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定慧品
(一)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这一品是讲定慧。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定、慧,所谓「悲智双运,定慧等持」。「悲智双运」,悲是慈悲,智是智慧。有慈悲没有智慧,会产生爱见大悲,心不得解脱;有智慧而无慈悲,无法圆融地度众生,所以一定要悲智双运。「定慧等持」,有定、有慧,佛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上落实、生根;如果只有定、没有慧,就没办法广开方便、恒顺众生,没办法断除烦恼,所以要定慧等持,才能真正达到自利与利他。
小乘的教理和大乘顿悟自心的教理有深浅的不同,有层次的差别。小乘的教理,认为戒、定、慧次第相生,所谓戒、定、慧三无漏学,先持戒清净,由于持戒清净产生定,有定才能启发智慧,由智慧起观照,进而断烦恼,才能超凡入圣。《六祖坛经》定慧品所讲的定慧,则是不假次第──即戒、即定、即慧,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慧不二。
禅宗说,悟了这念心,心即是道。「道」是指这念菩提心,「道」具足定、慧,所以定慧不二的这念心本来就具足定、慧,而且包含戒,称之为道共戒。「禅者,佛之心」,禅就是三昧,三昧即是正定,正定就是具足定与慧,如果不是定慧具足,则易落入枯定,乃至邪定。定是指如如不动的这念心体,称为「寂」;慧是这念心在定中时时刻刻都清楚、明白、作主,也称为「照」。禅宗所谓的寂照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寂照一如。所以寂就是定,是如如不动的这念心,是心之体;照是慧,也是心之用。这念心有体、有用,如果只是寂然不动,没有照、没有慧,这念心就如同木头、石头一般,产生不出作用,还是不完善,所以这念心不但不攀缘、不颠倒,而且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清楚、明白、作主,又能寂然不动,这念心就称为无上菩提妙明真心;若从禅定来说,这就是定、就是慧。
定慧本是一体,不是两个;可是在修行的次第上,先要持戒清净,戒行具足才能产生智慧,有智慧才知道返照,才能漏尽自己的烦恼,渐修和顿悟的差别就在这里。虽然都是讲这念心,一个是把定慧分开来讲,一个是合并起来讲。对于下根、中根、上根的人,必须将心性的道理分开来解释,可是对上上根机的人就不需要分开解释,直接讲心性、直接讲禅,禅就是定慧具足。
在唐宣宗时,有一位荐福弘辩禅师。唐宣宗问荐福弘辩禅师:「什么是戒定慧?」禅师答:「防非止恶谓之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解释得更为清楚。
什么是戒?大略来说,防非止恶就是戒。「非」就是不如法的事,杀、盗、淫是「非」,五逆十恶是「非」,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非」。防非,就是防止自己不要犯这些过失,停止这些恶业;心不起贪、瞋、痴,口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身体不做杀、盗、淫之事,这就是防非止恶,这就是戒。
什么是定?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就是定。「涉」是接触,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心不攀缘,不被六尘境界所染污、牵连,不随外面的境界产生缘虑、执取。看到好的,心不染着、不贪爱,这就是定;听到别人赞叹自己,不生欢喜心,这就是定;看到坏的,心不烦恼,这就是定。如果看到好的,心生欢喜,心就在动了,哪还有定呢?听到不好的声音,觉得自己很委屈、很烦恼,这是没有定。
《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讲:「无住生心」。六根对六尘境界不攀缘,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这虽然是一种定境,但是不一定有智慧。不想,就是不起念头;如果没有念头,却觉得无聊,甚至打瞌睡,这非但没有智慧,也没有定。「无住生心」,生心就是智慧,这是本具的智慧,不同于世间所学的知识。知识是由经验累积而来,或是从看书、学习所获得;能看、能学的这念心清楚、明白,能分辨书中的知见是正、是邪,知道是正知见而去学习,这就属于智慧。
「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无论是出世间法、世间法,想要有所成就,都必须了解心与境。这念心起的是善念?是恶念?是杂念?是无念?外面的环境是顺境?是逆境?是善境?是恶境?是染污的境界?是出世间的境界?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念头是什么,也不知道外面的环境是什么,就是迷迷糊糊的众生,迷心又迷境,不但自己的心迷惑颠倒,对于外面的境界也是迷惑颠倒。
修行不但要有戒、有定,更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要知道外面是什么境界,心与境都能鉴别,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都能明明白白。譬如,大众在听法的是心,师父现在在说法是境,要知道自己现在这念心在哪里:现在是在听法、还是在打妄想?是起善念或是恶念?「我现在在听经闻法,怎么打这么多的妄想?」既然在听法,就要把过去所有的是是非非、一切放不下的都要放下,再也不打妄想,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现在就是专心听经闻法。
专注在听经闻法的就是自己的心,这念心要时时刻刻作主。师父说法,乃至于说法所在的这个讲堂就是境。一个是听经的心,一个是闻法的境,只有这两个境界,其他的都不要想,再想就是妄想。现在明白了,就老老实实听法,清清楚楚地用耳根听进去,听进去以后再去思惟。
有心、有境,就是相对的境界,即使这时的心与境都是善、是清净的,但是有心、有境还是相对,最后要把能听的这念心与所听的境归一,这就是慧。这些是告诉我们什么是戒、定、慧,这个道理对于修行很有帮助,明白这些道理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
(二)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这一段解释什么是定、什么是慧。如果以渐修来讲,戒是戒、定是定、慧是慧,三者可以独立说明。而这里就不需要分开,定慧归纳成一个,这就是禅宗所讲的「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定慧。
六祖大师开示大众:「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我现在所讲的这个法门,是心法,是不二法门,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这个心法、这个不二法门,是以什么为方便呢?以定慧为方便,以定慧为根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听法的大众!这念心不要迷失、不要迷惑,不要认为定是定、慧是慧,也不要认为是先定而后慧,或是先慧而后定。「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慧是一体,不是两个,是不能分开的,所以禅宗称之为不二法门。为什么是不二法门?因为「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一念不生,这就是定。一念不生就是慧之体,不要以为定当中另外还有个体;除了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以外,什么都找不到。悟了这念心,一切都在这念心当中,不但定慧在这念心,无量功德、神通妙用都在这念心,因为这念心就是本体、就是根本,这念心有体、有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说明,在佛经里称为体大、相大、用大。例如现在所使用的灯,灯有光,光从什么地方发出来?是从灯管、灯泡,灯管、灯泡就是相;电源通过灯管里的钨丝而产生光,所以灯的体就是电源;灯光有照明的作用,这就是用。所以电源是体,灯管是相,光是用。人也有体、相、用,心为根本,心性为体。人的身体有女众相、男众相,这个由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组合成的身体,称之为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相。除了相以外,人如果没有体、没有用,就成了物质,所以人有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这就是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件事物都有体、相、用。这是藉由体和用来说明定慧这念心。
定是慧之体,定就是不动的这念心,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动,这就是体;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这就是自己的心体,心体也就是定之体。但是,如果这念心不动,不就成了木头?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都不能产生作用,这个体也就没什么可贵了。所以体当中最宝贵的还有慧,慧是用。这念心不但不动,而且不动的这念心想看就能看、想听就能听;看到好的不生欢喜心,看到坏的不起烦恼心,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用。所以体当中有用,用又不离体。
