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30第八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综合座谈会引言
建构人间佛教的修行蓝图──谈人间佛教的内修与外弘
释传道
一、前言
当今的台湾佛教,就如百花齐放、众鸟齐鸣,看来蓬勃发展极了!从延续中国佛教遗绪的传统佛教、各式各样的人间佛教,到南传的原始佛教,以迄藏传的秘密佛教,可说各拥天
地、各具擅场;即连佛学研究,亦蔚然成风、盛况一时。但在琳琅满目、光鲜亮丽的外表底里,佛陀教法的真义,是否也同样获得显扬呢?这似乎有待我们进一步省思。
二、人间佛教的修行──依人身向佛道的人菩萨行
学佛,即向佛学习。佛,是觉者,是以无上的证智觉证宇宙人生真理、彻了万有诸法实相的圣者。佛教──佛陀所教,则是觉(智慧)的教育,而有教人转迷启悟、上通圣境的可能。所以凡一切大张佛教旗帜,而其实违反真理智慧的教说与行持,皆非佛法。
佛是经累劫修菩萨行而成的,「自悟不由他」。弟子则依佛示的古仙人道迹修行,断惑证真、成贤成圣,佛教是自力的宗教。佛或因众生的根性与需求,施设种种方便摄引行人;但方便是有着适应性、阶段性与对治性的,终需回归佛法的正常道,而不能视之为佛陀教法的全部。
然当前的台湾佛教,为迎合好简、求速成的时代文化,种种融摄外道糟粕的他力、方便,一如春风野草般不断衍生。导师尝慨叹其所处时代之「中国佛教为『圆融』、『方便』、『真常』、『唯心』、『他力』、『顿证』之所困,已奄奄无生气;『神秘』、『欲乐』之说,自西而东,又日有泛滥之势。」1而今却更变本加厉!种种假借加持、消灾名义,而行敛财骗色之实的,也全部记到佛教头上来了。从自力到神秘、他力,佛法的被异质化,始终是一大危机!
或有人欣慕原始佛教之淳朴,而对南传禅法趋之若鹜。但若于佛法正知见未能建立,信、戒基础未能具足,即径行禅定之修习,这尽管有其宗教体验,却不能确定即为佛法。专修禅定而偏废人间正行,这是共外道的天法,而非佛法!
当然也有鼓倡人间佛教,广行菩萨利他事业的一大流。彼虽于佛法普及有功而值得肯定;然为了普及,势必非将佛法浅化不可,因此教说内容也就不离人伦道德,而偏重人乘善法的施与戒(德行)。这是忽略人间的佛法固应包含这些内容,而不能只有这些内容,否则佛法的特质与真义,不免就隐晦而不彰了!
由上述的辨异,吾人当可勾勒出佛陀教法的轮廓,从而建构人间佛教的修行蓝图:佛教是宗教,而且是重视依人身自力觉证智慧的宗教。从一个愚痴无闻凡夫,经由对佛陀教法的信、解、行,而终于证得与佛同样的正遍觉,这也就是学佛.成佛的始终历程。从人而菩萨.佛──由人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此即人间佛教论题的核心要义。2
在对圆满佛果菩提的深切信仰中,依于慈悲,广集福德、智慧资粮,不以人天的福乐为满足,也不急切于厌离求解脱,不寄情于来世与他方,也不眩惑于神秘及他力,而只是老老实实地由具烦恼身、悲心增上的凡夫发菩提心,「除正信正见以外,力行十善的利他事业,以护持佛法,救度众生为重。」3──这种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人菩萨行,才是上契佛陀本怀,又符合时代机宜,而为现代学佛者所应遵行的人间佛教的修行。
三、人间佛教内修外弘之依持三要
