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遇圣-高节
隋朝有一位名叫高节的人,是并州人氏。小时候当他牙牙学语的年龄时,只知道称念“南无佛”三个字,其它什么话都不说。
“奇怪,这个孩子怎幺别的话一句都不说呢?”
“是啊!我们这孩子的确也太奇怪了。”
他的父母常常这样呢喃着。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间他已经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了。
“人生实在很苦,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真是烦恼重重;要想解脱,恐怕只有离开这个家去修行这一条路了。”他心中想着。
另一方面,他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那样的事情都不想做,世间上的事业好象没有一椿合他胃口似的,当然很替他耽心。
“爹,娘!我想去五台山修行,为了可以得到解脱。”
“孩子!你年事太轻,人也还小,娘实在不放心!”
“娘!我已经十七岁了,都那么高了,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父母看他小小年纪,有出尘之心,反正不喜世间事业,留在家中无益,况且又苦苦恳求,不如就成全他算了。
“好吧!一个人出门在外,可要多加小心哪!”
就这样,他背起了简单的行囊,告别了双亲,就往目的地五台山出发了。
“无论再艰难险厄,我都要想法子克服它,以达成我求法的志愿。”他心里想着。途中跋涉历经不少险厄,最后来到了北台山后面的一座山谷,见到一位苦行头陀,住的是简陋的茅屋,吃的是草根树叶,日子过得实在清苦。他一见却高兴万分,认为这是很难遇到的一位善知识,“这一位大概是我所要拜的师父了!”
他高兴地长跪在那里,对头陀说:
“请收我做徒弟吧!弟子希望能在您的座下做个侍者,跟着您学佛。”
“你吃得了苦吗?”
“可以的。”
“真的不怕吃苦?”
“是的。”
“好,如果你能习惯吃像我一样简陋的食物,就可以得到解脱。”
就这样他做了苦行头陀非正式的弟子,他以山涧清泉解渴,采取树根叶子充饥,生活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连好多天都不以为苦。
接着他的师父又告诉他:“你能够诵读法华经,才可以得到解脱。”
于是他非常用功地诵读法华经,过了七天,法华经已可以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就再度请求师父教导解脱生死的方法。
“如果你能收摄一切心念,放下万缘,一坐七天,必然能够解脱生死了。”
于是他遵照着师父的指导去做,果然如法七日禅坐,起座以后,但觉身心轻快得很,心中充满了法喜,不过那时候,他仍然是在家人的身份,所以长跪向师父禀告:
“师父啊!感谢师父的大法摄受,使我获益不少。但愿师父慈悲,度我出家吧!”
他的意思是要求苦行头陀为他披剃,头陀对他说:
“我年纪老了,现在长安正在开戒会传授三坛大戒,那里有一位卧轮禅师,你快点去,可归投在他的座下,让他度你出家好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师父的法号,他就拜问:
“您能不能告诉我您的上下德号呢?”
“我的称号是海云,你记住好了。”
高节于是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泣别了这位山中的师父。来到了长安,并打听到卧轮禅师的住处。
卧轮禅师见了他,问道:
“你从什么地方来的?”
“弟子是从五台山来的。”
“为什么又来这呢?”
“因为受了一位和尚的嘱咐,要我特地前来投靠您求您剃度的。”
“你所说的那位和尚是谁?”
“家师的法号上海下云。”
“你,你说什么?”卧轮禅师一脸诧异的神色。
“上海下云。”他重复一遍。
“海云,就是华严经中所载,当初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第三位大善知识,不是万劫累积的福德因缘,是不能够见到的。可是你却放弃亲近大圣人的良机,反而来求我,那是何等错误的事情啊!”
这时高节才恍然大悟,回想苦行头陀种种别人所做不到的高风亮节,生活清苦,清心无欲,言行特异,本来就是一位不出世的奇人,是千载难逢的大善知识,这时他恨不得粉身碎骨,再亲近随他学佛。
于是遥往五台山跪拜,希望能够再度见到海云大善知识。可在他赶回从前头陀住过的地方时,哪有什么海云善知识?不过只是看到一片荒山罢了。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