六道三途,觉悟的相是四圣、一真,现相不一样,果报不一样;迷的果报苦,觉悟的果报乐。所以,你要能「得其平」,以清净平等心来看,「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所以,真正通达了,不在乎形式,而着重其内涵与实质。
我与新加坡纳丹总统第一次见面时,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在所有宗教里,最尊敬的是佛教,因佛教重实质而不重视形式。这话说得很内行。能透过这一关,不但世出世间的宗教平等,一切诸法都平等,这时我们的平等性智才能现前,分别、执着才能放下。
大乘经讲:「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又说:「哪一法不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明了、觉悟了,这个法就是佛法;不明了、不觉悟,迷在其中,经典也不是佛法。法是一切诸法;解释宇宙人生一切的道理,一切演变的过程、现象,用一个「法」字作总代名词。佛是觉的意思,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彻底通达明了,这个人就称为「佛」。
因此,与「觉正净」相应的,就是佛法;与「觉正净」相违背的,就是邪法。法无邪正,邪正在迷悟;悟了就是「觉正净」,迷了就是「迷邪染」。觉的对面是迷,正的对面是邪,净的对面是染。若这个法教我们「迷邪染」,那就不是正法,就是邪教、邪法;教我们「觉正净」,这是正法。我们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在十法界要学正法,远离邪法;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邪正没有了,一真法界是圆满大觉。
佛说十善业道经 (2)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夫」没有意义,是语助词。「五戒十善」,这是修学佛法的基础,也是根本之所在,其目的在「导人于善也」。『导』是引导,诱导人向善。学佛就要从这些基础的地方学起。
「戒」与「善」在形相上虽同,但在果德上不同,所以「受戒」与「行善」不一样。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前四项也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两者看起来似乎相同,但是果报不一样。五戒是你自己发愿正式接受佛陀的教诲,如世间人所讲的发誓,所求的是得清净心,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十善,没有发这种心,所祈求的是福报。五戒一定要在佛菩萨面前受,十善不用。两者之间的目的、方向迥然不同,一个是希求定慧,一个是希求福报,这就是「戒」与「善」的差别。所以,同样修学这几个科目,用意及目的要清楚。戒能断「贪瞋痴慢疑」,善没有这种能力,其用意也不在此。
「吾儒之五常百行」,雍正皇帝称『吾儒』,就是我们儒家。『五常』,是中国人教导子弟处事待人接物的常规,「常」就是不可间断。五常包含「仁、义、礼、智、信」,与佛教讲的五戒非常接近;仁是不杀生,义是不偷盗,礼是不邪淫,智是不饮酒,信是不妄语。人能够持五戒,来生一定得人身。
我们能得人身,就是过去生中持五戒,这在大乘法里称为「引业」,引导你到人道来受生。虽然都是同一个引业而得人身,但是每个人的面貌、生活环境、富贵贫贱却不相同,这是另一个力量,称为「满业」。满业就是过去生中所修的善、恶业,善业多则得富贵,善业少就比较贫困。这两种力量,你都明了了,纵然生活在逆境当中,也不会怨天尤人。因为晓得这是过去生中所造的不善因,今生所得的不善果,自己当然能够乐于接受,这样也才能够修道、行道。若有怨天尤人的念头,就是造罪业。
五常第一个是「仁」,仁是仁慈,所谓「仁者无敌」,若有敌对,就不仁慈。圣贤人教导我们,不可以与人作对,他轻视我,我不可轻视他;他毁谤我,我不可毁谤他;他侮辱我、陷害我,我也绝不能有报复的心理,这是学圣学贤。圣贤人与凡夫差别就在此地,圣贤人积德修功,凡夫造业。我们读圣贤书、学圣贤教,要牢牢记住这几个科目,一时一刻都不能违背,这叫修行。
五戒五常,这是世出世间大圣大贤善恶的标准,符合这个标准才叫善,不符合就不善了。如果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违背五戒五常,就要赶紧修正过来。众生为何造作不善?《无量寿经》上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的父母、老师、长辈没有教导他,这不能怪他。他不善,我们不可以跟着他做不善,我们要行善去感化他。
『百行』,百是形容多,绝对不是说一百条;行是行为。百行是指儒家的「三千威仪」,这都是「诱掖奖劝,引人为善」。
儒、释、道三教之宗旨,理同出于一源;若以佛家讲的契机契理而言,理虽相同,机却不一,所以才有这三种教学的方法,接引三类不同的根性。这与大乘佛法教学的原理原则完全相应,方法、形式虽然不同,但其方向目标一致,皆是同归于善。
善的标准是与心性相应,这是不变的原则,但是与心性相应的程度,却有浅深广狭之不同。法身大士随顺性德,小乘圣人则等而次之,天道、人道就离得更远,三恶道则完全违背性德。佛教的戒律,也是本着这个原则而制定的,由此才能体会到诸佛菩萨的善巧方便、真实智慧,与无尽的慈悲。
