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
爱不重 不生娑婆
因为爱欲
我们生在这个世界
因为爱欲
我们流转於轮回之中
在六道生死轮回里
每个人都是
独生独死
独去独来
纵使眷属满堂
於生死之际也是
无人相随
无人替代
佛教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
学习淡化情执
转爱缘为法缘
以清净心待人
用随缘心度日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二十二集) 1991/6 加拿大 档名:02-009-0022
此地给我们讲的完全是事实,这就是说的六道轮回。人确实是生在『爱欲之中』,佛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你会到娑婆世界来投生,为什么原因来的?你情爱太深了,你就会到这个世间来投生,情愈重愈往下堕落。大家读过《楞严经》就晓得,《楞严经》里说了两个字,一个是情、一个是想,想多情少就往上升,情多想少就往下堕落。地狱里头是纯情没有想,那个情就太深太深了,就堕地狱去了,这个要知道,确确实实生在爱欲之中。西方极乐世界常讲,「念不一不生极乐,爱不重不生娑婆」。我们这个爱欲还要不要?要,那就得搞三恶道了;如果要想往生西方世界,这个要看淡,要把它看破,绝对不是好东西。
六道轮回真的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就是苦。眼前的家亲眷属,死了之后,这个关系就没有了,再要碰头,不晓得到哪一生哪一劫才遇到。遇到怎么样?遇到还是冤家债主,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所以,六道里面实在讲是苦多乐少,我们在生活当中能体会得到。想得一点乐,不晓得要付多少苦的代价,不值得!这是警惕我们,没有人能够代替的。佛菩萨虽然很慈悲,没有办法代替,为什么?自作自受。不能说佛菩萨不慈悲,佛菩萨劝我们不要作,你就不会受了。
『善恶』是念头,前面我们看过佛所讲的三聚,定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说了这三种,这三种把所有一切众生都包括了。「正定聚」,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会受外面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这种人学不坏,他有主宰。「邪定聚」,这种人再好的环境他也学不好,我们常讲劣根性太重了。「不定聚」的人占绝对大多数,他遇到善知识,他就学好,遇到恶知识,他就学坏了。所谓是「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这是一类不定聚的人,因此变化就太大了。这是一定要有个良好的环境。
『强健』,强是指你有能力、你有财力,你能做善事,你不要把这个机会放掉。健是健康,自己有健康的身体,又有能力来行善,这个时候要努力,不要把这个机缘失掉了,这很重要。这一段是劝我们断恶修善。
无量寿经 (第四十五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45
这是这一品经里面的第三段。第一段佛为我们说明这个世间众生普遍都有贪毒,招来「忧苦万端」。第二段主要是讲瞋恚,劝勉我们应当要和睦相处。这个地方是第三段,第三段劝我们要断恶修善,要知道事实的真相。六道众生不可能没有『爱欲』,如果没有「爱欲」,他就不会在六道轮回,换句话说,为什么有六道轮回?是爱欲里面变现出来的。所以古人讲「爱不重不生娑婆」,生到娑婆世界就是爱欲太重;「念不一不生净土」,西方净土的条件是要专一,叫「一心称念」,要念到一心不乱,这才能往生。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事实真相,六道里面决定是『独生独死』,谁在支配?我们自己的业力在支配,自己一生造作的善恶业,而业里面决定不能够轻忽了念头。这个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念念在造业。一念善,果报在三善道;一念恶,果报在三恶道,这个念头刹那不断。所以我们讲造这个六道生死之业,这一天造多少?何况一年,何况这一生,何况过去生生世世,真的是不得了。这个业力在牵引你到哪一道去投胎,去受报,不是其他的力量。即使家亲眷属再恩爱,两个人的念头不相同,两个人造的业不一样,在六道里面受的果报也不相同,所以还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苦乐自当』,你的善业成熟,那就是乐果;恶业成熟了,就是恶报,这是自己承当,自己要受,自作自受,『无有代者』。佛菩萨大慈大悲,没有办法代我们受苦。普贤菩萨这个十大愿王里面虽然有代众生苦,这是讲供养里头有代众生苦。这有这个愿,实际上代得了吗?代不了。我有这个愿,实际上还是没有办法代,这个是一定要知道的,谁都没有办法代,决定是自作自受。
『善恶变化』,就是念头,这个念头变化太多了、太快了。『追逐所生』,追什么?外面的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一会儿念头善,一会儿念头恶,善恶交杂,转变非常快。