耳根也是一样,听到有人赞叹自己,不生欢喜心;听到有人毁谤自己,不起烦恼。心不动,这就是体。可是,什么人毁谤、什么人赞叹,自己都知道,知道而不生取舍,这就是清净的作用。舌根也一样,知道所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这是「知」;能分辨哪个是酸、哪个是甜、哪个是辣、哪个是咸,哪个味美、哪个不好吃,这就是智慧。一般人也有这种智慧,可是没有定。贪着味道,觉得好吃,就拚命吃;认为不好吃,就心生烦恼,这念心没有定,贪着酸甜苦辣,就是染污、不清净的用。所以要再进一步,知道什么好吃,但是不贪吃;知道什么不好吃,但也不起烦恼,这就是慧当中有定,定当中有慧,定慧一体。如果把定慧分开了,定是定、慧是慧,以吃东西来讲,如果不生分别,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了,今天吃的是什么菜?不知道;味道是酸的、咸的?不知道──因为只有定没有慧。禅宗所说的定慧是一个,明白了这个道理,这念心在日常生活上就是在起作用,所以处处都是道场,时时刻刻都是佛法。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这就是菩提妙明真心。明白了这个道理,时时刻刻都在定慧当中,打坐如此,走路也如此,乃至睡觉也是如此,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大小便溺都是如此,这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的:「穿衣吃饭、行住坐卧、挑柴运水,都是神通妙用。」为什么?因为定慧不二的这念心时时刻刻都现前,这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这个法门就称之为顿悟法门、圆顿法门。这要自己去体悟才能通达,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时时刻刻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我们在禅七时经常讲中道实相,中道实相就是定慧等持、定慧不二的这念心。
--------------------------------------------------------------------------------
(三)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
诸学道人,包括了在家、出家,新学、久学,乃至于贤位菩萨、登地菩萨。「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如果说是先定而后慧,这也不能说不对,可是就落入阶梯了,属于渐次修行。就像读书一样,先从幼稚园毕业,然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是一种次第。六祖大师这里所讲的是心地法门,直指这念心,契悟菩提心是没有次第的;如果是修戒、修定、修慧,然后再发菩提心,就属于渐修法门。契悟菩提心不需要经过这些层次,所以称为诸佛的心印。这个法门就是佛经所说的:「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凡夫心就是无上菩提心,只要从现在开始不起烦恼就是,一切都是现成,一切都具足,这就是顿教法门,否则就属于渐修法门。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如果有「先持好戒才能得定,得定以后才能发慧」这种见解,这是法有二相,这个法就不是无上法门,不是不二法门,也不是佛的心法,不是无上菩提妙明真心。因为法有二相,有能、有所,有心、有境,有定、有慧,成了相对法,成了世间法,属于生灭法,有两个相,有生、有灭。悟到定慧不二这念心是不生不灭法,没有生就没有灭,这个法就没有二相。以下再解释什么是法有二相。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口在说好话,心却是起恶念,口善心恶,心口不一,心口相违,这就是二法、二相。同样地,只是嘴上说定、说慧,徒托空言,没有身体力行,终究不能与定慧相应,定是定、慧是慧,定慧不能等持。如果是心口一致,心里所想和口所说、身体所做的都是善法,内外一如,这才是定慧均等。譬如,内心知道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心不应起贪、瞋、痴,身不做杀、盗、淫之事,行之于日常生活,确确实实都能做到,在言行上都能实践,这就是内外一如,定慧均等。否则,定慧不能均等,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却始终做不到,空有慧而没有定,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狂慧」。又如,很多人谈开悟的境界,说得好象是真开悟似的,可是观察他的言行,却还不如一个凡夫,贪、瞋、痴,杀、盗、淫,人我是非一大堆,这就是心口不相应。真开悟的人是表里如一,定慧等持。
--------------------------------------------------------------------------------
(四)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自悟修行,要自己去悟,悟什么?悟到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定,不是时时刻刻地想:「佛经里说百千三昧,我将来也要修个三昧。」这么想,是把修行放在未来。现在要自悟修行,悟到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就是定,不是另外再去修个定;这念心清楚、明白、作主,这就是慧。自悟,悟到第六意识不动。憨山大师说,修行本来就很简单,就是意根不动。这个法门就是告诉我们不动意根,不动意根就是定,意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慧,还是这念心!明白了,烦恼就是菩提。
每个凡夫众生都有意念、都有意识、都有意根,可是凡夫众生在意根上攀缘、取舍,所以就完全不一样了。自悟,就是悟到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念心是本具的,不要再去求。虽然是本具,从现在开始,这念心要能在打坐的时候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一念不生才是。所以在打禅七的时候,师父经常告诉大众:「就是这个!」到底是哪一个?听法的这念心、听法的这个、说话的这个、吃饭的这个、喝茶的这个、走路的这个,始终就是这一念,就是这个!悟,就是悟这个,不是另外看到个什么,或是作了一个好梦,那不是悟。
无明慧经禅师有一首偈,讲得很清楚:「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这就是自悟。师父说到这里,大众确确实实对于这念心已经没有一点怀疑,达到百分之百的信心,这就是悟了;但是,虽然悟了,只是理上悟,事上还没有真正做到,只要六根一触境,这念心又不在了。所以要继续不断地「复将这个了那个」,这念心要觉察,要观照、觉照,这就是修行;要察而无察,照而无照。这念心如果照不住了,就要诵经、念佛、持咒、持戒、忏悔、修六波罗蜜,虽然是诵经、念佛、持咒、持戒、忏悔,但是修而无修;修一切善法,心不执着,这就是修而无修。念佛,没有能念之心,没有所念之佛,能念之心归还原点,达到无修、无证、无言、无说,就是真正悟道的修行人。修而无修,念而无念,行而无行,就是般若。所以,自悟就是悟到当前这念心是本具的;就像五祖大师为六祖讲《金刚经》时,六祖才真正地开悟,悟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悟到这个道理。
悟了以后才是真修;没有悟道,道是什么、道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修?悟了道,才真正进入修道位。但是,不要执着有能修、有所修,虽然是修,要「修无修修」;虽然是行六波罗蜜,要「行无行行」。早晚课诵还是照做,白天还是普度众生、建设道场、弘扬佛法,这都是修行,修了之后不执着有能修、所修。如果执着自己有多大的福报、功德,持戒是多么地严谨,别人都不如自己,这就是法有二相;不但有二相,而且还有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能做到修无修修、念无念念、言无言言、行无行行,这就是法无二相,是真正的大修行人,因为修了之后不执着有能修、所修。例如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却说:「我没有说一句佛法。」这就是没有能修、没有所修;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佛说:「没有度一个众生。」始终是法无二相,不离开当念。当念是什么?定慧一如、内外一如的这念心。
所以悟了以后还要修、还要行、还要保任。如果不保任,所悟的只是理,悟到理但没有透过事上熏修,是站不住、站不长的;表面上好象悟了,可是境界一现前,却又作不了主。这念心要能作主,保持正念,定慧等持,这就是出世间法。《六祖坛经》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就在于此。从现在起,时时刻刻保持正见,就是出世,就是自悟修行。
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还须在这念心上站得住、站得长。有人认为:悟到这念心,平常心就是道,不需要再修了。可是烦恼一现前,平常心却起不了作用,为什么?因为不是真正明白自悟、自修。悟了理之后,还要将所悟的理落实在日常生活上,「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要站得住、站得长,一切不假外求,这就是修行。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总有个方便,但是也可以不假方便,就是一念到底,一念万年,万年一念。什么意思呢?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一天、两天、三天、一百天,乃至于一年、十年、二十年,都是这念心,真正这么用功,就是如来住世。
