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道 - 深信业果1
p. 117 (6)
﹝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根本深忍信中分三:﹞
我们再回忆一下,下士总共分三部分:一、正修下士意乐,这是质,第二、要达到什么样的量,第三、去除此中的错误。现在是在第一步正修下士意乐,也就是质的部分。下士所求的不是现世,而是求后世的安乐。前面说过等到感果已经来不及了,一定要在因地当中把握,既然说是因地,那一定是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眼前现起的。这个概念如果了解了,平常对境的时候,就会知道这只是眼前的。我们拿当前一剎那来说是眼前的,把这一剎那积累成一生就是今世的,这都不是我们要的东西,我们真正要的是在未来。实际上这眼前跟未来无非是因果,眼前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已经感得的果,果是由之前的因来的,将来我们希望的果则是在眼前种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所以,从科判整体大纲的脉络依次第清楚地一步步深入,了解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把整体统摄起来,然后平常可以用很多喻或者依所了解的理路,再去思惟观察,不论是什么境,一遇到自然很清楚,想要真正得到离苦得乐,必须在因地当中去把握。
正修下士意乐的第一个重点是希求后世,这一生一定要死,而且很快就死,死了以后由业决定,会堕落恶趣,而堕落是这么可怕,由于这样所以策励我们皈依。那么后世怎样才能把握得准?现在就要说明「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根本发深忍信」,也就是说引发一切善乐的根本,是对业果发深忍信。这又分三部分:
※﹝①思总业果,②思别业果,③思已正行进止之理。初中分二:①正明思总之理,②分别思惟。今初﹞
首先对业的整体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管什么业,善业、恶业,身、口、意诸业,只要是业,它一定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叫总业果。对业整体的特征要去思惟,这是第一部分。对业有整体的了解以后,如果能够成就一个圆具德相修一切种智所依之身,则修道的进程会很快,所以应该修求这样的身,这是第二部分思别业果。了解了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先说明业的总相、纲要、特征,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我们对世间的东西了解得很多,它用来辅助是可以的,如果忘掉了业,那是个颠倒。我们有很好的脑筋,如果不用在思惟业果上面,那也只是世间的机灵,这很冤枉,所以脑筋应该用在这里,再把世间其余的用来作助伴,那就对了。
【◎ 初中有四:业决定理者,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从诸善业发生诸苦,无有是处。】
从四点来说明业,第一、业决定一切,第二、业会增长广大,第三、没有造不会碰到,第四、造了一定不会失坏。我们现在先看第一个业决定一切。
「异生」就是指我们凡夫,「圣者」就是已经超越生死的圣人,换句话说,一切有情,不管是凡夫或者圣人,只要他有快乐的感受,都是善业所感。这快乐是我们要的,天上是非常快乐,人间是苦乐参半,乃至于到了地狱里边被火烧时吹来一阵凉风,他也会感觉到快乐,虽然那是非常细微的一点点。在我们感觉当中,风吹过来好像没有什么嘛!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还是要造集了善业才会感得。任何乐受无论大小,绝对没有偶然的。「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只要是安乐的,一定是善业所感,没有从不善业感乐果的道理,也不会是无因而来,这是好的方面。至于坏的方面(就是苦的),让我们感觉逼迫的痛苦,不要说凡夫,即使证得圣果的罗汉,在没有进入无余涅盘之前,他的身体还在,还会感受这个身的苦,而所有这些苦都是以前造集了不善业所感,从善业发生苦是绝对不会的。
