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归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现在先讲赞地藏菩萨偈,然後再讲经的题目。这十二句偈颂,是赞叹地藏王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功德。菩萨为什麽也欢喜人赞叹?菩萨并不是欢喜人赞叹。但因为其他的菩萨和众生觉得地藏是菩萨中的上首,最大慈悲者,最大愿力者,所以就欢喜赞叹他,并不是地藏菩萨愿意人来赞叹他,根本地藏菩萨他是不被境界所动摇,既没有欢喜也没有烦恼。
【稽首本然净心地】:稽首就是叩头顶礼。本然就是本来的面目。净心地就是清净心地的法门。
【无尽佛藏大慈尊】:以无穷无尽来描写。佛藏大慈尊,也就是大慈悲的尊者。
【南方世界涌香云】:在南方世界涌出无量无数香花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又有瑞彩灿烂的香花云和香花雨缤纷而下。
【宝雨宝云无数种】:又有种种的宝雨,种种的宝云。
【为祥为瑞遍庄严】:为何有这种种的吉祥不可思议的庄严境界?
【天人问佛是何因】:所以天人问佛究竟是何原因呢?
【佛言地藏菩萨至】:佛就告诉天人说:这祥瑞的境界是因为现在有一位地藏王菩萨到这法会来。
【三世如来同赞叹】:这位地藏菩萨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共同赞叹他。
【十方菩萨共归依】:十方就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方、下方共十方。这十方所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那麽多的菩萨皆一同皈依地藏菩萨。因为地藏菩萨的愿力大、誓愿大,所以十方菩萨都咸来归依他。
【我今宿植善因缘】:我,指在法会的人,因为在往昔生中曾种下很多善因善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所以现在能来这法会称扬赞叹地藏王菩萨,最真最正的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慈因积善】:为什麽地藏菩萨有那麽大的慈悲心?就因为他在往昔种了很多善根。善根深了,慈悲心也就大了。没有善根的人,慈悲心也就不会那麽大。他为什麽有那麽大的慈悲?就因为他的善根深厚。
【誓救众生】:他发的誓愿,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要救度众生。忘了自己,只知道救护众生,他觉得救护众生比救护自己更重要,所以说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金锡即锡杖,手里拿著锡杖。
【振开地狱之门】:这支锡杖,能振开地狱的门,救出在地狱里受苦的众生,令他们投生,或者做人,或者生天,或者成阿罗汉。
【掌上明珠】:地藏王菩萨手上有颗明珠,是如意宝珠。
【光摄大千世界】:它的光明能遍照摄持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令他们都能离苦得乐。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在庆云氤氲,金耀腾辉,一片祥瑞的光明云里边。
【为阎浮提苦众生】:阎浮提就是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此云「堪忍」世界,又叫南阎浮提,意思是这里的众生堪能忍耐一切苦恼。
【作大证明功德主】:他为所有苦恼的众生,证明他们将来都能成佛道。他是一位功德的主宰。
【大悲大愿】:大悲就是拔出众生一切的痛苦,地藏菩萨具足大悲心。所谓大愿,就是发大誓愿。地藏菩萨的愿力:「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你们看,他的愿力多大!
