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正法师
(经典出处增支部中阿含经3·38、117·柔软经、律藏·大品、法藏品等)要谈佛教,应该先谈佛陀出家的缘起。在后世的佛经里,对于佛陀出家的理由是以所谓的“四门出游”故事加以润色的。即佛陀还是太子时由东西南北四门出游,看到众生的老、病、死等诸苦而生出离世俗之心。出家:当佛陀住在舍卫城郊外祗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佛陀为比丘讲了一则自己出家的来龙去脉。“比丘们啊!没有出家以前,我过着非常幸福的日子,我的老家那边有个池塘,漂浮着很多美丽的莲花。在房子里也常能闻到栴檀香的芬芳,所穿的都是迦尸产最上等的衣料。我家有三处宫殿供我居住;冬天住在冬宫,夏天住在夏宫,春天住在春宫。在夏天的雨季里,我整天在夏宫里以歌舞佳丽取乐。出门时,自有白伞为我遮阳。别人吃的都是米糠拌稀饭,而我家吃的则是大米山珍。虽然如此,还是留不住佛陀,因为佛陀解不开生、老、病、死的问题,佛陀继续和比丘们开示道:“比丘们啊!在那种生活当中,我就这么想:愚昧的人只会见别人衰老而厌恶他,却不知自己也免不了将见的衰老,仔细想想我自己也免不了将见衰老,因此不能看到别人衰老,就去厌恶他。比丘们啊!一想到这样,我青春的娇逸也就完全没有了”可以想像得到,对于病或死,佛陀也有了同样的感受。因此,佛陀在还年轻,发犹漆黑,意气风发之时,就剃发出家,在父母恸哭中,离家进入沙门。这则故事,本来是告诫弟子们对青春之娇逸、健康之娇逸、生存之娇逸等世俗的娇逸而说的。但在佛陀的自述里,我们知道了佛陀出家的始末。修行:小部经典·经集·出家经·120章关于佛陀出家后的修行过程中,在【经集】里面是以韵文这样记载的:出家后的佛陀,离开了他的家乡迦毗罗卫,南下渡过恒河,来到摩羯陀国的都城-王舍城。佛陀未成道之前,赴摩羯陀国进到王舍城托钵乞食,他容光焕发,步态优美,过路人等皆惊叹赞美。摩羯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看见佛陀的风采后,亲自前来会见佛陀,力劝佛陀还俗做官。国王对佛陀说:“你还年轻,是位帅气精明的青年,前途灿烂,无可限量,定是出身不凡的武士吧?”国王示以高禄,要佛陀加入他的精锐部队,还问起佛陀的出身。佛陀回答他道:“国王啊!在那雪山山麓下,自古就有一个属于拘萨罗的部族;它是财富、勇气兼备而举止端庄的部族。这个部族被称为太阳的后裔,其中一个氏族就是被称为“释迦”的贵族。我由释迦族出家,并非渴望俗世的荣华富贵而来到这里。”这是少数记载有关佛陀出家修行消息的一段佛陀口述的对话记载,也是释迦族有关佛陀出身的珍贵记录。是以后佛教传承中重要的依循。正觉:小部经典·自说经1·1在离开王舍城不远的优留毗罗村,尼连禅河畔的一株大树下,佛陀终于得到了“大觉成就”,又称树下正觉或称悟道。当时佛陀所领悟的思想内容是什么,是我们任何人都想知道的一件事。这里有一经,词句朴实简明,为初期佛教弟子们口述下来的经典,可以供大家参考了解其内容。刚刚得到正觉的佛陀,来到优留毗罗村,尼连禅河畔一颗菩提树下结跏而做,一连七日,享受着解脱的快乐。七日过后,世尊就离开座位,在初夜时分,循序思索缘起之法,之后开口赞道:“真诚地以热诚思维的圣者,当万法露出曙光,我的疑惑便云消雾散,因为我已了解缘起之法的道理!”
