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海云继梦:菩萨问明品讲记 第七章 真正受持正法,完全投入

发布时间:2024-05-22 05:01:15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海云继梦:菩萨问明品讲记 第七章 真正受持正法,完全投入

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第七章 真正受持正法,完全投入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言:「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随贪、瞋、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

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佛曾这样讲过,「若有众生受持佛法,悉能断除一切烦恼」,现在为何还有受持正法而不能断除烦恼的人?反而随贪、瞋、痴三毒,慢、覆、忿、恨、嫉、悭、诳、谄等种种不良习气的力量大小而有种种变化;受持正法以后应该产生出离心,但为什么反而没有出离的心、无法受持正法?为什么内心里头还有种种烦恼呢?

这种情况相当多,我们把它归类成两部份:第一个,还没正式投入修行。虽然听闻了,文字上也懂了,可是还没有正式修行;尽管听得很多,对于佛法中的名相、仪轨种种也了解了,但凡夫习气未断,所以烦恼一点也没减少,只是把世俗间的习惯改成佛门中的习惯而已。在世俗间可能会打麻将、喝酒、吃尽山珍海味,现在入了佛门,麻将不打了,但四处跟人论道争辩;在世俗间本来喜欢到处游山玩水,进了佛门则是游遍名山大剎。根本没两样嘛!只是换个对象而已。

这种情况都不是真正的「受持正法」,必须完全投入才算。完全投入后,你对佛法的认知和确定的目标会有一番的过滤,一年半载后会有所调整、改变,而那个原先的预期目标会产生变化。届时,你对佛法所建立的知见才比较正确,同时生命因素也会开始转变。

譬如你现在所谓的不贪,跟你真正投入修行一年半载后的不贪,认知就会有所不同。「不瞋」很多人做这样解释:「别人欺负我,我不瞋。」告诉各位,这不是不瞋,是「含恨」,虽然没有响应,可是恨在肚子里。

佛门中这种情形很多,尤其是办法会时,一炷香与一炷香之间,最容易传播是非。虽然有休息时间,你可利用那个时间静坐或者念佛,可是很多人不会「休息」,反而到处聊天传是非,是非就这么来的,烦恼也是这样来的。这些人名称上也叫佛弟子,但根本上就重视外相修行,头发要怎么样、衣服要怎么样,吃、睡要怎么样……通通是他的定义这种人根本都不算是修行人,不叫「受持正法」,虽然好像也有听闻正法,但心行之内起诸烦恼,这是第一种。第二个部份是,真正修行的人在完全投入以后,因警觉性不够,所以有一些习气没办法改。

修行中有两个部份必须区分出来:一是佛法的真理,二是佛法的文化。「佛法的真理」这部份是指跟因果直接交涉,直接从因缘法中来谈成就与否,此即是我们讲的「一佛乘」的部份。

另外一个是佛法文化这部份,譬如中国佛教主张吃素,但南传或西藏佛教、日本佛教等都不吃素;中国佛教和南传佛教不准结婚,但西藏佛教、日本佛教则可以结婚,这也是一种文化;中国佛教(尤其是台湾)要点戒疤,头上点三点、九点、十二点、十五点……,这都是一种文化,其它地方没有这个部份。了生死、证佛果、阿罗汉都跟文化没有直接关系,但跟佛教真理那部份可就息息相关。研究佛法,假若研究到佛教文化去了,那就很悲哀。大部份的学者是研究文化,不研究真理,他也没办法研究。研究文化的人,可以用「了解了」、「知道了」来研究,但研究真理,必须用感受的方法,两者不同。

很多人学佛以后会产生诸多烦恼,绝大部份是佛教文化上的问题,当中的关键在于你对佛教的真理没有明确的认知。假如你是追求佛教的真理,那不一定要按照我们所讲的这种状况,因为里面有一半以上也是属于文化系统的。真理是没有国界、种族、宗教的隔阂,就看你能不能站在这一点来看?社会上有好多人虽然没学佛,但他们的行仪与菩萨没两样,您能不能感受这一点?

