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学修常见误区,建立学佛正确知见 怎样学佛好?怎样才是修行?如何弘扬佛法?对这些问题,学佛久的人都会有一些认识和想法。如果这些认识似是而非、想法不切实际,学修就容易陷入误区,学佛可能偏差,修行难以成就,不能广弘佛法,这当然是不理想的。怎么避免和超越呢?先要认识学修的误区。 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第一、有些人学佛法,一会儿看这本经,一会儿又翻那本论,一会儿从头看,一会儿又翻到后面,没有次第,没有系统,学得非常零碎,漫无头绪,漫无目的。实践上一会儿试试这个修法,忽然又换成那个法门,修行虽久,却不得其门而入。或者只学了一点点皮毛,就得少为足,盲修瞎炼,劳而无功,甚至终生善行悉成过失。 第二、有的人修行急不可耐,用功勇猛,总想短时速成,但却欲速不达,日久退心。 第三、有些人看重个人闻思修行,而不注重良师益友等学修环境的营造,缺乏团体意识,结果独学无友,学佛顺缘缺乏,学修不能持续进步。 第四、有些人学佛修行偏重于离境修,不愿意对境做事,结果养成退缩逃避的习惯,心行离大乘越来越远,也不能对佛法的弘扬做出大的贡献。 陷入这些误区的原因在于对学佛、修行和弘法缺乏正确的认识,也就是缺乏正知见。我们所有的言行、身语的造作都是内心知见的外在体现,都受到知见的影响和指导。 可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看一看知见和行为的关系。
比如说在寺院里看到一堆垃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可能会想:“这个寺里的法师、义工, 怎么连垃圾都不扫?让垃圾堆成这么高都不理!可见这里的人素质不高,不是我要学法的地方,我呆一会儿就走吧。”这是一种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见。还可能 有人会想:“我一进庙就看到这些垃圾,我自己的业怎么那么差呢?怎么这么脏的垃圾偏偏被我看到呢?”他心里就会很难过。第三种心态认为:“这垃圾是这个寺 院里的,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对我也没什么影响。”就当没看到一样,也就是说,看到或好或坏的境界时,他内心里是麻木的,无动于衷。第四种心态认为:“我到寺院里来,主要是来学佛法的,外在的境界好不好没有关系,再脏再累再差我也能够克服,这些东西不必管它。”这又是一种反应。第五种心态:“三宝清净福田 地,不可以有垃圾,有垃圾的话,我们很对不起佛菩萨,应该让人来打扫。”于是他就去向寺院相关负责人反映。另一种认知的人想:“大家太忙了,没有注意到这堆垃圾在寺里,今天刚好是我积福的机会。”于是他就去把这堆垃圾清理干净。诸如此类,各种各样的知见和想法,让人有所不为或有所作为。当我们看到或好或坏的境界时,内心对这个境界是怎样的认知,持一种什么样的见解,是非常关键的。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