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是防止的意思,能防非止恶;律是应当如此的意思,应当如此行持。戒与律合称戒律,是三藏教法之一,亦是三学之一。佛陀制戒的目的是为了使佛弟子能防止非法,制止恶行,具足惭愧,和合僧众,从而依戒得定,因定发慧,断尽烦恼,究竟漏尽,并能使不信佛者生起信心,使已信佛者信心坚固,令正法久住于世,饶益无量有情。
依据律藏的记载,佛陀制定诵戒羯磨,缘起于摩竭陀国国王频毗沙王的建议。他发现沙门外道于布萨日对人们说法,因而赢得信众的尊敬、信心与供养,乃向佛陀建议僧团也可以这样做,能令众得福,并使正法久住。佛陀便规定比丘每半月集会布萨。严格地说,诵戒是布萨长净仪式中的重要步骤。布萨是梵语,翻译为长净,即安住于清净戒法中,令身心得以清净。又称说戒,指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会一处,请一位上座比丘诵读戒本,诸比丘中若有于过去半月内犯戒者,须于大众前忏悔,使比丘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
《四分比丘戒本》颂云:“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半月诵戒不仅四分律中有,而且五分律、十诵律、有部律中都有此规定。从十六日至三十日(月小至二十九日)名为黑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名为白月。以此黑白月用来表示善恶二业,善欲其圆,恶欲其尽。又,白表智德,黑表断德,故立半月半月布萨说戒,令断证圆满。《南山律》云:“布萨者,此云净住,净身口意,如法而住。又称长养,指每半月集众说戒经,使比丘住于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十诵律》云:“布萨法者,半月半月,诸比丘和合一处,自筹量身,昼作何事,夜作何事,从前说戒以来将不作罪耶,若有罪者,当向同心净戒比丘如法忏悔。”菩萨戒《梵网经》云:“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明确宣说了佛制每半月诵戒。经中又云:“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常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当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若结夏安居时,亦应一一如法。”
诵戒布萨的意义略有四种:一、读诵通利,忆持不忘;二、检点过去,犯者忏悔;三、依戒立誓,未来不犯;四、合和僧团,正法久住。
一、读诵通利,忆持不忘。
受佛戒者,应依所受戒的戒条行持,这是受戒的真实义。既要依戒而行,就必须熟悉戒条,否则怎么能护持身口意三门不违犯戒律呢?受戒者领受戒法及戒体之后,恐有遗忘,或有意无意之间有所违犯,因此在固定的时间(每半月)中,或一人,或多人,共同重诵戒条,以温故知新,再次互相提醒警惕,从而清净守持戒律。虚云长老开示说:“半月诵戒,诵完要记得,口诵心惟,遇境逢缘,就不犯戒,不起十恶,佛制半月诵戒之意在此。”《十诵律》云:“善广诵戒,持律有五利:知出家法,知羯磨,知威仪,知依止,知障道法不障道法。”
二、检点过去,犯者忏悔。
诵戒时,当诵到某条戒有犯者,犯戒比丘应向大众发露表白,祈求僧众原谅,祈求本师佛陀宽恕,以悔过自新。若不发露,得妄语罪,如《十诵律》云:“诵戒经时彼问清净不,而实不清净,自知有犯,作覆藏心默然而住,此之妄语得突色讫里多。除向所说四种妄语,诸余妄语悉得波逸底迦。波逸底迦者是烧煮堕落义,谓犯罪者堕在地狱傍生饿鬼恶道之中受烧煮苦。又此罪若不殷勤说除,便能障碍所有善法,有此诸义故名波逸底迦。”通过诵戒,应使僧团得以清净。若有犯根本戒者,有覆藏心,不共住,请其离开僧团。犯根本戒无覆藏心,及犯僧残罪,通过在僧众面前忏悔,并给予一定的惩罚,使其得以清净。犯堕罪、向彼悔、恶作等,发露忏悔得以清净。通过诵戒,使犯戒者通过忏悔,出罪还净,并使其心相续远离犯戒垢染,得到安乐。戒经中说:“有罪则忏悔,忏悔则安乐。”
三、依戒立誓,未来不犯。
犯戒者既已向大众发露,对所犯罪深感后悔,当依戒立誓,今后永不再犯。僧众予以证明,并对其监督,促使比丘不忘誓言守戒清净。要持戒清净,一靠自觉,二靠外缘。自己有出离心、菩提心,并已发誓受持清净戒律,再借助僧众诵戒这一良好的增上缘,可以促使比丘于未来不违犯戒律。
四、和合僧团,正法久住。