真正有智慧之人,重实质而轻形迹。「形迹」是契机的,实质是契理的。众生的根性无量无边,我们无法了解。譬如《华严经》上,用贪瞋痴接引一类众生,在我们看起来好像是与性德相违背,其实不违背。那是诸佛如来示现和光同尘,他心地清净,毫不染着。倘若是我们去做就违背了,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接触境界会起妄想、分别、执着;而法身大士接触境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就与法性相应;染妄想、分别、执着,就与法性相违背,那是造业。
于是我们明了,佛教的戒行,最初级的是十善业道,这是佛教的幼稚园。我们要是不能做到,连幼稚园的资格都没有,这是应该要反省的。自己学佛究竟在哪个阶段、等级,自己要清楚。晚近太虚法师讲的「五乘佛法」,五戒十善属于人乘,天乘还要修四无量心,有一点定慧,才能向上提升。
下面,雍正皇帝举了宋朝的一段公案。
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
「六经」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其教学的宗旨是「济俗」。换言之,目的在端正社会风气。
「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讲到心性之学,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经讲得最透彻。佛经的内容,用现在学术界的科目来说,无所不包,真正是大圆满。
「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率土之民』,就是举国的人民;『淳』是真诚心;『此』是指佛教。举国人民都能够以淳朴、真诚之心,学习佛法,接受佛陀的教诲。宋文帝说,那我就『坐致太平』,什么心都不必操,天下无事了。
这是雍正皇帝举宋文帝的一段话,他能举出,当然他有这个认知,并且赞同、欣赏这个说法,也会学习这种作法。至于他做到多少,与他的领悟有关系;他做不到的部分,与他的习染有关系,习染是烦恼习气。功夫愈深,烦恼习气就愈淡薄。如果真正契入境界,连皇帝都不想做了,像清朝的顺治皇帝出家了。释迦牟尼佛通达了,王位也不要了,一心一意从事于教学工作,这比做皇帝更快乐,比做皇帝还要富贵。
雍正皇帝为他的儿子奠定了根基,所以乾隆是清朝最昌盛的一代。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宫廷里面天天念《无量寿经》,讲《无量寿经》,以《无量寿经》来治国,这是他们的理念。
下面是何尚之的对话。
佛说十善业道经 (3) 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这是雍正皇帝引用宋文帝与何尚之的一段对话,他们都明了儒释道三家的教学,对于社会安定和平与人民安乐,有积极的贡献。
「何尚之对曰」,此段是何尚之的对话,给我们很大的信心。「百家之乡」,假如一家有四口人,百家就是四百人。在这个乡里,「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只要有十个人持五戒,就有十个人纯厚、朴素、谨慎,他们就能感化全乡之人。因此,一百个人有一、两个人,真正接受儒、佛的教育,真正能够理解,依教奉行,对于社会风俗就能产生重大的效果。「千室之邑」,『邑』是城市,千室之邑就是有一千户人家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有一百个人真正能依十善业道修学,就有一百个人和睦,因此,也就能感化这个都市。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世界乱了,人心坏了,就感觉到失望无救,只要自己有耐心,认真努力修学,行善积德,时间久了,必定能感化周遭的人。在中国历史上,舜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舜王的父母、弟弟对他很恶劣,时时刻刻要置他于死地。但是舜王做到了「不见世间过」,他只看人的好处,不看人的缺点。父母对他不好,他总是反省「我做得不好,才让他们生气」,天天反省改过,这样经过三、五年,全家都被感动了。全家和睦之后,感动了邻里乡党,最后感动了尧王。尧王听到这件事,特别来探访他,并将两个女儿嫁给他,王位也禅让给他,真是孝感天地!因此,一个人以真诚心积集一切善行,能感动一家,感动一乡,感动一国,这在佛法称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我们不要看到社会风气不好,自己就灰心、退转,更应积极舍己为人,为社会大众做好榜样。
佛家教学的基本,与儒家完全相同,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三句落实在十善业道。如果没有十善,这三句就是空洞的口号。佛家将孝讲得更深更广,《菩萨戒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是要孝顺一切众生。谁做到了?在中国历史上,舜王做到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在新加坡,许哲居士做到了,她不仅影响整个新加坡,讯息传播出去之后,更影响整个东南亚地区。一个人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所以我们相信何尚之的话。因此,我们要发心学习,舍己为人,为整个社会,为一切众生。
