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地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这就是我们平常在祖师的语录、禅宗的书籍上面所看到的当下一念。禅宗的功夫,一定是要落实在当下一念上。我们学习佛法,学习打坐,总想求玄求妙,总想佛菩萨加持,其实,所有的玄妙都在这当下这一念上。我们仔细地体会,当下这一念,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灾难,也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无穷无尽的灾难从当下这一念开始,无穷无尽的智慧也还是从当下这一念开始。人生的幸福快乐,忧悲苦恼都从当下这一念开始。真正的快乐在哪里?清醒地掌握、觉知了当下这一念,并且使之保持下去,幸福、快乐就在其中,佛国就在其中,西方极乐世界也在其中。
当下这一念要说玄,是玄之又玄;要说简单,是简之又简,就看我们自己怎么用心。行香的时候,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从禅堂走到斋堂,也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堂内堂外都是道场,都是禅堂。吃饭的时候,清楚地觉知到我们的牙齿和蔬菜、米粒接触的滋味是什么,和那些热的、凉的食物接触的滋味是什么。这一切都不要放过,都要清楚地觉知。知道是什么,并不等于去分别,去执着,去计较,仅仅就是知道而已,知道了就行了,不要再起第二念,这是一种直觉。如果起了第二念,那就是在打妄想,不起第二念,就不是打妄想,区别极为微妙,只是觉知就行了,只要看住它就行了。
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同样念念要觉知,不起分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体接触冷暖涩滑,意根接触种种法尘。我们只是去接触它,不要起分别,看到听到尝到就行了。不管是人是物,看见了人不要分别他是张三,还是李四,保持根尘接触的当下那一瞬间的状态就可以了。
根尘接触的当下那一瞬间的那种状态,也就是根与尘那种原初的状态,没有加意念,没有加分别,一加上分别了,就成了打妄想,接着而来的,就会有烦恼了。因为一分别,就产生了感受,苦的、乐的、不苦不乐的,有了感受就会有取舍,有取舍就有执着,有执着就有烦恼。让觉知自己当下这一念,运用在任何境界上,都不被境界所转化。这是用功的一个玄之又玄,简之又简的法门。能够把握这个法门了,就很简单,把握不住,这个当下一念,不可捉摸,所以就会觉得它很玄。实际上,当下这一念是现现成成的,不用去捉摸它,一捉摸就是第二念,就不是当下这一念。所以说,要经过一个比较长期的训练,才有可能运用这个方法,才有可能保持这种心态。
(文字节选自净慧长老“净慧禅话”《柏林禅话》。题目为编者所加。)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