【《宝鬘论》云:「诸苦从不善,如是诸恶趣,从善诸善趣,一切生安乐。」故诸苦乐非无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顺因生,是为从总善不善业生总苦乐。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各别而起。】
所有大大小小的苦都从不善业而来,造了恶业会感生恶趣(恶道),造善业则可到善道得到安乐,乃至于步步增上,得到各种最快乐的果报。所以苦乐不是无因而有,也不是天生的。如果是自性有的话,那它本来就是如此,不会改变的,而事实上它是会改变的,造成它改变的就是你造的业。了解了这个道理,真正要希求的是知道正确原因的佛菩萨来指点,然后修行的时候,需要同行助伴。因此整体来说,由善业不善业生总苦乐,至于种种不同(差别)的苦乐,则是由你造的种种不同的善恶业而来。
我们的业通常是两者夹杂的,好事之中也有夹杂坏的因,坏事可能也有夹杂好的因。譬如你帮人家一个忙,可是心里面嘀嘀咕咕不大高兴,从帮忙来说是做了好事,但心里面嘀嘀咕咕,这是一个杂染,我们有太多这种情况。反过来说,做坏事可能也夹杂好的因,但是任何一点点业都不会紊乱,都会感果。
【若于业果,或决定相,或无欺罔,获定解者,是为一切内佛弟子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
大师特别告诉我们,对于业决定一切、业果不欺罔,能够发生定解,这对我们最最重要。从表面来看,我们都相信了,但是离定解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假定真的对业生起定解,那么做任何行为,都会策励自己照着业的道理去做,可是我们现在并不是这样。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了解得不清楚,我们自以为了解,实际上这里边是有错误的;还有一种,虽然了解清楚了,但是不深刻,所以说要深忍。对于业决定一切、业果不欺罔获得定解,这是作为佛弟子最重要的正见。这里提到「内佛弟子」,我们已经是归依三宝的佛弟子,但是是不是懂得佛法的特征?遇到问题时,是依照佛指示我们的,从内心去找出问题的症结,还是在外面的形相上转?对业果的定解是真正重要的第一步正见,所以说这是一切白法的根本。
进一步来说,为什么一切都是业感果、由业来决定呢?这是正见当中的核心,这个问题到后面上士道再来谈。简单地说,因为性空故。空性不是空,这个要弄清楚,最容易误解的是讲空性就和空混为一谈。空是没有,空性是一切万事万物的特征,这两者的差别我们以后要很善巧地把它分清楚,现在不细谈。至于如此因感如此果,现在的行为上种的因就叫做业,一定会感得相应的果,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这就是业的特征当中我们应该了解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p. 118 (2)
【◎ 业增长广大者。谓虽从其微少善业,亦能感发极大乐果,虽从微少诸不善业,亦能感发极大苦果,故如内身因果增长,诸外因果无能等者。此亦如《集法句》云:「虽造微少恶,他世大怖畏,当作大苦恼,犹如入腹毒。虽造微少福,他世引大乐,亦作诸大义,如诸谷丰熟。」】
业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它会增长广大。虽然是微小的善业,但是它会感发很大的乐果,反之,恶业也是如此。增长的原因是在内身而不是在外面,内身也就是我们的内心。《集法句经》上面说:现世做了一点点恶事情,这个因到下世会感得很大的怖畏、很大的痛苦。就像被毒蛇咬了一口,伤口虽然很小,如果不马上治疗的话,跟着血液流到身体里边是会送命的。恶业是如此,善业也是这样。
【从轻微业起广大果,此复当由说宿因缘发定解者,如《阿笈摩》说:牧人喜欢,及彼手杖所穿田蛙,五百水鹅、五百鱼龟、五百饿鬼、五百田夫及五百牛,所有因缘。并《贤愚经》说金天、金宝、牛护因缘,当从《阿笈摩》及《贤愚经》、《百业经》等,求发定解。】
从轻微的业会引起广大的果,对这个道理应该看《阿笈摩》以及《贤愚经》上说的这些因缘,以求发起定解。像《贤愚因缘经》里边说的金财因缘,那是世尊在世的时候,这个小孩生下来时手就握着拳,打开来一看,手里边有两个金子铸造的钱,把这两个金钱拿走,马上会再出现两个金钱,他一辈子都用不完,大家觉得奇怪。后来他出了家,有人去问佛,佛说在毘婆尸佛的时候,有一个人靠捡柴薪卖过活,生活非常清苦,有一次他看到佛和众僧接受王家的供养,心想:「我这么穷,应该供养佛陀!」于是就将他非常辛苦换得的两文钱供养佛陀及众僧。佛陀悲愍他就接受这两文钱。他好高兴!虽然就这么两个钱,不过这两个钱比我们现在一百块、一千块都值钱,因为是他仅有的。他心里好高兴说:「现在我懂了,种了善因就会有善果,没有种善因就没有善果。我这一生这么穷,是因为以前没有种善因,今天有因缘种善因真是好高兴!」因为这样的因缘,所以感得九十一劫中每一生出生都是手握两个钱。