悟,就是这样悟,这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这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慧不二的这念心不能分开,这就是「自悟修行,不在于诤」。所有一切言说都是方便,还诤什么呢?没有悟到这个道理就难免有所诤,诤人我是非,诤高低上下,与迷惑的众生没有差别。凡事都要断胜负,要大家肯定自己,要分个人我、是非、高低,要争一口气,这都是众生境界。如果真正明白「自悟修行」,虽然在修,不执着修;希望道业有成,但是成功了也不起慢心,即使失败了也不烦恼,为什么?不执着有胜负。虽然没有胜负心,还是希望能成功,没有成功也不烦恼,失败了也不气馁,始终不离开这念心性。什么心性?定慧不二这念心,始终是「法无二相」,这就是「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一乘任运,任运是用,一乘是体,有体、有用,体不妨碍用,用不离开体。
--------------------------------------------------------------------------------
(五)
众生只知道「用」而不了解「体」。师父告诉大众要一念不生,起心、动念都是妄念,执着这个道理,无为法又成了有为法。为什么?因为不知道体当中还有作用。每个人悟的层次不同,有人悟到体,有人悟到用。过去的祖师大德眼一眨、手一举、脚一蹬,都能开悟。悟到什么?悟到心之用——原来这念心能有这个作用,就依据这个作用来返照能作用的心体。不了解的人就执着:祖师一眨眼、一挤眉就是道;我一眨眼、一挤眉,也是道。其实,这只是悟到用,并没有悟到体;这个用属于生灭法,只是祖师告诉我们的一个入处,目的是藉由用来返照能作用的体。什么是悟到体?例如,惠明当初想要夺取祖衣,六祖大师见惠明追上来,就把祖衣放在石头上,自己隐蔽在树林里。惠明看到祖衣时很高兴,上前去拿却拿不动,这时才知道祖衣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取得的,没有契悟佛心,拿到祖衣也没有用;祖衣是有德、有道的人才可以得,没有德、没有道的人,不能得祖衣。惠明悟了这个理以后,马上就说:「行者!我是来求法的,不是来夺衣的。」于是六祖大师从林中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惠明请求六祖为他说法,六祖大师问:「你求什么法?」惠明说:「我在五祖座下很久了,还不知道自己这念心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请大善知识为我指点。」六祖大师就告诉他:「这念心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时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心之体。也就是说,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在平时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可是现在不但不起恶念,善念也不能起,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不起善念、不起恶念,当下不动的这念心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所以六祖大师指示惠明从体上去认识自己,从一念不生这个地方来认识自己。
但是,根机不够成熟的人,可能又在这个地方产生执着,以为什么善法都不用修了,取空、落入断见。所以看佛经或听佛法,要明白有些道理是告诉我们从「体」来认识自己,有些是从「用」来认识自己。我们的眼睛能看,是谁在看?耳朵能听,是谁在听?都是这念心在「体」上所起的作用,这是从「用」来认识自己。已经认识了自己,知道是谁在起心动念,最后还要归到没有起心动念的这个地方,就是心之「体」,所以体不碍用。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这就是用;用了以后,世尊说他没有讲一句佛法,无人、无我、无众生,是把起作用的这念心归还原点、回归心体。所以,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内外一如就是定慧等持,这就是体。
起善念、修善行,这是从体所起的作用。起了作用之后,如果执着修善法的功德,起善念的这个心又成了生灭,就离开了体。但是,如果只执着体,什么善法都不修,甚至于嫉妒、排斥别人起善念、修善法,说他们所修的属于生灭法,说他们不知道究竟修行的法门。所以,没有悟到这念心的人,说空他就执着空,成了断见;说有他就执着有,成了生灭。真正开悟的人,悟到定慧不二这念心,说空也对、说有也对,一切都是圆融无碍,一切都是自在,就如祖师大德所说:「挑柴运水都是神通妙用。」既然挑柴运水都是神通妙用,那么诵经、持咒、修善当然也是神通妙用。
--------------------------------------------------------------------------------
(六)
有的人因为不了解而产生偏见,认为只有打坐才能一念不生,做其他事都是障碍,这种想法就落一边了。打坐,是要回归到心体,在体上用功;平日诵经、持咒、修善、断恶、做种种法事,这是在用上实践,用了以后不执着这个用,这念心又归回原点。用不能离开体,离开体就成了生灭。从这个道理来契悟,于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都能圆融无碍,是实实在在、活活泼泼的佛法,否则就落入一边,始终是法执。所以,如果认为打坐才是在修禅,除了打坐,其他都不是修禅、不是修定,这个观念要修改。为什么?这只是从打坐上认识禅;认为体不动、口和心也不动就是禅。虽然是不动,可是却迷失了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念心要清楚、明白,要有定也要有慧,要在这念心上契悟定慧不二之理。打坐是这念心,走路也是这念心,穿衣吃饭、疴屎拉尿还是这念心,这念心哪里有二相呢?无二之相即是实相。实相当中没有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可是也不离开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这才是真正的契悟,否则就执着一个静境,认为打坐才是定,走路、听经、修善都不是定,产生了法执。
明白了定慧不二这念心,打坐是如此,走路也是如此,穿衣吃饭、行住坐卧还是如此,时时刻刻都是道,就不妨碍打坐,也不妨碍修善,动静闲忙都是修行。日常作务是在动中磨炼自心,打坐是在静中养成,是最好的助缘,使这念心在静中有定慧,在动中也有定慧,称之为「一行三昧」。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在树林里打坐,正巧维摩诘居士路过,就问:「舍利弗尊者,你在这里做什么?」「我在静坐。」「静坐,修什么功夫?」「我在修定。」这属于小乘行者所修的戒、定、慧。维摩诘就趁这个机会讲演大乘法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定慧法门。维摩诘对舍利弗说:「你认为打坐就是定,难道不打坐就不是定了吗?」舍利弗问:「如何才是真正的修定呢?」维摩诘回答:「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当中,真正不动身口意,是名宴坐。」
在三界中,什么才是真正最高的定?行住坐卧不动身口意就是最高的定,不动身口意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这念心就是定、就是慧,所以定慧是一个,不是两个,没有先后。定慧不是修出来的,是本具的;只要不打妄想就是定,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处处作主就是慧,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无上菩提妙明真心。这念心行住坐卧都存在,不是修来的,如果是修才能得到定慧,定慧就成了生灭,因为有得必有失。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检讨自己在日常生活上是不是总要争个胜负?总是在言语上争个高下?如果有争强好胜的心,就表示有我、法二执,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存在,就是迷惑的众生,没办法超凡入圣。
想要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在心性上契悟,悟到不生不灭的心就入了圣位。悟到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就是圣,不是另外去找个圣。虽然悟到定慧不二这念心是圣,还要能时时刻刻保养这念心,要站得住、站得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悟到这念心是见到初一的月亮,有了一线曙光;继续保养这念心,使这念心时时刻刻存在,就属于修道位,是真修行;一直保养到这念心行住坐卧、顺境逆境、动静闲忙都现前,十天、半月、一年、两年、十年,这念心都存在,就真正是如来住世了。所以,从开始悟到这念心,到最后成无上正等正觉,功夫完全现前了,还是这念心,没有两个心,古人说:「万里途程,不离初步。」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真正悟到这念心,时时刻刻寂照一如、定慧等持,哪还会有争胜负、争先后的念头。凡事总要争人我是非,总要讲个清楚明白,讲不清楚、不明白,就耿耿于怀,这是众生境界──「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始终是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存在,我执和法执存在,就是凡夫众生。想要超凡入圣,第一步要先破我执,然后破法执。如果不了解这些道理,不但不能破我法二执,甚至徒增我法二执,继续增长执着,不离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始终是颠倒众生、六道凡夫。
--------------------------------------------------------------------------------