诵戒使僧团清净,僧众对所受戒法善加护持,相互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不诤,和合共住,可使正法久住于世。
经论中有很多诵戒的教证。《四分律》卷第一云:“尔时说戒日,众多痴比丘,集一处住,语上座言说戒。答言,我先不诵戒。次语中座下座说戒,皆言不诵,即不成说戒。尔时诸比丘以此事往白佛。佛言:众多痴比丘不应共集一处,既不知戒,复不知说戒,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自今已去,制五岁比丘诵戒羯磨,若不诵戒羯磨者如法治。”此是佛制戒腊五年比丘诵戒羯磨。《五分律》卷第七云:“持律者,有五事。一者诵四事至二不定法;二者诵四事乃至三十事;三者广诵二百五十戒;四者广诵二部戒;五者广诵一切律。若比丘不诵戒,非安居时,应依前四种持律;安居时,要应依广诵一切律者,若不依突吉罗。”
诵戒可治乱心病,如《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尊者舍利弗所问,出杂阿含阿练若事中) 治犯戒法云:“尔时律师,复应以律检问此人。复教诵戒,经八百遍,然后方与,如净比丘,得无有异。”诵戒可治鬼魅恼害,如《初学坐者鬼魅所著种种不安不能得定治之法》(尊者阿难所问)云:“若见此者,当急治之。治之法者,教此行人,埠惕来时,一心闭眼,阴而骂之,而作是言,我今识汝,知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汝为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序。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八戒。鬼便却行匍匐而去。”
诵戒当诵全部二百五十戒,不应只诵四根本十三僧残等,《四分律》卷第十七四云:“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众多比丘共集在一处,诵正法,诵毗尼。时六群比丘自相谓言,此比丘等集在一处,诵正法,诵毗尼。彼诸比丘诵律通利必当数数举我罪。我今宁可往语彼比丘:长老何用此杂碎戒为,若欲诵者,当诵四事。若必欲诵者,当诵四事十三事,余者不应诵。何以故?汝等若诵者,使人怀疑忧恼。时六群比丘便往语彼比丘言:长老何用诵此杂碎戒为,若欲诵者,当诵四事。若必欲诵者,当诵四事十三事,余者不应诵。何以故?说是戒时,令人怀疑忧恼。余比丘即观察,此六群比丘欲灭法故作是语耳。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欲灭法故,作如是语耶?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欲灭法故作如是语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说戒时作是语:大德,何用说是杂碎戒为,说是戒时令人恼愧怀疑。轻呵戒故波逸提。比丘义如上。彼比丘若自说戒时,若他说时,若诵时,作如是语:长老,何用诵此杂碎戒为,若欲诵者,当诵四事,若必诵者,当诵四事十三事,何以故?若诵是戒时,令人怀疑恼愧。说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
诵戒时,僧众当聚精会神听,于所诵戒了了分明,若愚昧无知,不知道于所犯罪应如法忏悔,则其罪重,再增无知罪。《四分律》卷第一云:“彼比丘若自说戒时,若他说戒时,若诵戒时,作如是语:长老,我今始知是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余比丘知是比丘二三在布萨中坐,何况多。彼比丘无知无解,随所犯罪,应如法治,应重增无知罪。长老,汝无利不善得。汝说戒时,不善用意思惟,不一心听法,无知故重,与波逸提。”
历代祖师大德对诵戒都很重视。明代莲池大师说:“念戒,就是随时慎重地告诉自己要守戒,看住自己的思想、念头,只能起至善的念头;至于坏念头、恶念头,绝对动都不能动,以免犯戒。万一不慎无心而犯戒,应该勇于忏悔,披陈发露,将罪相、罪根、罪业彻底忏除,尔后不得重蹈覆辙,历史重演,并时常诵戒,守戒如掌中珠,如是持之以恒,是名熏戒,让戒行日益成长,因而增进菩提道业。”
