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诵楞伽经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幸福并减少痛苦和遗憾,使我们的灾劫和魔难得到消减,也可以为我们化解心中的怨念和伤悲,使我们的内心更加的清明和开朗,而且通过念诵楞伽经还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福德,使我们能够求有所得。那么楞伽经解说是什么呢?
楞伽经解说
《楞伽经》之主题所说的是甚么?各宗各派角度不同而有所偏重,这本是自然的事。例如修学唯识者,注重无着、世亲一系的学说。相反的,华严一派的学者强调‘性相交彻、圆融无碍’。天台宗也以一家之言来解说本经之义理。禅宗由于‘不立文字’而参悟如如正智之理体。所以七卷《愣伽》之御制序中说:以‘派支之义多舛’来批评十卷《楞伽》。
佛学家们,习惯上把本经思想列入唯识系或华严系。然而这是否就是记述此经者之意见,不得而知。
那么,《楞伽经》的真义是甚么?
有二种解释。其一,把本经经义概括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其二,鉴于经中又以‘佛语心’三字为品名,佛语心就是佛教之心髓,因此认为经义主要是说明‘自觉圣智’。
《楞伽》传‘自内证’心法。从菩提达摩与《楞伽经》的特殊关系上,也可明显的看出。其实,本经一开始,佛陀就指出关键,即:
‘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
经文所说:‘自觉圣智’、‘自证圣智’、‘圣智自内证’,即是反覆的说明这一问题。
唐代西明寺之法藏,曾经参加七卷《楞伽经》之汉译工作,彼撰作《入楞伽心玄义》一卷,用十门分别注释其要点,其中六门‘所诠宗趣’,概括地记述《楞伽经》之内容,今作一简单的介绍:
《入楞伽心玄义》中说:‘第六所诠宗趣者,语之所表曰宗,宗之所归曰趣。通辩此经宗趣有十:一、或说无宗,二、或唯妄想,三、或自觉圣智,四、或说一心,五、或开二谛,六、三无等义,七、或以四门法义,八、或以五门相对义,九、立破无碍,十、显密自在。’
第一,《楞伽》之宗,以‘无’为宗者,即说明一切诸法之存在是圆融无碍之心体,既非言语可及,亦非思索能达,《楞伽》之宗旨,以无为宗,既无所立,所以不可说宗,如经中说‘外道立五分论是有众多之过失’。若以无宗为宗,就连无宗的立场也《无》掉,故亦无归趣,因此《楞伽》以‘无’为出发点。
第二,《楞伽》以去妄想为宗,本经教导吾人超出分别之世界,任何的执着,任何之所见,皆是分别心所成,若执持有、无,一、异,自、他等等皆属于迷执,所以说是妄想。‘以妄想有二义,一病、二药。病是凡夫执见,但是虚妄之想,是所对治故,是病也。药谓佛语众生言:汝起有、无见,皆是妄想,众生闻已,即离彼见,故是药也’。应该远离妄想,远离妄想处即是《楞伽》之归趣处。
第三,应该实际体会得自觉圣智。以一切存在唯是自心所现,悉皆平等。但觉知此能觉智之自体亦如如一味,妙绝能、所,超越能觉、所觉之分别。正如经说:‘无有佛涅槃,远离〈能〉觉、所觉’。这不就是透露出自内证之消息吗?《楞伽》教人妙绝能、所,结果到达自觉之实际时,自觉之心也要泯灭。所以说:‘是故举觉为宗,泯觉为趣’。
第四,以一心为宗者,在《楞伽》中到处可以看到。应知一切存在皆是唯心所现,《玄义》中说:‘习气内扰,妄境风起,吹击心〈识大〉海,涛波万端’,此是以内习气为因,外妄镜为缘,出现了分别之世界,现又执着此知的世界,各自展开妄执之现象。所以经中虽分有多门,无非显此唯心之义。今说‘唯心为宗,心尽为趣’。因此经中说:‘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一切被引到唯心上。但此唯心之心亦不可保留,最后方得解脱,故知《楞伽》之归趣是在无心之心量。
