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二)
接下来,在“六入”当中,再来看“舌入”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世尊继续对阿难尊者说: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
“阿难,就好比有一个人,用舌头舔自己的嘴唇,反复地舔,舌头感到疲劳之后,就会发生疲劳幻觉。如果这个人正在生病,就会尝到苦味;如果是健康无病的人,就会尝到一种淡淡的甜味。”
【舐(音:是)】用舌头舔。
【吻】嘴唇。
这也是一个生活常识,其要点是,要用舌头舔嘴唇的里面,津液就会出来,而健康人的津液有淡淡的甜味,生病了以后呢,则是苦的。俗话说,感到“口苦”,就说明生病了。
有的时候,身体虽然不曾生病,但是,内心陷入了妄想烦恼当中,或者特别执着的时候,口水也是苦的。我自己就有体会,有一次,网购了一件质量不太好的电子产品,接触不良,不是大毛病,但是很恼火。哎,退回去吧,太麻烦,再说还得重新买,又得费事。
于是,干脆自己修理,折腾了一下午,其间,好几次无意中尝到自己的口水是苦的,可是,当时自己明明不曾生病,很清楚,那是执着出来的心火之苦哇。终于修好了之后呢,哎,身心舒畅地去吃晚饭,胃口很好,口水又是甜的了。
——万法唯心在哪里?生活里面处处都是,只不过,人们心太粗,不知不觉罢了。
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由于甜和苦等种种味道的发生,才显出了舌根(舌入)的品尝作用,这也反衬出,即使在‘舌入’不作用的时候,那种平淡的味性也一直都在。”
“实际上,包括‘舌入’和它的各种疲劳幻觉在内,都是菩提觉性当中的疲劳幻相。”
【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即使舌根(舌入)不作用的时候,那种平淡的味性也一直都在。
这说明,无论有没有去品尝,咱大家“舌入”的“知味性”一直都在,不曾消亡。这也恰恰证明了,这个“知味性”从未断灭,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关于啥叫“舌入”的“知味性”,世尊说道: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
“在用舌头舔自己嘴唇这个事例当中,因为‘舌入’疲劳幻觉的这个味觉里面,具有或甜或苦(有味)以及平淡无味(无味)两种虚妄的味尘,‘舌入’对应着便从中发起了‘品尝’,与‘有味’和‘无味’两种味尘相对,并且‘吸纳’其中的浓淡味感。这个‘品尝’,就叫做‘知味性’。”
“而实际上,这个‘知味性’一旦离开了有味和无味两种虚妄的味尘,就根本没有它自己的独立体性了。”
【甜苦、淡二种妄尘】或甜或苦(有味)以及平淡无味(无味)两种虚妄的味尘。
也如同前文所论述,对于“眼入”来说,光明(有亮)和黑暗(无亮)都是色尘。
对于“舌入”来说也是一样,酸甜苦辣咸等五味属于“有味”,而更多的时候呢,咱的嘴里是平淡无味,则属于“无味”。“有味”和“无味”是两种基本的味尘,虽然它是虚妄的,却需要分别清楚才好进行讨论。
【知味性】也叫做“尝性”,单指“舌根”,即“舌入”所发起的对于饮食等等的品尝作用。
——在“六根”所对应的“六尘”当中,“舌根”对应的是“味尘”,也就是饮食等物的口味之尘境。
要想证明“舌入”及其“知味性”是虚妄的,首先需要证明它不是某种独立存在,如上所说,世尊已经论述得很清楚,这个‘知味性’一旦离开了或甜或苦等有味,以及平淡无味,这两种虚妄的味尘,就根本没有它自己的独立体性了。
其次呢,还需要证明这个“知味性”没有来处,那么,它就纯属幻觉了。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是这样的,阿难,你要知道,‘舌入’这个能够品尝出甜苦等有味以及平淡无味的‘知味性’,既不是从或甜或苦的‘有味’之味尘生出来的,也不是从平淡‘无味’之味尘生出来的;另外,它也不是从‘舌根’生出来的;更不是从虚空里面生出来的。”
关于其中原因,请看世尊的一一论证:
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知味性’是从甜苦等等之有味而来,那么,到了平淡无味的时候,甜苦之味没有了,这个‘知味性’就应当随之消失,那为什么还会尝出平淡无味呢?”