我们持五戒、学十善是为一切众生,如果只为自己,心量就太小;希望来生得福报,或这一生能改善自己生活环境,这个意义也太小。佛菩萨心量大,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们今天要把心量放大到整个地球,我们修行是为全世界的众生而修,是为他们做一个好样子,希望他们从自私自利回过头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为一切众生造福。
我们这个身体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工具」,不是「我」,一切为「我」就错了,这个世界就没有前途,一片黑暗。一切为众生,决定没有自己,念头转过来,一切众生是主人,我是伺候主人的仆人。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是救度一切众生。
「持此风教」,『风』是风气,『教』是教化。「以周寰区」,『寰区』是指国家。「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仁人』是能持五戒、十善的人。这样良好的风气、教化,周遍整个国家,则全国有亿千万户人家,就有百万仁人,整个国家的风气就能改善。
下面举例说,「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人能行一善,就去一恶。譬如,能持不杀生,就不造杀生之恶;能持不偷盗,就能断偷盗的念头、行为。「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国家的刑法是制裁那些违法之人,人人都守法,刑法也就息了,没用处了。
因此,佛的学生一定要做社会最好的榜样,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要从本身先做起。佛经分为四大类:「教、理、行、果」,本经是属于行经,就是要切实去落实我们的行为。佛菩萨是九法界一切众生的榜样,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是表率,行为是一切众生的模范。于是我们要常想到,我们的起心动念能否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如果不能,这个念头不能起。我们的言语对社会大众有无正面利益,假如没有,这个话就不能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造作都要利益社会大众,不利于社会大众的,不但不能做,念头都不能起,这才是佛弟子。
在过去,中国社会是儒、释、道三家的教育,虽然三家的手段、方法不尽相同,但根本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意思展开来,各个宗教虽然在教化众生的方式上有差别,但是理念是相同的,因此所有宗教可以团结合作。这两年我们致力于推动宗教和睦相处,新加坡九大宗教就像兄弟姊妹一样,往来亲切,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永远化解种族冲突、宗教战争,功德无量。
「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洵』是深信的意思。这是国王大臣在讨论,宋文帝相信,何尚之也深信不疑,只要好好推广儒、释、道三种教学,就可以垂拱坐致太平。在中国帝王时代,学校不普及,如何教化众生,这是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大事。譬如,一个家庭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儿女每天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懂得了才能好好的教导他们,去恶为善,破迷开悟,这个家庭岂会不兴旺?国家也是如此,国家的领导人,要懂得人民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才有办法去疏导、诱导、教化他们,这个国家社会一定安定和平。
用什么方法教导?道德教育,现代人讲人文教育,就是教导大众明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是生活教育;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就是要懂得与世间许多宗教相处。只要这三种关系处好,就能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礼记?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教育哲学。建立一个政权,领导全国人民最重要的是教学,用现在话讲,就是建立共识,这是属于思想教育,教你要想善,不要想恶。
