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瑜伽师地论 提要

发布时间:2022-10-09 09:36:54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济群法师著

  弥勒、唯识宗的初祖,其生平事迹大小乘经典记载颇多。在《上生兜率天经》称弥勒诞生于波罗捺国却波利村婆婆利大婆罗门家。《华严经、八法界品》以弥勒为善财童子所参的第五十二位善知识。大小乘经典共同认为:弥勒将来继承释迦在娑婆世界成佛,现居兜内院,为一生补处菩萨。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七说:昔者如来在王舍城告诸比丘:当来之世,此瞻部洲,土地平正,人寿八万岁,有婆罗门子慈氏者……当舍家成正觉,广为众生三会说法……度我遗法之徒,然后乃化同缘善友,是时慈氏菩萨闻佛此说,徒座而起白佛言:愿我作彼慈氏世尊。如来告曰:如汝所言,当证此果。如上所说,皆汝教化之仪也。弥勒、梵言梅咀利耶的讹译。梵言梅咀利耶,此翻慈氏。婆罗门十八姓之一。

  弥勒说《瑜伽师地论》的过程。依《无著传》记载:无著因不满于所证的小乘空观,入定上升兜率,从弥勒处学习大乘空观,终于大悟,冰释多年的疑窦。此后无著决心宏扬大乘。为了取信于人,又请弥勒下降于印度阿逾陀国,演说《瑜伽师地论》,每夜开讲,连续四个月。在讲说时,唯无著可以见到菩萨,他人只能听到声音。由于弥勒的亲自演说,瑜伽思想在印度很快地流传开了。

  关于弥勒的著作,汉地传说有五部,除了《瑜伽师地论》外,还有《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分别瑜伽论》、《金刚般若论》,其中以瑜伽师地论最为重要。

  《瑜伽师地论》是玄奘法师于贞观二十一年(六四七)至二十二年(六四八)间,在东都弘福寺翻译的。在玄奘以前翻译此论的共有三家:1、北京昙无忏,于公无四一四年到四二一年间,译出《菩萨地持经》十卷,《菩萨戒本》一卷。

  2、刘宗求那跋摩,于公元四三一年,译有《菩萨善戒经》九卷。

  这二种译本,都没有出乎唐译菩萨地的范围。

  3、梁真谛、于公元五五七年至五六九年间,译有《决定藏论》三卷,是唐译五识身相应地、意地的异译。

  与奘译相比,这几种译本,不但内容不完整,且文字也晦涩难读。

  本论的组织,共有五分:

  1、本地分,一卷至五十卷。

  2、摄抉择分,五十一卷至八十卷。

  3、摄释分,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

  4、摄异门分,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

  5、摄事分,八十五卷至一百卷。

  五分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欧阳竟无在《瑜伽师地论》说:云何瑜伽五分耶?三乘根本有十七地以为宗要。摄文义尽曰本地分;释地中不尽要义曰抉择分;释地中诸经说解仪则曰摄释分;释地中诸经名义别异曰异门分;释地中三藏众要事义曰摄事分。初一是论,故称地论;后四为释,释不名地,摄故名分,曰瑜伽五分。

  这是说:《瑜伽师地论》的五分,以本地分为一论中心所在,其余四分只是本地分的补充说明。下面根据内容排列顺序,依次提要如下。

  (一)本地分,共有十七地。内容可以归纳为境、行、果三相。欧阳竟无认为:境摄九地,五识及意曰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寻伺三地曰境相,上下粗细别故;等引及非,有心无心曰境用,定散隐显别故。行摄六地,闻思修三曰通行,三慧修行被一切故;声闻、缘觉、菩萨曰别行,随机修法成自乘故。

  果摄二地,有余,无余是曰通果,自性、无住别惟被大,此不诠别,惟普被放。

  (见《瑜伽师地论叙》)

  欧阳氏以境概括九地是什得商榷的。因为在九地中:五识身相应地、竟地、有寻有伺等三地,可以说是境体和境相;然而,三摩四多地及非三摩四多地,是辨别和修学禅定的差别,怎么能说是境呢?因此,我觉得摄在行中较妥。