“如果‘知味性’是从平淡无味而来,那么,到了有甜苦之味的时候,就不再是平淡无味,这个‘知味性’也应当随之消失,那怎么还会知道有甜苦之味呢?”
实际上,咱的“舌入”之“知味性”,在“有味”的时候,可以尝出各种酸甜苦辣之味;在“无味”的时候,也可以立即尝出是平淡无味。这就说明,“知味性”不可能来自于种种“有味”,也不可能来自于平淡“无味”。也就是说,这个“知味性”不来自于“味尘”。
接下来,再来看它是否来自于舌根。世尊继续说道:
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如果‘知味性’是从舌根产生的,那就与甜苦以及平淡无味等味尘无关了,也就不会再有‘有味’与‘无味’的差别,尝什么都一样。那么,这个‘知味之根性’(即‘知味性’),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实质内容。”
——这也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有味”的时候,大家可以尝出各种酸甜苦辣咸之口味;“无味”的时候呢,也因为尝而知道是平淡无味,绝不可能尝什么都一样。所以,证明“知味性”并不来自于“舌根”。
最后,“知味性”是否来自于虚空呢?世尊说道:
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如果‘知味性’是从虚空生出来的,那么,虚空自己能够尝出味道,就不是你的口能够品尝知晓的了。”
“况且,既然虚空自己能够知味,那与你的舌头(舌入)还有什么关系呢?”
显然,咱大家的知味作用离不开咱的嘴巴和舌头;虚空自己也不可能知味。这就说明,咱的“知味性”并不来自于虚空。
综上所述,“知味性”既不是甜苦等味以及平淡无味之外的独立存在,也终究没有来处,所以,它是虚妄的幻觉。这也就证明了,“舌入”是虚妄的幻觉。同时,咱的“舌入”及其“知味性”也显然不属于虚无,它具有着无边广大的作用,因此,它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对于“六入”当中的“舌入”,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六入’当中的‘舌入’,是虚妄而不真实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接下来,在“六入”当中,再来看“身入”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世尊继续对阿难尊者说: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
“阿难,就好比有一个人,用一只冰冷的手,去接触另一只暖热的手。如果那只冷手冷得更厉害一些,那么,暖热的手就会随着变冷;如果那只热手热量更多一些,那么,冷手就会随着变热。”
在生活当中,有的人气血充足,手就很热;有的人则气血虚亏,就会手脚发凉,甚至冰冷,那就需要善加调养和保护了。咋调养呢?就我个人体会,第一是要坚持运动,例如散步、跑步、登山、打太极拳,等等,效果都很好;第二是要适当加强营养,蔬菜与主食合理调配;第三呢,应当学习静坐,在运动之后静坐,可以疏通气血,益寿延年;第四还要减少胡思乱想,因为,心思一乱,气血就耗散了;第五最好时常静坐念经,声音平缓自然,是可以增补元气的,同时,又可以借助于教法的熏陶,去消除并忏悔业障,感应到善神拥护,自然诸事吉祥,越来越健康。
所谓的触觉,都属于“身入”的疲劳幻觉。例如一位小朋友的冷手,被大人握在了温暖的手心,小朋友的手就会逐渐暖和起来。这种感受似乎很真实,但是,仍旧是“身根”,即“身入”的疲劳幻觉。
在这个过程当中,“身入”的触觉,就随着“合”与“离”而发生了。其中冷热势力的交融,则因为接触疲劳而发生。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像这样,通过两只手相合而接触,就显发出了‘离’与‘合’的知觉作用;两手相接触后冷热势力的交融,正是因为发生了接触疲劳,产生了疲劳幻觉。”
“实际上,包括‘身入’和它的疲劳幻觉在内,都是菩提觉性当中的疲劳幻相。”
【合觉之触,显于离知】两只手相合而接触,就显发出了“离”与“合”的知觉作用。
意思就是说,两手相合的时候,“身入”知道是相合;两手分离的时候呢,“身入”也知道是分离。这就是触觉的知觉性。
【涉势若成,因于劳触】两手相接触后冷热势力的交融,正是因为发生了接触疲劳,产生了疲劳幻觉。
所谓的“涉势”,就是指冷、热两种势力的相互交涉,相互影响,即交融。
