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佛法》摘要
※ 以下是摩诃布瓦法师有关修行的重要开示,他是禅修大师阿姜曼的大弟子。
1. 「戒」是对个人身体与语言行为的「外逸」行为给予限制,而对这些行为与其结果负责的是「心」。
2. 所有的业处(禅修的主题与方法)都是为了控制心的「外逸」,不受业处控制的心,于生活中容易生起「外逸」。?
3. 用来守护心的法,就称为「业处」。它们包括:(1)十遍(2)十不净(3)十随念(内含佛随念、入出息随念等)(4)四梵住(5)一想(食厌想)(6)一分别(四界分别观)(7)四无色。共有四十种业处,以适合不同根性的人。?
4. 们在此将考虑一些常用且令人满意的几种方法,包括︰
(1)察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含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等。最初部份称作「五业处」。?
(2)审察佛、法、僧。?
(3)入出息念(觉知呼吸的入与出)。?
5. 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都要适合一个人的个性,每人的个性不同,规定每人只能使用一种业处,反而会成为一些人的障碍,使这些人不能获得所应获得的。
6. 当一个人发现某种禅修适合自己的个性,就要下定决心练习,先做「预习覆诵」,例如以心默念「头发」,而不是用口大声念,同时要使注意力摆在头发上。如果默念无法使心专注,就将「预习覆诵」以唱诵的方式重复,借着声音来抓住心,使心平静。一定要继续做预习覆诵,直到心平静下来才可停止。无论使用何种预习覆诵的方法,都要保持对业处的觉知。以前述的头发为例,要保持对「头发」的觉知。
7. 如果以「佛」、「法」、「僧」之一做预习覆诵,就要把对它的理解单独摆在心中。不像其它的业处,此处要覆诵「佛」(或「法」、「僧」),使它一直与心接触,保持在那儿一直到这预习覆诵「佛」的人与能知之心(觉知者)合而为一。如果一个人的个性适合用「法」或「僧」做预习覆诵,就覆诵它使与心接触,并维持在那儿一直到与心合而为一,这是与「佛」的业处用相同的方式。?
8. 培养觉知呼吸的方法,是以呼吸为心的对象,重点在于觉知并正念于呼吸的入与出。觉知呼吸时,首先要专注在鼻子或上腭处呼吸的感觉;因为这是呼吸的接触处,可以用它做为集中注意的标记点。如此练到熟练时,呼吸变得愈来愈细,会渐渐了解呼吸的接触性质,一直到觉得呼吸似乎是位于胸部中心或心窝。此后,祇要将注意力集中于此处,不再去觉知鼻端或上腭,也不随着呼吸入出。?
9. 注意呼吸时,也可以一边呼吸,一边默念「佛」「陀」作为预习覆诵来监督入出息,以辅助「觉知者」,并使「觉知者」对呼吸很清晰;然后,心对呼吸就愈来愈清晰。
10. 当一个人达到最细的呼吸,内心将是明亮、清凉、宁静、快乐,并且知道自心,不受任何干扰的影响。即使最后呼吸消失了,也没有焦虑,因为内心已放下负担,知道只有单独的一个心,换句话说,这就是一境性。?
11. 藉由上述业处的预习覆诵,以正念控制心,一个人渐渐能够驾御心的「外逸」,宁静与快乐将生起、增长。
12. 禅修练习的真正目的是带来内心的宁静,一个人如果无法用预习的方法宁静内心,就要用诱导的方式驯服它。换句话说,要用智慧来寻找并检查出哪些事物让心执着,依智慧的善巧找一个方法来鞭策桀骜不驯的心,直到驯伏于智慧,并使心接受有关执着事物的真相,而后心不再散乱、不安,进入一个宁静的状态。这就像一只「外逸」的动物必须经由不断的调伏,才能顺乎主人的意愿。?
13. 下面的譬喻可能有助于说明这方法。在一个仅有少许树木的地方,每棵树单独地生长,如果一个人要砍倒任何一棵,他可照己意,在想要的方向倒下,而后可依己意毫无困难地使用它。?