【大圣大慈】:大圣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大慈就是给予众生一切的快乐。
【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本尊就是我们本来所尊重的这位地藏菩萨。菩萨就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是觉悟一切有情的众生:又译「有情觉」,是有情里边的一位觉悟者。摩诃萨就是大的意思。他是一位大菩萨。
讲经的法门,各宗的方法不同。有天台宗,有贤首宗。天台宗用五重玄义来讲述,贤首宗是用十门分别。在未讲经之前,用这十个门来解说这部经的大义。「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法立题。「地藏菩萨」是一个人。「本愿」是法。「地藏」这个地就是山河大地的地。这地能生长万物、含藏万物、覆载万物。一切万物因地而生、因地而长、因地而成,所以说天能覆万物,地能载万物。「藏」,藏什麽?藏一切的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诸如金、银、铜、铁、钻石等矿,都是埋在地里头。我们人类也有矿藏,是智慧藏,一切智慧都是从这里生出来。「菩萨」是梵语,前面已经讲过,即是觉悟一切众生。自己觉悟,也愿一切众生觉悟。自己有大智慧,也愿一切众生有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就不颠倒了。「本愿」,是他本来发的这个愿。「愿」是愿力,在过去、未来和现在都发这个愿力,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
在七种立题里面,这部经的名字是属於人法立题。有人喻立题,好像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喻。有法喻立题,好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妙法莲华经是法喻立题。有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一个人,「阿弥陀」也是个人,所以说单人立题。有单法立题,好像般若经,「般若」是法。有单喻立题,好像梵网经,单用「梵网」一个比喻来立题。这七种立题也叫单三、复三、具足一。「具足一」好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这部经题具足人、法、喻,故名为具足一。
佛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其立题方法,不出这七种。明白这七种立题之後,一看经的题目就知道是属於单人立题、单法立题、单喻立题、人法立题、人喻立题、法喻立题或者是人法喻立题。知道这经的题目,就好像认识人的名字一样。「经」,梵语修多罗(SUTRA),华译「契经」,契经的意思是上契诸佛之妙理,下契众生之根机;契理可以成佛,契机可以度众生。经又有多种的意思,有涌泉义、绳墨义、华鬘义。「涌泉」,好像水从地上涌出来一样,滔滔不绝,源源而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绳墨」,好像木匠所用墨斗一样,楷定邪正,可以做为一个标准。「华鬘」,是用花结成鬘,非常的庄严。「经」又有贯、摄、常、法这四种意义。「贯」,是贯串所说义,把佛所说的义理,都连串在一起。「摄」,是摄其所化机:那一位众生听了这部经,明白了,这一位众生就是机。经就是摄持所化的机,好像磁铁把他吸过来。「常」,古今不变为常。「法」,就是一种宪法,这种宪法是三世同遵。过去世、现在世、末来世都要遵从这个法。「经」是一字不变,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这叫经。经的意思亦是「法本」,法的根本、法的源流、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佛法,所谓「法赖僧传」,必需要皈依三宝。三宝是佛、法、僧。好像香炉宝鼎的三足一样,缺一不立。如果不能见佛、不闻法、不亲僧,这就是八难。能得见佛闻法亲僧,三宝具足,就不会落到八难。想要学佛,必需要明白佛法;要明白佛法,必需要皈依僧。要学习佛法才能成佛,这是我们佛教徒应该知道的根本要法。这部经是用地藏菩萨自己的名字而命题。
经是个通名。所有的经都是经,每一部经又有它自己的名字,所以叫「别」名。别名是单单这一部经的名字。这部经是地藏菩萨本愿,即是他往昔所发的愿力。这部经是谁说的?是佛说的。佛向众生介绍地藏菩萨所发的愿,使众生知道地藏菩萨的大愿大力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和众生也有很大的因缘,也发无量无边的大愿,但他的愿力,还有穷尽的时候。唯独地藏菩萨的愿力是无穷无尽,充满虚空,周遍法界,没有那一个地方不是地藏菩萨的愿力。为什麽叫「地」呢?前面已说过,这地能生长万物,飞潜动植,四生:胎、卵、湿、化,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没有那一道不是因地而生,没有那一类众生不是因地而有。地藏菩萨,亦复如是。他能成就一切众生的善根,愿一切众生都能闻法而修道成佛。又有一个意思,是「能载」义,地能负载万物。万物都在地的上面,由地来承载著它,没有说过这万物太重了,我荷负不动了。地无论有什麽,它都能负载。菩萨的愿力也是这样地负载一切众生。在他的大愿船上,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盘的彼岸。