我们台湾地狭人稠,竞争性很强,人性中爱好和平的本质消失的很严重,名目上佛教很兴盛,实质上并不发达。倒是澳洲、纽西兰、加拿大那些地方因为地缘辽阔,生活本质比较趋向佛法的标准,那边生活步调缓慢,基本上没什么竞争。我们在这里生活步调快、竞争多,这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所要求的好多事情,你根本做不到,你会拿世间的文化来干扰。

从佛法真理的立场来看,它确实是没有种族、宗教、地域的区分;一个佛教徒在「受持正法」时,应该要从这个立场来看,来接纳别人。我们常讲「心在道上,永不退转」,就是指追求真理的心不变,文化上的东西可以变化,追求真理的心绝对不变。「追求真理的心」其它经典讲的就是把心安住在七宝池(七菩提分)、八功德水(八正道)里面。七菩提分、八正道就是真理,心能不能一直放在真理上?七菩提分、八正道实际上用出来,在社会上所呈现的状况是形形色色,并非我们讲的这样一点一滴定义的把它框在那个地方,它的展开是相当广的。能够这样了解,我们就不会受到贪、瞋、痴、慢、疑等等的影响而产生烦恼;就因为我们不在真理上用心,而把心放在文化上,所以就会有贪、瞋、痴、慢、疑等这些烦恼从内心产生。下面是法首菩萨的回答。

时法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佛子要善谛听,你问的这个问题,不是见识多闻就能够知道,「如来法」是自性的法,靠多闻没有用。「多闻」就是了解、知道了,单靠知道不能入自性海里。所以用「我知道了、我懂很多了」,那没有办法了解自性。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被大水冲走,他怕溺死,而不敢喝水,不喝就渴死了。现在我们对于真理、正法相信了、也接受了,那就必须要修行,否则没有用。所以我们常讲你要去感受,那个感受是必须实际修行后才能体验到的。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就好像人弄了很好吃的东西却不吃,自己在那边挨饿,好吃的东西就像正法一样,「不去吃」就如同不修行一样,光知道没有用,必须要做到。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就像有人很懂得用药,却无法就自己病,可能连自己的什么病都不知道。这就好像光懂不修行一样,那没有用,要能够感受得到。「法」是要你修行的,不是让你知道而已。我们看世间确实有很多人是这样,对佛法的真理他都说知道了,知道并没有用。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对法只是知道而不修行,就如同数他人的宝一样,终究不是自己的。知道只是一种知见,应该是要创造自己的自性知见,而非一般的知见。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有人生在王宫,那就是王子或公主了,王宫应该吃、穿都没问题,但你要是不吃、不穿,照样要挨饿受冻。同样的,我们能够接近正法,那就是所谓的法王子,但若不修行的话,就跟王子不吃、不穿一样可怜,所以光知道没有用。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像聋子演奏音乐给别人听,很好听,可是自己却听不到;这就如同你「于法不修行」,光知道很多没用,只会讲给别人听,自己不修行,那一点利益也没有。

「法」是要从修行中去感受的,所以我们常强调「事修一定要有」,尤其初学的时候,一定要花个三、五年把这个死功夫打好,不管你是要诵经、念佛或拜佛都可以,总要选一个。譬如你选择念佛,那就不是一天念几百声、几千声而已,你若能在一年之内佛号念个一千、二千万遍,那你「事修」的基础就有了,那就很高了。你实际修行的内心感受与经典融会以后,再拿出来与别人分享,那就幡然不同了。刚开始学的时候,事修基础若不打好,等你开始广度众生时,就没时间修了。所以若是自己没那个事修基础就去告诉别人,会如同聋子奏音乐一样,「悦彼不自闻」,取悦了对方,自己却什么也听不到。

「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你现在知道法是如何殊胜,自己不修行,光讲给别人家,那就像瞎子画各种画像给别人看,自己却看不到。

「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海船师」是船上的舵手,海船师在海上行驶,渡人无数,自己却死在海中,像这种情况都是指知道而不去实践。