『道路不同』,大分,这是六道,六道每一道里面又可以分为无数道,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譬如说我们今天到人间来了,这得了个人身,在六道里是人道,人道不要讲他方世界,单讲我们这个地球,我们地球上的人,每个人命运不相同,苦乐不一样,造业也不相同,即使地球上这四十多亿人,也分成无数道。
『会见无期』,这是特别给我们说明我们家亲眷属一转世就不认识了,纵然遇到也没有办法记得过去世的事情,纵然是亲人也变成陌生人了,何况这一种机会非常非常的渺茫。人间寿命短,其他的几道寿命都长,恶道寿命长,天上寿命也长,所以即使再碰头,生到一道也非常非常的不容易,这个机会很少,这都是事实的状况。
下面佛劝我们,『何不於强健时』,修行一定要身体健康强壮,这才行。千万不要错了念头,「我现在还年轻,等我老的时候再来修行」,这个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年老想修行,体力不够,譬如说我们打个佛七,佛七是七天七夜不睡觉,这一句佛号念到底,我们这个身体行吗?一天一夜都支持不住了,哪里能支持到七天七夜?所以我们看看中国佛教过去这些高僧大德,这个大藏经里头有《高僧传》、有《居士传》,你们仔细去看看,过去人修行开悟证果都是年轻人,他才能办得到。六祖大师开悟,五祖传法给他的时候,他二十四岁,二十四岁就接五祖的衣钵,就是第六代祖,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一定要身体强壮。我们现在身体还没有衰退的时候应当要努力,「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你还等什么?不要再等待了,真正要修,现在就要做。
无量寿经(新加坡二次宣讲) (第二十集) 1994/11 新加坡 档名:02-027-0020
这是事实真相,必须要明白。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在六道里面,都是自己造的业,自己受报;可以说是无论我们这一生当中是很幸福,或者是很苦恼,都是自作自受,决定不能够怨天尤人,不可以。都是自己造的业,自己在受报,所以『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没有作伴的。怎样恩爱夫妻,命终的时候都分别了,再也不认识了,再也不会见面了。这是事实,一定要知道,为什么?他两个人造的业不同,他怎么会跑到一道去?所以『苦乐自当』。这个自当就是自己受,自作自受,没有人能够代替。
这是讲一个人死了之后去轮回,每个人,各人随各人的业,『善恶变化』,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追逐』。这个业力在支配你,让你到哪个地方去投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所以你明白这个事实,你才晓得西方世界之可贵。西方世界的的确确,我们家亲好友、同参过去生中念佛已经往生的,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才常常聚会在一起。如果不生到西方世界,想将来来生再聚在一起,那是你的妄想,不是事实,事实是会见无期,这才是事实。
佛在这里劝我们,现在我们身体很健康、很强壮,为什么不趁这个时候努力念佛求生净土?此地讲的『修善』,就是指念佛求生净土。遵守佛的教诫,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我们净宗同修,特别提出平常修善的五个科目,五个科目就好记。第一个是三福,三福是大根大本。「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条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三福,第一个科目。第二个科目六和: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六和。这基本的戒条,一定要遵守。从这个基础上再修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再学菩萨的处世待人的守则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最后再修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到普皆回向。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必须遵循的教训,这就是努力修善。然后再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那你这个善就圆满了,你的善就不会退转,那才叫真善。假如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这个善将来可以得人天大福报,来生是人天大福报,福报享尽了,又要堕落,所以那个善就不究竟。我们一定要修真实究竟圆满之善,决定要求生净土。