自利与利他,内修与外弘,是菩萨行必不可免的;甚且是「自未得度先度他」,将利他置于自利之先的。但不论自利与利他、内修与外弘,皆须依于三项要则,才能不违佛法、不悖初心,而进向佛道。这三项要则,也就是菩萨行者所以能长在生死、普利众生的根本要诀。
(一)发心──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由人乘直接发大乘心的,称为直入菩萨,他或因不忍圣教衰,或因不忍众生苦而发心,此即含摄得智增上与悲增上二类大乘行人。「这二类发心,是出于深刻的智慧及悲愿而自发的,所以是坚强有力,容易成就。」4而且会因此发为内修与外弘的动能。
1.不忍圣教衰──这是「着重于护法而发心」5:确认佛法的究竟无上,而且唯有佛法才能给予自他及世间彻底的利济。但此时、此地,宣说正法的少,而相似佛法、错谬邪见,却裹着佛教的外衣充斥世间,不仅无能解除众生的烦恼,还加深了众生的苦患。这唯有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才能振兴圣教,使佛法的真义流传人间。
2.不忍众生苦──这是「着重于利生而发心」6:众生的苦难无量无边,而尽由自身造业招感而来;尽管给以物质、知识、技能等等世间法的救济,却也仅能得到相对而有限的改
善。要能彻底救度众生,必得教以佛法,从根本上解除苦因──令其改变观念、言行,使其随顺佛法真理,终而度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这才能使众生真正离苦而得究竟安乐。
这是为不忍众生苦而发心的。
(二)目标──净治身心.弘扬正法.利济众生
成佛,是学佛者的究极理想。理想是不妨远大的,而实践则要从切身的修行入手。一般人听到修行,总不免联想到出家修行,联想到在寺院集众共修,联想到早晚课诵、念佛拜忏。而其实修行,就是将所「修」学的用之于日常的事「行」,用之于改造我们的身、语、意业;将佛法的理论与我们的生命、生活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依此,出家学佛要修行,在家学佛同样也要修行;佛教有修行,其他宗教同样也有修行。「单讲修行,并不一定就是佛法」7;重要的是,所修的行,「一、与佛法的根本义理是相合。二、行为表现是什么样子。」8三、有没有依佛法而改变自己的气质。所以学佛,且慢谈了脱生死、究竟成佛,先完具一个正常、高尚的人格,成为一名人中君子,才是最切要的。否则,佛法是佛法,而我依然故我,一点改变都没有,佛法与我,终究是二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那就罔学了佛法!
对此,导师有感而发的说:「中国近百年来佛法衰败的原因,是出家者误解住持佛法的意义,不能以方便摄化信众,使他们从净治身心中,表现佛法的大用。如佛法而不使人净治身心,那弘法也者,祇是形式的热闹而已,于佛法毫无裨益。……所以净治身心,是学佛者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9人间佛教的内修与外弘,亦当以此为基本的目标,舍此,谈弘法、谈利生,都未免遥远了些!
于甚深佛法,有过一番深刻的认识,再将此认识体会到自心,净治烦恼、改变言行。──由佛法的修学而得净化,由佛法的实践而受用法乐,复因见圣教衰、见众生苦,而发心弘扬正法、利济有情,这就发起大乘菩提心了。发了菩提心,一切的修学与事行,皆为续佛慧命、救度众生,皆是为佛教、为众生,而非为自己的成就佛道。依此目标而发心,才是强而有力的发心!