当接触发生了以后,触觉就会随之发生,也就是: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在冷手和热手相触这个事例当中,因为‘身入’的疲劳幻觉里面,具有‘分离’和‘相合’两种虚妄的触尘,‘身入’对应着便从中发起了‘触觉’,‘吸纳’其中的离合状况。这个‘触觉’,就叫做‘知觉性’。”
“而实际上,这个‘知觉性’,一旦离开了‘离’与‘合(其中含有‘违’与‘顺’两种状况)’两种虚妄的触尘,就根本没有它自己的独立体性了。”
【知觉性】也叫做“触觉性”,单指“身根”,即“身入”所发起的对于“分离”与“相合”等等状况的知觉作用。
【离合违顺二尘】“离”与“合(其中含有‘违’与‘顺’两种状况)”两种虚妄的触尘。
“离”就是色身与外境“分离”的状况,“合”就是色身与外境“相合”的状况,这就是两种虚妄的触尘。其中,在“身入”与外境“相合”的时候,又会发生两种状况,一是“违”,即违背了身体的舒适感;二是“顺”,即顺应了身体的舒适感。“违”就感到难受,“顺”就感到舒服,因此而有了苦和乐的感受。
——在“六根”所对应的“六尘”当中,“身根”对应的是“触尘”,也就是离合违顺之尘境。
要想证明“身入”及其“知觉性”是虚妄的,首先需要证明它不是某种独立存在,如上所说,世尊已经论述得很清楚,这个‘知觉性’一旦离开了离、合(含有违、顺)这两种虚妄的触尘,就根本没有它自己的独立体性了。
其次呢,还需要证明这个“知觉性”没有来处,那么,它就纯属幻觉了。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是这样的,阿难,你要知道,‘身入’的这个‘知觉性’,既不是从离、合之状态生出来的,也不是从违、顺之触尘生出来的;另外,它也不是从‘身根’生出来的;更不是从虚空里面生出来的。”
关于其中原因,请看世尊的一一论证:
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身入’的‘知觉性’是从身根与触尘‘相合’而来,那么,到了根尘‘分离’的时候,‘相合’已不复存在,这个‘知觉性’就应当随之消失,那为什么还能够觉知到‘分离’呢?”
“反过来,同样的道理,说‘知觉性’从根尘‘分离’而来,或者从违、顺之触尘而来,显然也不成立。”
实际上,咱“身入”的“知觉性”,在根尘相合的时候,知道“相合”;在根尘分离的时候,知道“分离”;在触尘违背了身体舒适感的时候,知道不舒服,知道这就是“违”;在触尘顺应了身体舒适感的时候,也知道舒适,知道这就是“顺”。
也就是说,无论离与合,违与顺,这两对触尘如何发生,咱“身入”的“知觉性”呢,都是如如常在的,因此,这个“知觉性”显然不来自于离合违顺等触尘。
那么,它是否来自于“身根”呢?世尊继续说道:
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
“如果这个‘知觉性’是从‘身根’产生的,那就与离合、违、顺这四种触尘无关了,因而也就不会再有离合违顺的差别,触什么都一样。那么,这个‘身入’的‘知觉性’,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实质内容。”
——这也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根尘分离的时候,咱大家能够觉知“分离”;根尘相合的时候呢,咱也能够觉知“相合”;触尘违背了身体舒适感的时候,咱就知道不舒服;触尘顺应了身体舒适感的时候呢,咱也知道舒适,绝不可能触什么都一样。因此,证明“知觉性”并不来自于“身根”。
最后,再来看看,“知觉性”是否来自于虚空。世尊说道:
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如果‘知觉性’是从虚空生出来的,虚空自己能够觉知触尘,那么,种种触觉感受和你的身体(身入)还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咱大家的种种触觉感受,都离不开咱的身体,即“身入”。这就说明,咱“身入”的“知觉性”并不来自于虚空。
综上所述,“身入”的“知觉性”既不是离、合、违、顺等触尘之外的独立存在,也终究没有来处,所以,它是虚妄的幻觉。这也就证明了,“身入”是虚妄的幻觉。同时,咱的“身入”及其“知觉性”也显然不属于虚无,它具有着无边广大的作用,因此,它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对于“六入”当中的“身入”,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六入’当中的‘身入’,是虚妄而不真实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接下来,在“六入”当中,最后来看“意入”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世尊继续对阿难尊者说: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