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供养的时候,内心当中意乐很纯净。我们面对人家来要东西,有时心里面很不高兴,态度很不好,所以虽然布施的钱有功德,会增长,可是内心当中厌恶的业,也是一样地增长。这个樵夫不是这样,他供养时很殷重,供养了以后,心里一直很欢喜,所以这个业就不断地增长,后来就感得这非常大的果报,一直到释迦佛出世的时候,他手中还不断地会有钱出现。当时供养两钱,就像现在的两个铜板,但果报却是感得手中有两个金币,怎么用也用不完。《贤愚因缘经》上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一个特点:内心当中的意乐很重要。
【◎ 复次尸罗、轨则、净命、正见四中,后未亏损,前三未能圆满清净,少亏损者,说生龙中。】
我们学习业果之理,真正重要的是要能如理行持而慢慢增长,所以关于业的增长广大和造业过程中很多重要的特点,这里要讲一下。特别是对于修行人,在照着世尊的教法去修行时,除了理论认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持戒。在戒的内涵当中有几个特征:尸罗、轨则、净命、正见,这后面会说明,所以这里不作详细解释。初学时要想完完整整地做到不大容易,四个之中最重要的是正见。像我们现在到寺院来出家、受戒,整个的戒叫尸罗,里面包含重要的根本戒,以及其它的辅助戒,乃至于很多的细则,例如有很多是关于如何穿衣、吃饭、睡觉的。而正见是持戒的根本,要了解为什么要持戒?戒从哪里守起?戒并不单单是在形相上面,而是心对境的时候如法去做。内心当中自己要很清楚,有的时候你能够如法去做,例如眼前那个境界不好,应该把心挡住不要去看;有时候虽然外相上规规矩矩的,但内心当中却不能够如法去做。至于什么是如法、非法,全依正见抉择。
我们常常谈一个问题—境没有好坏,就看你内心怎么去看待这件事情。譬如布施,人家来跟你要东西,你也可以这样想:「唉!叫化子嘛!给他一点钱。」这就是世间的想法,无所谓正见不正见。还有一种想法是:「唉,真讨厌!可是如果不给他,人家看了会说我这个人真小气!」不得已就给他一点钱。这种心理都是杂染的。如果对方来的时候,你心里想:「啊!布施真是殊胜,将来会有好报。」这是比较好了。还有一种真正是慢慢地照着大乘精神来提升的,这种布施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净除我们内心的悭贪,以前总觉得他来跟我要,是把我的东西拿去了,现在了解实际上正是因为布施,使我内心当中的悭贪能够舍掉,真好!他是我的善知识,我就给他。另一个特点是:我所以要布施是为了要成佛。依照大乘的精神去看,这样的作法才对。所以这个正见是从内心上面去讲的,持戒也是这样,内心很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现在说明亏损、不亏损。我们对境的时候,虽然晓得这样做不好,但因为自己习气非常强,不知不觉当中被习气所转,所以不一定做得好,但内心当中这个正确的见解在。这就是正见未亏损,但是尸罗、轨则、净命不圆满。这个不圆满是少亏损,并不是戒体根本没有了,假定根本没有的话,不是堕到龙当中,一定堕地狱。虽然有的龙有很大的神通威力,真正说起来龙绝对不如人,但在六道当中除了人以外,有智能能够辨别是非而修行的只有龙,这是龙非常特别的地方。
【《海龙王请问经》云:「世尊我于劫初,住大海内,时有拘留孙如来出现世间,尔时大海之中,诸龙、龙子、龙女悉皆减少,我亦减少眷属。世尊现大海中,诸龙、龙子、龙女,悉皆如是无有限量,不能得知数量边际。世尊,有何因缘而乃如此?世尊告曰:龙王,若于善说法毘奈耶而出家已,未能清净圆满尸罗,亏损轨则,亏损净命,亏损尸罗,未能圆满,然见正直,此等不生有情地狱,死没已后,当生龙中。」】
这是《海龙王经》上面所说的,有一本现在流通的经叫做《十善业道经》,就是《海龙王经》当中的一品,是专门讲业果的。拘留孙佛就是贤劫千佛当中的第一尊佛,贤劫之初拘留孙佛在世的时候,大海里龙、龙子、龙女很少,龙的眷属也很少,现在却多得不得了,是什么原因呢?佛就告诉牠,假定有人能如法地出家,他的知见是正确的,但是在戒上稍微有一点亏损,这样他不会堕落到地狱,而是投生到龙中。如果出家受戒后,正见失坏,其它的也乱来的话,那一定要堕落到大那落迦或者其它的地狱里去,这个是非常可怕的。
