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以心为本,以道为尊

发布时间:2019-10-13 09:50:31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以心为本,以道为尊

憨山大师所言,表面看是在谈儒释道三家的不同,实则正是以简别三家不同,而会归于“同源于心”的要道,进而立于“以心为本,以道为尊”的高度,抉择禅人处世、导俗与入道的深妙智慧。 

\

 憨山大师在《学要》中认为“春秋”“老庄”“参禅”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则一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又进一步指出,三者虽备,但关键在于知其“要”——“三者之要在一心”。憨山大师云: 

 “然是三者之要在一心。务心之要在参禅,参禅之要在忘世,忘世之要在适时,适时之要在达变,达变之要在见理,见理之要在定志,定志之要在安分,安分之要在寡欲,寡欲之要在自知,自知之要在重生,重生之要在务内,务内之要在颛一,一得而天下之理得矣。  

 “称理而涉世,则无不忘也,无不有也。不忘不有,则物无不忘,物无不有。物无不忘,物无不有,则无入而不自得矣。故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会万物而为己者,其唯圣人乎?  

 “噫!至矣尽矣。妙极于一心,而无遗事矣。是故学者,固不可以不知要。” 

 憨山大师之意,何其明了!  

 若能知晓三家皆以“心”为要,则各家宗旨自彰,各尽其智,各显其用,各得其所,学人自然能悟其同而不妨辨其异,能尽其末而不碍得其本。  

 反过来,也正是因为不能明了三者之要同在一心,参禅学佛之人或只能用抹平三家不同的方式而笼统求同,或因为强调以佛为尊而无法融摄诸家,不能通达世学。憨山大师批评如此求道是“学佛而不通百氏,不但不知世法,而亦不知佛法”,云:  

 “忽撞引及子史之言者,如拦路虎,必惊怖不前。及教之亲习,则曰彼外家言耳,掉头弗顾。及见口义副墨,深引佛经,每一言有当,且曰佛一大藏尽出于此。而惑者以为必当,深有慨矣!嗟乎!是岂通达之谓耶?质斯二者,学佛而不通百氏,不但不知世法,而亦不知佛法。解老庄而谓尽佛经,不但不知佛意,而亦不知庄意,此其所以难明也。故曰自大视细者不尽,自细视大者不明。  

\

 “余尝以三事自勉曰: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知此,可以言学矣!”  

 憨山大师又举西域经论诸师“善自他宗”之例言:

 “西域诸祖造论以破外道之执,须善自他宗。此方从古经论诸师,未有不善自他宗者。吾宗未学,安于孤陋,昧于同体,视为异物,不能通融教观,难于利俗。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穷教典,苦于名相支离,难于理会。至于酷嗜老庄为文章渊薮,及其言论指归,莫不望洋而叹也!”  

 看来憨山大师对于诸家思想,既不允许佛门无知“比附”盲目抬高,也不允许盲目地斥之为外道,而是要求要“善通达自他宗”,以破外道之执。目前看来,憨山大师的看法,恐怕还是最公允且最值得借鉴的判断了。

 当然,憨山大师谈涉世、入世、出世的关系,不仅是为了“善自他宗以破外道之执”,也不仅是为了处理好入道与处世、导俗的关系。处世、导俗的智慧,终究是要以“入道”为目标,而为“入道”服务的。只是,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因为有着“以心为本,以道为尊”的共同基础,在处世态度方面,儒释道三家其实有着天然的相应。虽然佛教的道次第十分严谨,但实际处世、导俗和入道部分,三家基本上有着共同的选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原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