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的发心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徒劝人要发心,到底什么是「发心」?发心就是「发菩提心」,也就是愿求无上菩提之心。诸多经典中对发心都有说明,如《涅槃经》三十八曰:「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华严经》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无量寿经》下云:「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维摩经慧远疏》亦说:「期求正真道,名为发心。」
说到发心,以下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
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他带着弟子──一位年轻的沙弥一起进城去办事。沙弥背着行李跟在长老的后面。
行走间,沙弥心想:「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兴何等道?」于是思惟:「佛常赞叹菩萨的殊胜,我应当发菩萨心,广度一切有情。」
方才起这个念头,老比丘以他心通照知沙弥已发菩提心,功德无量,于是告诉沙弥:「让我来背行李吧!」于是老比丘从沙弥手中接下行李,还让沙弥走在前头。
一、发信愿心,常随佛学:常随佛学是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之一。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菩萨的精神、学习佛菩萨的发心立愿,我们要时常跟随善知识、老师、大德们学习,唯有至诚的发心,才会有真正的成就。
二、发菩提心,上求下化: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种愿心,也就是一种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之心。这是学佛的人都应该发的大心,能发菩提心,必能进趣菩萨道。
三、发慈悲心,喜舍平等: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慈悲心的人必能泯灭人我对待,必能不分亲疏地平等照顾到周遭的人,如此的话,人与人之间自然能打开隔阂,达到人我无间的境地。
四、发无我心,成就大我:所谓「无我」,就是不以自我为考虑,而是以大众为考虑;无我,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境可以包容一切,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甚至为了完成大我,可以牺牲小我。能够发无我的心,就能够将自己融入大众、融入团体,那么大众、团体就是我,我就是大众,我就是团体。所以,我们学佛必须学习这个「无我」的精神,能够做到无我,成就将会更大、更多。
古语云:「发心之初,成佛有余。」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能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定能速成无上菩提。修行若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是故,发菩提心是修行首要之务,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都必须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找出正确的方向,否则漫无目的,只是耗费体力时间,徒劳无功而已。进一步来说,更对不起自己今生生而为人的福报。因此,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为自己设定目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去实现。只要肯发心、肯努力,又那怕会不成功?希望大家同发菩提心,共成无上道。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