「知道」就是「多闻」,但不做就没有用,对自己没有利益。

在佛法中有很多这种情况,很多人很会讲,可是等到自己要「往生」了,还是脱不了因果报应。我们一般称在家人死了叫「往生」,出家人叫「圆寂」,但真的往生、圆寂了吗?没有啦!即便相上死得很光彩,几千、几万人来跟你送终,但那只是福报,因为你讲给人家听,结了很多善缘,但站在「真理」的立场,你并没有感受到,所以生命质量并没有超越,这样就很冤枉了。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四衢道」就是十字路口;那就好像在十字路口,广说种种好事,但自己本身一点实德也没有,不修行也是一样,讲再多没有用。这种情况的时候最明显了,竞选的时候讲的头头是道、口沫横飞,总是批评现任的哪里多不好,等到自己选上之后,四年搞下来,也是差不多。

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不修行,那没有用。当中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法基础观念,修行中强调的是「感受」,这是佛法的真理;假如讲文化的话,那就是世间的部份了。懂很多不见得有益,我们看到很多人,虽然处在正法中,但烦恼还是很多。譬如自己明明就有胃溃疡,只能少量多餐,可是却卡在「过午不食」,吃了怕犯戒,不吃又会胃痛,心里便在这二者之间翻腾挣扎,烦恼就产生了。这都是正法上认知不足所致。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言:「佛子!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或赞精进、或赞禅定、或赞智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而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佛法中以「智为上首」,那是不是讲智慧就好,用智慧来觉悟就可以,那为何如来常常赞叹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为何不用一法就好了,要用这么多方法?既然佛法的中心思想是智慧,那为什么要讲那些呢?我们来看智首菩萨怎么做答。

时智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甚希有,能知众生心,如仁所问义,谛听我今说。

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无有说一法,而得于道者。

佛知众生心,性分各不同,随其所应度,如是而说法。

悭者为赞施,毁禁者赞戒,多瞋为赞忍,好懈赞精进,

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不仁赞慈愍,怒害赞大悲,

忧戚为赞喜,曲心赞叹舍;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

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

譬如建城郭,为护诸人众;忍进亦如是,防护诸菩萨。

譬如大力王,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萨所依赖。

亦如转轮王,能与一切乐;四等亦如是,与诸菩萨乐。

智首菩萨答说「佛子甚希有」,很难得提出这个问题来。想想看,我们自己在佛法中有没有抓到这个重点?佛法是讲智慧没错,但我们讲智慧之外,也要讲点别的,一直讲智慧,不见得大家都能接受。「能知众生心」众生有种种根器,所以有种种不同。

「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无有说一法,而得于道者。」「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就是三世佛;三世佛没有只说一法的,他们都说很多法。

「佛知众生心,性分各不同,随其所应度,如是而说法。」佛知道众生的心,众生的性向各有不同,佛随着众生的性向,及他们所能接受的来说种种法。

「悭者为赞施,毁禁者……曲心赞叹舍;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悭贪的人跟他讲布施,放肆的人跟他讲戒律来规范他,多瞋的人告诉他要多容忍,好懈怠的人跟他讲精进有多么好,心意散乱的人跟他赞叹禅定,愚痴的人跟他讲智慧,不仁的人跟他讲慈愍心,怒害的人跟他讲大悲,忧戚的人、有困扰放不开的人跟他讲赞叹欢喜,曲心(心思复杂的人)跟他赞叹「舍」的好处,「舍」就是放下。「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照着这个次第来修,就渐具诸佛法。

这段就告诉我们在跟众生相处时要按照这个方法,遇到那种「只入不出」的悭贪人,就跟他讲布施的重要,不依规范、肆无忌惮的人就跟他讲戒律,瞋心很重(有正义感、是非分明的人都是)要告诉他多忍耐、多接纳别人的意见,放逸的人则跟他讲精进的方法……,要按照各种情况来讲。