地又有「吸摄」义,众生都被地心吸力所吸住;菩萨用他的愿力来摄受一切众生,好像地心吸力,也好像吸铁石把铁吸住。这个地又有「含藏」的道理,所有一切宝藏都在地下含藏。有福的人,就得到这宝藏。菩萨的法门,也是这样,包藏著一切法宝来等著众生开发。地又有「支持」的意思,支持一切万物。菩萨的愿力,也是支持一切众生来修行,离苦得乐。地也是万物之母,一切万物,皆由地而生。地藏菩萨所发的愿力,也就是一切众生的愿力之母。地又具坚固的性能,不容易移动,不容易破坏,犹如金刚一样。菩萨的愿力也是这样坚固,不可破坏,不容动摇,令一切众生在这种坚固的愿力之下,向无上正等正觉的大路上迈进。地藏菩萨的愿力,是尽未来际说不能尽,就是用电脑也算不出来多少,所以佛说: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誓愿不可思议!那麽凡夫又怎麽能知道地藏菩萨这种境界呢?其实地藏菩萨常常现在我们的面前,来教化我们,但众生的业障深重,遮蔽心源,就是地藏菩萨来了他也不认识,而当面错过。地藏菩萨和每一个人都有大因缘。我们能诚心常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就常在我们心里,我们也常在地藏王菩萨心里,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
「菩萨」上边略略讲过,就是大道心的众生,也叫大开士,也叫大士,这都是菩萨的别名。「本」,这个本字就是往昔的事情,从本以来的这件事情。什麽事情呢?就是地藏菩萨所发的愿力:要救度最痛苦的众生,盲聋瘖哑的众生,残废的众生,业障最重的众生,永远在地狱里不能出离的众生。所以他的愿力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什麽时候才空呢?没有空的时候。那麽地狱不空,地藏菩萨就不愿成佛。他这种愿力是无始无终,无大无小,所以叫本。「本愿」,也没有什麽叫大愿,也没有什麽叫小愿。他这愿力是超出大小的范围,这种本愿是说不能尽的,所以这一部经的名字就叫「地藏菩萨本愿经」。
现在按照天台宗释名的道理,简略地解释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名字。正好像这个人你认识了,但当初你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这等於没有认识。你认识了,必须知道这个人叫张三或李四。知道名字之後,就要识体。所有佛的经典都有一个体。什麽体?就好像人一样,认识他的名字之後,再要知道他是什麽体?是长得高的还是矮的?是肥的或是瘦的?是健康还是有疾病?在经上也有个体,凡是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什麽叫实相?实相是真如的一个别名,也是佛性的一个别名,也是本来面目的一个别名。所以说实相无相,实相没有一个相,可是无所不相;什麽相也没有,但是什麽相都有,也就是真空里头包含妙有,妙有里头具足真空。这部地藏经是以实相为本体。有了体然後再论用,再立宗。这部经以因果为宗: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所以说「舍一得万报」。做善功德,就向上昇:造罪孽,就向下降。有了宗旨,又有什麽用途呢?这部经以改恶向善做为其用。人人听了这部地藏经,能明白因果,就会改恶向善,就会上昇不会下地狱,这就是这部经的作用。
明白这部经的体和宗旨,就好像明白这个人一样,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他的身体是胖是瘦,然後又要知道他是做什麽职业?有什麽本事?是医生,以医生为职业,可以给人治病。是教育家,可以讲学教人。或者是一个商人,会做生意。我们学经,也应该先知道这部经的名、体、宗和用。这部经是以实相为体,以因果报应为宗。如是因如是果。其用就是要改恶向善、孝顺父母、报答父母之恩。
这部经也是属於教相。这个教相有五时八教。五时就是(一)日出时。(二)日升时。(三)日中时。(四)日沉时。(五)日落时。日出先照高山,日升後照平地,日中无所不照,日沉仍然照平地,日落还照高山。按这五时而判教相。佛最初时说华严经,此时好像牛乳。第二时说阿含经,好像乳出酪。第三时说方等经,好像从酪生出酥。第四时说般若经,好像从生酥出熟酥。第五时说法华经、涅盘经,好像从熟酥中炼出最上妙味的醒醐。这部经有的人说是生酥,但是我觉得这一部经,应该属於醒醐的味道,因为它具足无上的妙味。
八教分为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合称八教。化法四教是(一)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因为这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所以名为化法。化仪四教是(一)顿教。(二)渐教。(三)秘密教。(四)不定教。这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称化仪。这八教都是天台宗所立。
在未讲经之前先说一说五重玄义。玄就是玄妙的义理,共有五重。要是详细来说,那是重重无尽,当然不只五重,现在仅大略说它是五重。五重就是(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