「信为欲依,欲为勤依」10,依此来解说发菩提心的重要,是再恰当不过了!深信佛法是世间唯一能济世利人的大法,深信佛果菩提的超胜世间、究极无上,即能从纯净的信仰中,引生趣求无上菩提的愿欲。于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起大愿欲,那才能精勤于佛法的修学与弘扬、自利与利他,以圆成菩提。故说菩萨道为从凡夫发心、修行,以至证得菩提的完整历程。人菩萨行是不能离去愿求菩提的终极目标的,一切的利他行因为与菩提信愿相应,那才成为真正的菩萨行,而不致落空、堕入小乘或人天的福果。
(三)方法──十善行为本.修六度四摄.性空慧为要
依人身向佛道,十善行是最基本的要求;凡夫菩萨,即从十善学起,而渐深渐广,故又称十善菩萨。十善虽是共世间的善法,但因学者之发心差别,也就分别而为人天、解脱与成佛的不同果报。
单为个己的内修与解脱而学,一个人所需要的佛法其实不多。但若为弘扬正法、利济众生而学,则定然要遍学一切法门,才能针对众生的不同根性与烦恼,施以种种的善巧化度。「法门无量誓愿学」,而一切法门中,又以六度、四摄为菩萨行之纲要,尤为人间佛教内修与外弘之所必学。六度为从愚迷此岸,自度度他,以超越生死长河,而达正觉彼岸的方法;包括利他的福德道与自利的智慧道11。四摄则为摄化众生同向佛道,摄受志趣相同者同行菩萨利生事业的方法。故说六度与四摄为今菩萨行者之必修学分。
然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如非以般若智慧作为前导,是显不出佛法超胜世间的特质,而又触处染着、触处成碍的。「五度如盲,般若如导」12,这不但说明了五度的共世间性,更突显般若为一切法门之眼目的重要地位。一切法门的修学,不能离于般若慧,可以说佛法的修学即是修学智慧的历程;但这并非只要智慧,不需其他,而是强调智慧之不可或缺与彻始彻终。欲求菩提,唯有信、智、悲齐头并进、辗转增上,才可能完就。
众生是多苦而又畏苦的,要从此多苦的人生超脱,已然不易,何况是即此多苦的人生,不为自身忧苦的超脱而发心,却一心一意为超脱其他众生的忧苦,而一生又一生在此多苦的人间受生死?他所凭恃的是什么?逆境,可能挫败他;顺境,可能迷惑他;众生的刚强难化,可能令他退屈;但是在千锤百炼中,在头出头没中,他终于习得一身的好本领,坚毅地向佛道迈进。──菩萨,无怪乎要被尊为「众生之上首」!他的成佛,为了多苦众生;他的不急求自证,为了多苦众生;他的遍学一切,为了多苦众生。──因为这大悲心的策发,才使他一日一日坚定自己的菩提信愿。但使他久处生死,而能不畏生死、不趣涅槃的,却是胜解空性的智慧。透过缘起深观,了达一切如幻,菩萨于是而能不离人间,又不着
人间!人间佛教的修持者,当切实把握菩萨的真精神,依此发心、目标、方法而学!
四、内修为了外弘.外弘深化内修
人间佛教是不能离于人间的,修持的内容不能离于人间和乐善生的德行,也必然要将所修所学应用于人间的种种事业,增进人间的利乐。内修,或外弘?这或者也令部分学人觉得困惑,但内修要为外弘作准备,并且在外弘中深化个己的内修,这样的内修与外弘,才符合人间佛教的精神而有意义。
进一步说,内修是外弘的基础,人间佛教的弘扬,不管是用于领众修行,用于讲说治学,或用于菩萨事业,均需于甚深佛法下过一番扎实的功夫。而后,在对外的弘化中,内化所修所学的一切,将理论付诸实际事行,在事行的实践中验证所学的理论,终达理论与实践的合一──信解与行证的合一,这才完成自我生命的彻底改造。
内修与外弘,就犹如学与用,对此,导师在〈学以致用与学无止境〉文中,即有着恺切而深入的慈示:
「无论什么学问,只是『为用而学』。学业的价值,不但在为自己,而且要对人类能有所贡献。所以彻底的说起来,学只是『为用而学』。不问所学何用,不求如何应用,『为学问而学问』,是有背于学之意义的。」13
