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佛源(M)1 第12页 共22页
盲【盲人摸象】这是《涅槃经》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大臣受王敕,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及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否?’众盲各言:‘我已见’。王言:‘象类何物’?触其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触其耳者言:‘象如箕&rsq
uo;。触其头者言:‘象如石’。触其脚者言:‘象如臼’。触其脊者言:‘象如床’。触其腹者言:‘象如瓮’。触其尾者言:‘象如绳’。善男子: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是众相若悉非象者,离是外更无别象。”盲人摸象比喻各人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用以指无知之徒妄下结论。亦写作“盲人说象”。如元·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齐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品评,正如盲人说象。”(无名氏)
门【门外汉】指外行人,是说他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五灯会元·天竺证悟禅师》:“谒护国此庵元禅师,夜语次,师举东坡《宿燕林偈》(原偈中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是门外汉耳。’师通夕不寐,乃晓钟鸣,去其秘畜,以前偈别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门外汉。’师礼谢。”东坡欲从溪声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声色与见闻等如虚空华(花),本无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说他是“门外汉”。至今广泛用以称外行人。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七八首:“倘攻之曰门外汉,我闻之欣然。”(禹振声)
梦【梦幻泡影】人生无常,世事虚幻,不可捉摸,常常谓之“梦幻泡影”。语本《金刚经》中的著名的“六如偈&r
dquo;:“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除“梦幻泡影”外,还有“露”、“电”二喻,故称“六如”。明才子唐寅号“六如居士”,即本于此。《大日经》所说“十缘生句”中也包括“梦幻泡影”(“泡”作“浮浪”)。其他佛书上引用这个比喻的也很多见。“梦幻泡影”比喻的对象是“一切有为法”,即世间所有可以感知的事物,有形有相,有声有色。佛教认为,“有为法”无不虚妄。“梦”喻梦中所见本无,“幻”喻幻术所化不实,“泡”喻易生易灭。“影”喻从(光和形)缘而现。《维摩诘经·方便品》载,维摩诘大士“示疾”,说人身虚幻无常。谓人身如梦,“为虚妄见”;如幻,“从颠倒起”;如泡,“不得久立”;如影,“从业缘现”。后在文学中运用如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五出:“生呵,一心怀远恨,千丈系游丝;死呵,如梦幻泡影,那有再来时!”(李明权)
迷【迷头认影】这是《楞严经》里所说的宝罗城狂人演若达多的一则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演若达多是个从来不爱梳洗的人,蓬头垢面。古代没有镜子,他也无法认识自己的面目。一天,他口渴了,走到河边喝水,河水清澈见底,当他俯下身子的时候,看见水里有一蓬头垢面、狰狞可怕的影像,演若达多转身就跑,逢人便说:河里有一鬼魅,是如何如何的形象。他哪里知道,水里的“鬼魅”便是他自己的“尊容”。故事用以比喻迷失本性,不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说:“诸祖相继,至于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语言,岂不是先圣方便之道?自是当人不信,却自迷头认影,奔逐狂途,致使竛竮,流浪生死。”同书卷六说:“不识家珍,迷头认影。”后来用“迷头认影”形容十分糊涂。(无名氏)
面【面壁】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航海来到中国,先应梁武帝邀请至建康,话不投机,又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见《景德传灯录》卷三、《五灯会元》卷一)。达摩后被尊为中国禅宗的东土祖师。面壁又称壁观,是达摩祖师禅的主要内容之一。达摩曾有一偈概括面壁的精义:“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引)相传达摩面壁十年(一说九年),身影透入石中,谓之“影石”。后用面壁指专心一意地参悟。如宋·刘克庄《题小室》诗:“近来弟子俱行脚,谁畔山僧面壁参?”独处不语,也称面壁。(李明权)
冥【冥司】一般指地狱、阴间。如《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变文》:“生前不曾修移,寺堕阿毗地狱,永属冥司,长受苦毒。”又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君诚多情,妾当竭力,然闻投生有地矣,不知尚在冥司否?”也指阴间、地狱的主司。如清·袁枚《新齐谐·唐配沧》:“冥司念我居官清正,敕为武昌府城隍。”(李明权)
