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享福是消福,受苦是了苦

发布时间:2022-08-20 17:45:04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享福是消福,受苦是了苦

\

  今天跟大家分享佛教祖师大德经常讲的一句话“享福消福,受苦了苦”。

  世间人对于享福,吃喝玩乐,总认为吃得越好,浪费得越多才显得自己有钱。佛教并不这么认为,佛教认为:福是会越享越少,有福是不应该享的,我们应该积福,有苦则要了,所以才有修苦行。修苦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苦,若现前的苦了了,才不会有后面的地狱、饿鬼、畜生之苦。如果我们只会享福,福一但享完了,福报消没有了,后面就会更苦,正如一句古话所讲的——乐极生悲。

  学佛人应该清楚,自己的福报究竟有多少?毕竟福报是随时可以享尽的,如果享尽了怎么办?不是人死如灯灭,不是说福享尽了、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什么都没有了,人的神识又会去哪里呢?如果什么都没有,我们在清明节还去扫墓、拜山做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好好深思的。

  我们的神识,即我们常讲的灵魂,它是不生不灭的。人的色身,它则是跟随着主人的业力而转,有好有坏,所以说它是无常的。比如说你今年身体很健康,两年后身体就开始不舒服了,这就是无常啊!这个色身是有限的,而灵魂则是无限的,它今生借助这个色身,来生又借助另外一个色身,它始终要寄托在一个色身上,才显现出它还存在。

  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只是为现在这个色身要离苦,更是为未来你的灵魂不再受苦受难。怎么说呢,因为苦是会报在色身上,所以修行人要修苦行就是要受苦了苦啊。因为修行人他知道,今生的苦不受,来生还是要受,来生如果还没了,再来生还是要受,这个苦是没完没了的。要是今生你把苦受了,把苦了了,来生才会得福升天啊。

  有这么一个典故:一位住在寺庙附近的居士,他每天都做豆腐送去寺庙供养出家人,为了维持生计,每天除了供养一些豆腐去寺庙,他还会挑一担豆腐到街上去卖,天天如此。

  邻居都说他:“你这么辛苦,自己去卖豆腐赚点钱维持生计,这都可以理解,但是你每天供养寺庙的出家人,没有见你得到什么好处,也没有见你因此而变得富有,更没有见你的生活过得好些,都没有啊!你每天还坚持供养寺庙干什么呢?”他也不跟邻居解释,因为他供养出家人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好好修行,人家就以为他供养寺庙是为了修福报。不过他也不管邻居怎么说,还是坚持天天做他的豆腐……

  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岁月不饶人啊,这位居士渐渐地也变老了,体力方面也是有点撑不住,但是他还是坚持,年年如此、天天如此,尽管家里还没有富裕起来。有一天早上,他为了赶早一点去把豆腐卖掉,天还没有完全亮,就挑着豆腐出去了。由于路还看不清,年迈的他走在田与田之间的小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到沟里面去把腿给拐伤了。

  村里的人看到了,很不理解:古人不是讲“善有善报”吗?他天天去寺庙做好事,应该得好报呀,怎么今天还会拐伤了腿呢?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讲,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发心,他还是继续做他的。

  又有一次,他照常挑着豆腐去街上卖,由于腿不方便,在半路又摔了一跤,这次更惨了,在摔倒的时候不小心撞到树枝上,把眼睛给弄瞎了,完全看不见。啊,村里面的人、邻居在那里开始议论纷纷,你看:这个人这么好,一生没有做什么坏事,老实本分,而且天天供养豆腐给寺庙,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脚也拐伤了,眼睛也瞎了,好可怜呐!但是他还是没有抱怨,一如既往地发心。寺庙的师父也没有给他做任何的解释。

  最后一次呢,也是因为他的腿也不方便了,眼睛也看不见了,又再一次摔到沟里,这一次就摔死了。这位老居士死了以后,他的邻居就有更多的说法,纷纷为他打抱不平:“你们这些师父一点都不慈悲,几十年来,他一直都在供养你们豆腐吃,今天却落到这个地步,就这样摔一跤就摔死了!

  后面,整个村里的人开始到处在那里议论纷纷,传得沸沸扬扬。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空中传来一个声音说:“你们不要再责怪了,我已经把我三世要了的苦都了了,现在我已经升天了!”

  当我们不明白的时候,受一点点苦,遇到一点点不顺就会抱怨,我们要时时对治自己的心啊。再看看这位送豆腐的老人,死后他之所以能够升天, 就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供养出家人,让他们能够用功修行,他这样的修,福报累积得就很快,业也消得很快。若不是他的发心恒常不变,他的来生就是一个瘸子的果报,再来生是一个瞎子的果报,再再来生还要挨横死的果报呢。你看看,他三世要了的苦报,今生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努力修善,他得到了发心、布施、修福的供养功德, 三生的果报一生就了完了,受苦了苦啊!