「就佛教而论,佛学本非纯知识的,一向是经验与知识相结合。所以非『学』『用』相结合,不足以表彰真正的佛学。」14「如善于应用,学与用相结合,那即使所学不深,也会一天天增进,更切实、深刻起来。否则,学到相当程度,不能见于实行;或者实行时,不能与所学相结合。那相当的闻思知解,可说一无用处,久久也会退失了。那一心想学,专重闻思而不想实用,将永远是空虚的,也难有更高的造诣。」15所以「唯有『学以致用』,才能向『学无止境』迈进」。16
儒家也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7而依自己的体会与经验,或许可以再加上一句:「用,然后知不逮。」理论知道,真正要用得出来,这才发觉还有一段距离呢!所以要在边学边教、边学边用、边用边学中,教学相长、学用相资,而达到教与学、学与用的互相增上,那佛法才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再说学与用,内修与外弘,不论修学什么、用于何处,都非从认识自己入手不可。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所长与所短,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可以发挥的,依于上述的修持三要去修学、去应用,这才能真正裨益于佛教与众生,又有助于自己的道业。
内修,不是个人住茅蓬或远离人群、独处自修,而是大众集体共修,共同生活、共同论学、共同办道,在大众生活中增进德学、消融习气。外弘,广义来说,则涵盖一切严土熟生的事业。对此,学者尽可发大心,成就菩萨大业,但切记要随分随力,由小而大,由近及远,慢慢结集同愿同行者共同成事,才不致因好高骛远,而退失初心。
不过当前的台湾佛教,为了自家寺院的维持与扩大,为了服务信徒、争取信徒,僧众往往忙碌不堪。硬体设备庄严宏伟,而软体空洞贫乏是极普遍的现象。于是,为求法,为病缘,为理想的不得实现,为理念的不能谐同,……不断地有人离此别去。于是,个人静修、住茅蓬、辟精舍,不得已而住俗家的人多了,而寺院僧众高龄化的倾向也更普遍了。(造成高龄化的原因诚然更复杂些吧!)
对此现象,想引用智道长老尼三十几年前对我徒弟开示的一番话,提供大家作为省思,他说:「如果那个地方吃的差、住的差,但是有法可求,你无论如何,都要为法住下来。如果那个地方有法可求,生活各方面又很优渥,那你是很有福报。如果那个地方没有法可求,但是物质上很充裕,那你要赶快走人,免得空耗信施、消损福报、浪费生命!」(这当然指的是初学阶段。若学有小成,又能取得常住的信任与支持,发大心的菩萨真该把佛法带到那个地方去的!)
谈到这里,还是要引导师的话,苦口婆心地说:「『佛法弘扬本在僧』的僧,不是伟大的个人,是一个推动佛教的和乐共存的自由集团,不是深山中一个一个的隐者。」18不管自己离开僧团的理由为何,都应该再找寻一处适合自己的道场,回归僧团生活,以持续道业的修学。现实生活是不可能尽如我们理想那样的,我们能有多大福报!当知:菩萨,可以有恢宏的气概,而不必然都当领导者或位居中坚。菩萨,可以成赫赫之功,而不必非成赫赫之功,不能一展抱负。只要道念坚定、吃得起苦(现代僧团能吃的苦已经相对少了),就当安住僧团中。没有大众共同修学的环境和机会,就自己利用时间自求充实。只要有心,在唱念、在办事、在处众,在与信徒的互动中,都是很好的应用所学、藉境练心的机缘
,就看自己会不会把握了。会把握的,唱念课诵,正可以学习摄心、依文起观;担任职事,正可以在办事中学习无我;与信徒互动,正可以随宜教化、广结善缘,那时时处处都可修可学可用!