这部经的叙述,仅止于此。其中有两次以长行的散文和偈颂的韵文叙述了佛陀所领悟的正觉内容。接着佛陀解释说:“缘起之法就是:有此故有彼,此生故彼生。因此,当这个世间一切存在的事物露出曙光时,一切的迷惑就消失了”缘起:相应部经典·阿含经缘起之法既然是佛陀悟道的真理,身为佛弟子,也就必须要弄明白缘起之法,以作为理解佛教的基石。现在我举一个佛陀的说法,来供大家了解缘起的涵义。某日,在舍卫城郊外的祗园精舍内,佛陀照例召集比丘们来说法。佛陀道:“比丘们啊!今天我来和大家讲讲所谓的缘起和缘生,大家要仔细地听,仔细地去思考。”接着佛陀开口宣说缘起的要谛:“比丘们啊!到底缘起是什么呢?比方说,有生就会有老和死,这是事实,不管我是否存在,都不会改变。本质上,生死这两者是相依的。由于我领悟到这一点所以教示你们,劝醒你们,叫你们认真的去想一想。正觉的本质是缘起,而所谓的缘起就是存在的法则。”这个法则不管佛陀出生与否,都有会永远存在的。以现代的用语来说,就是原因和结果(因果)的法则。
缘生:阿含经1`23-55相应部经典·律藏七分佛陀继续讲起缘生,他说:“比丘们啊!譬如老、死就是缘生。有了缘(无明无知),就会接着产生老和死。因此消灭缘,即可消灭老死。”佛陀出家的课题就是为什么人会生、老、病、死?其目的在寻求一个真理,以救济那些苦难的众生。佛陀领悟到缘起之法而找到了这一个道理:一切万物是以缘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消灭缘即可消灭依靠缘所生的一切,包括老、死。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苦就是缘生。”缘起补充说:
阿含经1·2·6佛陀时常教诲弟子们,在精舍静居的时候,最好的修道莫过于神圣的沉默与有关教法的谈话。就在这个时期,舍利弗与摩诃拘絺罗也住在波罗郊外的鹿野苑。一日清晨,摩诃拘絺罗拜访舍利弗,请教有关教法的疑问。他问道:“我的朋友舍利弗啊,老死是自己所招来的呢?还是他者所招来的呢?抑或是无因而生的呀?”请大家注意,在这里所指的老死是一个统称,意味着因有限的生命而带来的一切痛苦,佛陀教育的根本课题就是要解决这些痛苦。如今,摩诃拘絺罗的这个就老死的发问,是因当时的知识分子探索问题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自作,他作,无因生,一个一个的问下去。不过释迦佛陀思考的方法以此截然不同。因此舍利弗为用佛陀的讲解方法告诉摩诃拘絺罗,可是他却无法放弃旧有的思考方法,因此无法理解舍利弗的说明。拘絺罗说道:“朋友舍利弗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此时舍利弗使用了比喻,说明对于缘起的看法。他告诉拘絺罗:“我的朋友啊!那么我就用比喻来说明吧。假使这里是个池塘,这里有两支芦苇,那么这两支芦苇便可相依而立。同样的道理,有此即有彼,有彼即有此。如果现在拿掉一根,那么另外一根芦苇便会倒下啊。同样的道理,无此即无彼,无彼即无此。” 简单的说,我们想要解决老、死的问题,不应从现实的方面去追问,而是设法去了解它与缘起之间的相依关系才对。在祗园精舍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忽然想起自己在菩提树下得到正觉时的情景,于是和比丘们开示:比丘们呀!有一个人迷路在没有人烟的森林里,偶然发现古时候的人所走的古道。这个人就一直沿着古道走下去,终于看到了一座古城。那个古城被园林所环抱,在池塘里漂着美丽的莲花,是一个令人心神恬静安逸的古都。这个人回来后就禀告国王说:“但愿在那边赶快重建一个城市吧。”国王听后甚感兴趣,就命令大臣到那里建造城市。后来那个城市的人越来越多,极尽繁荣。佛陀继续开示说:比丘们啊!同样的道理,我也发现古时候正觉者所走的修行道路。古时候正觉者走的是什么道路呢?那就是八圣道;就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支正道。比丘们啊!我沿着这条路走,不久就知道了老、死所存在的因缘。并且知道如何去克服老死,并且发现能克服老死的修行方法。比丘们啊!我知道这些事,就将这些事教示于你们这些比丘、比丘尼和在家的人民。所以,这一条道理为好多人知道,极尽荣盛扩展,以至于将来会扩展到整个无限的世界。佛陀的这个譬喻告诉我们,由佛陀所觉悟的这条道路其实是一条人生究竟的安乐之路。