第五,《楞伽》以二谛为宗者,说明二谛之相关性。在凡夫心相上有种种分别,是为世俗谛法;在圣者心智中远离染、净缘起,进入一味无二之相,名为真谛。真、俗二谛之关系,有顺、逆各方面。依据圣智之作用观察一切法圆融自在,无不自得。因而,依此自得之理向修行方向前进时,皆属《楞伽》宗趣。
第六,以三种无等义为宗趣者。一、无上境地,二、无等行业,三、无等效果。此即由于证得前述之真、俗二谛,圆融无碍后,菩萨能观察到无上之‘境’地,依此境地能成就悲智等‘行’。行满究竟,得智断菩提、涅槃二‘果’。《楞伽》之宗趣,即是劝令我们体悟境、行、果三种无等。若以《摄大乘论》所说‘十殊胜义’配合说明,更为易知。于此十殊胜第一殊胜之‘所知依’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第二殊胜是‘所知相’即是三自性,此二是菩萨之所观之无等‘境’。从第三到第八殊胜是无等‘行’,由于菩萨修四寻伺观、六度、十地及戒、定、慧三学等,皆是正‘行’。最后二种殊胜是无等‘果’,彼智果,即是菩提果,彼果断,即是涅槃果,皆是菩萨所能获得。所以《楞伽》所说,不出此境、行、果三种法门。
第七,以四门法义为宗趣者。四门:一、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二、三自性〈遍计、依他、圆成〉。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四、二空〈我空、法空〉。初门五法中,前三是凡夫境界,后二是圣人智境,究其义理又不出三种自性。三自性之所依却又不离八个识。八识唯是说明我空、法空,即人无我、法无我之义。若从还元的方向看:依于二空之理,说明有八个识,朿八个识以摄三自性,开三性成为五法,此是依本起末。凡圣区别不离二空,法唯一味。所以于此四义中,随观一门,即起信、生解,行成、得果,开合无碍,由此确立大乘正见。一切大乘法相,不越于此,本经重点讲说此四门法义。
第八,五门相对义者。一、教义相对,设教为宗,以义为趣。本经要令吾人寻教而得其义。二、理事相对,就其义中所说缘起差别事相上,使令吾人趣入真性理体中。三、境行相对,说真、俗二谛之‘境’,欲令吾人成就无二正‘行’。四、比证相对,于修行中,近说菩萨地前之行相,其意在深入十地之境界,真实证得自内智觉。五、因果相对,菩萨成就万行之‘因’,意在毕竟获得佛‘果’菩提。以上十事五对,本经完全具备。
第九,立、破无碍者,本经所破有三:一是邪见外道,二是法执二乘,三是谬解菩萨。以正理使令以上三类人等舍妄归真。正如本经文中所说,主张万法唯心,通治以上三类人之病。唯一真性如来藏性,以不动真性而建立诸法,或者亦以‘泯事归理,理现而事又不坏;揽理成事,事立而理不隐。理事圆融,不二而二…,立破形夺,双泯无寄,经意在此,故以此为宗,是则立破为宗,无寄为趣’。故知此经为破外道、二乘乃至偏见菩萨,发挥了大乘之甚深妙理,此为一部《楞伽》宗旨。
第十,显密自在者,以进入佛法众生根器,有钝、杂二类,对于钝根者,直示法体,使令修证得果。若为杂根者,使用加减方便,以覆相密语,或说异意、异名为密意。例如‘佛说法四十九年,一字未说’。又如说‘彼五无间业,证大菩提’。如此所说不少。所以,教有显、密不同,理无隐、现差别。随众生根器而有显密之法。又如见指见月,见月忘指,经前将一切法总收为一百八句,若摄末归本,唯是一心真如,归心一性,不碍百八句宛然而现。由于本末无二,圆融无碍。阅读《楞伽》,这一类的想法,处处皆有。
以上是法藏大师对《楞伽》之宗趣作了疏通,使人易解。边纂《楞伽》,不是为了一宗一派,而是为求获得正等正觉,正如《般若经》所说,是为了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两者目的并无二致。所以本经宗趣为求自觉智,也可说为求自证圣智之境界,如经说:‘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