  所以大家要懂得,受苦不一定是吃亏,反过来是赚福报的。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喝玩乐和享受,他不知道,天天在享福也是天天在消福啊,一个人不管有多少的福,它也是总有享完的时候。就好比你在银行里的存款,用完了就要透支了。

  我们生命的福报也是如此——人有定量,命有定数。你的"量"有多少,是你前世修好了累积的,有多少今生就用多少,这叫人有定量。如果想让你的“量”更好的扩大,今生就要好好地努力,要不断地往你生命的银行“存款”。

  一个人活得越来越不好,就是在告诉你:你的"量"越来越少了。当你得了癌症,告诉你,你的“量”已经差不多透支完了。要赶紧好好地修啊,让自己的“量”不断地增长,有“量”,你才有好的命、好的身体和好的家庭。

  “命有定数”,这个“数”能不能改变呢?可以改变的。你过去生修的“数”,今生通过你的努力,断恶修善,戒杀放生,它就会不断地增长。

  在佛教有这么一个典故:有个小和尚,他跟随他师父在寺庙里面修行,师父很用心培养他,希望他能够早日悟道、了生死。有一天晚上,老和尚在用功打坐过程中观察:看一看自己的这个小徒弟修学得怎么样,有没有进步,却发现小徒弟年纪轻轻,才十几岁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了。老和尚是明白啊,他知道人的寿命是有定数的,他也没有办法改变。

  第二天,他把小和尚叫过来,说:“你来我身边有好几年了吧,有没有想母亲了?”小和尚回答说:“没有。”老和尚又说:“你来了这么久了,也应该回去看看你的母亲,顺便给她报个平安。”老和尚是出于慈悲的心考虑,因为他知道小和尚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了,如果不让他回去看母亲,七天过后,恐怕小和尚与父母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时小和尚有点不解:“自从来到师父身边这么多年,都没让我回家过,怎么今天突然叫我回去看望父母呢?”但是既然师父交代了,他就只好听师父的安排了。

  在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山路,当走到半路的时候下起了雨。由于下雨的原因,坑坑洼洼的地方都开始积水。小和尚走着走着看见有一窝蚂蚁快要被雨水淹没了,出于好心,他马上拿了两根树枝在蚂蚁窝旁搭接了一个架子,它直接可以通往高一点没有水的地方,这样一来,蚂蚁就可以从树枝爬往安全的地方。就这样,他成功地把一窝蚂蚁救了。

  回到了家,小和尚见到自己的父母,对父母说:“我现在一直跟随着师父修行,很好。今天我回来是跟你们报平安,让你们放心,今后我还要在师父身边好好修行。”父母一看,孩子回来了,又多年不见,就留他多住几天,小和尚不好意思拒绝,见父母这么高兴,就答应了。七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小和尚也终于返程回到了寺庙。

  第二天,老和尚见到他,很惊讶,说:“你怎么回来了?”小和尚回答说:“我回去好几天了,肯定要回到师父的身边啊。”老和尚的脸色很沉重,为什么呢?他想不明白小徒弟怎么还会活着回来。到了晚上,

  老和尚在打坐时观察到,哦,原来小和尚在回家的路上救了一窝蚂蚁。一窝蚂蚁的数量是成千上万条的生命啊,结果他的寿命又延续了。在这里告诉大家,戒杀放生是可以增福延寿的。

  很多人虽然是知道命有定数,但是还会去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看看。我们学佛就要明白:人有定量,命有定数。有福你不要享尽,更要不断地培福,让这个福不断地往你生命的银行里进,当你的福报存够了,生命自然就越来越好。

  我们来到这里念佛啊要念明白,你为什么有苦?苦是因为你前世造的业。想要乐,那你今生就要好好修,受苦了苦啊。如果你今生这一点苦都不愿意受,不愿意了,怎么能跨越来生的苦呢?你要像刚才我讲的那个卖豆腐的人,腿摔瘸了,还是没有退心,继续供养师父们修行;眼睛弄瞎了,还是继续供养,心不变,他就是……今生甘愿受这个苦,了这个苦,没有抱怨,把苦了了就升天了啊。

  如果说,我今天发心了,怎么还有这么大的事情发生,就说不念佛了,马上就找不到人影了,那你这样就是没有真发心了!你是不敢面对自己的苦啊!你不愿受苦,此生不了,往后就要多受罪。

  命虽然有定数,但是我们有佛法,若是好好地学,好好地修,它是可以改变的。就像那个小沙弥,他本来在人间只有十几年的寿命,但是通过他的这颗慈悲心,救了成千上万条的生命,一下子,他的寿命就延长了,命运的坎坷就跨越过去了。

  大家在这里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在跨越你的痛苦啊。不要说,我今天在这里念了半天,又跪又站又绕,腰痛得不行,腿都快要断掉,下午要好好休息一下。如果连这点苦都受不了,那还要了多少苦呢。念佛绕佛是眼前的一点苦,把这苦了了,明天就会越来越好,以后就不会再有腰痛、腿痛。不愿意了这苦,今天下午休息一下,还不太舒服,明天早上再休息一下……这都是享福消福。当你钱又赚不多,家庭又不和谐,身体也不是很好,搞到最后是只剩下烦恼和抱怨的时候,告诉你,你的福报已经消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们要有祖师大德的精神,要受苦了苦、积福、培福,让我们的生命具足良好的福德因缘。做一个有福德的人,将来你的子孙后代也会是有福德的后代,也会一代比一代兴旺。

  希望大家这几天下来,不管怎么样,安心把一句佛号念好,一点疼、一点痛不算什么,把苦了了,每天沐浴在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当中,慢慢地,你们就会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平安!

  感恩大家! 

  原标题:圣旭法师开示|享福消福 受苦了苦

  转自微信公众号:佛法在人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