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第十愿漏尽智通愿

发布时间:2024-03-03 05:04:22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第十愿漏尽智通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第十愿漏尽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颂曰

西方极乐圣人天不着身命住无念

自行化他两满足随愿得度十方界

一、列诸愿名

此愿诸师所立之愿名有七:令不起漏染愿(义寂);无贪着愿(法位、玄一);离诸妄想萨迦耶等愿(智光、良源)。

离诸妄想愿(真源);漏尽智通愿(净影、璟兴、慧云、月珠、深厉、观彻、道隐);不贪计身愿(慧心、静照);速得漏尽愿(性海)。今从净影大师,采用“漏尽智通愿”之名。

二、愿成就文

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三、同部异译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唐译):

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起于少分我、我所想者,不取菩提。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汉译):

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有爱欲者,我不作佛。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译):

使某作佛时,令我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皆无有淫泆之心,终无念妇女意,终无有瞋怒愚痴者,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译):

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觉已,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剎,如诸佛土,人天之众,远离分别,诸根寂静,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同类异经

《悲华经》第十愿:

令是众生,悉解无我,及无我所。

《大悲分陀利经》第十愿:

令其中众生,无我、我所、无所作,乃至己身。

五、显明愿意

法藏菩萨何故立发此愿?盖法藏菩萨睹见诸佛剎中,或有国土,自力修断,声闻断见思,缘觉断尘沙,菩萨分断无明,经三大阿僧祇劫,修无量行,始得漏尽,入如来地。或有国土,虽五通具足,然未尽诸漏,或虽诸通暂如意,终归堕落。

是故法藏菩萨,愍诸众生,深着我见,由此我执故,造生死恶业,乃自修毕竟空寂,回与众生,而发此愿言:“生我国土者,不假修断,不历僧祇,无明烦恼,自然消亡,须臾合掌,得六神通。”善导大师《法事赞》言:“直入弥陀大会中,见佛庄严无数亿,三明六通皆具足,忆我阎浮同行人。”又云:“到彼华开入大会,无明烦恼自然亡,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即此之谓。

六、释疑通妨

问:愿文所举,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三惑中是何惑?

答:依通途意,乃见思惑也。若起想念总名烦恼,于贪计身者,贪身是思惑,计身是见惑。然弥陀愿力乃别途意,故彼土人天,非但断尽见思二惑,实则无明亦断。下之《无量寿经》言:“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又云:“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

七、愿文略解

“想”谓妄想,取像为体;“念”谓忆念,于曾习境,忆持不忘;“贪”谓贪爱,染着自身;“计”谓计度,能起邪见。想念是法执,贪计是我执,《无量寿经会疏》云法我二执谓:“于诸法妄取者,念念不断云想念,是法执;于自身妄计者,爱憎违顺名贪计,是我执也。”今生彼净土之人天,于此二执,不起现行,故云不起,此同不断烦恼得涅槃,皆是弥陀清净愿力之所成就。

八、白话浅释

如果我法藏成佛时,我净土中的人天,如果发起妄想、分别、执着,贪爱其身者,我就不取正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