(七)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六祖大师为了使大众进一步了解定和慧的道理,再举最常见的灯光来譬喻定和慧;「犹如灯光」,定慧就像灯光。过去用的是油灯,油灯包含灯盏、灯罩,里面还要有油、灯草,才能构成灯,用火柴点燃灯心就能产生光,所以说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暗」,如果没有灯盏、没有油、没有灯草,就无法产生光,是一团黑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灯和光是一个,没有灯,光从何来?不能凭空生出光来,所以没有灯就没有光,光离不开灯,灯也离不开光。光能照破黑暗,就像智慧之光能照破贪、瞋、痴的作用一样。虽然光能照破黑暗,但是必须要依据灯才能产生光亮;虽然慧光可以照破愚痴、黑暗、无明,也必须要有定,所以灯譬喻定,有定才有慧,有慧才有定。
同样地,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动,这就好比是灯,只有灯、没有光,也不能照破黑暗;如果这念心只是不动、只保持一念不生,就像一盏没有光的灯,不能照破黑暗,不能产生全体大用。所以,必须定慧等持,这念心如如不动就是定,除了如如不动还能清楚、明白,知道心的种种作用,这就是慧。有定无慧不能照破无明,不是诸佛心印;定慧不二这念心才是诸佛的心印。
悟到这个道理,就是在理上开悟。理上开悟了,还要在事上磨炼,看看自己这念心是不是真正的不动。打坐的时候可以不动,六根对外面六尘时可能就会动了,所以古人说:「要得真不动,动中亦不动。」为了使这念心达到不动的境界,所以藉打坐磨炼自己,知道心念不动是怎么一回事,是很清楚、很明白、很安定的境界。要达到真正的不动,在日常生活上遇到任何境界这念心都不攀缘,意都不颠倒,看到好的不欢喜,看到坏的也不烦恼,心里知道是好、是坏,这就是智慧,所以佛经上说:「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善能分别诸法相是心之用,于第一义而不动是心之体。
禅宗最重视的是契悟定慧不二这念心,这念心就是如来的境界,就是菩提心。其他的宗教也讲定,在修法上也有感应,也有神通妙用,因为修定到达相当的境界就会产生神通妙用,可是这当中并没有真正的智慧,与大乘佛法所说定慧不二这念心相去甚远。大乘经典中,佛常诃斥声闻、缘觉二乘圣者是焦芽败种,因为二乘行者只悟到偏空,没有悟到菩提心。悟到偏空只是一种定境,不了解这念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智慧心。由于小乘圣者没有悟到这个道理,认为生死轮回是实有,所以还要入涅槃。如果悟到这念心,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定慧不二、内外一如,这就是「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大众要了解,《六祖坛经》所讲的是无上乘的法门。明白了佛祖的心要,就知道佛所说的法是为了对应各种根性的众生,应病予药,所以开演出各种不同的法门。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执一非他;悟到了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就不会执着自己的法门而排斥其他的宗派。定慧不二的这念心是十方诸佛的心印,真正契悟了就能圆成佛道,所以称之为不二法门。「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这念心就是元,是心源,如同水的源头;这念心是宇宙的根源,悟到这念心就是悟到诸法实相,就称之为法王。
六祖大师用灯和光来譬喻这念心有定、有慧,使大众更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心性,不但要有灯,而且还要有光。光从哪里来?从灯产生。我们的灯在哪里?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十八界,这都是灯,所以不入四大、不离四大,不入五蕴、不离五蕴,不即不离、不出不入。离开自己的四大另外去找光,是找不到的;离开了五蕴色身,要另外觅得法身是不可能的;离开烦恼心而求菩提心,是求不到的。所以,烦恼即菩提,过去起贪、瞋、痴的这念心现在不起贪、瞋、痴,贪、瞋、痴就转变成光。贪、瞋、痴是从地、水、火、风、受、想、行、识产生的,这四大五蕴之身就是灯。明白了灯和光是一个,不是两个,就明白众生心、众生身是很可贵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因为每一位都有不生不灭的这念心存在。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灯是光之体表示定,光是灯之用表示慧。每个人都有一盏灯,都有智慧光,但是自己不了解这盏灯和光,因此整个心都是黑暗的。明白了本自具足的心灯和心光,能产生什么作用?「千年暗室,一灯即破」,这就是寂照的这念心。
「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它的名称虽然不同,一个称为灯,一个称为光;一个是定,一个是慧;虽说是定、慧,寂、照,其实是一个,没办法分开的。就像灯和光能分开吗?分不开。所以定和慧也是分不开,本来就是一个,体和用就是一个,没有差别。定慧不是在外,而是在这念心当中。时时刻刻作主,站得住、站得长,在这个道理上去契悟、去用功,这一生就能成就如来的知见,乃至于继续不断地用功,就能成就如来的功德,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
--------------------------------------------------------------------------------
(八)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佛法对于戒定慧的解释,分为大乘和小乘,两种解释有深浅的不同。小乘强调先持戒,做到戒行清净再修定,修定而后发慧,慧成就后即断除一切烦恼,这属于渐次修证。《六祖坛经》则是讲这念心即戒、即定、即慧,戒定慧就是这念心。如天台宗所讲的「三止三观」和「一心三观」,三止三观属于渐次修法,一心三观即是当下这念心具足空、假、中三观的道理。依次第说明戒、定、慧,是为了令大众更容易了解其中的道理,明白以后再综合起来讲,两者殊途同归。「定慧品」即是综合起来讲,戒中有定、定中有戒,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所讲的就是顿悟自心之理,这念心当中具足戒定慧,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没有先后、渐次之别。悟到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即是无上菩提妙明真心。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这一段是解释「一行三昧」,三昧就是正定。《楞严经》里提到二十五圆通,其中二十五位圣者分别以不同的法门入道,最后都达到三昧。但是,由于因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呈现的定慧也不一样,端视自己以何心念起修。如果是以生灭心起修,所得的三昧必然有差别,必非究竟;如果依不生灭的心性起修,就是一行三昧。所以,一行三昧是依不生不灭的这念心性起修,当然是具足定与慧。
六祖大师对大众开示:「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善知识」是相对邪知识、恶知识而言,知见不正者称为邪知识,知见中毒者是恶知识。「知识」是一种通称。知,每个人都有灵知灵觉;识,每个人都有意识。当时在座闻法的大众过去已经听了很多佛法、看了许多佛经,当然不是邪知识,也不是恶知识,所以称在座的大众为「善知识」。
「于一切处」是指在一切处所,无论是善、恶、动、静、明、暗、美、丑、大、小,任何空间都一样。动是如此,静也是如此;在都市如此,在山林也是如此;在道场是如此,在灯红酒绿的地方还是如此;在逆境如此,在顺境也是如此。我们无论在任何地方都离不开空间,所以「一切处」包括所有一切空间在内,包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不是道场,凡是能到的地方就是「一切处」。不论在什么地方,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上殿共修,在一切处都要常行一直心。
「一直心」,是没有第二念,就是专注;不但专注,还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慧。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听经的时候就专注听经,没有第二念,这就是一直心。悟了这念心,任何地方都可以修,不是只有在讲堂、在禅堂、在道场里才可以修行,日常的行住坐卧当中,处处皆是修行的机会与处所。每个人都离不开行住坐卧,所以做任何事、在任何地方都要常行一直心。
一般人都知道「直心是道场」,但是不一定了解「直心」的意义。心直,还要清楚、明白、作主,如《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才是真正的一直心。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走路、打坐、吃饭、睡觉……这念心都要存在、都能作主,这就是一直心,作不了主就不是。穿衣、吃饭都能作主,穿衣、吃饭的当下就是神通妙用。不要小看一直心,一直心就是如来心。打坐时一念不生,达到中道实相,就是一直心。
修行学佛,无论出家、在家都是在这念心上用功,从初初开始一直到最后,还是不离这念心。首先这念心要觉悟,「觉」很重要,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灵知灵觉。每个人都有灵知灵觉,但是一般人的心都是想东想西、患得患失,如此就是失去觉悟心。现代社会上的人常讲要「活在当下」,什么是当下?当下就是一直心。一直心,不但是无念——无妄念、无杂念,而且还要清楚、明白、作主。如果这念心不能作主、不能清楚明白,一直心就成了木头。明白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上任何场所都可以修行,就是保持一直心,人在哪里,心在哪里,这是最实在的心境。