佛法教学的总纲领,就是教我们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个善法就是以十善为标准,常念善法是心善,思惟善法是念善,观察善法是行善,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夹杂,如此修行,怎么会不成佛、不作圣!六祖惠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是绝对不把世间一切过失、不善放在心上,让你心善、念善、行善,生活自在安乐,前途一片光明。即使过最贫穷的物质生活,也是快乐无比。就如孔老夫子赞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物质生活贫乏不堪,但他天天快乐无比。他乐什么?他明了道,就是心善、念善、行善,不在乎物质生活。因此,人不会去争名逐利,社会才能永久安定和平。
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这一段是总结,是雍正皇帝说的。「斯言」,是指宋文帝跟何尚之的对话,这段话目的在「劝善」。能够劝全国人民行善,这是「治天下之要道」。清朝初期的君王都很有智慧,他们推行宗教教育,目的就在此。那时佛教还是教育,佛教变成宗教,是嘉庆皇帝以后才发生的,两百多年而已。我们学佛是学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才能得到真实利益,搞迷信绝对得不到佛法真实利益。
佛说十善业道经 (4) 而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于此。苟信而从之,洵可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平之瞽说也。特谕。
中国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肩负起社会教育的使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每个朝代执政的帝王,没有一个不推崇三教的教学,帮助社会长治久安,帮助帝王垂拱坐致太平。所以,佛法的兴衰决定社会的治乱。佛法兴旺,学佛人多,善人多,社会安定,天下大治;佛法衰,学佛人少,善人少,社会就动乱。因此,三教的教学是因,治乱是果。
《礼记·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人民,教育最重要;只要把教育搞好,人民能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修善断恶,就天下太平。同理,家庭要兴旺,一定要教育子女。公司行号能发达,事业能成功,是对员工的教育。如果疏忽了教育,疏忽了培植接班人,疏忽了对全体员工的教导,制度再好,亦是弊病丛生,必将失败。
「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亲、师这三字是一贯的,并不单指国家各级政府领导人,而是对于每个众生讲的。任何一个人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德行,成就事业,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作之君」,是处于领导的地位,属于无畏布施。「领导」,领是率先,导是导引。领导者要有智慧、德行、善巧方便,率先引导下属走一条正路,不使之误入歧途。「作之亲」,亲是布施恩德,属于内财布施。要以父母爱护儿女一样的心情,爱护别人。做一个公司的老板,对待员工,就像自己的子弟一样,以亲情爱护照顾,员工哪有不尽忠之理?「作之师」,是教导他,属于法布施。如果能做到君、亲、师这三个字,你做任何事都会成功。
雍正皇帝举宋文帝与何尚之的一段对话,其结论是:劝善才是治天下之要道。佛家对于劝善的理论方法,说得非常透彻、周详。
「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吝』是吝啬,自己有的舍不得帮助人。『贪吝』是一切众生的病根,三途地狱的根本,人能够离贪瞋痴,就决定不堕三恶道,所以贪吝要连根拔除。佛教讲善,不是一般的善,而是究竟圆满的大善。佛的教导,不但使我们成为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一位贤人而已,其最终极的目标是要帮助我们转凡成圣。
「苟信而从之」,『苟』是假设、如果;『从』是依教奉行。「洵可以型方训俗」,『洵』是确实,『型方』是模范,『俗』是一般平民、俗人,『训』是训导。若能深信依教奉行,确实可以做社会大众的好榜样,训导黎民百姓,并转移社会风俗。
「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君』是国家的领导人,『泽』是恩泽,『民』是人民,『助』是帮助。不仅可以转移社会风俗,而且能帮助国家领导人布施恩泽于人民。推行三教的教学,是对国家最有利益的,所以历代帝王无一不是以身作则,全心全力推行。
中国历代帝王多数都是佛门的皈依弟子,都礼请当代高僧大德,在宫廷里教学,称之为「国师」。清末的慈禧太后也是皈依章嘉大师,可惜迷于权力,对于佛陀教诲阳奉阴违,导致亡国。她要是果能深信,依教奉行,我们相信今天还是大清帝国。这才明了真正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是多么重要!
