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专念弥陀名号是正定业,决定往生

发布时间:2019-11-13 09:50:33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四)「正定业」之文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善导大师对于第十八愿的解释。 我们已经说过:善导大师的解释是有多种的层次、多种的角度。最明显的就是「对文增减」──对照第十八愿的愿文,或者增加几个字、或者略掉几个字的解释。我们昨天用的表格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就是「总显其义」,不是工整地对照愿文来解释,而是把第十八愿的精神融会贯通在心中,以一种自然的、比较自由的形式来解释,文句长短各不一样,但是能体现第十八愿的要点。我们已经学习了三条文,下面学习第四条,「正定业」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百五十一页):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一条文怎么晓得是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呢? 其实,通过文句,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讲专念弥陀名号,这就是第十八愿的内容。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说的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往生净土」。底下说「顺彼佛愿故」,那就是顺了这一条誓愿。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这是对愿文「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三句的解释;「正定之业」,来自「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释迦牟尼佛说「一向专念」,善导大师又说为「一向专称」、「一心专念」。「一向专念」、「一向专称」都一样,说的都是一回事。 怎么样「一心专念」?下面是补充说明: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在四大威仪中,走也好,停也好,坐也好,卧也好,在任何因缘情况下、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称念,也都应该称念;也不论我们称念弥陀名号,时间是忙还是闲,我们的寿命是长还是短,总之是以「念念不舍」为原则。两种念念不舍 有人讲:「这个『念念不舍』谁能做到?常会忘记了。」 「念念不舍」有两种含义: 一个叫「机相策励」,「机」是根机,「相」是相状,「策」是警策,「励」是鼓励。「机相策励」就是从众生根机这一边来说,我们自己鞭策自己,虽然说不能做到每一念、每一念念佛,但在内心策励自己:「我要多念佛,念念相续地念佛,念念不舍地念佛。」这样想,也尽力这样做。尽每个人根机所能,没有一定的标准。这样的「机相策励」,当然是每个人能做得到的。 第二种是「法德不断」。「法德」就是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六字名号这一法,它具有这样的德能,它能够对我们摄取不舍。像《观经》里边所说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因为我

\

们一向专念弥陀名号的缘故,阿弥陀佛的光明对我们摄取不舍,念念之间不舍离我们。 有两种「不舍」:一是凡夫,尽心尽力,随忙随闲,念念不舍阿弥陀佛。二是弥陀,光明摄取,日夜不断,念念不舍念佛众生。 两种不舍分不开,有一必有其二。《观经疏》里面讲「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法事赞》说「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就是这个意思。 又有两种不舍,行不舍与心不舍。行持上不睡不眠、念念不舍我们做不到,但心灵上的归依、全心全意地归投、依靠阿弥陀佛,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除非他不愿意,这也是念念不舍──心心念念、全依全靠阿弥陀佛,一丝一念也不舍阿弥陀佛去靠别的佛菩萨、法门。有了这样的心不舍,行上面自然也就专了,所以说「一心专念」:「一心」,所以「专念」。 有的气功师、神婆等外道,声称可以更有把握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有人听信,转而求外道,那就荒唐了。「正定之业」与「杂散之业」 「正定之业」:就是纯粹、正直、决定往生之业。如果称念弥陀名号还需要杂七杂八,还需要绕东绕西,还往生不定的话,那就没有资格称为「正定之业」。 「正」对「杂」,「定」对「散」,「正定之业」对「杂散之业」。《观经》下品上生当中,将闻经和称名相比较,阿弥陀佛来接的时候,只赞叹称名念佛,而不提闻经功德。善导大师解释说​​:「望佛愿意,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往生是大事,很急迫,从佛意来说,就只劝我们正念称名,称念弥陀名号是正定之业,闻经等一切算是杂散之业,这两个不能相比较。 这个不是从我们凡夫的心──是定心还是散心,不从这个角度来说明;而是从我们行持的法能不能达成决定往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使我们的心妄想杂念,是散乱的,但是也叫做「正定之业」──由弥陀誓愿决定:「任何众生,称念我名,必得往生」,所以叫做「正定之业」。反过来,如果不念佛,而是修其它法门,即使你心

\

中很清净,有禅定,也是杂散之业,因为没有弥陀誓愿的保证,往生不定。 「顺彼佛愿故」:这就说得很清楚了,专念弥陀名号,行法非常简单,而且又不论时节、地点,不管行住坐卧(行,就是在外面行走,就是在大街上、马路上、田间、城镇……都可以;住,就是停步,住在某一个地点;坐,是安坐在那里;卧,或者是卧在临终,或者是晚上睡觉,或者是有病患,躺在床上)。不管哪种状况,都可以念佛,这可以讲是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如果是其它法门的话,就没有这样方便。比如说修禅定的话,总需要采取坐的姿势,比较能够得定。念佛,行住坐卧都不论,专念弥陀名号,这样简单,对于时间、对于地点、对于我们的四大威仪、对于我们周遭的环境都没有选择。而这样的念佛,就能成为正定之业,决定往生。人们难免要怀疑:「为什么?」因为「顺彼佛愿故」──念佛,顺从了彼阿弥陀佛因地誓愿的缘故,决定往生,所以称为「正定之业」。这个「佛愿」就是第十八愿:「若众生称念我的名号,愿生我的净土,而不得往生者,则我不成佛。称名愿生,决定往生,我才成佛。」信与行 这一段「正定业之文」,其实是和「法深信」之文相对应的。「法深信」是讲一种信,内心的信,信这种法;这个法怎么落实下来?就是行,这就在「正定业之文」当中。可以说这两段文,一个讲信,一个讲行,是一件事情,表达的角度不一样。 想离开生死轮回,要有大功德、大力量,「机深信」说自己没有力量,无有出离之缘,那么谁有力量呢?「乘佛愿力」!就把佛的愿力突显出来。「乘佛愿力」是一个总的原则──仰靠佛的愿力去往生,这样内心就有一个安住。怎么样乘佛愿力呢?就在「正定业之文」当中,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是名正定之业」。念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乘佛愿力,才是正定之业! 「法深信」说「乘彼愿力」,这里说「顺彼佛愿」,相吻合。 「法深信」说「定得往生」,这里说「正定之业」,也完全一致。小结 这一条文是对第十八愿最重要的解释,就是说明:依着第十八愿的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正定之业;其它都不是。念佛往生必定,其它往生不定。摘自善导大师释第十八愿(两种释义方法:对文增减、总显其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原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