『欲何待乎』。就是不可以再等待!你还等什么时候?现在就要干,不可以再等。有一些人,我过去出家没多久,我有一个长辈,在台湾,我去见他,他那个时候已经退休了,跟他讲佛法的好处,他也赞成,对我出家,他也很赞成,他说你这个路走的正确,不错!我劝他念佛,他说我还要等几年,现在还有些事情要做,还不行,我再等几年。才过了两年,他死了,又去搞轮回去了,不能等,等不得的!不要以为我现在还年轻,我还有事业,家里还要照顾,再等几年,等几年修。你跟阎罗王立了合同吗?你知道你还能住世多少年?要晓得一口气不来就是来世!不可以说年轻,黄泉路上无老少。我们看看那个公墓,看看超度牌位,多少年轻人!所以决定不能等待。我们听到了,明白了,马上就要去干,就要认真努力去修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七集) 2012/7/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37
这句句都是真话。「爱欲指情爱与贪欲」,一般人讲情执,对於情爱的执著非常严重。这四个字,情爱、贪欲,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古人说「爱不重不堕娑婆」,娑婆就是六道轮回。你怎么会到六道轮回来?就是爱、贪太重。还有一句话,是「念不一不生净土」,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要一心、要专注,不可以有妄念,不可以有杂念,一心专注他决定生净土。爱不重不堕娑婆,那就是说,爱我们一定把它淡化,情执要淡化。学佛要转爱缘为法缘,亲爱的人变成我们同参道友、变成同学,这样子好。我们在一起共修,目的地是同生极乐国,亲近阿弥陀佛,这就完全正确了。在这个世间互相照顾、互相勉励,要不断提升自己境界,决定要避免堕落。世间的东西应该要放下,生活所需一切随缘,有很好,没有也好,不要计较,不要放在心上,不要留恋这个世界,心心向往极乐世界。两个世界的比较,佛在这部经里头介绍得很清楚、很明白。
「世人举体沉溺於爱欲之中」,这个话说得不过分,「於是死此生彼,流转无穷」。我们从一些寺院有些放生的畜生,细心去观察,寺院放生这些畜生,多半都是寺院里头的修行人,他的爱欲没断,临终的时候堕到畜生道。前世毕竟还有一点念佛功夫,有这一点佛缘,这个畜生被寺院出家人收养。如果灵性高的,跟著出家人在一起修行。像谛闲法师所说的,他在年轻时,住在一个小庙,头陀寺。庙里头有一只公鸡,应该是个修行人,每天早晨起来报晓,叫醒大家上早课。那个时候寺庙没有钟,没有时钟,完全靠鸡叫,它来担任这个工作。大众念佛的时候,这个公鸡跟在后头,跟著大家一起绕佛念佛。有一天它寿命终了,它在大殿站在当中,眼睛看著佛,叫了三声,死了,站著死的。谛闲老法师把它处理的时候,当做出家人一样,把它火化。它修得不错,它那叫了三声,也许就是它念阿弥陀佛,它有灵性。古籍里头记这些事情记得很多,真的,不是假的。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我们用爱心来对待,可以跟这些畜生沟通。最近十几年我们这个事情做得很多,感应不可思议,确实有六道轮回。
「纵使眷属满堂,於生死之际,生是孤身来,死时独自去,无人相随,无人能代」。像这些话我们最好把它写出来,贴在很显著的地方,早晚都看看,提高我们的警觉,帮助我们放下。为什么放不下?没有想破。真想破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还有什么放不下?放下就在眼前,不要等明天、不要等后天。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得自在。真正放下了,清净心念佛,平等心念佛,那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感应不可思议。我们看到念佛功夫成就,自在往生的,决定是真,不是假的。这些人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亲眼看见,亲耳所闻,这些都是佛菩萨大慈大悲的示现,增长我们的信心、愿心,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真相。
『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复指苦乐之果报,皆是自作自受,亦无有能替代者。憬兴云:自当,即自受也」。无论我们生活什么环境,都要有感恩的心,以报恩的心、感恩的心来对待一切万物。
每个人业力不一样。憬兴师说:「善变化即善趣报」,三善道,恶的变化就是三恶道。「《会疏》云:今世虽善果,(所作)业因恶,则来世变招殃过」,现在虽然是恶报,可是所造的业因善,我们后生就化享福报,「千变万化,不可具述」。「此则变化之又一解也」,这解释都解释得好。这一生我们得的善果,我们在人间享受富贵,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的财富,这是今生现前享的善,这个善,善果,是过去生中修的。古人有言,四十岁之前,业因果报是受前世行业;四十岁之后,是自己这一生所造作的善恶果报,这个说法也说得很好。说法,勉励我们自己,断恶修善,改造命运。《了凡四训》就是非常明显改造成功的典范,为什么?因为命运是自己造的,命运没有掌握在别人手中,完全掌握在自己。过去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一生得富贵的果报。可是我们享福的时候,造的是什么因,这很重要。如果我们享福,造的是善因,来生善中之善,比这一生果报还要殊胜;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所造的因是恶的、不善的,这一生的福享尽了,来生就要受苦。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要把它想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於是我们就能够掌握来生来世。