这条道路虽然由佛陀所发现,并由佛陀亲自教谕,不过对于佛陀自己本身而言,这只不过是发现古时候正觉者所走的道路罢了;佛陀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启示了究竟安乐的道路,对佛陀来说,这只不过是善用人人本来具有的永恒觉性而已。恶魔:阿含经1·1-5在叙述佛陀言行的经典中,有不少有关恶魔的故事。这种叙述的方式,其实是假借恶魔来形容那些存在于我们自己内心各种不好的欲念,因为佛陀就会经常指着自己内在的恶念或者不安于屈服内在的恶念,来回答弟子们的问题。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就是佛陀自己本身是如何消融内在不安份的经过。话说佛陀在成就大觉前不久的一天,在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静坐。“好在我放弃那种苦行,抛去那种无益的苦行,这实在是最好的觉悟啊。坚持正念,以至得到开悟,真是美妙极了。”佛陀就这样地想了又想。这时,恶魔窥知了佛陀的心念,便用一首偈向佛陀说:“不离苦行,年轻人方可清净,你迷离清净之道,自以不净当清净。”佛陀知道这是恶者魔罗的作为,便也用另一首偈回答:“为不死我修苦行,而今明知毫无裨益,就像一只被搁在陆地上的船,那是没有意义的。我现在以戒、定、慧来修得菩提之道,而今已经到达究竟的清净,破坏者魔罗你失败了!”恶魔惊讶地说了一声:“佛陀看穿了我!不再是那些愚昧的众生啊!”于是便悄然地走开了。
依正法不依人:相应部·阿含经·尊重篇古代的文学形式,有一定的形式或者叙述的规范,比如在佛陀时代,便喜欢以客观带点神话的方式来叙述事物。例如,当自己内心发生不安分或者恶意的念头时,会把它当成恶魔的私语来加以描写;或者在自己的内心发生好的念头或者信心时,则把它当成梵天(古印度之神)。话说佛陀在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成就大觉后不久,心中起了这么一个念头:没有值得尊敬的人,生活是不安的。能否找到一位值得尊敬,有智慧的沙门或者婆罗门(祭司)做我的皈依者呢?以后世的佛教徒的常识来讲,这的确是不可想象到的事情。但仔细一想,当时的佛陀不过35岁,虽然达到了究竟的觉悟,但仍未有唯我独尊的想法,纵使佛陀想找个思维相同的人以便依靠,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所以佛陀就逐一想了想当时有名的思想家,可是依然找不到一位值得他尊敬、依靠的。就在这时候,佛陀忽然闪出这么一个念头:我依靠法而悟道;既然如此,我应该尊敬此法,敬重此法,师事此法才对。此时,梵天(印度天神)知道了佛陀心中的念头,立刻由梵天界下来,显现在佛陀的跟前说:“世尊啊!事实诚然啊,以往的佛陀者都是尊敬法,敬重法,师事于法。未来欲成佛者也是要这样修持的啊!所以你现在是佛陀的世尊,亦应尊重法、敬重法、师事于法啊!”以后世的佛教术语来说就是:依法不依人。这种修学佛法的态度正是佛陀亲身体验的。
说法:
相应部经典·劝请·增一·阿含经那是佛陀成就不久的事,有一天,佛陀安静地坐在尼连河畔一颗大树下,心中忽然想到:我刚刚觉悟,既然如此奥妙殊胜,我应该广为众生解说。但是即使我宣说了,众生也许无法理解,那可能也是徒劳无功啊!沉思中的佛陀,想着想着,便陷入沉默之中。这是佛陀的一大难处,何以故?因为佛陀所领悟的道理是如此地和整个宇宙世界相通奥妙,如果没有办法向众人宣说,就怕死无常来的时候这些甚深微妙的道理从此也就消失了,这样佛教就没有办法流传下去啊。但是顷刻间,佛陀随即打破沉默,下定决心传道说法。在典藏【梵天劝请经】里,即以传神的手法将此段过程描叙出来。且说梵天(印度神灵)获知佛陀陷入沉思,因此担心这个世界因为缺少真理的照耀,而会陷入长久的黑暗,于是梵天决定劝请佛陀为世间说法传道,于是现身到佛陀跟前,他祈请佛陀说:“世尊啊!去说法吧!这个世界也有灰尘遮眼不深的人,这些人若能听法,或许也可以领悟道理啊!”因此,佛陀想起对众生的慈悲,再度以心眼观察众生相。这个时候,映入佛陀心眼的众生相,在经典里即以池中的莲花现向出来。池塘里,青莲、红莲、白莲、黄莲竞相争艳。有些还在泥土中即将开出花朵。有些浮出水面,马上就开出花朵来。更有些远离水面伸出花茎开花,亦即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莲花。观察到众生种种世间相后,佛陀便下了说法传道的决心。佛陀振臂一挥高声呼到:现在我要开启甘露之门,凡是有耳朵的人就听一听吧!抛弃不实无益的迷信妄想吧!我今开始为你们宣说一切微妙法!