“阿难,就好比一个人,当他的心疲劳倦怠了以后,就会睡眠;当他睡够了以后,就会醒来。当他在心里浏览回放曾经的六尘境界,这就是记忆;如果记忆失去了,就叫做遗忘。”
睡眠,叫做“寐”;睡醒,叫做“寤”。内心浏览回放曾经的六尘境界,叫做“忆”,也就是记忆;记忆失去了,就叫做“忘”,即:遗忘。
其中的“寤”与“寐”,“忆”与“忘”,就是咱大家“意入”的基本内容与状态,属于法尘。世尊的描述,简直就是活字典,太精准了。
另外,如果再进一步观察的话,寤、寐、忆、忘当中,都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即所谓的生、住、异、灭。因为,咱大家的心念里面,每一个念头都是如此,都从意根而产生(生),然后持续一点儿时间(住),接着进行变化(异),最后消亡(灭)。一个念头灭亡的同时,下一个念头就又开始产生了,如此生、住、异、灭,生生不息,就是众生之心。一个念头是这样,由许许多多念头组成的寤和寐、忆和忘,等等法尘,也是这样,都有其各自的生、住、异、灭之过程。
关于“意根”,或者说“意入”,与上述四种法尘,世尊继续开示道: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其实,这些都是‘意入’的一些念头,及其颠倒的生、住、异、灭之疲劳幻觉而已。因为心念的发源地‘意入’,它能够攀缘吸附各种尘境,并且把种种攀缘习气和攀缘的内容带回到心里面,在这个过程当中,念头生、住、异、灭的次序丝毫也不会混乱。所以,把它叫做‘意知根’(既是‘意根’,也是‘意入’,其基本功能,就是觉知与了知)。”
“实际上,包括‘意入’和它的种种疲劳幻觉在内,都是菩提觉性当中的疲劳幻相。”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这些都是“意入”的一些念头,及其颠倒的生、住、异、灭之疲劳幻觉而已。
前面,咱说过念头的生、住、异、灭,推而广之,包括寤、寐、忆、忘在内,一切法都有其生、住、异、灭的过程。甚至,大到咱这个世界也是一样,世界的生灭过程,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成、住、坏、空,叫法不一样,意思完全一致。对于每个人来说呢,人生的过程叫做生、老、病、死,也比较接近。
另外,生、住、异、灭的过程也可以省略为:生灭。这样的话,所谓的“寤寐”,就是睡眠的“生灭”过程,“寐”则睡眠产生,“寤”则睡眠消灭;而“忆忘”就是记忆的生灭过程,“忆”则记忆产生,“忘”则记忆消灭。
因此,可以用“生灭”来概括“意入”的一切法尘,因为,其中的内容,无非是种种生灭心念而已。世尊对此继续开示: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在寤、寐、忆、忘当中,因为‘意入’的疲劳幻觉里面,具有‘生’和‘灭’两种虚妄的法尘,‘意入’对应着便从中采集并发起了‘觉知’,来吸纳内里的‘生灭’法尘。此时,原来向外攀缘的见闻觉知之心,就会逆着攀缘而流回到内心里面,但是,只到达了‘意根’,而尚未到达阿赖耶识和本元心地。这个往回流的‘觉知’,就叫做‘觉知性’。”
“而实际上,这个‘觉知性’,一旦离开了寤与寐,或者生与灭,两种虚妄的法尘,就根本没有它自己的独立体性了。”
【集知居中,吸撮内尘】“意入”对应着生灭心念,便从中采集并发起了“觉知”,来吸纳内里的“生灭”法尘。
所谓的“集知居中”,就是缘起之心,也是经论所说的“集起名心”,正是佛法当中对于“心”的定义之一。它也正是“六尘缘影之心”,如《楞严经》第二卷开始不久,世尊曾说过:“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圆觉经》也有类似的开示:“妄有缘气于中积聚,假名为心”。
总之,所谓的“觉知”,就是指“觉知”心念的起起灭灭;而那些向外的“分别”呢,不叫做“觉知”,应当叫做“攀缘”。
——所以,咱大家修行,第一步,就是要放下向外的种种“攀缘”,让攀缘心反向流动,回归于内在的“觉知”。然后,逐渐反观自性,一旦明了,便是最初的明心见性。见性之后,再深入禅修,消融种种细微习气,最终,必将回归于心的源头,而见性成佛。如马鸣菩萨《起信论》所说:“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这个“心源”在哪里呢?依据《楞严经》第十卷,先要通过禅修到达第八识——识阴,在发现并破除了识阴当中看似如如清净的种子急流之后,颠倒微细妄想灭尽,便回归大涅槃,那就是寂灭精妙的本元心地,它就是心的源头。