现在我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无比殊胜的果报是成佛,成佛是智慧、福报的圆满。你看我们常常念三皈依,「皈依佛,二足尊」。二是什么?一个智慧,一个福报。足是满足。智慧圆满,福报圆满,这个人称作佛。我们学佛,学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就是智慧跟福德,我别的不求,就求这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就是两种享受,智慧是精神的享受,福德是物质的享受,两样都圆满,真正是福慧双修,没有缺陷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0八集) 2011/7/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08
念老的注解,「右段劝谕世人,舍恶修善」,这是这两行经文所说的宗旨。『爱欲』,「指情爱与贪欲」,现在所谓的情执,这个很难断。「爱不重不堕娑婆」,这是古大德讲的,「念不一不生净土」。「世人举体沉溺於爱欲之中」,这句话是现前可以说是全世界社会的写照,这不是一个地区,全球性的都沉溺在爱欲之中。情爱、欲望,这个情里头真有爱吗?假的不是真的,佛法说永恒不变是真的,见异思迁是假的,今天这个社会上真有爱情吗?真正有爱情还情有可原。都是虚情假意,大家互相欺骗,一丝毫真诚都没有,今天这个社会不像人间,有人说人间地狱,这个话我们愈想愈有道理。地狱在哪里?今天人间是地狱,人伦基本的道德观念都丧失,完全丧失。我们讲五常,确实今天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中国过去社会这五常是底线,任何人都得要有的,没有你怎么立足於社会?不能不讲究这五个字。仁是推己及人,想自己就要想别人,从哪里想起?先从父母想起,然后想妻子儿女,然后想兄弟姐妹,一层一层扩大。要尽自己的本分,要爱护这些人,要关怀这些人,要照顾这些人,要帮助这些人。现在没有了,现在人只想到自己,除自己之外都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什么?欲望,情欲。夫妻之间恋爱结婚,你要问这结婚的两个人,你们两个当中互相真的相信吗?他会摇摇头:走著瞧吧!这个态度是真的不是假的,观望,不能长保。几天分手的有,几个月分手的有,一、二年分手的很多很多,都在造罪业。给谁结了怨?如果他生了小孩,跟这个小孩结了怨,你们不和,他受罪,他的怨恨这一生一世都洗不掉,来生后世有意无意遇到能不报复吗?
我们看念老这个文,「情爱与贪欲,实为生死之本」,这就古人讲的「爱不重不堕娑婆」,这个世间人完全沉溺在其中,这讲六道轮回。「於是死此生彼,流转无穷」。六道从哪来?就从这来,佛法讲的贪瞋痴。「纵使眷属满堂,於生死之际,生是孤身来,死时独自去,无人相随,无人能代」,故云『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复指苦乐之果报,皆是自作自受,亦无有能替代者」。你一生遇到善缘行善积德,你去的地方好,好也只是人天两道。如果心行不善,你去的地方就不好,这个不好是指三恶道,苦乐自当,自作自受。「憬兴云:自当,即自受也」。『善恶变化』,「善变化」,就是善道,「即善趣报」,三善道的果报,「恶变化即恶趣报」,人变成畜生,变成饿鬼,变成地狱,变化。「《会疏》云:今世虽善果,(所作)业因恶,则来世变招殃过」。过是过失,天灾人祸都是自己造作不善的业因所感召的。现在我们虽然是恶报很苦,但是所做的善,来生的时候它就变成福报。「千变万化,不可具述。此则变化之又一解也」,都能讲得通,也都是事实真相。总之,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是真理、是事实,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小心谨慎。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2013/12/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545
念老在注解上说,『爱欲』,爱是情爱,欲是贪欲,实实在在是生死的根本,也就是六道轮回的由来。这个世间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自性清净心中无有一物,也就是什么都没有,这一切万法从哪里来的?是由自性所生所现,是由妄心产生无量无数无尽的变化。