有些人开口跟闭口之间,一句话当中就讲了五、六件事,讲到后来实在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这就是「乱意」,这种人要告诉他修禅定,才不会站起来讲的话,坐下去时又不一样了。以前我在经济部上班时就有个同事,我中午要出去时叫我顺便帮他买个东西,我问他买几个,他说:「两个。」等他钱掏出来以后,想一想又说:「我看买四个好了!」等我钱一接过来,「我想还是买两个好了!」我叫他要想好,两个就两个,钱也确定了,等我要出了门,他又在后面喊:「喂,我看还是买四个好了!」像这种人就必须修禅定,否则他会一直在那边没有办法拿捏。

愚痴的人要教他如何修得智慧,不仁的人要跟他讲慈愍心,怒害赞大悲等。就按照这种次第,一个一个教。

智慧是佛法的核心没错,可是运用种种方法来指导众生,这本身即是一种智能。换句话说,本来是一个悭贪的人,现在能够转化过来开始布施,这就具有智慧了。原本这个人就是没有智慧才会悭贪,现在有了智慧,他就能够布施了。

有了智慧这个原则,它在运用的时候就很广泛。应该说智慧是「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这些是一种「用」,假如「体」不能起作用,体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要能够去体会这个部份,不要执着在一个法上面。法本来就有很多,所以说「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无有说一法,而得于道者。」

「成道是一法」没错,但那一法是彻底的贯通、了解,所以它能够广泛的运用。除非你有智慧,否则这部份你现在很难体会;你若真的有智慧,就会使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产生智慧,使悭贪的人懂得布施,让原本肆无忌惮的人懂得收敛,生活有规范,那就是智慧了。我们可以从这个地方慢慢地去体会那个「本体」指的是什么。

「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先立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造宫室;布施持戒也是一样,它是菩萨众行的根本。布施、持戒六度或者是四无量心,这是菩萨行的根本。换句话说,不具备这些,那要怎么接引众生呢?所以不要小看布施、持戒,虽然它不是佛法中最重要的根本,但却是最重要根本的一种运用。

「譬如建城郭,为护诸人众;忍进亦如是,防护诸菩萨。」前面讲布施持戒,这里讲忍辱、精进,忍辱、精进就像城郭一样,可以防护诸菩萨。

「譬如大力王,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萨所依赖。」「率土」就是四海之内。譬如大力王,是四海之内所戴仰,而「定、慧」也是如此,是菩萨所依赖。菩萨要行,必须有人协助,而「定」与「慧」等于是协助菩萨行的部份。

「亦如转轮王,能与一切乐;四等亦如是,与诸菩萨乐。」「四等」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它后面讲的部份,是把六度分成三个,再加四无量心:布施、持戒是基础,忍辱、精进是一种防护作用,定、慧是运用的一个基础,一个工具;四无量心是自己内心所在长养的部份。

这地方文殊师利菩萨问的智(「于佛法中,智为上首」),跟后来的「般若智慧」是不同的。我们在讲「六度」时,般若智慧属于根本智及后得智;在讲「十度」的时候,它只是根本智,不算后得智。不管根本智或后得智,这些都是智慧的一部份。现在我们把智慧再分体、相、用来讲的话,文殊师利菩萨所问「智为上首」,是指智慧的「本体」;那这个地方的「般若」是指智慧的「用」;用可分为自受用和他受用,自受用就是根本智,他受用的部份则是后得智。其它五个部份都是「相」,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智能的相,其它「万行」也是智能的相。所以假若我们没办法从六度万行导归到智慧的本体,当然就展不开了,佛法就会变成文字上的东西。

前面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的部份,讲的是「正教」;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是「正行」,两个合起来叫作「教行」或「教观」,是这一品经里面最重要的部份。

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为什么没办法马上断?应该要能断种种缠缚而得出离,为什么有人不能断呢?」精进首菩萨答说,因为不够精进、因为懈怠。告诉我们要怎么精进,包括了整个陈述教法的部份,这是「教」的部份。「行」是要你去做,否则你会只停留在「知道」的阶段,那就变成「多闻」了,法首菩萨说「多闻也没有用」。所以这两个部份合并起来,主要阐述的重点是在这个地方。那么后面这是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这个部份,则是谈到智慧的运用,之后智首菩萨还会再反问文殊师利菩萨,那就属于《凈行品》的部份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