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母般若)

发布时间:2022-11-15 11:09:38作者:大悲咒在线网整理

正行开示

虽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修行般若佛母,但是有很多细节还是不清楚的,下面就让我给大家科普般若佛母的仪轨开示,仪轨的正行念诵只有四句。在念这四句前,我们先观本尊在自己的面前化现出来。

般若佛母仪轨导修开示

般若佛母一面四臂,身相黄色,其中二手作定印置于胸前,另外一只右手持一金刚杵举起,另一左手托一部《般若经》。般若佛母的身上穿着华丽的彩衣,佩戴许多宝饰。他的双足作双跏趺坐,下有莲花及日、月座。月座在下面,日座在月座上方,它们代表了胜义及世俗菩提心。

般若佛母

在本尊的心轮有一个月座,上有一呈六角星形的利轮。在利轮的每个角上,分布站着本尊咒句“他地呀他格谛格谛怕那格谛怕那三格谛仆地疏哈”的藏文咒字,面对中央的一只角上是“他地呀他”,然后顺时针方向数下去,第二及第三只角都是“格谛”,第四只角上立着“怕那格谛”。第五只角上立着“怕那三格谛”,第六只角上是“仆地疏哈”咒字。在利轮的中央,是般若母的心字“阿”(Ah)。所有咒字都是黄色而站立的,并非平躺在利轮上。常常有人看到咒蔓的绘画,便以为咒字是平躺的,其实这并不正确。咒蔓的字一般都是站立的,只是在绘画时无法表达立体感,才把它们绘为平躺而已。以上所描述的利轮观想,是黄般若母的不共观想,其它化相的般若母心中并无这个利轮。

般若母心部之利轮

现在已描述完本尊身相了。对此身相不熟悉的初学者,可以多参考本尊之图片,但在观想中,本尊是活生生的,并非像一张死的图片般无生气。此外,本尊的身体乃光明身,并非如同由内脏、血、肉的凡夫身。

这个是极为简化的仪轨,如果我们欲观想智尊来临融入亦可,把这个环节略去亦可。欲观智尊者,观心间利轮及诸字放光至十方佛土,向诸佛圣众心中召请其智尊前来。诸佛圣众心间化出如同其自身之化身或如同般若佛母身相之化身,全前来而融入于我们观在自己面前之般若母身中。

然后,我们诵仪轨中的中心文句。

离言思之般若般罗密无生无遮虚空般自性各各自证智慧所缘处三世诸佛之母我礼敬

在西藏寺院中,凡诵《般若心经》前,必先诵此四句礼赞文。这四句礼赞出自本师释迦牟尼未示现成佛前,为自己的生母所撰着的礼赞文,所以其缘起十分殊胜。它的意思是说一切本无自性,犹如虚空,并且对此空性佛母作顶礼。

般若佛母是诸般若经典之主尊,亦即空性之本尊。为甚么体悟空性之般若智慧被人像化时,要喻之为“佛母”呢?现在衲解释一下“佛母”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佛母”,并非指他是诸佛的血缘生母。在世俗上,任何小孩都必须有父、有母方得以出生,而出生者之种姓、家族及姓氏等,取决于其父系。父为王,子则是太子;父为大财主,子即是有钱人。佛境的产生,端赖于方便及智慧二者,缺一则不可成佛。故此,我们可以说诸佛乃由方便及智慧此二者而生出,此二者可说是诸佛之父和母。空性智是成佛必需的,但由它所产生的并不一定是佛境。这就似世俗传统上,必须有父、有母方会有小孩诞生,但母亲所生出的可能是太子,也可能是别的种姓,这就要视乎父亲的血统及背景了。修行的人,不论要成就小乘境界或大乘佛境,都必须通达般若空性。故此,般若空性智有可能产生出佛,也有可能生出小乘罗汉的境界。由此而喻,般若空性智乃成佛之必需品,但并不决定生出佛境。另一方面,方便乃决定性的一方。有方便与空性智结合而产生的,必定是佛,不可能是小乘之罗汉境界。因此理由,方便被喻为“佛父”,是决定生出佛陀的因素;般若空性智被喻为“佛母”,是成佛之必需关键,但却未必生出佛陀,端赖是否有方便为“伴侣”。由于过去、现在及未来诸佛皆必定由般若空性智所生出,所以般若空性在仪轨中被称为“三世诸佛之母”。

般若佛母仪轨导修开示

诵了赞文后,我们便开始诵咒。持咒的次数视乎自己意愿,并无特定要求。欲加插《般若心经》念诵者,可于持咒前加插入仪轨内而念诵若干遍。

达牙他(嗡)嘎谛嘎谛 巴拉嘎谛 巴拉僧嘎谛 菩提 梭哈

tayatha(om)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oha

达牙他嘎谛嘎谛巴拉嘎谛巴拉僧嘎谛菩提梭哈

般若佛母的咒即《般若心经》内之咒。这个咒有两种版本,旧译版中所载之咒为“他地呀他格谛格谛怕那格谛怕那三格谛仆地疏哈”,新译版本所载之咒多了一个“唵”字。我们在观本尊心中利轮咒蔓时,采用没有“唵”的版本,但在持咒时,最好诵有“唵”字的版本。

诵咒时,观本尊心中利轮及咒字全都放光,就像电灯泡般,光芒把我们的业障及无明全消除了。此利轮观及诵咒法亦有利益众生的观法,利轮的每一个角分别除六道中的某一道众生业障。可是,我们若自己还未净化,便无能力协助其它众生除障。故此,我们在初修时,宜先修为自己作忏净的观法。

此咒虽然并不长,但却含有极深妙的意义。大乘的修行之路,由初发心至佛境之间,被划分为五种境地,称为“大乘五道”,亦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注:有关大乘五道之讲解,见于法师著作《甚深微妙》)。一切佛陀教法之果境,都包括在这五道之中了。般若佛母的咒中之“格谛”意思是“去!”;第一个“格谛”叫行者去入于资粮道,第二次“格谛”叫行者入于加行道,“怕那格谛”是呼唤行者再进一步而入于见道,“怕那三格谛”呼唤行者更要再进入修道,“仆地”是指最后证入无学道。所以,这个咒包含了全部大乘五道在内。此咒亦可被理解为“要去!要离开!勿执轮回六道!要去成佛!”衲的根本上师是赤江仁宝哲大师。赤江仁宝哲的上一世,在圆寂前唤侍者陪同绕拜甘丹寺一周,然后坐在椅上面对拉萨市,诵了这个咒一次,再喝了一声“呸”,这样便坐化了,何等自在呀!由此可知,此咒一点都不简单。诵这咒一次,就如把大乘五道一切法要遍修一次。-----------------------------------结行开示

诵咒后,我们念以下四句回向文。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般若母之境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如果我们有别的愿望,亦可在念此四句后加入发愿。

回向十分重要。我们一座下来修持所得之功德若不迅速回向,一到下次嗔心一起时便会失去。

最后,我们观本尊身向内融摄入利轮,利轮化为光融入咒句,咒句向中央“阿”字融摄,“阿”字最后化光融入我们自己的身体之中。

般若佛母仪轨导修开示

般若母修持仪轨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离言思之般若般罗密 无生无遮虚空般自性

各各自证智慧所缘处 三世诸佛之母我礼敬

Tayatha(Om)Gate Gate Paragate Para Sam Gate Bodhi Soha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般若母之境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般若佛母

相信大家看完这个详细的仪轨和开示已经得到了启发,并且大家也会向着正确的方向去修行,祝大家早日修成正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