  境摄七地:谓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等三地、有心地、无心地。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各从自性(各自体性)、所依(生起的依赖条件)、所缘的境界)、助伴(各各相应的心所)、作业(业用)五个方面。来辨别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未那识(恒行意)、阿赖耶识。其中意地包括了意识、末耶识、阿赖耶识,因为它们都以意根为生起的所依。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反应了初期的唯识思想。其理论持点地:一、诸识及心所各有自体,论中建立了八识五十三所。二、以第七识为恒行意,尚未提到末那一词。三、种子本有。四、一切色境虽由种子所生,但各有其相对的独立自体,还没有达到唯识为体的程度。此外,是之二地还详说有情生死,世界成坏,以及法相差别等问题。

  有寻有伺等三地,分为五门叙说:

  1、界施设建立:由数(三界)、处(三界处在)、有情量(有情身量低)、有情寿(寿命长短)、有情受用(苦乐、饮食、淫欲之受用)、生(三种欲生及三种乐生),自体(四种不同的所得自体),因缘果,八相组成。

  2、相施设建立:由寻伺体性、行相、等起、差别、抉择、流转、七相组成。

  3、如理作意施设建立:由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事、求、受用、正行、声闻乘资粮方便、独觉乘资粮方便、波罗密多引发方便,八相组成。

  4、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广辩十六种外道的思想差别,是研究古代印度哲学的重要资料。

  5、杂施设建立:此明三种杂染: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

  有心地和无心地:从五个方面辨别有心与无心的不同。

  从三摩四多地到菩萨地,这八地的内容是说明行法。

  三摩四多地:三摩四多,汉译等引。是指行者静坐时远离昏沈和掉举所引发的胜定,并说明静虑的种种差别、安心、作意、以及修习静虑的注意事项及方法等。

  非三摩四多地:本论列举十二种相说明了它的特征。

  闻所成地:广辩五明:一、内明处,二、医方明处,三、因明处,四声明处,五、工业明处。五明概括了世出世间一切知识,作为菩萨必须学习和精通,才能广济群生。

  思所成地:如何如理思惟,观察诸法。

  修所成地:叙述修行的条件及所得的果实。由四处七支说明:

\

  、修处所:为投生的处所及根身没有缺陷。二、修因缘:包括说法、闻法及正确的发心动机。三、修瑜伽:指出修习瑜伽种种能治所治法。四、修果:由修习瑜伽得世出世间定慧果实。

  声闻地:广明声闻种姓发心、修行、得果的一切。

  独觉地:由五相

  说明:一、独觉种姓,二、独觉道(修行的法),三、独觉习(证果的方法),四、独觉住(身心安住处),五、独觉行(自利利他的行为)。

  菩萨地:广明菩萨种姓发心、修行、得果的种种。论中用持、相、分、增上意乐、注生、摄受、地、行等十法予以概括说明。十法又归纳为四处:初持瑜伽处:有《种姓》等十八品;第二随法瑜伽处:有《相品》、《分品》、《增上意乐品》、《住品》、第三持究竟瑜伽处:有《生品》、《摄受品》、《地品》、《行品》、《建立品》;第四持次第瑜伽处:有《正发菩提心品》。

  初持瑜伽处:说明菩萨的种姓(为成就佛果的依因,在五种姓中最为殊胜),菩萨的发心(发心的自性、行相、所缘、功德、最胜),菩萨应该具备的七种知识(自利、利他的途径、世间出世间的真理,请佛菩萨的威力,成就有情的方法,自我圆成佛果的道路,无上佛果的妙境),菩萨的修学法门(六度、四摄、供养三宝、亲近善知识、修四无量、大乘三十七菩提分法等种种利乐有情功德事)。

  第二持法瑜伽处:《相品》:说明菩萨具备的五大特徵:一、哀愍,二、爱语,三、勇猛,四、舒手惠施,五、能解甚深入理密意。

  《处分品》:速证佛果的四种法门:一、善修事业(六度行门),二、方便善巧(于十二处具足方便善巧,能作自他义利),三、饶益于他(依四摄法门),四、无倒回向(所修法门都能回向无上菩提)。

  《增上意乐品》:菩萨对有情应有的态度:七相怜愍,十五种增上意乐,十事应知。

  《住品》:菩萨发心行菩萨道的十二种住,及其特徵、修习的时间和所断的惑障等。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生品》:辨别菩萨受生的形式及动机有五种不同:一、为除众生灾患而生,二、随着有情种类受生,三、所感殊胜正报生,四、所感殊胜依报生,五、最后生。

