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无碍地行走 “生死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你连这一关都过不了,出家干吗?”这是本焕长老圆寂前对衣钵传人印
顺大和尚的最后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放下生死尘劳,了无牵系。他用一生带世人走了一整个世纪——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他用一个世纪的时光行走,将佛的慈悲洒遍世界。
长老童年丧父,家境贫苦,自小辛苦料理农务,长大后又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出家后不久即逢战乱,且遭丧母之痛,后来更是历经二十多年牢狱生涯,及至出狱,他已是古稀之年——如此坎坷多舛的遭际,在一位百岁老人身上并不显山露水,只是悄然沉淀为一种并不耀眼的光芒。一切磨难,只如白水饮下;百年时光,只洗净沧桑铅华,这位不改天真赤子之心的高僧,仍旧虔诚如初,欢喜如初。
古人云:“大德必寿。”本焕长老的长寿秘诀不仅仅是素食养身、规律生活,更是不惧年高的勇气,笃定淡然的生活态度,开朗宽阔的心胸,以及不失童心的本真天性。
人们总以为,大德高僧与寻常人的生活离得很远,他们以成佛为目标,苦修苦行,持戒诵经;而世间大多数人则吃喝拉撒,行坐住卧,上班下班,恋爱分手。
但是,他们又与世间贴得很近:尘世喧嚣,如何安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这些困扰寻常人生的问题,在佛清净从容的智慧中,都会有一个答案。
在本焕长老那里,这个答案只有简单的三个字:“放得下。”他曾说:“能够放得下来,才能提得起。”“放下”和“提起”,在长老的一生中,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正如长老圆寂前,既开示弟子要放下生死,又留下修建四座寺庙的遗愿——一边是放下,一边是提起,两边皆是欢喜。
在高旻寺修行时,本焕长老曾坐九十一天不倒
禅,为的是苦修以达开悟。寺中方丈来果老和尚被他的赤诚佛心打动,要提升他为寺中最年轻的执事,本焕却放弃了这次机会,选择千里叩拜五台山,进一步磨炼自己。本焕长老留下的文字不多,口头上的开示也不多,因为“行愿大千”,只在于“行”。用不着长篇大论,只需一举一动,便步步莲花生。
什么该毫不犹豫地放下,什么又该勇敢地提起,长老心中一直都有一盏灯,光芒万丈,照亮脚下,照破人心的执着。
放得下的是“我”,是名闻利养,是计较,是生死;放不下的是众生,是慈悲,是结缘,是行走。
长老一生救人、助人、度人、成人无数,功德无限,但他放下了功德;他苦行终生,修为深厚,被誉为佛门泰斗,但他放下了荣誉;他以百岁高龄,每日端坐斗室数小时,接待数万信众,却从不以其为苦;他行走于世,遭遇磨难,经历坎坷,却矢志不渝,将佛教振兴于当代,使之成为数百万人的人生指引和心灵慰藉。
提起与放下的智慧,简单而深沉。人生之难,不在于时日的短暂,也不在于生活的艰难或心灵的痛苦,而在于我们没有找到那条无碍行走的路。促人成长的磨炼,催人奋进的精进心,与人为善的利他心,提不起;容易变质的快乐,起伏不定的得失,害人害己的贪欲,却徒然放不下——如此人生,自然苦上加苦。
若能无碍行走,心甘情愿地放下,坦荡勇敢地提起,那么,无论喝茶吃饭、工作睡觉、待人接物,都能保持恬淡安然的态度,使名不入心,利不入眼;成不失谦和,败不失从容。
佛心可以无处不在,也可以淡然无痕。佛陀为度众生,说法几十年,但最后他却告诉自己的弟子,他什么也没说。因为说得再多,也无法代替谁得道成佛。
好比我们烦恼痛苦时,希望捧读、聆听本焕长老的开示,从他行云流水般的智慧中拾起禅机,顿悟当下苦乐,却只听到长老朗声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
当人们在本焕长老谆谆的教诲中谦逊地低下头,在他慈悲行愿的足迹前景仰赞叹时,长老却告诉众人不要执着于别人的言语、别人的生活,而要调转目光,去看自己的足迹,然后抛开自私、懈怠、傲慢、欲望,活出真诚、坦荡、谦和、慈悲——这便是本焕长老沉淀百年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