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思辨,思变,思便——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发布时间:2025-01-26 05:04:14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思辨,思变,思便——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来源:正心正举公众号

文/月月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早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反复强调了要增强“四个自信”,并提到:“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的确,如若我们将视野放宽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170年的近代中国苦难辉煌史去探源就能发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唯一没有断裂的古文明,不仅因为其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同时也因为这样优质的文化基因显现了强大的软实力,而让由古到今的中华儿女始终保持对文化的定力与自信。

然而,这种文化自信发展到今天,却似乎显得后劲不足。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在科研方面,许多科研人员缺乏科学文化自信,过度崇拜国外期刊。几乎所有的科研人员都会认为,只有在国外知名SCI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才算是高水平的成果,说到底,还是对国内文化的不自信。

在商业方面,许多品牌亦步亦趋,过度崇拜外国品牌。以手机品牌为例,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品牌在发布会都会有一个标准动作——吊打苹果。这些手机会在参数、配置等多个方面跟苹果手机进行对照,来突显自己品牌的优势。“一定要超过苹果才是好手机”,这无疑是一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在我看来,缺乏文化自信的表象千千万,本质却只有两类。一是唯“外”独尊,崇洋媚外,“月亮还是外国的圆”;另一种是唯我独尊,时刻准备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纲上线。例如2014年,中国某大学在平安夜那天禁止学生离校,组织全校集体观看传统文化宣传片,其目的是不让学生过“洋节”,被西方文化洗脑。但实际上,一切抵制西方文化的论调,都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其实,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便曾成功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当时仅长安城里的外国商人、留学生等人数就不下三万人。老外不仅可以在长安买房,还能成为当朝大员,甚至官拜宰相。也正是这种高度的文化自信,给唐朝带来了新的文化种子,更对唐朝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史为鉴,以古为镜,今天的我们回顾过去,反思现在,也确实该好好想想,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应当如何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乃至于文化自强?

在我看来,“思辨、思变、思便”的“三思”文化理念,将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思辨:辩证思考,方能扬弃

树立文化自信,首先要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但当前对待传统文化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自弃,二是自大。一些人叫嚣“取缔中医”,另一些人则迷信中医,甚至盲从到个人崇拜的地步,最后延误了病情。

与文化自弃相比,文化自大的思想因为披上了“文化自信”的外衣,显得更有迷惑性。当前的一些学者,把经济话语中的“中国模式”转化成文化话语,认为只有在儒家文化下才能产生中国模式的迅速崛起,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将是一个“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

这样的文化自大是相当危险的,它最终带来的不是发展,而是文化保守主义。

其实,无论是根本否定还是盲目推崇,从本质上都是缺乏思辨的精神。真正的文化自信,首先应当建立在中国人能够理性、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文化的基础上。

所谓“师古而不复古”。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精神自然需要传承发扬。而那些如重男轻女、重农抑商、官本位等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糟粕,就应该摒弃。以思辨的思维看待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扬弃”。

用思辨的思维反省文化,就能正视自我,正视其他文化,既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伟大与不足,又能多角度思考其他民族文化,不偏颇,不盲从,从而在理性的基础上建立文化自信。

思变:与时俱进,方能创新

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在思辨的基础上进行思变。所谓思变,就是要用变化的思维看待问题,勤换思路,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文化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够拥有这样的思变思维,才不至于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但在生活中,我们也总是容易把传统文化看作是“过去”的东西,进而僵化地将“古代”和“现代”割裂为两个独立的阶段,这实际上体现了“思变”思维的缺失。一些人有是古非今、厚古薄今的想法,治病时一听到是“古方”就觉得是好方,读书时一听到是“国学”就觉得是好教育,这样“往后看”的思维也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思变思维的缺失,容易让文化丧失新的活力,久而久之,再优秀的文化也会走向穷途末路,更谈何文化自信?

在思辨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道路。当我们在感叹年轻一代的人不喜欢学习传统文化、对传统节日不感兴趣时,是否也应当反思一下,如何换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看似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也能跟得上潮流?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电视节目,就邀请公众人物来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化的故事,用“纪录式综艺”的呈现手段,让国宝“活起来”;又如,继汉字听写大赛之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等节目,都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带动了汉字热、诗词热、成语热……这无一不体现了“思变”的精神。

其实,建立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年轻一代。我们要做的,是想方设法创新形式,让年轻人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感兴趣,当他们真真正正愿意去了解一番时,自然会被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打动,从而建立起由心而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而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指责,甚至于像某高校禁止学生过洋节,这样不仅给人感觉气量小、格局低,而且还容易引起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对树立文化自信并无裨益。

思便:整合思维,寻找佳径

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在思辨和思变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整合,即是思便。唯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找到文化发展最合适的途径。

如果说思辨强调的是一种辩证思维,思变强调的是创新思维,那么思便,强调的就是一种全局思维。它要求我们在处理相互冲突的问题时,不会简单地选一否一,而是能够融会贯通,结合双方或多方的优势,消除对抗,走出一条新路子。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显得尤其重要。古代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其文化必然有诸多相互冲突的地方。如何跳出“非此即彼”的怪圈,让文化能兼收并蓄创新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以中西文化为例,其实,中国近代在中西方文化如何融会贯通这个问题上,走了不少弯路。从唯我独尊到全盘西化,从中体西用再到之后的“破四旧”,这实际上都没有很好地掌握“思便”的思维。

而到了当代,许多人对于文化的认识依然缺乏“思便”的精神。当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开始转向本土文化,因此不应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种观点,无疑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对立起来。

缺乏“思便”,就容易陷入“选一否一”的尴尬局面。其实,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虽然是两个不同体系,但其中有许多共通之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儒家学说的大同思想相契合,但在具体的论述上又有不同,因此可以在求同的基础上互补互学。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近代教育学家、政治家蔡元培就曾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凡是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触,必能产生一种新的文化”。融汇中西文化的目的,不是要这两种文化去争个你死我活,而是融会贯通,择善而从,发展出适合中国的新的文化。

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文化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捍卫,而民族只有在自信中才能真正走向世界。文化自信不是一个口号,光喊两声就能建立,它还应当踏踏实实地落实到文化的传承、开放和创新三个层面上。只有我们学会用“三思”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 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