唐是唐朝时代。于阗国,是国名,即新疆于阗。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这位法师通达三藏,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所以叫三藏沙门。沙门是梵语(SHRAMANA),翻译为「勤息」,即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戒定慧是本有,贪瞋痴是本无。可是本有的戒定慧不会用,就变成本无的贪瞋痴了。就好像水本来是清净的,它能随方就圆:把它装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成圆形;装入三角形容器里,就成三角形。要是把它冻成冰,就不一样了,这块冰要是四方的就不能任意把它弄成三角;要是圆的,也不能把它再变成四方。总而言之,它不会听你运用了。水变成冰就是贪瞋痴,冰化为水就是戒定慧,这是个比喻。可是我们本有的智慧水冻成冰了,所以本有的戒定慧,就转成贪瞋痴。沙门,就要返本还原,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去除本来没有的东西,恢复本来有的东西。实叉难陀译为喜学,是欢喜学佛法的意思,这是译经师之名。这位法师既通梵文,又通华文,他把这部经翻译得非常圆满,文法也很通畅优美,所以现在我们念地藏经,是依照这位法师所翻译的经文来读诵。
地藏经本迹因缘
南亭和尚讲述
各位听众!农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这七月末後的一天,相传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实在地说,这一天不是他的生日,而是他成道的一天。地藏菩萨,他有「地狱未空,誓不作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悲大愿。他这大愿心,即使不是佛门弟子,也都知道。本省的风气,我不知道,大陆上,尤其是安徽、浙江、江苏这几省,在七月三十日这一天的晚上,无论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都在家门点上很大的斗香。固然是以香来代表各个人对於地藏菩萨的恭敬与信仰,同时也以为,将这香味薰到地狱里去,使地狱里的众生嗅到这香味,可以脱苦而获得短时间的轻松。事实上是不是这样,且不去管它。就这一点同情心,就是地藏菩萨大悲愿力的感化,而地藏菩萨给予人世间的影响,於此也就可以知道。
各位听众!现在人世间的痛苦,并没有因科学发达而见减少,反过来说,死亡的恐惧,反而比较从前还多,杀、盗、婬、妄的恶风气,比旧的社会还要厉害。这社会太苦了。我们需要像地藏菩萨这样的人来解除人类的痛苦,所以我今天讲点有关地藏菩萨的道理,给各位听。
各位听众!我讲这题目,我想将它分成两段:第一、讲理论上的地藏,第二、讲事实上的地藏。
第一、理论上的地藏是怎样的呢?理论上,地藏的地,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地,藏是含藏和包容的意思。比如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佛果上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以及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悲愿力,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地中一一具足。所以古人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儒家,则有人皆可为尧舜,在佛教,则有一切众生皆可以成佛的口号。不但佛、菩萨的本能在我们的心地中件件都有,而畜生、地狱、鬼趣,以及天道的一切众生,也在我们心地中包容。这关键在那里?那就是心地上的一念善恶,而划分了我们众生的苦乐两途。可惜,我们大众不明白这道理,偏偏欢喜受妄心,也就是恶念的驱使,而乐意作恶,因作恶而遭到堕落,劳烦地藏菩萨,数数身入地狱,而久久不能成佛。这真是我们人类的一种罪过、羞耻!地藏菩萨的地也是一个譬喻,譬如大地,它能出生万物,也为万物的归宿,而高山、大川、都是它一肩担负。大地的担负力,也就大得惊人了吧。而且大地具有无限的生发力。它能产生五谷以活人的命,它能产生药草以治人的病。可是它也能产生荆棘、毒药,而毒蛇、猛兽,它也照样的担负著。人为万物之灵。人能知道驱逐猛兽,而拔除毒草、栽植五谷以维持人类的生存。佛教的教理是希望,我们驱逐心地上杀人放火的恶兽,拔除心地上贪、瞋、痴、爱的毒草,恢复我们本然清净、与佛平等无二的真心,发掘心地上所藏有的功德。
各位听众!照这样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地藏。但不要弄错!譬如说,民主国家的人民,个个皆可以竞选大总统。但你没有当总统的学识、功劳、声望、地位,你还是当不成的。所以我们理论上虽然与地藏菩萨平等,但事实上我们还须要长时间学习和实行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大行,而後才能与地藏菩萨分庭抗礼。不然的话,就会变成贡高我慢,好像在专制时代,老百姓如果自称我是皇帝,那他的脑袋儿就要搬家了。