常行一直心,要常而不间断,经常都是如此,过去、现在、未来都要保持这念直心。禅七时告诉大众「任心自在,坚住正念」,就是这个道理。心要自在,「自在」是自己这念心要存在,如果不自在,这念心就像个石头、木头,就不是道。任心自在是这念心不假丝毫造作,换句话说,是第六意识不起心、不动念、不颠倒,这念心不但不动,而且还要清楚、明白、作主,这就是「常行一直心」。大众或许都悟到这个道理,可是要达到行住坐卧都是一直心就不简单了,因此古人说:「悟道容易修道难」。一直心是自己的世界,常行一直心是自己的本份、是自己的事,所以《六祖坛经》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华严经》讲:「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静菩提果。」这句话讲的就是「常行一直心」。众生的心有人我是非、财色名食睡,处处和人计较,念念迁流,根本没有直心。即便是善人、好人,那还不是直心。要达到直心,就要觉察、觉照,这仍属于方便,等到完全没有妄想、昏沉,一直心现前,就达到《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
常行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行,一个是心行,一个是口行,一个是身行。心,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能做到心行,身与口也就能做到;心做不到,身与口当然也做不到。常行一直心就是道,道是本具的,不是修来的。譬如,修观行时观想一个境界,修日轮观就是观想太阳,观想成就了,就属于修来的。因为这是心想所生,所以是生灭法、生灭心。观佛像、观日轮、水想观、火想观、空想观,这都是观行,观行是假观。想了以后还要归于无想,当体即空,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这才是一直心。
--------------------------------------------------------------------------------
(九)
虎溪大师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观空是空想观,观有是假有,不论观什么,不外乎是「空」或「有」,空、有都是境界。修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心」与「境」,也就是禅宗所讲的「宾」与「主」。「主」是能观之「心」,「宾」是所观之「境」。「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不要执着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这念心要能时时刻刻作主、时时刻刻注意。「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进入了实相,完全达到纯一直心,这个境界即为如来境界、不生不灭的境界。
憨山大师也讲:「以有入空,四大俱融;以空入有,有则不朽。空有两忘,适同金刚。」适同金刚就是一直心。在修行当中,空、有都是方便,修这些方便法的目的是在对治烦恼,使自己摄心、收心。「以有入空」,观想佛像、观想香炉都是假想观,这是「有」;先观假有,然后再将所观的境界观空,契悟到空的境界,这是第一步。如果不知道第二步、第三步,就会误以为「空」是究竟。有些研究般若思想的人,认为佛法所讲的就是一切毕竟空,而不了解毕竟空是不执着、是无住。「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不是空,而是一直心,一直心就是一实相,是如来涅槃妙心,要通达这些道理才不会走错路、走远路。
修空观的目的是破执着,契悟了空,入了空定,还要不住于空当中。如果是契悟了我空、破了我执,但却执着空,这就好比是走路只走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未走完。所以「以空入有」就更进一步,空观修成就,再进一步行假有,「有则不朽」,这个「有」不是一般人所执着的「有」,而是「妙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所以说「有则不朽」。再进一步,不住空、不住有,当下归于中道实相,就入了金刚喻定。这些道理是修禅定、修观行的一种层次,最后则是契悟到纯一直心。
「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净名经》就是《维摩诘经》。这里引用《维摩诘经》,证明纯一直心的功用。「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不论身处何处,时时安住直心就时时在道场中,不要另外找净土,当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的这念心就是道场、就是净土,所以古人说:「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
既然直心是道场,为什么还要建外面的道场?外面的道场是一种方便,如果没有外面的道场,就没有空间研究佛法,没有这个方便也很难契入究竟。所以藉外面的道场彰显自心的道场,外面的道场庄严,自心也能庄严;外面的道场清净,自心也能清净。这是藉境练心、藉境印心,这都是一种方便。六祖大师所讲的是直截了当的法门,明白地告诉我们当下这个真道场、真净土。要想契入无生道场、无为道场、寂灭道场、菩提道场,必须直心;要想生净土,不用东求西找,就是时时刻刻返照自心,反省检讨自己这念心是不是直心?能化除一切邪见烦恼,即归于直心。
--------------------------------------------------------------------------------
(十)
「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
六祖大师惟恐大众产生误会,所以再进一步解释什么是「一直心」。「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谄就是献媚,对人趋炎附势称为谄;掩盖真实情况称为曲,蒙上欺下也是曲。在日常生活中,这念心要正直、要公正、要平等,这念心不要谄曲、不要掩饰。检讨自己这念心,不谄、不曲就是直心;化掉烦恼、去除邪见,这念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净土,不须另外去找净土、找直心。
「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口所说的,心也要做到,如果心做不到仍是毫无用处。古人说:「说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说戒、说定、说慧、说渐、说顿,说得天花乱坠,心却不相应,不修戒定慧,没有契悟到菩提心,对修行没有帮助。虽然自己尚未做到,也可以告诉大众这个法门的益处,深切地发惭愧心,真正从这个方向去努力,就能有无量的福报、无量的功德。如果是嘴上说,心里却想:「我是薄地凡夫,要做得到是很不容易的事,……我讲一讲就好,等以后再慢慢去做。」这么想就迷失了自己的菩提心。所以,一方面要说法普度众生,二方面要藉说法的因缘自己返照,在度众生当中完成自利,从有言再归于无言。说而不行,只知道理而不去实践,根本毫无意义。所以,弘扬佛法,一方面是弘扬,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从这个方向去努力,做一分得一分。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何谓「一切法」?杯子是法,凳子也是法,一部经、一本书也是法,一粒饭、一盘菜也是法,日常的行住坐卧、生活言行,乃至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是法,所以称为一切法。起心动念也是法,起一个善念是一法,起一个恶念也是一法。念头不断地生灭、生灭,这属于生灭法;外面一切现象界有生、有灭,也称为生灭法;人有生、有死,也是生灭法。这里所说的「法」,不是讲空、不是名相,而是包含生活言行的点点滴滴,一个念头、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是一法,念一句佛号是一法,念一百句、一千句、一万句也是法,精进用功是法,懈怠也是法。佛法中有法性与法相之说,这里所讲的一切法是指法相。
儒家说「不居功,不诿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是不执着。无论在任何时间、空间,面对一切有为法、无为法,这念心始终是一直心,即做即了,这就是「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能够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做了以后不执着自己付出多少,顺境、逆境都不执着,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众生与佛、菩萨的境界差别就在于执着与不执着,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自言没有讲一句佛法,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却说自己没有度一个众生,这就是不执着。不执着就是不居功,做任何事都提得起、放得下,心始终是平静、光明,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一切善法,修了以后不执着,才能与般若相应,通达佛的智慧。
有些人以为不执着就表示什么都不用做了,为何还要诵经、启建法会?诵经、启建法会是善法,能使福德增胜、长养慈悲心,然而,行一切善法以后不可产生执着。所以,「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行一切善法以后就像未做时的心念一般,心还是平平静静、安安稳稳,还是一直心。
--------------------------------------------------------------------------------
(十一)