这是《楞伽》全经之着重点。八识之心理学,三自性之认识论等理论,都是实地修行的辅助知识,并非《楞伽》之宗趣。
在前文,‘本经之特色’中曾说到,很多古今研读、讲说或作疏之大德们皆以本经‘杂乱无序’,前后文义不连贯;但根据印顺导师钻研本经后,确认本经是有次第可循。并非是一部‘杂记’,而是一部大乘佛法之纲领要目。这是他的特殊看法,并有清新而精审明确的科判表。他是本于研读三藏必须明了三藏意义,经文的结构而作此说。他常说:‘修多罗是次第所显,毗奈耶是因缘所显,阿毗达摩是分别所显’。所以‘研读佛经必依章段次第,否则视为杂乱无章,不易深入经义’。
他将《楞伽经》正宗分为二大段:第一大段由大慧总问,经佛陀略答而直接指示‘佛心’所在,此即是经前一百八句问答。简单说,此为‘总问略答直示佛心’共为一门〈或称为第一章〉。第二大段称为‘随问广答渐入自心’,也是由大慧随问,经佛陀广答而渐渐进入众生自心。此中共分四门〈或广分为十九章〉
第一门为‘入胜解行地’〈从第二章至第七章〉,这是讲地前菩萨对佛法要有彻底的认识,也就是要‘成就胜解’,对佛法要善辨中道,了解深密义理。在善辨中道中,佛陀开示了诸法性、相之理,要菩萨能深知心、意、意识及诸法自性,乃至二种无我,同时要远离凡夫、外道之有、无、一、异、常、断之增、减二边妄执。菩萨至此才能体会到性空非实,藏心无我等佛法中的深密之境界。若约地前菩萨阶位说,相当于十住〈包括十信〉、十行、十回向之三贤位及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位,或者说与唯识宗‘资粮位’及‘加行位’相似。地前菩萨应该对诸法有深刻的殊胜的察知。也可说到了见道位之边缘,即普通说是将要开悟、见性了。
第二门是证‘入有心量地’〈从第八章至第十二章〉,相当于唯识宗之‘通达位’及‘修道位’前分。从初地至七地,证悟一切唯心所现,但此时还是有相有功用地,所以称为‘有心量地’。又可分为‘能入之道’及‘所入之地’。‘能入之道’者,菩萨必须正观缘起、善解果智及远离一切妄想。在正观缘起中,应该了解到心量离言,幻性唯心及一切语言、文字之虚假,这是菩萨开悟必经的过程,如此才能远离妄想之执见。‘所入之地’即是指菩萨所证自觉圣智。此中包括了七个层次:初地以后的菩萨具足了第一‘自觉圣智’。然后,就能获第二‘得意生身’,能于一百世界中化身说法度生,从此证入第三无间〈禅定〉解脱,第四悟佛知见、第五等佛法身,第六证本位法而,第七不住二边,并且兼通‘宗通与说通’了。这些在经文中皆有详尽的叙述。
第三门是‘无所有地’〈从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相当于唯识宗之‘修道位’中间一分,属于菩萨第八不动地及第九善慧地阶位。此中二大菩萨已超越小乘法,而为大乘不共法了。所以不但了解到一切唯心所现,而且能使心地寂灭不生,无相无功用,获得身心转依。此中也分‘能入道’及‘所入地’。在‘能入道’境界中,经中说:八地菩萨至此能做到‘境空心寂’,外不被境界所惑,内不被烦恼所染,故称不动,这时才能真正做到舍妄识、依圣智了。至于‘所入地’中,八、九地菩萨获得身心转依,所谓‘转生死身’、‘解相续识’,超越二乘,直趋萨婆若海,‘自觉法性’,以菩萨自觉智慧对诸法能够确知‘非有、无’,‘离能、所’,得根本无分别智,得觉法自成身,最后做到‘善通教理’,一切言说、思虑而迥异世间戏论。