【此复说于拘留孙大师教法之中,在家出家有九十八俱胝;金仙大师教法之中,有六十四俱胝;迦叶大师教法之中,有八十俱胝;吾等大师教法之中,有九十九俱胝。由其亏损轨则、净命、尸罗增上,于龙趣中已生当生。吾等大师,般涅盘后,诸行恶行,毁犯尸罗,四众弟子,亦生龙中。然亦宣说,彼等加行,虽不清净,由于圣教尚未退失深忍意乐,增上力故,从龙死殁,当生人天。除诸趣入于大乘者,一切悉当于此贤劫诸佛教中,而般涅盘。】
贤劫第一尊佛是拘留孙佛,第二尊佛是金仙大师,也就是拘那含牟尼佛,第三是迦叶佛,第四就是我们释迦世尊。在他们的教法中出家,死后堕于龙中的人,共同的特点是出了家以后虽然行为上不太清净,但是对于圣教,内心当中的正见没有退失。深忍意乐是指信心深深地忍可,而不是肤浅的信心,肤浅的信心是不可能有正见的,真正的正见必须对它有很深刻认识。有很多小沙弥,好像现在对佛法还不太了解,实际上是他们宿生曾经认真修行,这一生自然很小就到寺院来。世间上的人都追求外在的享受,他们居然愿意放弃世间到这里来,这是宿生串习所感得的。所以原则上可以推知,我们宿生岂但具有正见,而且轨则、尸罗、净命也比较好,否则这一生是会生在龙当中。但是刚刚进来寺院的时候,世间的习染还很重,大家要好好努力;现在的客观环境非常恶劣,我们很幸运在这里沾染不到这些恶习,自己要更加策励,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只要出家以后真正能够如法行持(当然正见最重要),即便尸罗等少有亏损而堕落到龙当中,但是因为正见的力量,等到龙死了以后,还是会投生于人天;除了趣入大乘的行者以外,其它的一定会在贤劫千佛当中证得阿罗汉果,可见正见的威力是何等的伟大、何等了不起!而趣入大乘的人更好,大乘是生生增上一直到成佛。成佛绝对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就的,必须要集无边的功德,所以大乘的行者看见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修无边的深广妙行、集无边的功德,他不会对小小的得证罗汉果满意,自然不会受这个限制。就好像现在世间上面做生意的人,为了赚大钱,他就不愿意跑去休息,这是同一个道理。
p. 119 (5)
【是故微细黑白诸业,如影随形,皆能发生广大苦乐。当生坚固决定解已,虽微善业应励力修,微少恶罪,应励力断。】
业的行相就是这样,哪怕非常小的黑业、白业,它都会跟着你,就像影子跟着它的形体一样。除了这个以外,还会增长广大。对这个道理要生起坚固的定解,它会产生的效果就是对于再小的善都要努力去做;再小的恶都要断除,不会马马虎虎不去管它。实际上一般来说,大恶我们不会造,大善我们一定很乐意去造,但这种机会眼前并不会太多。平常最多的就是好像不大不小的那种业,内心总是觉得无关紧要,这一点如果不改,一生就马马虎虎过去了,所以真正要去做的时候,就从这个地方去努力。如果自己能够不断从小的地方策励,将来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增上。
修行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精进,精进就是从这种小地方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告诉我们,就算现在做不圆满,至少内心上正见要提起来,这个是根本。然后要努力去断恶修善。
在做的过程当中,还要把握一个重点,不要说:「我是想做啊!但是我力不济!」这个不但是出世的圣人,连世间的圣人也告诉我们这样是不对的。《论语》上面有一段话,冉求说:「我不是不想学夫子,我力量不够啊!」夫子就告诉他:「哪有不够的道理!是你自己限死了自己。」我们要注意!内心的东西是没有形相的,事情还没有做,内心已经觉得:「嗳呀!我是不行的,我是很差的……。」本来用功就是要用你的心,结果功还没有用就说你不行!我们最大、最严重的错误就是这样,很多人会陷在这个习气里。所以说修行没有别的,就是要改掉我们的习气。这种习气会形成一种外在的力量,还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太多人就陷死在这里头,所以被习气限制住是我们修行人最严重的致命伤。
【如《集法句》云:「如鸟在虚空,其影随俱行,作妙行恶行,随彼众生转。如诸少路粮,入路苦恼行,如是无善业,有情往恶趣。如多有路粮,入路安乐行,如是作善业,有情往善趣。」】
《集法句》上说:鸟在虚空当中,它的影子会跟着它走;人也是一样,在太阳底下,你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同样地,无论做了妙行或恶行,这个业就跟着做的人转。下面作个比喻,像我们上路前,如果准备了路粮就安乐,没有准备路粮就会受苦,这个就是作善业、恶业的差别,作了善业,一定会往善趣,反之,下生一定堕恶趣。