初转法轮:
律藏·大品·一四分律佛陀虽然下了传道的决心,但去哪讲,又和谁去讲呢?佛陀慎重地思考着:我应该先向谁来说这个法呢?能够快速理解和领受这个法的人会是谁呢?佛陀首先想到的是阿罗罗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这两位思想家,然而这两个人却已经死了,于是佛陀把选择放在了五个比丘身上。这几个比丘在佛陀刚出家修苦行的时候,都曾经帮助过佛陀。经过打听,得知他们五人都正好都在鹿野苑,那里离佛陀觉悟之地足足有二百五十公里之遥。但是佛陀不辞辛苦,为了布施最初的教法,毅然动身步行前往。由此可见佛陀对最初的说法是如何的用心和努力了。可是,到达鹿野苑时,佛陀并没有受到欢迎。那五个比丘远远看到佛陀就彼此商议说:“看呀!那边来的就是沙门瞿昙(佛陀的姓),这个人很奢华,放弃了苦行,堕落和奢侈,他朝我们走来了,我们不要去欢迎他,也不要去给他接衣钵(三件衣服和一个吃饭的钵,比丘的所有家当)。”可是很奇怪,当佛陀到达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迎接佛陀,并接下衣钵,帮佛陀取来了洗脚水。可是当佛陀要宣说他所领悟的道理时,他们却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他们认为前些时候佛陀放弃苦行就是堕落,所以不能相信佛陀得到了圆满的智慧。经过佛陀与他们再三激辩后,佛陀便道:“比丘们啊!那么你们现在仔细看我的脸,你们曾经有看到过我脸色有今天这般的清净光亮吗?”乍看之下,佛陀现在的脸色,的确很是清净光亮。至此这五个比丘才甘愿尝试听一听佛陀的说教;于是佛陀得以说服他们,初转法轮,亦即开始了佛陀觉悟后第一次说法。
中道:
律藏·大品·四分律·三二在五比丘面前,佛陀开始说法,讲解人生应该尊循的方向,那就是八正道,佛陀称之为【中道】。
“比丘们啊!有两个极端的作为,出家人千万不可接近!一个就是偏重快乐之路,留恋于种种欲望,这是凡夫的作为,而非圣者之道。不仅不智,而且无益。另一个就是偏于禁欲的作为,自陷苦行,徒然使自己受苦,并无益处,亦非圣者之业。我抛弃了这两个极端,悟到了中道。这就是开天眼、生出智慧而觉悟到的自在正道啊!”佛陀举出八个正道,以此做为实践中道的纲目,它们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然后佛陀分四个阶段来说明所采用这种实践的原因。这就是我们学的【四谛论】,它是佛陀最初说法的中心内容。谛在佛教术语中就是真理,或者是真实之意。其第一阶段就是提示人生的真实相,称为【苦谛】。“比丘们啊!这就是苦的圣谛。亦即生就是苦,老就是苦,病就是苦,死就是苦,遇见可恨者就是苦,别离所爱者就是苦,求而不得就是苦······总而言之,我们这个人生就是以苦为聚的啊!”接着佛陀究其苦去探寻发生的原因,亦即所以生出这些苦的人生条件。这就是第二阶段,被称之为【集谛】。也就是对这些苦的原因之把握。其内容就是:因为有渴爱,才会有苦的人生。然后是第三阶段,就是解决的办法。佛陀干净利落地说:“没有渴爱,就没有苦的人生。”此即为【灭谛】。而第四阶段就是实现这个方法的实践纲目,也就是之前说过的八正道,称之为【道谛】。这些便是四谛法的风骨。仅仅记取四谛法,或有枯燥无味之感,但是佛教的风骨就在于此。五个比丘和佛陀一起,日以继夜地反复推敲,终于领略了这个说法。至此,佛教就开始脚踏实地的建立在这个世上了。
游化:
