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第九品里提到过宝相如来,得什么利益呢?是人不久当得阿罗汉果。为什么听闻恭敬尊重赞叹宝相如来就会得阿罗汉果?
我们先来理解阿罗汉。阿罗汉是四类出轮回的圣人之一,属小乘果位,分四个阶段:一果破八十八品见惑;二果破三品思惑;三果破六品思惑;四果破余下七十二品思惑,见思的所有错误全部破尽得阿罗汉果,一果证暖法;二果证顶法;三果证忍法;四果证无生忍法。
当我们把思见二惑铺列开来,就会理解成就阿罗汉依然是巨大的工程,入阿罗汉的门在哪里?依然在相上。于是宝相是什么相?宝相并非是七宝庄严、三十二相具足、八十随行好完备的一个摸得着、看得到的相貌。宝相的相是本性,诸法本性是空啊,诸相的本性依然是空,所以入阿罗汉的门在空法里,也就是我们如何落实空观,这是破相的基础,四相破尽登菩萨位。这样一来入阿罗汉的门在相上,破尽四相就成了菩萨,这条修行的路就是清晰可见的。
1.从入轮回到出轮回,关键的点都在这个相上。
入轮回是因为我们着了相。相字过去常常说:一个目一个木,一段木头被眼睛看到,就成了一个相。也就是根和尘对偶成了相,这个相从识而来,却是因为根尘对偶而有识,于是相也可以推演到根尘接触形成对应识而得此相。这样一来所谓色相就是一切能以色法观察的相,法相就是一切能以思维推演、计较的相,我们最容易陷入这二种相中。因为六根中眼、耳、鼻、舌、身五根属色相,这五根都应该归类到色法里去,也就是由这五根获得的色和受都是色法。意根对应的是法尘,就是思维计较的对象。
六根对应六尘形成六识,这是十二处、十八界的部分。意根的法尘著的是法相,这里面的法和我们现在人理解的法略不同,现在人理解法,多数认为是法律、法则等等,那么法到底是什么?古人做了《百法明门论》把法分成几大类,我们说善法和恶法都可以叫做法,法就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轨迹,或者可以理解为一连串的思维体现。中国文字的法字就更有趣些,三点水这是三个人,那个去字是象形字,一个人跪着制作一个东西,所以在中国的法字是:一个人作东西,几个人跟随学习,所以法字从诞生初是效法、模仿、学习的意思。
法这个字被佛教吸纳后,不仅携带了中国人对法的理解,更加入了佛陀的智慧阐释,就让这个字更神秘了。于是所谓法没有善恶分别,是在思维层面的一连串的相续,当我们想到一个事情,这里有一个相落在我们思维的意识中,意识开始计较分别,这个事物发生在什么场景,当时的感受等等,这个时候法相牵引出了色相,而色相最初也是这样进入法相,落在心识里的。
当我们看到一个事物,同时可以伴随眼、耳、鼻、舌、身、意全部六根的运作。看到一个风景,想到了什么时候去的这个地方、当时的天气、当时的空气、当时的路程、当时登山的辛劳艰难,这一连串的相都会在某个相被暴出后同时起用。从五根入是这样,从意根出也是这样,这就是一入一出的一个完整的圈。
当我们越计较,也就是在意识层面越思维、推演、反复、计算,这个相对我们的影响就会越深重,我们都听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句是《华严经》的名言。心生的时候是产生了法相,在意识流的层面形成了相的执著,当意识流形成着相的结果,必然会推动前五识去落实这个执著。于是画家可以由此作画、诗人可以由此落笔文字、音乐家可以由此把感受化成音符、建造师可以把梦想雕进砖瓦。
2.因为心随境界而转,被所贪着的相缠缚了,让这个心无法超越当下,而有生死,而得生死相续
心法到色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诸法集起、这个过程也是万法丛生的;反回去这万万种有为之法,最后都要归元到心法上去,所以心不动虚空粉碎无微尘,心一动大千世界林林种种。阿罗汉要做的事情,就是怎么面对这个相,在没破掉相前是空掉它。
相如何能做到空呢?如果一味贪空,就落到了空禅上,落入顽空的境界,这依然是世间禅定境界,并非是佛教的禅定要义。佛教的禅定也借用空来做文章,但是却不止步于此,阿罗汉要观察的是生死的秘密,也就是凭借什么而得生死相续?正是因为心随境界而转,被所贪着的相缠缚了,让这个心无法超越当下,被困在目木相对之中。于是当我们回头思维这一生里的林林种种,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好的、有坏的事情、或者有非常艰难的日子,当我们回首这些,或者可以瞬间回到彼时,记得当时的感受,或者可以直面而毫无心动。
我们被困在其中了吗?想超越这个困境,佛教里的种种观法就会派上用场了。于是我们用因果观,去观察思维一个事情的产生和结果,当我们用因果观去思维后必然会落在“都是因果使然,那么就不需要再为此多动心念”对不对?如果我们用因果观做完了观察,还对此事念念不忘,这个因果观就是还没做好,也就是我们对因果并未善用。《地藏经》里提到“不信因果者,必落恶道”为什么啊?因为不信做善得善、做恶得恶,自然可以随便造作恶行;没有善可得,为什么要那么白痴的去做善事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落在恶道?