  《摄受品》:摄受有情的六种方法。

  《地品》:随前十三住建立七地:一、种姓地(种姓住),二、胜解行地(胜解行住),三、净胜意乐地(极欢喜住),四、行正行地(增上戒注增上心注三种增上慧注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五、决定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六、决定行地(无碍解住),七、究竟住(最上成满菩萨住、如来住)。上述七地反应了菩萨修行的七个过程。

  《行品》:总括一切菩萨地的行门为四种:一、十波罗密多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

  《建立品》:叙述诸佛具有一百四十种不共法:谓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畏、三念注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及一切种妙智等。同时说明诸佛感得一百四十不共法的因缘。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有《发正等菩提心品》,阐述菩萨修学次第。

  果摄二地,有余依地和无余依地,论中各以三相施设建立。

  本地分十七地内容,到这里已经介绍完了。十七地内容丰富,为了便于读者检阅,现将本论目录及卷数列表如下:(略)二、摄抉择分;抉择本地分的深隐要义。此分共有十六地(除缘觉地),十六地的名称同本地分。下面依次提要: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卷五十一至五十七):在八识中,著重谈了阿赖耶识,从八个方面证实阿赖耶识的实有:谓依止执受、最初生起、有明了性、有种子性、业用差别、身受差别、处无心定、命终时识。这八个方面,假如离开阿赖耶识,都无法成立。又以四相建立流转:谓阿赖耶识的所缘境界,相应心所,与转识的依赖关系,诸识的同时俱起;一相建立还灭:谓阿赖耶识的转依。

  在法相方面:广辩种种不相应行法,五十一心所,及六种善巧(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相善巧)。

  有寻有伺等三地(卷一十八至六十一):在本地分的五门施设建立中,提出杂染施设建立作进一步的说明。杂染有三:一、烦恼杂染:即烦恼的自体,烦恼的种类,烦恼的修断,烦恼的对治。二、业杂染:广明十不善业。三、生杂染:叙述三界有情及出世圣者种种受生差别,招感生死的原因,有情界中的种种痛苦,并指出作国王的道理,和上中下士的不同。

  三摩四多地(卷六十二至六十三上):指出众生不能证得心一境性的原因。

  解释《随身念经》,二解脱(心解脱、慧解脱),眠缠,五种与定相违法(犯戒、无无间加行、无殷重加行、有沉没、他所扰恼),修定人有三种远离(住处远离、见远离、闻远离),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忿、慢、欲贪、萨迦耶见、不能堪忍)等。

  非三摩四多地(卷六十三中):说明不能入定的原因,及对治方法。

  有心地(卷六十三中):用五相说明诸心差别:一、依世俗俗道理建立诸心差别:如前意地所说:二、胜义道理建立诸心差别:概括诸识为二种:①阿赖耶识,②转识。三、胜义道理建立能依差别:以阿赖耶识为所依,末那识为能依。又说明阿赖耶识、末耶识、意识的含义和作用。四、胜义道理俱有差别:八识的俱不俱起。五、胜义道理建立染净差别:阿赖耶识、末耶识在三性中的性质,与烦防相应不相应,诸烦恼种的对治。

  无心地(卷六十三下):阐明在缘阙、作意阙(心不在焉),未得(下界人未得上界定心)、相违(苦乐受不同时),断故(修道者已断的贪心),灭故(无想定、灭尽定),已生故,七种情况下心不得生。

  闻所成地(卷六十四):内容有三:①广辩皈依:考察所归的对象,皈依的种类,能皈依者的资格,皈依者应肯的正行,皈依者所能获得功德。②由六种理门略释圣都:一、真义理门,二、证得理门,三、教导理门,四、远离三边理门,五、不可思议理门,六、意趣理门。③造论六因:一、欲令法义当广流布,二、欲令种种信解有情,由此因缘能入正法,三、为令失设种种义门重开显故,四、为欲略摄广散义故,五、为欲显发甚深义故,六、欲以种种美妙言词生净信故。

  思所成地(卷六十五至六十六):说有四种思议:一、事思议,二、有非有思议,三、因果思议,四、乘思议。特别说明如何如理思议诸法的假实有无。

  又各以五相建立有见、有漏、有染、世间、有为、所缘诸法差别。

  修所成池(卷六十七上):十六种修行方式。

  声闻地(卷六十七至七十一):以五难来成立无种姓。辩十种声间。引用《月喻经》论证声闻人四种净妙法(具戒、具德、柔和、善法),指出比丘往信徒家里要先断除三种烦恼(结亲友家随烦恼、家悭随烦恼、有染心而行法施随烦恼)。解释《伐地迦经》所说的声闻人要对染净诸法善巧:应遍了知染净所依、杂染、清净三处。略说四谛法门,用摄等十三门抉择本地分律议相应相,又以六十四门杂说境行果相。