相应部经典·系蹄-杂阿含经·绳索且说在波罗奈的郊外鹿野苑,佛陀与五个比丘做了第一次说法后,不久他的弟子与日俱增,达到六十人之多。因此佛陀决心将他们派往各处去传教。佛陀召集他们说道:“比丘们啊!我已开悟而得到了自在安乐,而你们也经由我的教化也得到了自在安乐。现在该是你们走出去游化传道的时候了,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安乐,一条健康的路不能只是我们几个人走啊!比丘们呀!无论开头也好,中间也好,末了也好,你们都要好好地去宣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与究竟安乐的实践方法,而且还要宣说圆满且清净的梵行。比丘们呀!为了说法,我也带头到优留毗罗的将军村去说法。”这就是佛教最初的传道宣言。就在这个时候,邪恶的恶魔又出现了,以偈向佛陀说到:“你在人天的世界,陷于恶魔的陷阱,为恶魔的绳索所缠,沙门啊!你还没有自由啊!”佛陀自信地回答道:“我在人天的世界,脱离了恶魔的陷阱,解开了恶魔的绳索,破坏者呀,你失败了!”在原始的典藏中,传道宣言和恶魔的引诱,被接连记载着。何以故呢?因为这个新教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的,必须广泛传扬。可是,要开始传道,难免就会遇到一些挫折和挑战。佛陀预知宣扬这个引导人们到达究竟安乐地的真谛道理,必然会引来固执旧有不实理念的势力反弹。如何调和人们的不适,启发他们本来自身具有的良知良能,正是佛陀今后必须深思的问题。
内观:
律藏大品·四分律·三二二在波罗奈的鹿野苑做最初的说法以后,佛陀就暂时居住在那里。在这个期间,听佛陀教法而出家的弟子就有六十人之多。不久佛陀就把他们派遣往西方和东方弘扬新教,同时自己亦踏上前往优留毗罗的传道之旅。在旅途中,佛陀独自一人走进森林,在一颗大树下休息。此时,有一群年轻人跑过来,在森林中慌慌张张地横冲直撞,看到佛陀坐在大树下便跑过来问道:“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女人逃向这里?”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发生了以下这么一件事:他们是附近的良家子弟,大约有三十个人,各自带着妻儿来到这个森林游玩。其中,只有一个人还没有结婚,他就带着附近的一个妓女当做妻子一起参加游玩。但是,当大家在这个森林里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妓女却偷了他们的财物逃走了。因此,大家在这里寻找这个女人。听完这个事情后佛陀就问道:“年轻人啊,你们以为如何呢?是寻找逃走的女人要紧,还是寻找自己要紧呢?”这个质问,出乎他们的意外。只知道玩乐,只知道寻找女人的年轻人,被问得发呆了。“那当然是寻找自己要紧。”他们中有个年轻人这样回答。于是佛陀向他们说道:“年轻人呀!那么你们就坐下来吧,我来教你们如何找到自己吧!”年轻人都坐下后,佛陀很和蔼地开始讲说人生的正道,正当的人生看法和正当的生活。这些年轻人的心,尚未染上人生太多的污尘,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佛陀的说法和教义。随后他们便跟着佛陀出家而做了弟子。在这里很具体地表现出佛教就是以内观为要义的修持形式,也就是探寻自己的内心世界。
烦恼:
相应部经典·三五·燃烧·杂阿含经八·一三在优留毗罗,佛陀又收了很多弟子,据称达到千人之众。佛陀率领这些新的比丘们,向着摩羯陀的国都王舍城,继续其游化之旅。一天,佛陀带领他们登上象头山(灵鹫山),在象头山附近的很多地方,都有佛陀曾经留下的痕迹。山的东北山麓有伽耶的村镇街道,在东边也有尼连禅河迂回蜿蜒伸展着。沿着尼连禅河遥远的南方,更有大觉成就者的显化之地。站在山岭上的佛陀,与在他面前的这些弟子们,做了一场被称为【燃烧】的说法。佛陀庄严地看着每个弟子的眼睛说道:“比丘们啊!万物皆在燃烧,且烧得很是炽烈,你们必须先知道这个事实。”这和过去佛陀的说法,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以前佛陀说法都是从哲理上,平铺直述所观察的人生百态,再指出其原因,调治的原理,及其实践的方法,也就是所谓四谛的说法。