【又云:「虽有极少恶,勿轻念无损,如集诸水滴,渐当满大器。」又云:「莫思作轻恶,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器。如是集少恶,愚夫当极满,莫思作少善,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瓶,由略集诸善,坚勇极充满。」】
经论处处策励我们,不要以为恶小就没关系,要知道就像小水滴,虽然很少,但不知不觉当中,一个很大的容器就滴满了。好的、坏的都是这样,刚开始都是一点点,觉得无所谓,久而久之,坏的可以充满,好的也可以充满。
【《本生论》亦云:「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惯习性,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若未修施尸罗等,随具种色少壮德,极大势力多富财,后世悉不获安乐。种等虽卑不着恶,具足施戒等功德,如夏江河能满海,后世安乐定增广。应善定解善非善,诸业他世生苦乐,断恶励力修善业,无信岂能如欲行。」】
第一个偈对我们最重要。这一生有的人造善,有的人造不善,变成一种习惯性,到下一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是这样,不要努力它就会现起,就像在梦当中一样,它自然会现行。我们常常觉得:「我就是这样,我已经习惯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要来修行。无始以来就是因为习惯安于现状,所以一直轮回六道,乃至会堕落三涂,这是我们必须要策励的。所以修行人千万不要说「我已经习惯了!」如果是不对的,无论如何要改,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对于业果的定解,是内佛弟子的第一个白法,现在很多修行人不求种因却急求现成的果报,乃至求神通、求感应,不知不觉都被这个东西卡死了。我曾经看过很多人有很神奇的感应,当初不知道也觉得蛮好,现在才了解,真正最要命的致命伤就是这个。修学佛法是如此,世间也是这样,有的人很难被劝服,因为他觉得有一套好的东西可以证明他的道理。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如果一开始学错了,也偏重于见神见鬼这些东西,说不定也会见到什么,或者有感应,这时还以为自己很对,那就完了,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就是修行,像是布施、持戒等六度。如果不好好努力,不管现在有什么样的种姓、色相、年少、强壮等德,长得非常庄严,各种条件都很好,有大势力,又有大财富,对不起!没有用!这些无法让你后世得到安乐。反过来说,眼前虽然看起来一无是处,可能长得又丑,也没有势力,又穷,但是如果能够去布施、持戒等,这个功德就能使我们后世的安乐增广。增广的程度就像夏天的江河,本来只有一点点的水,后来就能充满大海。
所以我们应该晓得从哪里取舍,真正应该善巧定解的是业果的道理,不但要认识,而且要非常地善巧,善巧是在定解以上的更深一层。了解造了善不善业,将来一定会感得苦乐果,应该努力断恶修善,这是我们眼前最重要的。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根本条件--信,所以最后一句说「无信岂能如欲行」。这个信是净信心,如果真正有净信心的话,一定会产生如上所述的功效。所以佛法里面说「信为欲依」,当我们正确的相信了以后,就会愿意去做。佛告诉我们的道理,中心就是业感果,对业果的净信心能够增长的话,我们就会想去做,而且一定做得到。这个是第二部分--业增长广大。
p. 120 (2)
【◎ 所未造业不会遇者,谓若未集能感苦乐正因之业,则定不受业苦乐果。诸能受用大师所集,无数资粮所有妙果,虽不必集彼一切因,然亦定须集其一分。】
如果没有造的业一定碰不到,就是说,没有造感苦乐果的正因,一定不会感得苦乐的这个果,这个特点非常重要。佛告诉我们的这些道理,我们现在好像很容易就听到了,实际上真的这么容易吗?要成佛必须经无量劫,乃至舍头目脑髓这样去努力,我们现在稍微做一点事就觉得好辛苦,觉得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佛不仅不在乎辛苦,他连头目脑髓都能舍,而且不是一生,是无量生都这样努力才能够成佛,成了佛才能够告诉我们正确的法。我们能够去受用它,也一定有因,如果宿生没造这样的善因,今生一定碰不到。所以过去不一定造过遇见全部的因,但一定有造过遇见一部分的因,假定造的是遇见全部的因,我们应该生在佛世。现在至少得到了一点点,如果在这基础上努力的话,将来自然会增长,这一点对我们是非常个重要的,大师也在此处特别策励我们。