用因果观做完你自然会看得开,当下心境在哪里?已经从这个事情里脱离开来,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功夫,这就是不着、不粘的好处,这也正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的妙用。用因果观做完,你自然应当八风不动、荣辱皆忘的,那么当下的烦恼哪里去了?被人责骂侮辱的那个愤怒又哪里去了?被人看不起嗤笑的那个屈辱又哪里去了?这一束光明照来,彼一刻的灰暗无明,当下烟云散尽,这是善用因果。
牵引我们生死的力量,最低层面的是行为力量,再高一点是心念力量。也就是身口意这三个部分,身口的行为会形成生死牵引,意上的心念波动牵引依然也会形成生死牵引。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持五戒、八戒、十善戒等等的原因,你若真把戒做得好,身业无犯,口业无争,意业无染,自然脱离三恶道,这是学佛当得的最基础的利益。
可是对当下的学佛人来说很难落实,因为不知道这里的利益,不知道这么简单的戒条后面会有那么深邃的智慧。身口二业做得好,起码不落三恶到。若意业牵引不重,当得生天受无穷妙乐;若意业做得不算非常好,也可以落三善道,这是得人天的基础保障,也是修行的基础保障。于是阿罗汉当然要懂得这些道理,所以他们的身口意持得非常严格,正是因为身口意三业清净,才会有清净相可得,有清净相可得,才有宝相可言。
3.宝相从哪里来?从自性中来!
所以宝相从哪里来?从无量珍宝的这个心中来、从无量宝藏的自性中来,这个相才可以叫做宝相。若我们有粘、有著地去执著一个相,这个相不可能是宝相,此相不可能生发无量珍宝,不可能获得无边妙用。于是再反过来思维一下,无边妙用的自性是珍贵宝藏,虽然人人都有却不得受其利乐,反而受其逼迫,被困在相中的是凡夫;懂得跳出这个圈了,可以是阿罗汉;把这个圈打得碎碎的能吃得下去了,就是菩萨了。能吃得下去就得能消化了,转化为种种用,于是菩萨入十方国土现不可思议境界,于种种行做中不受其限、不受其害、不受其驱,所以经文中有说“能转境界,则同如来”。《法华经》的一转境界依然如此,转得过来世界为你所用,转不过来我们就被世界逼迫压榨着。
关键点还是在这个相上,如我们提到体相用如何去落实?在圣谛这三者都不需要谈论,都是空,是一体三面,完美统一的。但是这对根性略钝的人来说没啥指导意义,所以我们还是要落在俗谛去讨论体相用。
比如一个杯子,玻璃、陶瓷的都好,我们能看到的那个杯子是相,而它能承装什么就是用了,在没装东西前是能用,也就是可能装各种东西,当用了后就成了所用。比如杯子装了盐,自然不能再用来喝茶,装了盐的就成了所用,什么都没装的时候就是能用。而不管什么材质的杯子打碎了,杯子的相破了,作为杯子的用也就消失了,碎了一地的渣渣又是什么?我们如何从这一地的渣渣里找到杯子的体呢?用空观。把渣渣碾得再碎一点如同微尘,继续碾压,把微尘也碾碎,杯子的体,哪里去了?杯子的体和虚空法界同源无二;杯子的相,就成了一个虚妄的存在;杯子的用就是一个不真实的短暂的释放。于是一个杯子,我们看得到它的相,能思维它的用,或者不用思维习惯性的就去使用,而杯子的本体呢?和虚空法界同、和自性同、和法性同、和山河大地同、和世界同、和六道十法界同。
于是我们就理解了:佛菩萨不止于种种有情众生相面对大众,还会化作种种无情众生相来利益大众。虚云长老在高旻寺摔碎了茶杯,古德在挑水时水桶漏底,这个茶杯水桶又是谁?为什么他们可以在这里开悟呢?若我们理解杯子的体性和虚空法界同,那么就自然会理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境界,自然也可以理解“坐微尘里,大转佛法无边之轮”,自然可以理解“拈花一笑”。这花就是世界,这世界就如此脆弱,这脆弱就如此必然,这必然就如此空尽无痕。
所以宝相宝在哪里,才是关键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想得阿罗汉下手入门的所在之处,是出轮回修行的根本所在,是成就菩提必须要懂得的真实境界,也是佛菩萨都了然的。于是在《地藏经》里,佛菩萨说了那么多地狱恶道六道凡夫的事情,没一个皱眉哀叹的,因为佛菩萨知道真相,而六道众生则不然。
有人就会说了:既然佛陀知道世界是虚妄而成,众生本性是佛,为什么又要辛苦救度?在《维摩诘经》中有一大段论述非常精彩:大菩萨之行,不住无为,不禁有为,不住空理而行慈悲,懂得无,却不在无上落脚,这是大菩萨行持。也是因为能换位思考,懂得大众根性,若没有人救度,就算流转无量劫,依然还会在轮回里沉溺漂流。
因为这个相入得容易、染得快、著的方便,但是去得难、跳出难、观空难、观破难,于是出轮回就难了。好在我们还有往生极乐的路子,发愿念佛求生极乐,尤其对钝根之众实在是雪中送炭,若想出得轮回二条路:一是破了相,过了五阴境界,成阿罗汉,入圣流;二是求生极乐世界。相比之下往生更容易,是顿利兼收三根普被,万修万人去的方便法门。我们当先得此利益,再有余力,可以在修持上多下一分功夫了。
今天就到这,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阿弥陀经析》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