【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原来向外攀缘的见闻觉知之心,逆着攀缘而流回到内心里面,但是,只到达了‘意根’,而尚未到达阿赖耶识和本元心地。
所谓的“见闻逆流”,就是“反闻闻自性”当中的“反闻”;而“流不及地”,就是指“反闻”的力量太弱,尚未到达众生心的基础地——阿赖耶识,更不曾做到“闻自性”。
因此,每个人都具有“反闻”或者“反观”的能力,只是,很少有人能够持之以恒地深入“反闻”下去,直到到达本元心地,而“闻自性”。所以,一切众生心,都叫做“觉知心”,而不足以称为“本知本觉”。
【觉知性】也叫做“知性”,单指“意根”,即“意入”所发起的对于心念法尘之“生”与“灭”等等状况的觉知作用。
——在“六根”所对应的“六尘”当中,“意根”对应的是“法尘”,也就是寤寐、忆忘等等生灭尘境。
要想证明“意入”及其“觉知性”是虚妄的,首先需要证明它不是某种独立存在,如上所说,世尊已经论述得很清楚,这个“觉知性”,一旦离开了寤与寐,生和灭,两种虚妄的法尘,就根本没有它自己的独立体性了。
其次呢,还需要证明这个“觉知性”没有来处,那么,它就纯属幻觉了。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是这样的,阿难,你要知道,‘意入’的这个‘觉知性’及其根源,既不是从寤、寐之状态生出来的,也不是从生、灭之法尘生出来的;另外,它也不是从‘意根’生出来的;更不是从虚空里面生出来的。”
关于其中原因,请看世尊的一一论证:
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意入’的‘觉知性’是从‘寤’,即睡醒的状态而来,那么,到了‘寐’,即睡眠的时候,这个‘觉知性’就应当随之消失,那为什么还能够觉知梦境,到底是谁在睡梦当中呢?”
“如果这个‘觉知性’是在念头产生的时候才有,到了念头消灭的时候,这个‘觉知性’就应当随之消失,那么,是谁知道念头消灭了呢?”
“同样,如果这个‘觉知性’是在念头消灭的时候才有,到了念头再次产生的时候,这个‘觉知性’就应当随之消失,那么,是谁知道念头再次产生了呢?”
实际上,咱“意入”的“觉知性”,睡醒了能够觉知生活当中的一切;睡着了呢,又能够觉知梦境里的一切。在心念产生的时候,它知道;在心念消灭的时候呢,它也知道。
也就是说,无论寤与寐,生与灭,这两对法尘如何交替发生,咱“意入”的“觉知性”呢,都是如如常在的。因此,这个“觉知性”显然不来自于寤寐、生灭等等法尘。
那么,它是否来自于“意根”呢?世尊继续说道:
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
“如果这个‘觉知性’是从‘意根’产生的,那就与寤、寐两种状况无关了,任何时候的觉知内容都一样。可实际上,在寤、寐两种状况下,随着色身放开活动(开)而睡醒(寤),则觉知生活里的内容;随着色身蜷缩躺下(合)而睡眠(寐),则觉知梦境里的内容,显然不一样。”
“一旦离开了寤、寐这两种状况,离开了身体开、合这两种情形,‘觉知性’也就没有了相应的觉知内容,这个‘意入’的‘觉知性’,就如同虚空花一般没有了意义,了无实质可得。”
最后,再来看看,“觉知性”是否来自于虚空。世尊说道:
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如果‘觉知性’是从虚空生出来的,虚空自己能够觉知法尘,那么,对于寤寐、生灭等种种法尘的觉知,和你的意根(意入)还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咱大家对于寤寐、生灭的种种觉知,都离不开咱的意根,即“意入”;虚空自己也不可能觉知法尘。这就说明,咱“意入”的“觉知性”并不来自于虚空。
综上所述,“意入”的“觉知性”既不是寤寐、生灭等法尘之外的独立存在,也终究没有来处,所以,它是虚妄的幻觉。这也就证明了,“意入”是虚妄的幻觉。同时,咱的“意入”及其“觉知性”也显然不属于虚无,它具有着无边广大的作用,因此,它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对于“六入”当中的“意入”,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六入’当中的‘意入’,是虚妄而不真实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