  菩萨地(卷七十二至八十上):本地分《发心品》、《自利利他品》者了抉择:叙述菩萨的十种发心,四种恒常随护心,九种正行,对五种有情众起邪行名无哀愍,五种无堪任性有情。《真实义品》:抉择诸法真实义。有五法三自性。五法:谓相、名、分别、真如、正智。先释辨体,再以诸门分别。三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论中以释名,辩体,差别,三性兴五示关系,三性兴三无性,依止,作用,有无,染净等方面分别三性。《威力品》、《成熟品》、《菩提品》、《力种姓品》:以五因缘说明菩萨威德不可思议;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大阈提五种相(自性、功能、加行、转、还);六相略摄如来功德(圆满、无垢不动、无等、能作有情利益事业、功能)。《布施品》:以施、戒、见、心、语、智、垢七种清净,说明菩萨惠施乃能清净。《持戒品》:抉择三聚净戒等。《菩萨功德品》:指出有十种颠倒道能证得一百四十种不共佛法,引《解深密经》除序品外的所有内容,来论证大乘境行果的理论依据。证明大乘佛教是真佛说。

  有余依地及无余依地(卷八十下):有离系等十四门,四答住有余依及无余依涅声闻人的境界。

  三、摄释分(卷八十一至八十二):解说诸经的仪则。分为十三门;一、契经体有二(文、义),二、释经方法有五(法要、等起、义、释难、次第),三、契经文有六(名身、句身、字身、语、行相、机请),四、契经义有十(地义、相义、作意等义、依处义、过患义、用利义、所治义、能治义、略义、广义),五、经都的形式有十二(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觉、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等起有三(事、时、补特伽罗依处),七、义有二(总义、别义),八、释难有二(自设难、他设难),九、次第有三(圆满次第、解释次第、能成次第),十、法师十相(善于法义、能广宣说、具足无畏、言语善巧、善方便说、具足成就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无有厌倦、具足忍力),十一、说者与听众(处五众中宣说八种言),十二、安住听者,令住恭敬,无倒听闻,十三、略广赞佛;谓讲经前必先称扬佛德。以上为说法者条件、说法时要注意事项,以及经都知识作为法师如果能具足通达这些道理,则能成就种种胜利。

  四、摄异门分(卷八十三至八十四):解释经内中名义差别。分为白品与黑品。白品(善法)用四偈说明;第一偈有师等八门,第二偈有智等十五门,第三偈有如来等十门,第四偈有欲等九门;黑品(不善法)用一偈说明:有生老死等十一门。

  五、摄事分(卷八十五至一百下):抉择三藏众要义:一、契经事,二、毗柰耶事,三、摩怛理迦事。

  契经事者:谓四阿笈摩。杂阿笈摩者:谓于世尊观待彼彼所佛宜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注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出入息念、学、论净等相应。此中蕴等及其排列次序,正是这一部分所要阐述的内容,下面依次说明:

  1、行:行即是蕴。用十一偈说明:第一偈有界等十一门,第二偈有略都等十一门,第三偈有想行等四门,第四偈有速通等四门,第五偈有因等六门,第六偈有断支等七门,第七偈有二品等九门,第八偈有智等四门,第九偈有净等八门,第十偈有无厌等九门,第十一偈有少欲等十一门。

  2、处(十处):用八偈说明:第一偈有安立等九门,第二偈有无智等十门,第三偈有道等八门,第四偈有离欲未离欲等九门,第五偈有因同分等十门,第六偈有作缘等十二门,第七偈有上贪等十二门,第八偈有一住等十三门。