「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迷而未觉的人,执着自己所学的法门、执着人我、执着法相为实有,只研究名相,却没有心行。名相可以研究,但是研究之后要不执著名相,才能契入一行三昧。如果执着坐在这里不动、不倒单、什么都不想就是一行三昧,反而会障道,因为心有所执,道就不现前。六祖大师更进一步解释:如果说常坐不动、无思无想就是一行三昧,那不就和无情识的木头、石头、草木没什么差别,木头、石头能成道吗?有这种见解,不但与道不相应,而且还是障道因缘。因为产生邪见、产生执着、产生法执和我执。所以,除了不起心动念以外,还要清楚、明白、作主。不但打坐如此,走路也是如此,行住坐卧都是如此。
认为打坐时不起心、不动念是直心,这只讲对了一部分,因为除了不起心、不动念,还要清楚、明白、作主,这才是一行三昧的境界。明白了这个道理,打坐也是道,走路也是道,穿衣吃饭皆是道,因为打坐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动、处处作主,走路也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动、处处作主,乃至于功夫养成了,睡觉的时候也是如如不动、清清楚楚,也是了了分明、处处作主,如此才是真正的直心,打坐是直心,走路也是直心,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都是直心。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道须通流」,道就是指这念心,这念心要像流水一样畅流、畅通,这念心不要住在任何定点、任何法上。心水没有染着、无所住,才能通达无碍,否则就成了死水。什么是死水?对境、对物、对事、对于一切情境,一旦这念心有了任何执着,心水就成了死水,古人说「死水不藏龙」,死水起不了大作用。所以打坐时虽然一念不生,但也不妨碍日常生活上起心动念,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善念、都不执着,心水就流通、自在。
在日常生活上,时时刻刻起善念,时时刻刻宣扬佛法,时时刻刻建道场、普度众生,这就是道在通流。这念心就是道,这念心不住任何一处,静也静得、动也动得,就能如流水一般通畅无碍。凡夫众生是动得静不得,执着静境的修行人则是静得动不得,这都是障碍,无法与道相应。真正的道要通流,这念心不住法、不住于任何境界才能通流,否则就成了滞流。想过去,就住在过去的心境;想现在,就住在现在的心境;想未来,就住在未来的心境,这些都是有所住。乃至于想到好事就生欢喜,想到坏事情就起无明、生烦恼,这也是因为心住于法的缘故。如果能做到知道是善也不会欢喜,知道是恶也不起烦恼,这念心始终无挂碍,悠闲自在、寂然不动,始终保持这个心境,才能真正达到通流的境界。
「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心如果住在任何一个点,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同作茧自缚。有些人会想:「诵经是住在经上,持咒是住在咒上,持戒是住在戒上,难道诵经、修善都不对吗?」其实不然,只要了解「心无所住」的道理,就不会有挂碍。因为众生达不到这个境界,所以佛就开方便法,教大众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就是将心安住在道理上,这是方便法。等到心没有杂念、没有妄念,能够时时作主,就不需要再念,如《四十二章经》所说的「念无念念」,从有念归于无念,这就真正得自在,所以「住」在善法或理上,只是一种前方便。
《六祖坛经》是顿悟自心的法门,如果不了解顿悟与渐修的差别,就易曲解其中的道理,甚至产生疑惑:「先前佛告诉我们要住于善法,现在为什么又说无住?连善法都不能住,岂不是前后矛盾吗?」要知道,佛陀所讲的「住于善法」是为了度化下根、中根、上根的人,这里讲「无住」是为度上上根机者所开示的顿悟之法。由于下根、中根、上根的人经过先前很久的熏习,现在听到这个法门才能像上上根的人一样契悟这个道理。了解这层意义,修任何法门就没有障碍,这念心才能真正通流。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因为每个人心的染污有轻、有重,执着有深、有浅,所以佛讲种种法门,目的都是为了使众生去除执着、解脱滞缚,也就是先破我执,再破法执。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只知道不动,身体不动、口不动、心不动,坐在这里就像个木头一样,与道毫不相干。
打坐时,除了调身,更重要的还要调心。古德说:「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禅宗祖师说:「要得真不动,动中亦不动。」如果要使这念心达到一尘不染的境界,不但打坐时要做到不动,走路时也要能做到;不但在走路时能做到,睡觉时也要能做到;不但行住坐卧都能做到无所住,在十字街头、灯红酒绿的场所也要能做到,这就是真正达到不动的境界,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十二)
「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这里以舍利弗尊者在林中静坐遭维摩诘居士诃斥的公案,说明常坐不动并非一行三昧。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在树林里打坐,维摩诘居士从林中路过,就问:「舍利弗!你在这里做什么?」舍利弗尊者答:「我在打坐。」那时舍利弗尊者修的是小乘法,心住在所修的法门上。维摩诘问:「你怎么打坐?」舍利弗知道维摩诘是金粟如来转世,怕自己回答之后遭维摩诘诃斥,所以不回答。于是维摩诘居士说:「我告诉你一个真正打坐的方法,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这与所讲的「直心是道场」是同样的道理。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这个世界是欲界,欲就是希求、欲望,世间人除了有睡眠、饮食等欲求,还有男女之欲、名利财色之欲,因此这念心不容易定下来。如果自己有这些欲念,当下就是欲界众生。出家众为了脱生死,出离红尘家,宴坐清净道场,这是一种方便。世间人六根对六尘,所接触的多是名利财色,常被尘劳所缚;修行人虽已离开染污的尘境,若执着清净的环境,也是一种欲执,「执」就是贪爱。所以,即使身在清净的环境中,也不可产生贪爱之心。
色界众生没有欲染,但有色质之碍。外在一切有形有相之物都属于「色」法,庄严的佛像、清净的道场都是色法,如果对这些境界产生贪爱,有执着色相的心,就是色界众生。对于喜好的境界有所执着,贪爱种种色相,就是色界的众生。
无色界众生虽已远离欲界及色界众生的贪着,但是执着空的境界,将心识住于空定中。即使生到无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还是在三界当中,等到八万大劫的寿命结束,仍要受轮回之苦。如果能进一步修四谛,体证苦、空、无常、无我之理,就能出离三界。
想要离开三界,现在这念心就可以离,离不是逃避,不是逃到任何一个地方,真正的离是要从这念心出离。所以维摩诘居士告诉舍利弗尊者脱离三界的方法,并不是打坐修定,而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什么是顿悟自心?于三界内不动身口意就是真正的宴坐。所以打坐时不要怕吵闹,对任何事都不要有取舍之心,不动身口意、一念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都不染着,这就是真正的宴坐,与永嘉大师所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道理相同。真正明白了,就知道维摩诘居士所讲的不动是真正的不动,不但是打坐不动,动中这念心也能自在、也是不动,这就是一行三昧,也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的:「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在日常生活上依然是修一切善、断一切恶,继续不断地精进用功,但是不执着自己对道场有多大的贡献、做了多少功德。所以,同样是精进用功,只是不执着而已。大家要了解,不执着不是不做事,而是做了以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念心始终宴然不动,虽然不动,心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常知、处处作主。讲来讲去都是这念心,横说竖说始终是不离当念。
--------------------------------------------------------------------------------
(十三)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六祖大师提示大众,有些人教授打坐的方式是看心观静,教人身体不动、心念不起,从这里下功夫。很多愚迷众生不了解真正的禅定,执着这个观念,反而愈修愈颠倒。如此教导别人,便会产生极大的错误。所以不要执着看心观静,不要以为心念不起不动就能契悟无上菩提。
看心,心在哪里?心没有形相,怎么看呢?看心就是觉照,就是注意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这念心是生、是灭?是动、是静?是善念、是恶念?看心、观心、反照,这都是方便,注意让自己的心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这还是一种方便。因为一看就有能看、所看,心就成了相对。所以看心的目的是在注意自己、提醒自己不要打妄想,一打妄想立刻知道,赶紧剎车。如果于修习的过程中产生执着,就会出问题。例如,以前有一位居士修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认为「观音」就是要听自己身体内的声音,甚至一盲引众盲,另一位居士听了他的说法,也跟着这么听,久而久之就经常听到身体里面有声音,脑子里一直有声音跟着自己跑,睡也睡不着,走路、做事都成了障碍。后来师父告诉他,不要继续听那些声音,要坚住正念、任心自在,因为有能听、所听,都是执着,这念能听的心存在就好。
看心,看就是观,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注意,注意自己不要打妄想,妄想来了不理它,自己要能作主,觉性要存在,心只起善念、不起恶念,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这就是看心。有些人在打坐时感觉心很清净、很安定,就自以为入定了,希望一直把心念住在这个境界当中。这种想法是对于静境产生贪着,一旦听到外面有一点声音就会起烦恼,乃至于觉得别人都不用功、都在妨碍自己修道。这是执着静境的副作用,心已经执着静的境界,落入静尘当中。