虚云长老认为,无论禅、净、密、教,各个法门均要以持戒为根本。如不持戒,不论修学什么,都是外道;不论如何修法,都不能成佛。因此,他一生以严净毗尼,行头陀行著称。虚老所主持的寺院都是年年讲戒,月月诵戒,从不荒废。《虚云和尚年谱》云:“丛林布萨,一个月内黑月白月两回。梵网经,四分戒本,每月本来都要诵两次。今只半月诵梵网经,半月诵四分戒本,已省略了。┅┅戒律条文多少,怕你忘记,所以每月二戒都要诵二次。菩萨戒是体,比丘戒是用。内外一如,则身心自在。诵戒不是过口文章,要说到行到。讲到持戒也实在为难,稍一仿佛就犯了戒。持戒这事,如头上顶一碗油似的,稍一不慎,油便漏落,戒就犯了。初发心的格外要慎重,很多人年老还靠不住,果能一生直到进化身窑,那时都不犯律仪,才算是个清净比丘。戒律虽有大小性遮之分,皆要丝毫不犯,持戒清净如满月,实不容易,不可不小心。未曾受戒的,别人诵戒不能往听。只能诵戒前在斋堂听法师嘱咐,不要忘记出家根本。”
倓虚老法师制定的《湛山寺共住规约》中就规定每半月要诵戒。若不诵戒是有违律本的。《弘一大师文集》引用唐义净三藏的话说:“岂有欲受之时,非常劳倦,亦既得已,戒不关怀,不诵戒经,不披律典,虚沾法伍,自损损他,若此之流,成灭法者!”广化律师《四分律比丘戒本讲义》中说:“余尝自愧业障深重,故于出家受沙弥戒之日起,每晚持诵沙弥律仪若干节,迄受三坛大戒之后,即单日菩萨大戒,双日具足戒,更番持诵,不敢或息。民国五十一年初主灵隐佛学院,开学不久,我提议每半月法师与比丘学僧,共集诵戒,即有人讥为‘多事’。尔后每逢诵戒,皆啧有烦言。某日诵戒之时,有一学僧未来,亦未请假,着人去催,回来说:‘他在床上蒙被哭泣。’余心知有异。诵戒之后,该僧寅夜来余室,哭诉他于日前已破戒,故不敢参加诵戒,并请办理退学返俗去。此人去后,我将他离院原因向大众宣布,方知诵戒威德,不可思议。从此每半月诵戒,皆乐于参加矣!”
受戒和学戒的目的,是在持戒,如果受而不学,那是懈怠愚痴;如果学而不持,那是说食数宝。佛陀制戒是要佛子去遵行实践的,不是仅让佛弟子们增长见闻,充实话柄,用来批评这个法师犯戒,那个比丘尼不规矩。互相指责是今日佛门最感痛心的事!佛门丑事,多半是由佛教徒自己传播出来的,而且添油加醋愈传愈不像话。你说我的丑事,我揭你的疮疤,唯恐说得不狠,唯恐揭得不深,到最后,使人听来,简直就没有一个是比较清净的佛弟子了。这不仅毁了佛子自身的名誉,也破坏了许多善信的信心,尤其糟糕的是损坏了三宝的尊严。
如果所有的佛弟子,人人都能学戒持戒,犯戒的人固然少了,对于犯戒者的妄加批评,乱施攻击,也不会有了。因为一个真正持戒的人,他是不希望自己犯戒的,如果见他人犯戒,他只有向那个犯戒的人当面劝告,乃至再三劝谏。经过劝谏,听者当然好,假若不听,可在布萨诵戒之时,为之举罪,由大众秉公处断。不可以随见随说,不分场合不拘时间,也不管听者的身分。要不然,他说他人犯戒,如果说的是真话,他自己便犯了“说四众过”戒。如果所说不实,更加犯了“妄语戒”。如果被说者是出家人,他则犯了“毁谤三宝戒”。这三条,都是菩萨的重戒,无论在家出家,都犯菩萨波罗夷罪。波罗夷罪是现在失去戒体,死后当堕地狱的大罪。若犯一条,堕地狱的时间是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相当于人间的九十二万一千六百万年。所以一个持戒严谨的人。绝不会轻易说他人犯戒,如果常常爱说他人犯戒的人,他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常常犯戒的人。
佛门的戒律是有层次阶段的,所以在身分上说,也有严格的区别。依羯磨法的规定,佛子若犯戒,以其犯戒类别的轻重,或在一位、二位、三位清净比丘前发露忏悔,或在大众僧前发露忏悔。如不自行发露,见他犯戒的人,应该劝他发露忏悔,如是三谏不听,应在大众羯磨之际,为之举罪,使大众以会议方式来处罚他。但是举罪也有层次类别的限制:比丘可举七众过,比丘尼则可举除比丘外的六众过;出家众可举在家众之过,在家众不得举出家众之过。不可随便举他人之罪过,这不是佛制袒护比丘,而是因为比丘可以研究一切戒律,可以教诫一切人,余众则不能。比丘尼不得研究比丘戒,怎会知道比丘犯了什么戒?至于在家二众,不许听诵大戒,怎会明白大律的内容,而来指责出家人犯了什么戒?再说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僧团制度,出家人犯戒,自有僧团的制裁,在家人岂能越阶犯上,而来冒渎举罪?同时,一个未通大律,未能对大律的开、遮、持、犯有通体认识的在家人,即使举了出家人的罪,也是每举不中的。
综上所述,比丘僧团举行半月半月诵戒的羯磨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理应依佛制,按祖师的规矩恢复诵戒,以此清净罪障,增长福慧,使僧众和乐,正法久住。(信息来源:摘自《菩提道》)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