  3、缘起:用四偈说明:第一偈有立等八门,第二偈有谛等七门,第三偈有触缘等八门,第四偈有有灭等七门。

  4、食(四食):有一偈,用如理等十二门说明。

  5、谛(四谛):有一偈,用如理等十二门说明。

  6、界(十八界):用四偈说明;第一偈有总义等四门,第二偈有三七界等七门,第三偈有诸受自性等九门,第四偈有受生起等七门。

  7、四念住:用四偈说明:第一偈有沙门等八门,第二偈有安立等六门,第三偈有先诸相等六门,第四偈有邪师等八门。

  8、四正断。

  9、四神足:共有半偈,用勇等五门说明。

  10、五相:有一偈,用安立等五门说明。

  11、五力:有一偈,用思择等六门说明。

  12、七觉支:有一偈,用立等七门说明。

  13、八正道:有一偈,用初内处、外力等五门说明。

  14、出入息念:有一偈,用障随惑等等八门说明。

  15、三增上学:有一偈,用尊重罗等五门说明。

  16、证净等:有一偈,用证净等五门说明。毗柰耶(律)事要义择摄(卷九十九至一百上):有一偈,用利聚等十门说明。

  摩怛理迦(论)事要义择摄(卷一百下):用二偈说明:第一偈指出迁论释名的方法。先略序事:叙述流转杂染二十二事,还灭清净十九事;后广辩:以异门等四门广辩其相。第二偈有聚等六门,又十八门。略述摩怛理迦所有宗要。以上诸门摄尽了三藏众要事义,故称摄事分。

  今人吕先生的《杂染含刊定记》,认为抉择契经的摩怛理迦(本母),是依《杂染阿含经》的次第而造。印顺法师有《杂阿含经论合编》,将摄事分与《杂阿含经》作了对照合刊,可知,摄事分与《杂阿含经》是渊源有自。

  《瑜伽师地论》的五分内容,从以上提要,可以发现它的组织关系。本地分通说十七地;摄抉择分进一步抉择十七地的深奥道理。此二分是所说的内容,使人明了诸法事理。摄释分:辩明讲经的方法和诸经的仪则,是能说的方式。

  连同前二分共为所说的内容及能说的方法,只是一般的通说。摄异门分:解释诸法名义,会通各种异说。上来四分阐明所诠的教法,摄事分特明能诠的三藏,显示了能诠与所诠的不同。为了便于理解,列表如下:三、本论的地位和流传《瑜伽师地论》问世后,许多论师纷纷造论弘扬。如《唯识了义灯》第一卷说的:瑜伽有十支末论,都是依据本论撰写的。后人称为一本十支。客观存在的关系,欧阳竟无在《瑜伽师地论》指出:《百法明门论》略录本地分中名数,而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五蕴论》略摄本地分中境事,而以无我唯还需为宗;《摄大乘议》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阿毗达摩摄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简小八大为宗;《杂集论》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分别瑜伽论》弘文未译,然无分别一心为止,有分别多心为观《深密经》中《分别瑜伽品》,说止观义,《摄论》第六教授二颂,引论所说,皆止观事,是为《分别瑜伽论》以止观为宗义,《辩中边论》叙七品以成瑜伽砂相,而以中道为宗;《二十唯识论》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无为宗;《成唯识论》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庄严论》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显扬论》错综瑜伽地要,而以显教为宗。由此可知,十支末论并非本论的全部注释,而是部分的阐述。此外,在当时印度也有一些人对本论作了全面的注释,如最胜子的《瑜伽释论》便是,其中列举众多异说,暗示了有不少注释。

  《瑜伽师地论》自奘公译出,门人窥基就作《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遁伦集撰《瑜伽伦记》四十八卷。此外,令因、圆测、玄范、无晓、兴并作有《解深密经疏》,其中圆测疏现存,其他都佚失不传了。《解深密经》,是从《瑜伽师地论》第七十五卷至第七十八卷所摘出。所以,对此经的注释,也可以说是对本论的研究及宏扬。又在唯识家的注疏中,像《成唯识论述记》等书,处处引用《瑜伽师地信纸》的文句,来为唯识理论寻找相据,足见本论在唯识宗地位之高,是无以复加。

  近代,随着对唯识学研究的兴起,《瑜伽师地论》的研习也得到重视。欧阳竟无撰有《瑜伽师地论叙》,对本论作了概略的叙述。韩清净对本论详加校订,撰成《瑜伽论科句》四十万言,又融会本论前后文义,综考所有有关论著疏释,用数十年功夫,撰成《瑜伽师地论披寻记》七十万言,以阐发《瑜伽师地论》的微言大义。至于本论的部分注释,有太虚大师撰的《瑜伽真实义品讲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这些著作都为我们现在研习本论,提供了重要资料。

  今之学唯识者,往往对瑜伽大论,望洋兴叹,不敢染指知味,如此要想在唯识学上得至很深的造诣,那是不可能的,不才有鉴于此,在研习斯论之余,撰此提要,供初学者按图索骥,希有志于是学者进一步抵达唯识之奥堂,为我不胜馨香祷祝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