社会上多数的人几乎从早到晚都在动的境界中,没有种种五光十色的刺激时,就觉得很空虚、无聊,这就是动得静不得。修行人如果知见偏差,对静境产生执着,则是静得动不得,当静境散了,烦恼还是存在,仍然是迷失本心。凡夫众生不是住在动的尘劳境界中找刺激,就是住在静境,动境、静境都是尘劳境界,执着动静二尘,心永远得不到解脱。
打坐时观心又观静,不起心动念,这样用功就能悟道吗?六祖大师破斥这与无上菩提心相违背,无上菩提心是绝对的心境,这念心了了分明,也就是无住生心。所以从无住生心、从了了分明来看,这个方法当然是不对,这只是修行的一种方便法。《六祖坛经》所讲的法门是直截了当,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之法。《楞严经》中「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所阐述的也是这个道理。
古人说:「要得真不动,动中亦不动。」真正的不动不起,不但是打坐的时候不动,顺境、逆境也不动,面对外面种种境界,心中没有任何取舍,这才是不动。不起,就是不起心,不起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不起杀、盗、淫之心。不动不起就是安住在不动、安住在定当中,但是若想要用这种方法契悟无上菩提,就会走远路。因为有法执,执着不动、执着不起、执着观静,这还有能观、所观。真正的不动,不但打坐时一念不生,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这念心都能自在,只起善念、不起恶念,看到好的不起贪念,遭人毁谤也不生烦恼,真正达到八风吹不动,这才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一行三昧。不了解这些道理,要想达到一行三昧的境界是不容易的。观心看静尚有能观、所观,不动不起只是一个定境,这当中没有慧、没有觉照的功夫,如此用功无法契入无上道,不能达到一行三昧的境界。
「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在迷的众生、愚昧的人无法契悟这个道理,不知道如何达到一行三昧、如何契悟直心,却执着方便法门为实有,因此走了远路,乃至于执着一些光影境界,这就成了颠倒。现在从看心观静、不动不起这个方向去用功的人很多,也有人执着身体要打坐,而不知道心要安住于何处,这就如禅宗祖师所说的「磨砖不能成镜」,执着身体打坐却不在心地上用功,根本不可能契悟无上菩提。但是,如果因此认为修行不需要打坐,这也是错误。打坐是方便法,因为走路容易疲劳、心容易散乱,睡眠时觉性又容易沉下去、入到梦境中,所以藉打坐来契悟无上菩提心。佛经及祖师大德法语中不乏赞叹静坐之文,如:「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六祖坛经》也提示大众,契悟这念心需要助道因缘,而打坐就是方便入道的法门。
如何在这念心上用功?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没有妄想、没有昏沉,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直到清净心现前,一念相应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念清净心求也求不到、想也想不出来,化掉烦恼、破掉执着即是,就这么简单。同样都在修道,却有很多人不知道从这念心上去修,而是对所修的法产生执着,不但执着法,甚至误解法,所以六祖大师说「如此者众」。
「如是相教,故知大错。」将错误的方法传授他人,不但自己犯错,受教的人也被误导,错上加错,是为大错。现在我们明白了,修行应该怎么修?「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所谓「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这才是真正在打坐、真正在心地上用功。
修观行要依次第而修,「境为妙假观为空」,为了安住自心,必须先观想一个清净的境界,由于想出来的境界是假有,还须将假有的境界回归原点,所以要观空;但是观空以后,执着空、住在空当中也不对。「境观双忘便是中」,能观的这念心、所观的假有以及空都要忘掉,不要执着,到了虚空粉碎,最后只有觉照存在。「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有能照、所照,就有前、后、内、外等种种分别,现在达到一念不生、纯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所以到最后还是归于中道实相。
憨山大师所说「以有入空,四大俱融」也是同样的道理,先由方便法门入手,从有而后入空,领悟地水火风四大相融。进一步还要不执空、不执有,所谓「以空入有,有则不朽。空有两忘,适同金刚」,始终不离当念,这一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处处作主,直至「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这就是一行三昧的境界。
修行,一种是顿悟,一种是渐修。真正悟到这个道理,安住在这个道理上用功,这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的「保养圣胎」。如果是从教理上用功,就要修戒、修定、修慧,修种种方便法门。可视自己的根基,配合外在的环境因缘,选择渐修或顿悟法门。如果对于一念不生的境界有所契悟,打坐时就用一念不生的法门。如果做不到一念不生,打坐时还有瞌睡、妄想、无明、烦恼,心始终静不下来、定不下来,就必须修加行,修四正勤等方便法门,例如诵经、持咒、早晚课诵,使自己善念时时现前,所以渐修和顿悟二者不相妨碍。
--------------------------------------------------------------------------------
(十四)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
这一段是讲顿悟法门,「我此法门」是指「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其中有渐修法门、有顿悟法门。渐修法门,是藉由诵经、背经、持咒、修六波罗蜜……从闻慧、思慧、修慧上用功。这里是讲顿悟法门,强调不思、无念。心达到无念的境界,没有男相、女相、在家相、出家相……没有任何形相。这念心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始终存在。这就是心之体。顿悟法门是佛法最上乘的法门,所谈的都是心性,是顿悟自心的法门,也就是禅宗所说的不二法门,又称为「教外别传」。
阅读佛经或听闻佛法,都要先了解这部经是大乘或小乘?是渐修法门或是顿悟法门?否则就无法会通。例如:佛法有八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都提到「念」,但这里为什么却「立无念为宗」?因为这是大乘法门,直显无为法。由于一般人不容易契悟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心体,心没有依靠,假使强调无念,就容易偏执一边,所以佛陀慈悲开「有念」的方便法——诵经、持咒、念佛、念法、念僧……,目的是让这念心先靠在善法上,到最后善法也不执着,就能达到「无念」。
《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要达到无为法,先要确立体、宗、本三个方向,以什么为体?以什么为宗?以什么为本?「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从上以来」,指从过去到现在。从过去到现在,六祖大师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说法,第一就是「先立无念为宗」,这个法门是以无念为宗趣、宗旨,就是大众听法的这念心要达到无念境界。所谓「无念」,不但是无恶念,连善念也不起。起善念属于「假观善」,契悟缘起性空属于「真空善」,不执着假有,也不执着真空,归于心体是「中道实相善」。中道实相是最高的善法,所以,无念才是根本。无念,就是佛经所说「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可思、可议,皆属有念。
禅宗法门是佛的心法,佛的心是无念境界。要契入佛的心要,第一步先要了解一切思维、推测,都属于有念;有念,就无法契入佛的境界。众生心猿意马,念念都在攀缘,这就是有念。如果不起心动念,就会迷迷糊糊,就会打瞌睡、觉得无聊,这并不是无念。无念也不是像木头、石头一样,不但不起心动念,而且觉性要存在,这念心无妄念、无杂念,了了分明。所以,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也就是所谓「起心即错,动念即乖」。
顿悟自心的法门先要明白什么是无念,先要契入无念。有念是众生,无念即是如来。大众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没有恶念、没有善念,看看当下这念心在哪里,这才是最重要的。
--------------------------------------------------------------------------------
(十五)
这念心有「体」、有「用」。「体」就像水的源头,找到源头就「用」无穷尽。所以,悟到心体──心之本体、心之体性,是最重要的。心体,就是心的源头。
哲学的领域也讲到体、相、用,佛法也是藉由体、相、用来说明心性。心体是无相、是空性,虽然是无相、空性,但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作用。起恶念,是染污的作用;起善念,是清净的作用。当这念心完全不起作用,而且清楚、明白、不动、作主,就是心之体。
「体」是体性、本体,「体」是空性。世间上的一切境界、一切事物,无论是有情、无情,到最后都归于空性。虚空是空,所有物质世界的体性也是空性。心体也是空,空性是相同的。空性之体相同,但是作用不同。有「体」才有「用」,心的作用是无远弗届的,不受高山、海洋……种种有形物质的阻碍。例如,与亲友身处两地,当你朝思暮想地关心他的生活、健康、安危,思念到极点,对方就能感应到,这就是心之用。