然而,在此,佛陀单刀直入地说出人生正在燃烧。“比丘们啊!我说万物皆在燃烧,有何种意义呢?比丘们啊!人们的眼睛不是正在燃烧吗?不是在对它看的对象燃烧吗?人们的耳朵不也是在燃烧吗?人们的鼻子不也是在燃烧吗?舌头不是也在燃烧吗?身体不也是在燃烧吗?心又何尝不是在燃烧呢?所有的事物都对它的对象炽烈地燃烧着。比丘们啊!这些何以会燃烧?那是为了贪欲的火焰而燃烧,为嗔恚的火焰而燃烧,为愚痴的火焰所燃烧啊!”这种新的说法在其后的佛教思潮中留下了很大的影响。这些所谓被‘烦恼的火焰’所焚的凡夫生活,就是这股思潮的一端。我们为了这些脱离苦海的人生,必须先熄灭这个‘烦恼的火焰’,也唯有熄灭这个火焰后,才能实现究竟安乐的境界。所谓【涅槃】,不外就是由这种想法里产生出来的。涅槃一说其实就是‘火焰熄灭后的清凉’之意。在西欧的佛教学者,他们以此说法比拟耶稣的【山上垂训】,称之为佛陀的【山上说法】。
精舍:
律藏·大品·四分律·小品佛陀下了象头山后即往王舍城进发,行至郊外已是傍晚,他和比丘们来到一处叫【善住寺】的寺院安顿下来。在王舍城内,佛陀的传闻愈来愈盛。摩羯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到善住寺拜访佛陀,一叙久别之情,随后佛陀给国王传道说法。国王感激而道:“当我以前和你一样还是太子时,我有五个心愿,今日得以全部圆满了,第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得到佛陀的灌顶,第二个就是能够成为国内最高的智慧者,第三就是能够有机会师从世尊,第四个就是祈愿世尊能够为我说法,第五个就是愿自己能够领悟世尊所说的法;这五个心愿今天全部得以成就了。世尊啊!希望您收下我这个在家的信徒吧!我愿意终生做您的弟子;世尊啊!希望您和您的比丘们明日能接受我的供养吧!”翌日早晨,佛陀就和比丘们进入王宫,接受国王的供养。然后,国王就把郊外一块竹林之地,献给佛陀和比丘们做为居住的地方。不久,有一位住在王舍城的长者,清晨来拜访竹林。他看见比丘们在这个没有房舍的竹林园子里,生活得井然有序,深受感动。就向比丘们说道:“如果,我在这里兴建精舍,是不是可以请各位在里面居住啊。”那个时候在佛教僧团里还没有所谓的精舍,所以比丘们就把长者的请求转告呈请佛陀。佛陀考虑了一下回答说:“如果是朴实的房舍,可以兴建。”长者满心欢喜,立即组织施工,在园林内盖起了六十个房舍,献给佛陀和比丘们。这就是佛教最初的精舍建立的过程。这个精舍就以其地名称为【竹林精舍】。这个精舍的成立,对于佛教僧团的确立,是一个重要的基石。同时,又和我后文叙及的祗园精舍,也就是祗陀林精舍的建立有着微妙的关系。
舍利弗的皈依:
律藏·大品·一·二二有一天早晨,佛陀一位名叫‘阿说示 ’的年轻弟子,来到王舍城街上托钵。因为他的风度优雅,有位过路看到的修行者,为阿说示比丘的风采深受感动。这个修行者暗自说“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所谓圣修的话,此人必是这个圣者的弟子无疑,问问看谁是他的师父吧!”但是,按照比丘托钵的规矩,在托钵的时候是不可以说话的。所以那个修行者就静静地跟在他的背后,等待着他托钵完毕。不久,当阿说示托钵结束准备返回时,那个修行者就把他叫住,致礼后问道:“比丘你的风度很庄严,而且满面光辉,你的师父是谁呢?受到什么样的教示呢?”阿说示告诉他:“我是佛陀的弟子,奉佛陀的教示。”修行者又问:“那么,你的师父是怎么样教育你们,可否讲给我听一听?”可是,阿说示以入佛陀弟子之门为日尚浅,还不能够把佛陀的教示讲得很完整为由,拒绝了他。这个人急了,赶紧又说:“那么,不一定要讲得很好,可否多少,哪怕片鳞也好,把佛陀的教示大概讲给我听听吧!”