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稍稍有些概念了,这个概念是正确的。那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是净土,真正的净土,这是真的,我们称它作一真法界。自性没有现象,一真法界有现象,有依报,有正报,实报土。自性清净心,在净宗四土里头说,就是常寂光。常寂光里头没有依正的现象,实报土有。实报土是心现的,一切诸佛如来方便土、同居土是识变的。识是什么?我们的念头,一切法从心想生。同居土是六道轮回,方便土是四圣法界,换句话说,十法界跟六道轮回是我们心里头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执著,就没有十法界,十法界是假的。
我们今天堕落在十法界里头,而且非常不幸,堕落在六道轮回里面,十法界里头最差的地方、最不善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你要问为什么,我们的念头不善,我们没有一个念头是真正帮助别人的,无条件帮助别人的,希望别人离苦得乐,我们没这个念头。我们帮助别人都是有条件的,令别人离苦得乐,我自己先有一分,我没有得到,你也别想,是这种念头,有念无念都不出这个范围。这是什么?这是习气,这是烦恼,烦恼习气太深、太重,扭转不过来,纵然遇到佛法,听不懂,不开悟。什么原因?烦恼习气做障碍,道理在此地。
念老在此地提醒我们,情爱最难断,贪欲,无始劫来的烦恼,这是生死根本,六道轮回的根本,六道轮回从这来的。这两个要不能放下,极乐世界去不了。这就是李老师常说的,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三五个。什么原因?那三五个人把情爱、贪欲放下了,他平平安安的去了。如果还有丝毫贪恋不能放下,那对不起,就去不了。佛门常说,「爱不重不堕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这两句话重要,念要专一,不能夹杂情爱,不能夹杂贪欲。真正想往生的人,一定要跟阿弥陀佛一样,把所有一切众生都看成佛。什么佛?阿弥陀佛。我们敢轻慢阿弥陀佛吗?我们敢得罪阿弥陀佛吗?这都是障碍你往生的,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世人举体沉溺於爱欲之中」,特别是现代人,哪一个不如是。沉溺在爱欲之中,他就造无量罪业,起心动念意在造业,言语在造业,行为在造业。造的什么业?全是轮回业,自己要清楚、要明白。「於是死此生彼」,这一生寿命到了,死了,生彼是什么?依照你的业力去轮回去了。「流转无穷」,流转指六道,不定是哪一道。经上给我们说得清楚,贪爱是饿鬼,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这三种贪瞋痴我们全有,而且没有中止,时时刻刻起现行。起现行就是造业,造贪瞋痴,这怎么办?
下面举例给我们看,「纵使眷属满堂」,你的家大、业大,你的眷属多,到生死关头,「生是孤身来,死时独自去」,这个时候没有人跟著你,也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所以经文上,『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完全业力在支配你,你自己做不了主,你有真心,真心不管用,妄心、业力在做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你的心善、言行善,你得的是乐。这个乐是什么?三善道。人道是三善道之一,我们现在在人道,其他道的状况我们不知道,人道的状况我们应该非常理解。人道好不好?有小小的乐享受,但是享受的时候无不造业,这个事情可麻烦!特别是人事环境,有意无意得罪人,自己不知道。古人所谓的言者无意,说话的人无意,聊天,但是听者有心,听的人以为你在骂我,你在讽刺我,你在损我,他是这样听法的,他心里就有怨恨。你是无心,无心说话的时候让别人产生怨恨,这就是造业,这个业要自己受,没有人能代。
所以到这个世间来,离开这个世间,真的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这是指苦乐的果报,统统是自作自受,与别人毫不相关。我们把自作自受受得不甘心,去责怪别人,罪加一等,不但你的罪没有消,你的罪增加了。
这都是自然的现象,这都是自然的规律,一般人讲叫真理。「憬兴云」,自当就是自受,要甘心自受,不怪别人。对别人要有敬意,这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对别人不满,充满了怨恨,还要想方法整人,这个罪就重了。一定要想到,来生别人用这个手段来对付我,一定是超过我今天所做的。它是报应,报应总是有添加,生生世世这两个人报来报去,以后就会有大灾难,这个大灾难就叫你堕无间地狱。这个例子,《文昌帝君阴骘文》第一段,他说明他过去十七世的业因果报,就是跟这个冤亲债主斗,一世一世遇到,一世比一世厉害。还伤及无辜,不知道有多少人,真叫后悔莫及。以后遇到佛法明白了,这才把心中的怨恨一起放下。亲爱的人『会见无期』,有怨恨的人常常碰头,怨憎会,爱别离,这是六道里头的真相。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善恶变化』,憬兴大师说,善变化就是善趣报,你造的善因,善果现前,这就变化了;「恶变化」,造作的恶因,恶报现前,三恶道现前。这就是善恶变化,从因变成果。
资料恭摘:心地功夫系列短片 (第十五集) 2014/12/11 华藏净宗弘化网 档名:67-004-0015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