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心净国土净”的实践意义

发布时间:2023-08-11 05:04:13作者:大悲咒在线网
“心净国土净”的实践意义

“心净国土净”的实践意义

——佛教环境思想的哲学诠释

王雷泉

[按:这是提交4月15日在玉佛寺召开的“上海佛教界迎世博环保论坛”发言大纲,部分内容见诸二三年前的论文和演讲。既然问题依旧,仍须老生常谈。——2010年4月14日]

一、环境问题是人类的共业

当今世界的环境恶化,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也是人类毫无节制的活动所导致的结果。

前者,属于天灾。在我们这个文明之前,地球生灵已经有过无数次的毁灭,今后也不例外。面对不可抗拒的天灾,现代人类除了发展科技,以尽可能减轻灾害程度,芸芸众生只能向上帝或佛祖祈祷,自求多福了。或者,像灾难大片《2012》所描述的,赶造诺亚方舟,让极少数精英登上方舟,承担起延续地球生命的悲壮使命。我们今天在此坐而论道的诸君,恐怕没有一个有资格获得一张船票。于是,问题转入后者——人祸。

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牧歌式格局。人类所开发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这个进步,是以对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的。工业社会“文明化”的过程,对万物和环境是一个赤裸裸的“野蛮化”过程。

1. 这个“野蛮化”的过程,在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加速下,极大地膨胀了人的贪欲和虚荣心,使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主导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时尚。

2. 这个“野蛮化”的过程,滋生出极其可怕的哲学——人定胜天。在这种思维定势中,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丧失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无所忌惮地向自然界索取一切。

3.这个“野蛮化”的过程,即便知道环境恶化的后果,也在自私自利的心态下,以邻为壑,向其他族群和地区,夺取资源和能源,转嫁经济与环境危机。

4. 这个“野蛮化”的过程,导致各种“生态反弹”,即自然界对人类不当行为的报复。特别是当核武器、生态武器、基因武器等产生之后,光凭人类自身的能力,就可以毁灭地球无数次。

人类所面对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匮乏。人类毫无节制地贪婪愚昧,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当自以为是的人类具有几乎如上帝一般的能力时,却没有上帝的智慧和德性,环境问题就突显出“人祸”的性质。这使人类意识到以前自诩的所谓“万物之灵”,极有可能变成“万物之零”,走向自我毁灭。

以1969年夏天的阿波罗登月为标志,人类摆脱了以往坐井观天的视角,从天上俯瞰我们大地,开始有了地球村的观念。半个世纪以来,从《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关注并反思人类行为所造成的恶果,到宗教界提出“宗教的绿化”(Greening of Religion)。环境保护成为不同宗教传统所共同关心的课题,而东方佛教传统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也引起世人的重视。

二、佛教环保思想的基本原理

在佛教哲学中,环境称作“境”,是人类主体活动的产物(依报)。“境由心造”,即外境是由我们内心所决定、所变现,而人类所面对的依报世界,由人类的共业造成。因此,要改变生存环境,就必须从改变我们的内心开始。

佛教要为当代环境哲学和环保事业提供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就必须提供最深层的理论支持。佛教哲学的两大支柱为“缘起论”和“业力论”,二者都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及发展运动的解释。

从缘起论推出普遍联系和性空无我两个基本原理。

1、“普遍联系”。以普遍联系的观念,如实地观照世界,要对天命对自然充满敬畏感。按照这个原理,世界上每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独的,在江河源头所投的污水,经过大自然的循环,迟早有一天又会回到我们身上。南美洲热带雨林的消失,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非洲的饥饿同我们未来的和平也是息息相关。

2、“性空无我”。“无我”就是否定有独立的精神主宰“我”的存在。在佛教看来,当今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于自我中心主义所导致。世界本来是环环相扣、由无尽的因缘而构成的世界,任何个人、族群、国家都只是网络中的环节。如果以自我为中心而膨胀,就扭曲了这个网络,无数人的我执,就会导致这个网络的破裂,结果就形成种种冲突、痛苦、苦难,造成鱼死网破的局面。

因此,必须去掉我执,才能真正回归到世界如实的状态。

从业力论推出的两个基本原理:依正不二和自他同体。

1、“依正不二”。业,是有意志、有意识的行为,此行为能够带来相应的后果。也就是说,众生善恶染净的行为,按照因果律而产生相应的苦乐果报。正报,从天堂到地狱的六道众生,都是因为造了一定的业而形成相应的生命主体。依报,每一层级的生命主体所形成相应的生存环境。环境是由生命主体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命主体就会有相应的生存环境。

2、“自他同体”。自,生命主体的行为,即别业。他,他人及社会群体共同所造的共业。生命不仅受个体别业的制约,还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共业的制约。所以,佛教的社会责任感,就从共业与别业的辩证关系里推导出来。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地球,都是人类的共业所成,层层放大,层层递进。由此形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思想和菩萨愿行。

缘起论是佛教的哲学基础,业力论是佛教的道德支柱。缘起论是对业力轮转的哲学慧解,而业力论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这一套人生观准则,又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之上。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业力论,既解释了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也为解脱痛苦提供了意志自由的依据。而正报与依报、共业与别业的辩证关系,则为佛教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提供了哲学依据。换言之,这两者在理论上是“空有不二”,在实践上是“悲智双运”,在方法上则生发出佛教的中道智慧。