俗语佛源(M)2 命【命根】佛教认为从生到死的一期生命有三个要素:寿、暖、识。“寿”就是寿命,维持寿命的功能谓之“命根”,从梵语jivta而来。命根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所生的。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说:“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色心不断的意思是一期生命的身心活动延续不断。《俱舍论》卷五指出:“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暖”是以体温为标志的生理活动,“识”是以认识为标志的心理活动。命根能维持暖和识,并以暖和识为其存在的依据。死去或被杀,称为断命根。如《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王变文》:“罗睺大臣近生要恶逆,谋夺国位。杀父王竟,寻起四兵,伺捕二兄,已断命根。”后来,俗语中称及其重视的人或物为命根子。如《红楼梦》第二回:“政老爷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此命根指贾宝玉,是史老太君(贾母)最疼爱的小辈。又如秦牧《花城·土地》:“呵,这宝贵的土地……而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作命根子。”此指劳动者珍视的土地。(李明权)
摩【摩登】“摩登伽”简作“摩登”,梵语matanga,系古印度旃陀罗族的贱民,以清道为业。佛经中有一部《摩登女经》,谓阿难持钵乞水,遇摩登女。女悦阿难,告母:“非阿难不嫁。”母请阿难赴宴,具述女意。阿难道:“我持戒,不蓄妻。”欲辞去。母以邪术蛊惑威逼阿难。阿难方窘迫间,佛持神咒救阿难出。明日,女复追阿难。佛示以人身不净等法。女悔悟,后成正果。《楞严经》亦以阿难遇摩登女事为一经的缘起。“摩登女”的故事说明爱欲污秽不净,是生死与烦恼的根本。明·徐渭《翠乡梦》第一出:“当时西天那摩登伽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用一个淫咒,把阿难菩萨霎时间摄去,几乎儿坏了他的戒体。”即用此典故。也省为“摩登”。如元·伊世珍《琅环记》卷上:“天女本来净,摩登淫第一。”近代用摩登音译英语modern,意为时髦,合乎流行的式样。(李明权)
磨【磨砖作镜】研磨砖瓦欲作成镜子,只能是徒劳无功。此语喻办事不得要领,终不能成功。原典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五:唐朝道一和尚常习坐禅,未能悟道。南岳怀让禅师问他:“大德坐禅图什么?”回答说:“图作佛。”怀让即取一砖在他庵前石上磨,道一问磨砖做什么,怀让回答“磨作镜”,道一奇怪道:“磨砖岂得成镜?”怀让反问:“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接着怀让开导道一说:“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是打车对还是打牛对?你是学坐禅,还是学作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作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一番话使道一如梦初醒,于是他拜怀让为师,以后逐成禅宗史上一位著名的禅师。(无名氏)
魔【魔】“魔”是梵语mara(魔罗)的省音。原来译作“磨”,梁武帝认为“字宜从鬼”,改成“魔”,沿用至今。“魔”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等,亦作“恶魔”。一切扰乱身心、障碍修行的事物,均可称为“魔”或“魔障”。经中关于“魔”的讲法很多,主要有“四魔”为障:一是“烦恼魔”,即贪、嗔、痴等。二是“五阴魔”即种种身心烦恼。三是“死魔”,即生死无常的威胁,四是“天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名叫“魔波旬”(marapapiyas),意译为“恶障”。据说他经常率领魔众到人间去破坏佛法。释迦牟尼“成道”前夕,曾在菩提树下降伏了魔波旬率领的魔军。《西游记》等神话小说中关于“魔”的描写都源于佛经。后来,用“魔”、“魔鬼”泛指一切恶徒邪术,也引申指神奇之事,如“魔术”等。(李明权)
木【木鱼】可供打击而发声的东西,印度人称为Ghanta(犍槌),意为声鸣、打木等。在寺院中,犍槌用于集众、报时等。晋代法显谓,他在于阗瞿摩帝大乘寺见“三千僧共犍槌食”(《佛国记》)。“木鱼”应是一种中国化的犍槌。《隋书》和《唐律疏议》中提到的“木鱼”是一种鱼形的木质符信,作用类似于虎符。唐·司空图《上陌梯寺怀旧僧》诗云:“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可见至迟在唐代,寺院中已普遍使用木鱼了。原先的木鱼是刻木为长条形的“直鱼”,又称“长版”或“梆”,悬于库堂之侧,用于集僧、报时。《敕修百丈清规》谓:“木鱼,斋粥之时长击二通”,又谓“木鱼,报更则随更次第击之”,即指“直鱼”而言。稍后又产生一种刻木中空的“团鱼”,唐人亦称为“鱼鼓”。相传鱼昼夜常醒。作鱼形,是为警觉信众,防止昏惰。“团鱼”形制较多,用于念佛诵经时调整音节,一般为深红色或涂金,还有龙形或双鱼形的。吃斋、敲木鱼念佛的形象,民间是熟悉的。如张天翼《儿女们》:“他瞟了那边一眼,瞥见五姨太太敲着木鱼念经。”后来,僧人亦有敲木鱼报晓或化缘的。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又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一日,有游僧乞食于塾外,木鱼琅琅,自辰逮午不肯息。”明代以后,木鱼又逐渐发展为戏曲、曲艺和民乐中的打击乐器之一。(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