14. 然而,如果他要砍丛林的树木,那儿它的树枝与其它树木及枝藤缠绕在一起,他发现不易砍倒,也不易在自己希望的方向倒下。所以伐木者必须运用智慧,小心检查有那些东西缠着树木,然后砍掉这些枝藤,最后照他想要的方向倒下并且毫无困难地使用它。?
15. 我们与这两棵树木有相似的个性。有些人的环境没有很多的负担来分他们的心,他们祇要用预习覆诵「佛」、「法」或「僧」的禅修方法,心就能够宁静、安详,进入定的境界,由此作为发展智慧的基础,且很容易进步──这种方式称为「以定发展慧」。?
16. 但是,另有一类人的环境有许多负担,承受较大的压力;他们的个性喜欢东想西想。如果他们使用前述的预习方法训练自己,不能让心进入定的宁静状态,因此必须小心地以智慧检查原因,要用智慧来切断造成他们分心的根本原因。?
17. 当智慧对心所执着的事物经过挑剔、检视,智慧所发现的就胜过心所了知的,因而心将从此进入宁静的状态,而获得定。这类的人必须借着智慧,才能使心获得定,这种方式称为「以慧发展定」。透过智慧的运用而稳定地发展定之后,这定又会成为更高层次智慧的基础。这后面的阶段又符合于「以定发展慧」的原则。?
18. 一个人若想要训练心,使其善巧,并且想知道什么东西是烦恼的背后主谋,就不可让心执着于研习佛法,过度到变成烦恼。但他也不可放弃研习佛法,因为这也有违佛陀的教导。换句话说,一个人练习禅修培养定时,不要让心紧紧抓住由研究所学习的东西,否则会生起过去与未来的念头,此时一个人应让心安住于现在,也就是他唯一要关心的是当下正在做的事。?
19. 总之,如果心可经由预习覆诵于对象而获得宁静,就应继续使用那种方法。但是,如果祇能借着运用智慧,以各种善巧方法克服困难,才能获得宁静,那么就应该运用智慧,以协助获得宁静。这两种训练方式(以定发展慧与以慧发展定)的成果,就是定与慧的开展。
20. 就名称与性质而言,定是「宁静」。定有三种,第一剎那定:心能短期间保持平静不动,然后就出定;第二近行定:与剎那定类似,但较持久,而后出定。第三种安止定:此定微细、坚定、不动,可持续长时间,并可以随心所欲地维持在定中或出定。?
21.?在此,站在「森林佛法」的立场,先简略地讨论一下「近行定」。在近行定中,内心进入宁静状态后,并不一直保持在这状态,而是部份的心会退出来并知道与心相接触到的不同事情。有时是一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禅修者会看到「禅相」,这禅相有时好,有时不好。一般而言,初阶段的禅相是与自己有关的事。如果他不小心,会惹来一些麻烦,因为这种定中生起的禅相是变化万千的。?
22. 有时在自己前面会出现自己死尸的影相、尸体腐烂、肿胀;有时则是别人的尸体;有时是骨架,或散骸;或是看到一具尸首被抬走。当出现这种「禅相」时,聪明的人会将它作为一种「取相」进而变成「似相」,因为这将导至定力更坚固以及智慧更深入有力。一位有能力保持离染、理性态度的人,能从这种禅相中获益,面对它而培养出正念与智慧。但是有许多天性胆小而易受惊的人,近行定对这种人的心可能有所伤害,因为这定有很多类,许多可怖的经验可能会出现。例如,出现男人的影相,其体型、颜色、装扮都很吓人,呈现出执刀要砍人或吃人。?
23. 心中生起的取相是发展似相最适合的基础。他要将似相的印象印入心中。如此将导入圣谛,例如尸体或部分身体的禅相,是苦谛。
24. 当一个人熟悉于定后,就可以让心跟随外来的禅相并找出正发生什么事情。这对于了解过去及未来的事件有价值。
25. 若于近行定出现种种禅相,心要勇敢无惧,并于现象一出现即看出无常、苦、无我这三相,那么,它们就不会带来麻烦。?