第四门是‘入最胜地’〈此中从十七章到二十章〉。相当于唯识宗之第十法云地及佛地,为五位中之修道位后分及究竟位之全分。此中有‘圆示二果’,即菩萨到了佛果,除我执、断烦恼障,可以获得涅槃果;除法执,断所知障,证入菩提果,亦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断烦恼障,以慈悲心度一切众生,得解脱德;断所知障,以法空慧得般若,以菩提心成法身德。如此,佛果崇高境界,依一般大乘经论所说,都以四种清净而摄尽。四种清净:自性清净、生此道清净、离垢清净、得此道清净。虽然印度之唯识、中观二宗皆无此说,但后期大乘很重视此说。此自性清净摄于如来藏中。以唯识中说,应摄入圆成实中。真常唯心大乘基于无常生灭,不能建立流转,故建立如来藏心。如此,第一、才能安立业果前后之连系。第二、才能使记忆存在而不忘失。所以经文中说:‘如来藏藏识心’。又如说:‘略有三种识──真识、现识、分别事识’。又说:‘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此上说如来藏、说真识、说自性无垢,皆是就‘自性清净’而说。
如何转识依智,而‘生此道清净’,必须明白佛说五法道理,才能生定、发慧。以五法为本,而有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离垢清净’,经文中,佛以恒河之沙,譬喻佛之法身有七种功德:一、佛受恼无嗔念德,二、法身终不坏灭德,三、如来光明无量德,四、如来恒住自性德,五、法身智慧不增不减德,六、如来以大悲心,苦迫不舍德,七、如来有随顺涅槃德。佛以此说明法身平等、常住之妙理。
‘得此道清净’,大慧以‘六波罗蜜满足,得成正觉’问佛。佛以六‘波罗蜜有三种分别: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来说明。佛以‘出世间上上波罗蜜’为大乘菩萨所修,不但超越着相凡夫世间六波罗蜜,也超过二乘出世间,偏空、堕于摄取涅槃。菩萨所修六度法门,以‘离妄为本’,离于前七识妄想分别,方能契合第八真常妙心,真心独现,即至佛果彼岸。
入最胜地最后一段经文是‘会归一乘’〈第二十章〉,此中有‘开迹显本’及‘植因向果’二节。佛说法虽有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但最后皆会归于一乘不共法。换言之,希望人人皆得成佛。正如《法华经》〈方便品〉中说:‘世尊法久后,要得显真实’。佛最初说法是‘为实施权’,最后毕竟‘会权归实’。经文中,大慧对佛陀所说,觉得义多隐密,不易了达,故又举出八个问题,请求开示。如问说:一问阿罗汉授记之事。二问佛亦说‘一切众生法’,不至涅槃。三问何故如来从初至成佛乃至涅槃,于中未说一字,亦无所答。四问何故如来法身寂然常住。五问何故说心、意、意识‘刹那展转坏相’?六问佛既说法身不可见,何故有‘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七问如来说生死本际不可知?八问佛已离一切过,为何遭受世间灾难?
佛在答覆大慧八个问题时,并未依其次序而答,前后次第不同,但一一答覆却使大慧非常满意而称心。表示了佛陀的智慧深邃难测!
佛在最后‘植因向果’一段经文中,详说食肉与杀生之过咎,目的是为了度化楞伽会上夜叉、鬼王等食肉众生。大慧启问,实为怜愍彼等及末世众生,要少造杀业。
佛以十五种理由,详说不应食肉的原因。十五种原因,其要点不出三方面:一、就卫生说,诸肉不净,易感疾病。二、就功利说,修行、念咒不成。三、就道德说,害大悲心种,违反大乘菩萨精神。所以经中结论说‘得生梵志〈婆罗门〉种,及诸修行处’,‘智慧富贵家,斯由不食肉’。
通过以上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楞伽经的解说,其实念诵楞伽经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和快乐,使我们远离一切的疾苦和伤害,而且通过念诵楞伽经还可以帮助我们破除魔障和执念,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的清净和平静。以上如有不正确之处请多多包涵。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