第二、事实上的地藏菩萨又如何说法呢?我也将它分成两段:第一、地藏本愿经上的地藏菩萨。地藏本愿经是教主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而传流下来的一部经。在地藏经的第一品里,释迦牟尼佛曾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假如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一微尘,算作一劫,地藏菩萨证了十地菩萨的劫数,比这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的劫数还要多。十地菩萨的果位和佛的果位不过相差一级,但是地藏菩萨为的是怜愍众生,愿意忍劳耐怨地行菩萨道,而发誓,不肯马上成佛。他这样的志愿多麽伟大!多麽值得令人敬佩啊!他这志愿从什麽时候起的呢?释迦牟尼佛也曾因文殊师利的请问而告诉我们说,地藏菩萨在无量的劫数以前,身为大长者子。当时佛教的教主,名叫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那一位长者子,不知道因为什麽机会而偶然地见到师子奋迅如来。他很惊奇。他惊奇得几乎叫起来了,因为师子奋迅如来面如满月,眼睛如青莲华叶,双手过膝,身上紫磨金色,威光晃耀,有说不尽的相好庄严。这时候长者子不知不觉地五体投地,顶礼师子奋迅如来。顶礼以後,站在一旁,请问师子奋迅如来,过去修的什麽行业,得到如此的相好。师子奋迅如来答覆长者子说:「要想证得我这相好,必须发菩提心,在长远的劫数中,度脱一切受苦众生。」当时长者子,毫不迟疑地在师子奋迅如来座前,发出很大的誓愿说:「我从今天起,尽未来际不可说劫,必须广设方便,度尽一切众生,而後我自身方成佛道!」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你知道,那长者子是谁呢?我告诉你。文殊师利!那长者子就是现在你要问的地藏菩萨呀!文殊师利!地藏菩萨,因为初发心学佛,就发下了这样大的愿心,所以直到现在,其中经过了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万亿的劫数,地藏菩萨还是没有成佛,就是为他当初的大愿心所驱使。」地藏菩萨在这无数的劫数中,现男子身,现女人身,现地狱身,现畜生身,只要是与众生有利益,那怕就是跳火坑,都愿意。因此常常有人想调查,地藏菩萨姓甚名谁,是某一朝代、某一州县的人,弟兄有几人,他本身是男人还是女人,这些问题,都是错误的。因为地藏菩萨很久很久就是十地的大菩萨,根本不需要投娘胎,受血肉身。他只是应以什麽身得度,即现什麽身而为之说法罢了。
地藏菩萨在这无量数的劫数当中,为著舍己救人,行菩萨道,其可歌可泣的事迹,当然非笔墨和口舌所能尽述。释迦牟尼佛也只用抽象的方式,叙述了几点,给我们後来的人做个榜样。又如在不可计数的劫数以前,有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世说法。在定自在王如来灭度以後上,当时有一位婆罗门妇人,不信三宝,而且常加毁谤,贪著口味,多杀生灵。他生有一个女儿,很贤慧而且孝顺,常常谏劝母亲,不要造罪恶,但结果是失败的。她的母亲死了以後,这位孝女估计到,她母亲得不到好的结果,於是变卖财产,广修布施,救济贫苦。一方面备办上妙的香花,到大寺庙中,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遗像,并且以极大的诚恳心,俯伏在佛前,带哭带诉地叙述她母亲生前的行为,请求定自在王如来,告诉她母亲生处。祝祷以後,因为悲哀过度,几乎昏过去了。由於她孝心的感动,得到定自在王如来的启示,知道,母亲堕落到地狱,又以她布施供养的功德,现在又已生了天堂,而得享受天福。
各位听众!那位孝女是谁?大家猜猜看!那位孝女,就是地藏菩萨的前生。同样的,在过去劫中,地藏菩萨身为女人,名叫光目。她的母亲也是一个恶人。死了以後,光目女供养一位罗汉。罗汉为他入定观察,知道,她的母亲也堕落了。光目女遵照罗汉指示的办法,花尽了财产,费尽了心血,并为她发下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心,她的母亲才得脱离苦海,超昇天道。各位听众!关於地藏菩萨的事迹,仅仅乎这两点,因为时间的关系,我都不能详细地说下去,实在抱歉得很。然而这只是地藏菩萨善行当中有关孝道的一点。孝顺父母,是中国人道德的原动力,在今日还有提倡的必要。
现在第二、讲到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五台、娥媚、普陀,具有同等的价值。九华山既然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当然有它的渊源,我也约略地讲给各位听听。当唐朝高宗皇帝永徽四年,现在的朝鲜包括了三个小国,就是新罗、百济、高句丽。新罗国王的族人金乔觉也有人说,他是王太子,但他出身於高门大族,都是真的。在他二十四岁上,忽然讨厌在家人醉生梦死的生活,抛弃了家庭,携带一双白犬而出了家。後来又航海到了中国,因云游而爱上了安徽省的九华山,风景秀丽,宜於修行。於是就在九华山头打坐。一坐,就是七十五年。唐玄宗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的夜里,开悟成道。这就是七月三十日地藏胜会的来源。当菩萨在山上打坐的时候,山下的富翁闵公,曾经因上山游玩,看到了菩萨贫苦生活,自己以为,山上有菩萨修道,而没有人供养,这是山下人的过失。同时菩萨也以为,这是建立道场的机会。於是下山,向那富翁化了一卧具的地方。可是一卧具却盖覆了九华全山。闵公也就欢喜施与。经过若干年的经营,才有後来胜迹。各位听众!地藏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瞻礼地藏菩萨形像,称扬地藏菩萨名号,可以得到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除,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