这个时候,阿说示就为这个修行者宣讲了佛陀的教示,这在经典里就有以下的韵文记载着:【诸事皆有因而生,佛陀解说其因,对于诸事之灭,亦是如此解说。】阿说示仅仅说明这些,这个修行者就立刻洞察了佛陀的教示。不久他来到佛陀之处,成为了佛陀的弟子。日后,他被大家公认为是佛陀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他的朋友经过他的介绍也很快投入佛陀门下,他就是目犍连。在佛陀传教的初期得到这两个年轻俊秀,是一件最值得庆喜的事情。以真理作引导--正法:
律藏-大品-四分律-三三且说,佛陀到王舍城开始传道不久,在王舍城的居民之间,产生了一股不安的情绪。这是因为不少良家子弟争先恐后地投入佛陀之门而出家为比丘,致使那些看着宝贝儿子出家的家长心怀愤恨,以为佛陀夺去了他们的儿子;那些妻子看到丈夫出家的女人更是悲愤,以为佛陀夺去了她们丈夫。这是不可避免之事,所以街头巷尾流传着不安之声:“这个沙门瞿昙(佛陀本名)来我们这里是要破坏我们美好家庭的啊!”那时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在王舍城郊外的竹林。弟子们到街上托钵时,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诉说着,甚至也出现了正面攻击者。这段故事在经典里这样记载着:
【摩揭陀国的山都里,出现了伟大的沙门;之前引诱了删若之徒,其后又将引诱谁呢?】山都就是指的王舍城,因为王舍城被五个大山所围绕;而删若就是当时颇负盛名的六个思想家中的一个。那个时候删若率领弟子二百五十人,投入佛陀门下,在王舍城内引发了人们的骚动和不安。弟子们托钵回来,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佛陀,佛陀就教谕他们而说道:“比丘们呀!那种指责之声是不会长久的,大概七天以后就会销声匿迹的!下次出去托钵再有人指责你们的时候,就这样回答他们吧!”佛陀就教他们一首偈:【如来以真理劝导无明的众生,是谁在嫉妒皈依正法呢?】这首偈流露出站在真理上的人的自信和坚强,以及不为非难所折腰的气概。这些比丘以后出门托钵都会用这首偈回答这些惶恐不安、攻击佛法的人。不久,人们渐渐理解了佛
陀不是非法引诱的 ,所以整个王舍城的流言蜚语渐渐地消失,整个山都渐渐也恢复了平静······
祗园精舍的建成:
律藏-小品-六-匹-四分律-五0所谓祗园精舍,就是在祗陀林,被尊称为【给孤独】的一位长者所营造的。它的建成,有如下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个长者名叫须达多,因为经常救助孤儿和孤寡老人,又被人尊敬地称他为“给孤独”(慈善帮助孤独的人之意)。长者就是同业公会会长之称,统领众多的同业者经营贸易,拥有巨富。须达多(给孤独)就住在舍卫城,常常往返于王舍城,经营着贸易。某日,他在王舍城听说了佛陀的传闻,就到竹林拜访佛陀,受其教谕,随即皈依佛陀门下做了在家信者。这个时候,他劝佛陀到舍卫城居住,以便在那边弘法,佛陀答应了他的邀请。不久,须达多回到舍卫城,为了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到处物色兴建精舍之地。他想精舍必须要建在离街上不远,而且安静,适合思索和讲法的地方。找来找去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祗陀王子所拥有的王家园林了。他立即向王子请求出让那块土地。
“王子啊!那片土地您可否卖给我,我想兴建僧园供养那些智慧的修行者。”
“长者啊!那片土地是不卖的,那是我家族留下的家业;除非你用黄金铺地,否则我不能出售。”经过一番争论,他们就请大臣仲裁。大臣裁定的结果是,王子既然说出了价钱,就不能不卖。这是根据当时商业道德所下的裁定。于是长者就去购买黄金装上车上,并将黄金铺在地面上。可是地块太大了,最初运来的黄金根本不够铺地,所以就再运黄金到工地。王子一看到这种情形就感到须达多做的这件事绝非寻常事。他找到须达多说:“长者呀!请停止吧!余下的土地所用的黄金由我来布施吧!”长者知道王子也有皈依之意,所以高兴地将余下的土地让给王子。不久,长者就在这里建立精舍,兴建房舍,装设各种生活设施设备。王子也在余下的土地上合并一起兴建精舍。这就是【祗陀林的给孤独之园】。亦是后来说的【祗树给孤独园】的建立经过。佛陀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进行了很多次的传法活动。
(未完,待续)翻译编著:演正法师(吉旺朗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