禅宗法门讲「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是直趋宝所,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地告诉大众:「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是什么境界?无念的这个心,就是无相的心之体。
人有种种相貌、四肢五官、男相、女相、美相、丑相、高矮、胖瘦……这些都是相。心性是无相。要契悟心体,就必须离相;有任何执着,都无法契悟心体。小乘藉由修「析空观」悟到空性,大乘更进一步,空也不执着。不住于空,就契悟到菩提心体。要想见到空性、见到菩提心体,都要离相,所以说要破除我执;除了破除我执之外,还要破除法执,空也不执着,虚空粉碎,就能悟到心性之体,才能明心见性。
不论修小乘或大乘,都要破相。破相,不是烧掉身体,而是用智慧来返照、观照。思惟是有念,由有念归于无念、归于心体,就开悟了。悟有深有浅,有时是悟到心的作用,有时是悟到心之体,有时是悟到心的作用与心体同时存在,有时是悟到心作用以后又归还心体。
当初惠明上座对六祖大师说:「我不是为了求祖衣而来,我是为了求法。我在五祖座下学了很久,但始终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六祖大师说:「你想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现在听我说,不思善、不思恶的当下,就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这念清楚明白、了了分明的心,这就是自己,也就是每个人的本心本性,又称为菩提心、心性之体。惠明上座听到这个道理,当下就契悟到心体、见到佛心。无念、无相、无住的这念心,就是心体、就是佛心。
王阳明也悟到心体,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曰格物。」王阳明所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与六祖大师开示惠明上座「不思善、不思恶」的道理,是一样的。有很多人误解了「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意义,认为这念心无善、无恶,岂不是天下大乱?事实上,「无善无恶」是告诉我们心性的本来面目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两边。善恶、是非、好坏……都是相对法,因此,要从「不思善、不思恶」这里去认识真实的自己。
--------------------------------------------------------------------------------
(十六)
社会上有些人误解了禅宗顿悟法门,不了解无论是善念、恶念都是有念,有念就是生灭,有念就是众生。因为心里有众多的念头生灭,所以称之为「众生」。想坏的事是生灭,想好的事也是生灭;想坏的事是作恶梦,想好的事是作好梦。无论是恶梦、好梦,到头来终归于无、终归于空,都是生灭的。所以,禅宗顿悟自心的法门告诉我们要不作梦,佛就是不作梦的人。这念心能到达无念、无相,当下就能契入如来境界。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每个人的心都有作用,检讨自己的心是起好的念头,还是坏的念头?起好的念头是好的作用,是福报、功德;起坏的念头,这念心就是黑暗,将来就感地狱、畜生、饿鬼的果报。所以,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这念心。不起贪心、瞋心、痴心、无明,就不会堕入三涂恶道。这念心起善念,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十善,乃至修种种善法,将来就是人间、天上的果报。更进一步,念佛、念法、念僧、修六波罗蜜,修一切善法而不执着一切善,到达无念、无相,就真正契入心体,当下就是解脱,当下就是净土。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体与心的作用是每个人都有的。起善念、起恶念都是生灭,但是,一般人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却是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心没有觉照、不能作主。所以第三步很重要,「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曰格物」,这念心时时刻刻要起觉照,只起善念,不起恶念,也就是佛法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也是这个道理,良知良能时时刻刻现前,革除心中的物欲,改革自己的习气,也就是「心灵改革」。儒家认为「格物致知」,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是最高的境界;在佛法来讲,这只是修行、修道的过程。良知良能是一种觉照、觉察,更重要的是最后必须要归于心体。儒家只知道「无善无恶心之体」,却不知道这念心究竟在哪里。
佛法有契悟心体的层次和方法,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如何返照才能契悟无念、无相、无住的心体?无念不妨碍有念,有知才知道有念,不知怎么会知道有念?所以,王阳明是从「知」字下手,最后悟到心体。知是「有念」,是心的作用。起好作用、除去坏作用,都是心之用。有念而不执着,当下就是无念,就归于「无善无恶」的心体。无念的这个心是清楚、明白、不动,这就是体。认识了心体,心就能不住在任何境界上。
--------------------------------------------------------------------------------
(十七)
「无住为本」,一般人认为的「住」,是身体住在旅馆、山洞、高楼大厦或茅蓬……。这里所说的「无住」,是指心不执着任何一个境界。想到过去,心就住在过去的境界。想到过去的成功、过去一帆风顺,现在是一无所有,觉得很悲哀,这就是心住在过去和现在。想到未来,心就住在未来,希望未来做一番大事业、发大财,有大名声、大权势……想来想去,未来也只是一个希望,也是一场梦。或是想到现在一切都不顺利,哪里有未来?愈想愈伤心,愈想愈悲哀,这些都属于众生境界。
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不想现在,三际不住,离开了过去、现在、未来,就超越了时间。不住在时间,不住在空间,也就是不住在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任何善恶、是非、美丑、得失……一切境界都放下,就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时间、空间,就契悟了实相。
佛法是绝对的智慧,开悟了,就能了解什么是「无念」,什么是「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现在虽然没有开悟,如果根据「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个方向来考验自心、安住自心,也就等同开悟。因此,六祖大师接下来就解释「无相、无住、无念」的道理。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什么是「无相」?人有眼耳鼻舌身意,眼所见、耳所闻,衣食住行、行住坐卧,都没办法离开「相」。眼睛所见到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事事物物,都是相。一个境界就是一个相,是心与境相互作用的显现。要如何离开这些相?要「于相而离相」,在有相当中,将人与人之间的事、人与物之间的事处理好,处理好之后不执着,这就是「离相」。离相,并不是离开世间,而是不执着一切相。无念就离相,无念就是无相。
与「离相」相对的就是「着相」。例如:认为自己从早忙到晚,日以继夜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别人都不如我精进、不如我有道心、功德不如我大……有这种想法就是「着相」。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藉由大众的善因、善缘,才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如果没有大众的发心,事情也无法圆满。《梵网经》云:「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很多事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所能成就的,功德成就了,要有「功德归三宝,好事给大众」的观念,这就是离相的方法。离相,就是不执着,并不是不要善法、功德。勤修善法而不执着善法,有了过失不推给他人,不居功、不诿过,大乘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这里去体悟。
--------------------------------------------------------------------------------
(十八)
不了解「于相离相」的道理,就容易起烦恼,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祖师常说,不要逃境安心。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对现实,在假名、假相、假有当中「宴坐水月道场」,修一切善、断一切恶,然后,于一切法、一切境界都不执着,修一切善法又不执着善法,当下就离相了。
悟到缘起性空的道理,也是离相的方法。一切法都是缘起、都是性空,功德也是缘起、也是性空。虽然是缘起性空,但是离开缘起法就没有佛法。因缘和合才能修建道场、才有讲堂,因缘和合才能打禅七,因缘和合才能出家,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都是大众的功德。既然是因缘和合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