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
“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道:“南岳!”
意思是说他从湖南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那儿来的。当时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大振禅风,石头希迁禅师在湖南阐明心要,因此当时学者不是向江西马大师问道,就是向湖南石头和尚请法,来往“江湖”成为一时美谈,“江湖”一语也就延用至今。
马祖不客气地指示道:“你从南岳来,辜负石头的慈悲,你应该赶快回去,其它地方并不适合你去!”
慧朗于是再回到石头禅师那儿,请示道:“如何是佛?”
石头答道:“你没有佛性。”
慧朗满怀疑惑:“蠢动含灵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因为你不是蠢动含灵。”
“难道慧朗不如蠢动含灵?”
“因为你不肯承担!”
慧朗终于言下大悟。
学佛之人要肯定自己,肯定自己修学的处所最为重要。有些学人不了解自己,不信任常住,到处盲冲瞎撞,最后回头,才发觉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为人处世,应先认识自己,忠于自己,忠于工作岗位,切莫因为未受重用而东奔西跑,只因自己不肯承担,最后一事无成。
南岳怀让禅师在般若寺住持时,发现每天下午有一位青年在大雄宝殿里打坐参禅,看样子,这位青年很有慧根,因此很关心地问道:
“请问朋友,你在这儿做什么呢?”
青年不喜欢有人打扰,勉强答道:“打坐!”
怀让禅师再问道:“为什么要打坐呢?”
青年已经很不高兴,但口中仍回答道:“成佛!”
怀让仍慈悲地再问道:“打坐怎么能成佛呢?”
青年不再回答,似乎嫌这位老和尚过分噜苏。
怀让禅师不得已,就拿了一块砖头,在青年座旁每天推磨,经过多日,青年终于非常好奇地问道:“请问你每天在此做什么?”
怀让:“磨砖头!”
青年:“为什么要磨砖头?”
怀让:“为了要做镜子。”
青年:“磨砖怎能做镜子呢?”
怀让:“磨砖既然不可能作镜子,那你打坐怎可成佛呢?”
青年大惊,这么一句平凡的问话,使他傲气全消,立刻恭敬地起身顶礼问道:“那么要怎样才对呢?”
怀让禅师非常和善地答道:“譬如赶一辆牛车,假如牛车不进,是应该打牛呢?还是打车子呢?”
青年听后礼拜,跪下来问道:“要如何用心,才能达到无相三昧的境界?”
怀让禅师答道:“学心地法门,就像播种,我为你讲解法要,就像天降甘霖,只等因缘和合,就能见道。”
青年终于言下大悟,他,就是禅门一代宗师马祖道一禅师。
从马祖道一禅师悟道的过程看来,参禅的目的是明心见性,光是打坐,当然不能明心见性,因为禅非坐卧之相,不能把禅限于固定的形态,打坐可以用来通达禅道的方法,但不是目的,牛车不进,打牛即行,不关车事;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心为万事之王,任何修行,重在明心。
马祖道一禅师是四川人,自南岳得道以后,就回到家乡来弘扬佛法。据说到家以后,只有他的一位嫂嫂很相信他,求他传授佛法。
他笑着说:“你真的相信我啊!那你拿一个鸡蛋,把它悬空挂起来,每天早晚把耳朵贴到鸡蛋去听,等到它出声音和你讲话时,你就会得道了。”
嫂嫂果然深信不疑,一切照办。
马祖走后,她听了多年,也听不到那个鸡蛋的声音。可是,她不灰心,照听不误。
有一天,正当她听的时候,细绳子断了,鸡蛋落下打破了,嫂嫂因此而大彻大悟,得道了。
无德禅师一向在行脚,一天来到佛光禅师处,佛光禅师对他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可惜为什么不找一个地方隐居呢?”
无德禅师无可奈何地答:“究竟哪里里才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道:“你虽然是一位很好的长老禅师,可是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
无德禅师说:“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下来。”
无德禅师在佛光禅师处住下来,一天,有一学僧问道:“离开佛教义学,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道:“如果是那样的人就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说:“你问得很好,你问得很好!”
学僧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
无德禅师道:“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如何呢?”
无德禅师答道:“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
学僧问:“什么是您禅师的家风?”
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地责问说:“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也就不客气地答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是认真地责问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说:“打坐!”
学僧更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个铜钱给学僧。
学僧终于省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报告说道:“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我现在已找到隐居的地方!”
自古以来的禅僧,有的行脚云水,有的陆沉隐居;有的躲藏盛名之累,入山惟恐不深;有的接待十方,等待有缘的传灯之人。究竟怎么做才是禅僧真正的生活行止呢?正如无德禅师所说:“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藏的时候隐藏。”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