三、“从心开始”的实践意义

环境既是心认识和活动的对象,又是心变革和改造的对象。

“七佛通诫偈”是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基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里最重要的是“自净其意”,就是从“心”开始的个人修行和社会变革。

上文从佛教哲学的两个基本点出发,推导出两组可以与环保思想相契的基本原理:普遍联系、性空无我和依正不二、自他同体。这两组基本原理,也就是智慧与慈悲两轮。而连结悲智两轮的主轴,则是“心”。

在终极层面上,佛法认为心物一元,心与物无所谓先后。但在实践层面,强调的是自净其意。业以思(意志)为体,即在环境与生命主体的依正关系上,强调心的主观能动性。在生命个体与群体的自他关系上,大乘的菩萨以他为自,故形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思想和行为。就个体而言,心的染净趋向决定了行为的善恶,从而产生相应的苦乐后果。就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个人的别业与众生的共业休戚与共。就众生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主体的正报与环境的依报息息相关。

在佛教哲学中,关于“心”,可以从四个论域进行解析:

1、心-身关系、心-境关系。这是从认识论上,讨论心的心理作用、认识能力和内在结构,引出境由心造的命题。

2、心的染净关系。心的污染与清净,善与恶,引入伦理价值的因素,解释了生命流转的原因与解脱实践的依据。

3、心与众生、社会、国土的关系。即从横向方面,讨论正报与依报,共业与别业的辩证不二关系。从这个关系中,必然导致出菩萨拯救众生的精神,以及人间佛教的理论前提。佛教的慈悲精神,不仅是情感的无限扩大,还是理性的自觉抉择。

4、心与佛,心与法界,心与终极存在的关系。这是在纵向的终极价值上,为个人与众生的解脱和环境的清净,安立最彻底的依据。也为处理世、出世间关系,提供了方法论上的理论依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心是实践的枢纽。“从心开始”,从哪里开始?要走向何处?按照佛教的说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在我们凡夫的立场上,从转凡成圣的因地入手,我们主体的心跟佛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距离。所以,我们必须纵向展开以成佛为中心的向上途径,用佛的智慧,来提升我们的生命高度,打开我们的眼界。从心的横向面来看,联结着广大的众生和众生所依存的环境,生命的广度,即佛与菩萨所依的法界。要以菩萨慈悲、大爱之心,来放大我们的心量,拓展我们的生命广度。

“从心开始”,就从当下的凡夫日用之心开始,展开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实践。在上求下化的过程中,改善我们生命的依报环境。这个心挑起了空有两轮(悲智两轮)。这是佛教哲学对于环境问题最具可操作性的实践依据。

一、一切唯心造,说明造成今天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根源。

当今的环境问题,由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造成,说到底是一个哲学问题,源头都是我们对物的强化,人与人的关系,乃至文化生活,都被物欲异化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导致我们现在大量以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环境为特点的生产方式。

如《杂阿含经》第267经所说:“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瞋恚、愚痴所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心净”,要净化什么?这就一直归结到我们人心中最阴暗的层面——贪嗔痴,这是生命痛苦和世界动荡不安的总根源。具体来说,贪欲是自私的根源,导致对他人和自然的掠夺;瞋恚是仇恨的根源,导致冲突与战争;愚痴是认识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教要以自己的批判功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人心的深处来改变贪欲导向的生活方式。在宗教的终极关怀下,佛教的生态学有着积极的批判潜能和重建现代文化的力量。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上,佛教的超越精神和广博视野,理应为现代生态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石。

二、唯心能转物,这是佛教推行环保事业的实践基础。

“心能转物”,这是佛教推动环保和护生的实践动力。具体来说,就是佛教积极介入社会生活,带动广大众生一起变革社会。要做到整个社会的清净,带动整个国土的清净,就要从现在、从自己、从心开始。引领社会风气,改变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从人性的更深层次,把贪婪之心,把那种勾引人感觉欲望的乃至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扭转过来,变成惜福节欲的良好社会风气,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个遭透了的环境和社会。

《维摩经·佛国品》:“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段经文提出“心净则国土净”的命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心净则行净”,即菩萨行者带领广大众生修各种度生的实践。在将正报“众生”净化成“菩萨”的同时,则作为依报的“器世间”,亦庄严成菩萨将来成佛之国土。

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所造成,也必须通过人心的变革得以化解。佛陀当年把佛教托付给国王大臣和长者居士,就是希望最有能力变革社会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在佛教智慧的指引下,实现心能转物,在人间创建净土。佛法并不是坐而论道的玄学,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的力量。复旦大学禅学会发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讨论,并把环保理念落实到企业的实践中。如我们会员所领导的一家印染厂,投放上千万元的污水处理工程,为“心能转物”作了有力的见证,被誉为当代“放生池”。(《人成则企业成,助人者必自助》,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四期,2009年5月)

三、心净国土净,这是佛教在人间创建净土的理想目标。

创建人间净土,是佛教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理想目标。

“随缘消旧业,任运穿衣裳”。我们都知道环保事业的紧迫性,但在物欲横流的现时代要完全改变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却是相当艰难。在“生存发展是硬道理”与“为子孙万代谋利益”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张关系。如何化解,需要用佛教的中道智慧,指导我们在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持长久利益间找到平衡。

如果我们能减少一半以上不必要的浪费与消费的话,那么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会得到相当有效的扭转。然后靠我们人类自己的智慧,发展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手段来加速治理我们的环境,那么人类还是有救的。

佛教观察网站

佛教观察博客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本刊出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