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如此念经可得大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
文钞原文:
至于阅经。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罔不徒劳心力,虚丧岁月。
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诸大乘经、皆能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智者诵经,豁然大悟。寂尔入定,岂有分别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注,遂得念极情亡。至天黑定,尚依旧写。侍者入来,言天黑定了,只么还写。随即伸手不见掌矣。如此阅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同一专心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贯通之益耳。明雪峤信禅师,宁波府城人。目不识丁。中年出家,苦参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实为人所难能。久之大彻大悟,随口所说,妙契禅机。犹不识字,不能写,久之则识字矣。又久之则手笔纵横,居然一大写家。
此诸利益,皆从不分别专精参究中来。阅经者亦当以此为法。
——《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白话译文:
至于阅经,如果想做法师,为众讲说,弘扬佛法,则应该先看经文,再看注疏。然而这样做的话,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没有不徒劳心力、虚度岁月的。
如果想亲得读经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身、口、意三业。可以先端坐片刻,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接着才开始朗诵,或者只默读,或者拜佛之后,端坐一小会,再打开经文。读经时,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发一念的懈怠,不敢稍起一念的分别。从首至尾,一路读下去,无论是文字或经义,一概不加理会,只管恭恭敬敬,一心一意的读下去。这样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解二空的道理,证得诸法实相。就算是善根浅薄、生性愚钝的人,也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德智慧。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只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就是指这样看经,所以说一个“只”字,即只能这样。能这样看经,各大乘经都能明心见性,难道唯独就是《金刚经》吗?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什么义,此一段是什么义,全属凡情猜想,瞎猜乱想,怎么能够暗合佛意,圆悟经旨,并由此业障消灭,福慧增长呢?智者大师诵《法华经》,到《药师如来品》时,豁然大悟,寂然入定,亲见释迦牟尼佛灵鹫一会还未散呢!这样殊胜的利益,岂是用分别心读经所能得到的吗?一位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注,以至妄念情想一时消灭。天已经黑了,他也不知道,依旧写。等到侍者进来说:“天黑了,怎么还能写?”这一提醒,起了分别,随即伸手就不见五指了。这样读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是一样的,都必须专心致志。如此用功,久而久之,自然有一天会突然地豁然贯通,大彻大悟,得大利益!明朝雪鞘信禅师,宁波府城人,目不识丁,中年出家,苦参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他的苦行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时间一久,大彻大悟,随口所说,妙契禅机。开悟时,还是不识字,不会写,继续苦行,后来竟然识字了。再苦行一段时间,居然手笔纵横,成为无师自通的优秀书法大家。
此等数不胜数的利益,都从毫不分别的专精参究中来。读经人都应该以此为榜样。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