既然囿于客观环境,不能专意内修或外弘,那就训练自己能静能动,而且动静皆宜吧!不过且谨记:得时间静修,要能「放得下(外缘),安得住心,(并且)持之以恒」19;而弘化、任事、兴福,则要留心名、利、情这「小三关」的考验。「注意『信心坚强』,『戒行清净』,以念诵、忏悔等来培养宗教情操,而将自己安立于僧团中,安立于闻思经教的慧学中,不求速成,以待时节因缘,……」20如此,久而久之,道业卒能有成。
在家居士的修学佛法,与出家众其实并无差别,只是二者的生活方式与责任、义务不同。若就菩萨行的开展来说,「从在家众的立场,努力于大乘思想的教化,……(还)是菩萨道的主流」21呢!如善财童子所参访的诸大善知识,尽多是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翘楚,他们即是就着自己的专业领域,融入佛法的修行,而以此来教人修菩萨行的。在家居士亦当以此为学习的典范,将从佛法而来的体会与创意,应用到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工作态度中,甚至展现在工作成品中。如以音乐、戏剧、文学、艺术……等来表达佛法的意象,这不但最能感召人来信仰、修学佛法,更可以使佛法普入各阶层。对佛法的深入,在家居士或者不及出家众的专业;但佛法的广化人间,在家居士却必然可以有所发挥。
现代的在家佛弟子,除应护持三宝,以家庭与职场作为自己的修行道场而外;行有余力,亦当投身利济众生、关怀国土的事业。切勿本末倒置、角色错乱,过着出家一般的生活,或者热心传教,到处拉人来信仰。而应将自己所学到的,即使是少分的佛法,活用在日常的待人处事中,以言语、身行来表现佛法的智慧与慈悲,这无疑更能使人对佛教生信。若有大心居士,发心弘扬正法,也应在人间正行的基石上,谨守在家居士的分际,而有护教利生的事实展现,才能真正有助于正法之弘扬。
五、结语
真诚的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都不应昧于眼前佛教的表面荣景,而应致力于佛法真义的阐扬与行践,让菩萨的真精神充分实现在人间,使人间永有佛法的光明!
论到菩萨的真精神有三:22
(一)为度三乘同入无余涅槃而发菩提心,其精神为「忘己为人」。
(二)抑他力为卑怯,崇自力、不由他力,其精神为「尽其在我」。
(三)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为「任重致远」。
把握菩萨的真精神,不贪功、不躁进,与自己比,不与别人争短长。莫羡慕、莫埋怨,莫自高自满,也莫妄自菲薄,这才能脚踏实地、学无厌足地就着自己现有的因缘去把握、去开创。在对人、对事的历练中,学习超越过去的自我、挑战自己的未来,学习扩大自己的心胸、增长自己的器量与识见。由自己的苦痛,而同情别人的苦痛;由自己的烦恼,而谅解别人的烦恼;由自己因佛法的修学而得清凉,而思令人也依此得清凉,并力求这样的佛法得以弘扬。人间佛教的内修与外弘,不正应从每一位佛弟子出发吗!人人从自身出发去努力,推己及他,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人间佛教的一粒种子。那末,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冰雪大地即将冰消雪融、遍地新芽!谨以此文怀念人间永远的导师,并愿所有见闻者、
听闻者,都能以作一个人间菩萨自期!
【注释】:
1.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自序〉,页7。
2.印顺导师,《佛在人间》(新版),页99。
3.同注2.,页103。
4.印顺导师,《成佛之道》(新版增注本),页260~261。
5.同注4.,页260。
6.同注5.。
7.印顺导师,《华雨集》第五册,页74。
8.同注7.,页75。
9.印顺导师,《教制教典与教学》(新版),页169。
10.《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上,《大正》四四册.四八页中。
11.同注4.,页280。
12.《大智度论》卷六十二:「五波罗蜜亦如是,离般若波罗蜜,如盲无导不能趣道,不能得一切种智。」《大正》二五册.四九六页下。
13.同注9.,页186。
14.同注9.,页187。
15.同注9.,页189。
16.同注9.,页188。
17.语出《礼记.学记》。
18.同注2.,页6。
19.同注9.,页214。
20.同注9.,页153。
21.印顺导师,《佛法概论》(新版),页250。
22.同注1.,页6~7。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