「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平之瞽说也。」『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儒家讲佛、道是异端。『未见颜色』,没有见到真实;『失平』,失去公平;『瞽说』,就是瞎说。社会一般对于三教教义不了解,互相毁谤,这是绝大的错误。
雍正皇帝在《十善业道经》前面加上这篇文章,等于是序言,可见他对《十善业道经》的重视。也显示了《十善业道经》,是普遍推行佛陀教育,教化众生,利益国家社会的一部重要经典。
佛说十善业道经 (5)
◎ 经题: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十善业道」是别题,「经」是通题。所谓别题,与其他经名不相同,专指这一部经。通题者,通一切经,凡是佛所说的都称之为「经」。「佛说十善业道」,在七种立题中,属于人法立题,「佛」是人,「说十善业道」是法。
此地的「佛说」,与净土三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经题上都冠有「佛说」,意思相同。这不仅是释迦牟尼佛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都说。其他经典,十方一切诸佛未必都说,唯独净土三经与本经,是十方一切诸佛都说。由此可知,本经的重要性。
「佛」,印度梵文音译为「佛陀耶」,中国人喜好简单,故省尾音而称「佛」。中国古字里有「弗」字,没有「佛」字,「佛」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翻译经文新造的字。因为佛是人,所以取「弗」的音,再加上「人」字边,就是「佛」。
「佛」的意思,与中国人讲的「圣」、「神」,意思非常接近,神、圣、佛都是指对于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了,但明了的程度上有些不同。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理事、性相、因果」,彻底通达明了,没有丝毫的错误,这个人就称作「佛」。所以,佛不是神、不是仙,他是人。中国人称「圣」,虽有此意,但是并没有彻底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通达程度不一样。
「佛陀」,在佛的教学当中是学位的名称。《华严经》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层次都称之为佛。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理事、性相、因果都通达,但是通达的层次不同,所以有四十一个阶级。此地的「佛」,是最高的一个阶级,即究竟圆满佛,指的是释迦牟尼佛。
「说」,悦所怀也,就是为众生说法生欢喜心。因为佛看到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机缘成熟,可以接受这个法门,所以佛非常欢喜的教导、劝化大众,帮助一切众生当生成就。净宗法门是一切诸佛说法的终极目标,而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说法帮助众生一生成就的重要手段。
「十」,不是数字,是代表大圆满,与《华严经》表法的义趣完全相同。大圆满的善法归纳为十个纲领,每一纲领的境界深广无有边际。
「善」,善与恶的标准,本经有明确的指示。修学如果没有十善业的基础,念佛也不能往生。何以见得?《观无量寿佛经》告诉我们,未修净业之前要先修三福,三福是大乘佛法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不能成就,所以它是共同的基础,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修行成佛有无量法门,但是不管是哪一个法门,都以三福做基础。如同盖房子建大楼,不管你盖多高、什么样式,地基决定是相同的,地基打得牢,建筑才坚固。
「净业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三句是愿,最后一句是行,如果没有行,这三愿就落空了。你用什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就是十善业。十善真正做到,前面的愿也就圆满了。经典有四大类:教、理、行、果,《十善业道经》属于行经,偏重在行门。
「业」,在日常生活中,所有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等一切作为,正在做时称之为「事」,做完之后,其结果称之为「业」。做的是好事叫善业,不好的事叫恶业。譬如念书,功课叫作业,课程念完叫结业,将学校规定的所有课程都学习完毕叫毕业。业在哪里?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佛告诉我们,业在阿赖耶识里;用现在话来说,业在你的印象当中。你过去做的一切善恶业,现在一回想就能记起来,是因为有一个地方替你保存这些档案,这个地方就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是印度话,中国意思是「藏识」,像仓库、资料库一样,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都储藏在资料库里。