【◎ 已造之业不失坏者,谓诸已作善不善业,定能出生爱非爱果,如《超胜赞》云:「梵志说善恶,能换如取舍,尊说作不失,未作无所遇。」《三摩地王经》亦云:「此复作已非不触,余所作者亦无受。」《毘奈耶阿笈摩》亦云:「假使经百劫,诸业无失亡,若得缘会时,有情自受果。」】
已经造了这个业,一定不会失坏,也就是说,只要你造了业,善的一定感得可爱的果,不善的一定感得非可爱的果。我们都希望要可爱的、要离苦得乐,那就应该造能感得可爱果的业。佛法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要有好的果,必须因地上造善的因,造了一定会碰到,不造一定碰不到;反过来说,你若造了恶业一定逃不了苦果,唯一的办法就是你不要造。有人会怀疑:造了业一定逃不了,那么造了以后忏悔有用吗?如果忏悔忏得掉,那岂不是造了以后逃掉了?我想老同学都知道,一定要忏悔,忏悔了,这个罪就会消失,后面讲到忏悔的地方再谈这个道理。正因为造了以后一定不失,所以万一造的是恶的业,果报一定是你不希望的,绝对不能等到果呈现的时候才懊悔,来不及了,必须在果还没有呈现之前去忏悔,那么这个业就不会感果了。
《超胜赞》说:「梵志说善恶,能换如取舍。」梵志就是印度的婆罗门。
梵志说所做的善恶是可以换过来的。实际上不然,「尊说作不失,未作无所遇」,世尊告诉我们,做了以后不会失去,没有做一定碰不到。下面引经证成,「此复作已非不触」,做了以后不会碰不到,换句话说做了以后一定会碰到。「余所作者亦无受」余是别人,别人造的业不会由你来受,别人做的别人受,你做的你一定逃不了。戒经上面也有一首很有名的偈,是说就算经过一百劫--这个「百」在印度的习惯当中有两种解释,一个就是一百,还有一个解释是泛百,就是包括一切,也就是说造了业以后,不管多久这个业都不会消失,一旦因缘来了,造业的有情仍旧是自己要受那个果报。佛法的最极中心就是业果法则,所以说对业果法则获定解是一切白法的根本。上面四点把业的整体说明清楚了,任何一个业都有这些特点。我们再做个总结:第一,一切都是业决定的。所以眼前一切的果报,都是看以前造什么业来决定,反过来说,眼前不管造了什么业,将来这个业一定有果报的。这样的业因决定会感这样的果,而有这个果一定是有这样的因才感得的。第二,造的业会增长广大,主要是内因果的增长,也就是我们的内心。造业有几个条件:我是能造的人,重点是我内心的意乐,然后所对的对象,还有造业的内涵或方式。譬如「我帮你」,这包含了三样东西,一个是「我」--造这个业的人,所造的是帮助别人的业,帮助的对象是你。当然,我很认真地帮你,或马马虎虎地帮你,在内涵上又有差别。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这个业的结果。
这里说到业的增长广大,被帮的对象是决定的,帮忙的事情,譬如你经济上有困难,我帮忙你伍仟块钱或伍万块钱,这是个固定的数字;那这个业的增长就看我的内心,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帮的。前面我们谈过遇到乞丐,有一种心态是:「好了!拿去、拿去。」另一种是:「啊!这个人很可怜,我要帮他。」这两个内心行相不一样,这是帮时的心态。帮了以后心里面还继续想:「刚才那个乞丐真讨厌!」另外一种你觉得:「唉呀!这个人真可怜,想必有很多人像他这样。」这两个心态又不一样了。也许你不一定想到别人,还是想到这个乞丐:「啊!他今天虽然得到帮助了,明天不晓得怎么办?」内心当中又是一种想法。还有一种从自己这方面说:「我以前不知道怎么帮助别人,今天居然有这个机会,我终于懂得怎么去帮助别人了,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真高兴!」
这几个简单的例子,我想大家能够体会到。这个业就根据你的内心,受内心的影响而扩大,所以是内因果,不是外因果。外因果是外面的,譬如刚才说我给你伍仟块,你就是你,伍仟块就是伍仟块,可是增长广大是看内心而说,这是业的增长广大。业还有两个特点,就是造了一定会碰到和不造一定碰不到。所有的业都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叫「总」--整体的,我们要了解业的特征,而且从这几个角度去思惟观察。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