26. 至于外来的禅相,自己虽然不清楚禅相来自外在或出自自己;当一个人熟悉了来自自身的禅相时,就可以知道何者是外来禅相了。外来禅相常与许多不同的人、动物、饿鬼、天神有关,这时与他的定相连系,这些现象的出现,其时间的长短决定于该事件的状况而定。有时一件事过去了,另一件继续呈现,并不马上结束,整幕情景有长有短。当这些现象消失,心出定后,可能处于这状态已几小时了。?
27. 然而,要知道在这定中出现这些禅相,并不是每人都出现。如果不会出现,无论内心专注多么久,就是不出现禅相,这种人就是所谓的「以慧发展定」。他们即使内心进入宁静与专注的状态,无论有多久,都不会出现禅相,这是因为智慧一直参与着定(一个人不断地检查定的状态,这方式会有效地阻止各种禅相的出现)。
28. 无论发展何种定,智慧永远是重要的。当一个人出定时,必须以智慧审察四界与五蕴,因为慧与定是法的一对,不可分离,因此如果定无法有效开展时,就必须用智慧协助它。?
29.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当出定时,一般人仍然渴望那种宁静状态,即使他已有足够的宁静去运用智慧来禅修,其宁静已足够使他有效地运用智慧,但他仍然想停留在定中,对智慧的开发没有兴趣,这就是黏着于定,且无法从定退出以便更上一层楼。?
30. 由于执取与执着的力量,无明的心便徘徊于生、老、病、死,以这方式不断一世又一世轮回,无论生命层次是高或低、善或恶,一直在三界内轮回。三界内有情的投生种类是无限的,无明的心顺着习性,依强弱、善恶等之不同而执取三界内的投生。而后,生到与这心(连同习性)相感应的环境。?
31. 无明是控制生死轮回的主宰者,一旦被智慧这个武器所摧毁,涅槃会展现在这位如实行、如实知、如实见的人身上,而不会是其它。
32. 此后,所有自然法,从五蕴、内外六处以至整个三界,都是如实展现的法。心中不再有敌人出现的念头,所要照顾的,祇有五蕴的变化,一直照顾到它们自然地终止。?
33. 从无明自心中灭除后,就能完全自由地对与心有关的自然法做思考、禅修、认识与观看。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也在各自的领域获得自由,不再像以往一样受到心的压制或强迫,也不再受到心的鼓动或激励。由于此时心已处在法与无私的状态,对任何事情都不会偏袒,因此不再有任何敌人。这表示心与宇宙的自然法,藉由圆满的真相而相处于完全安详、宁静的状态。有关心与对心法内观的用功,至这点才算结束。?
34. 让我们时时反省自己,在精进修行时,不要把注意力摆在「时间」上,而要永远摆在与所修的佛法相关的「正念」上,不要使正念一下子有,一下子没有。每当正念跑走了,就要知道「精进的修行」已暂时失败了,因为「精进的修行」不是指外表的行、住、坐、卧,而是指内在的「正念」或「智慧」。
35. 如果一个人一直有正念来守护并照顾自己的心,因而内心的变化或扰动,想善、想恶二者他都能知道,那么,我们可以说他在精进的修行。这就是「精进的修行」的意义,至于行、住、坐、卧只是我们必须时时改变的平常姿势而已。
36. 「正念」是忆持力,换言之,就是一直知道自己。「智慧」是小心的注意并且检查从外而来所接触到的东西,或者,注意并检查自己时时变化而起波动的心,如此使自己一直拥有当下的觉知。此外的练习,不能被称作「精进的修行」。
37. 不论我们在那儿,我们不可以没有「正念」。我们必须在任何状况具足正念—在往返走动时,在吃时,在坐时,在卧时,除了睡觉之时。我们必须做事与「正念、智慧」同在,而后我们才可以说:「我们有正法作我们的护卫者,我们将免于不幸。」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