人死了什么都带不去,唯有业能带去,因为有形的东西带不去,而业是无形的,会跟着你;世间没有什么值得畏惧,而这桩事情真正值得我们畏惧。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不善,都存在阿赖耶识里,永远不会磨灭。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决定不造恶业,要把恶断干净,善行修圆满。不管别人用什么方式对我,对我好,我感激他;对我不好,决定不可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佛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这是心善;思惟善法,这是念善;观察善法,这是行善。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恶才能去除干净,善才会修圆满。别人得罪我们,毁谤、侮辱、陷害我们,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必把它存在资料库里。我们要学佛菩萨与法身大士,资料库一打开,没有一点不善的东西,你就成佛了。十善业道修圆满,就是无上菩提,就是圆满的佛果。
我们常看到佛像圆光顶上,有「唵、阿、吽」三字,有梵文写的,有汉文写的,也有藏文写的,这三个字就是「十善圆满」。「唵」是身善圆满,「阿」是语善圆满,「吽」是意善圆满。所以,十善业道学圆满,就成佛了,比五戒还要深广。五戒是佛为弟子们传授的,十善是佛对一切众生的宣化,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中,都要遵守这个原则。
佛将我们所有一切造作分为三大类: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就是无所谓善与恶,如拿毛巾擦脸、喝杯茶,凡是这类的,称之为「无记业」。
善恶有标准,层次很多,通常讲的「五乘佛法」,就是五个标准: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每个阶层的标准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不变的原理原则,就是利益众生的事业就是善业,利益自己的事业就是恶业。这个说法,初学的人不能接受,因为哪个人不为自己?佛法与世法的目的不同,佛法的目的是要作佛,而作佛一定要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我们之所以会生活在六道轮回,就是因为自私自利的心太重,执着有个「我」,有「我」就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因此,佛法教我们要破我执,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要为自己想,「我」才能淡化、才能断除。若起心动念还想着「我」,「我」的念头天天增长,你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修得好也不过是享天福而已,仍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因此,要想超越六道轮回,「我」非断不可。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无我相能超越三界,虽超越三界,但还出不了十法界。十法界内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他们虽然破了我执,但尚有法执存在。也就是说,「我相」没有了,尚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依旧出不了十法界。除非四相、四见断尽,方可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是法身菩萨。《金刚经》里,菩萨的标准是法身菩萨,不是十法界内的权小菩萨。所以,《金刚经》的要求,是要破四相四见。因此,佛的教学是真实的,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念念为众生着想,不要为「我」着想;处处为别人服务,不要求别人为「我」服务。「我」没有忘掉,决定在六道轮回。
轮回太苦了,如果我们真想离苦得乐,就要一心一意奉献给一切众生。这种奉献决定有好果报,种善因一定得善果。我们看到有些人在这一生当中得大富贵,但好像没有行什么善,甚至还做很多恶事,这是什么原因?善是他前生修的因,今生得果报。他这一生中没有遇到善知识,于是迷惑造业,由于造不善业,过去生中修的福报享尽,来生福报没有了,恶报就现前。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无非是一个因缘果报的循环、转变、相续。
本经虽然是教初学的,但是直通如来果地;换言之,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始终都是在奉行本经的教训,没有一刻远离,这是佛法的基本法,也是佛法的圆满大法。本经虽然只讲了十条,但是每一条,理甚深,事甚广,无有边际,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学不完,所以千万不能疏忽了,以为是老生常谈。
我们常常犯过失,对自己修行造成重大的障碍,就连佛法修学的易行道:念佛求生净土,都被恶业障碍了。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其善的标准就是本经所说的。因此,念佛决定要修善,实在讲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得要修善。
「道」是双关语,从理上讲是宇宙人生的大道,从事上讲,就是一真法界、十法界,依你十善所修的标准。修十善也分高下,上上品的十善,一真法界作佛;上中品的十善,十法界内作菩萨;这样一直往下降,降到下下品十善是饿鬼道;如果十善统统没有,就是地狱道。若能参透本经,自己起心动念落在哪一道就很清楚,不必问人。不但是来生到哪一道,自己清楚,现在这个身体住在哪一道也清楚。我们现在不都是在人道吗?不尽然。天台大师讲:「百界千如」,人道里有人中之佛道、人中菩萨、人中声闻缘觉、人中天道、人中畜生、人中饿鬼、人中地狱。我们现在在人道里,属于十法界的哪一道,也要清楚、明了,一定要做个明白人,不要做糊涂人。(待续)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