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当听到师父念这句话时,心头一颤!师父此次讲《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在我熟悉的回向文里,加了一句我不太熟悉的话。虽然只是一句话,于我而言却是宝贵的一课。师父说佛法里的一切形式都是表法,师父也通过回向在给大家表法。“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看似简单的回向文,它不仅仅是让我们看到师父的慈悲,不仅仅是让我们感动一下而已,它教人深思。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平等无别。在师父眼里,无论是恭敬他的人,不恭敬他的人;是他的弟子,不是他的弟子;是信佛的人,不信佛的人。皆是一律平等,毫无分别。师父尊重每一个人。于常人来说,我们会尊重德高望重的人,学识渊博的人,有钱有权的人,却很难同样地尊重街边一个乞丐,一个捡废品的老太。我们也许会可怜他,施舍她,却难以平等相看,在心理上我们有优越感,自认为比他们干净,有钱,有素质等,总而言之,我们跟他们是不同的。所以师父说“能对一个随手就可欺负的人,而起尊重,是为高人。”。连一个弱者,我们也未必能平等以待,何况一个诽谤自己,攻击自己的人?充其量只能说我不跟你一般见识,懒得理你!正因师父已没有分别心,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众生。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无缘慈爱。在师父爱里,没有任何条件要求,无论是赞美他的人,诽谤他的人;他认识的人,他不认识的人;热爱他的人,怨恨他的人。师父关爱每一个人。而常人所谓的“爱”,必定是有前提的,我们爱自己的亲友,爱自己喜欢的人,爱对自己好的人,即便如此,假如我们爱的人,冷落了我们,伤害了我们,也就是说这份爱的条件改变了,这爱就再难持续了,甚至变成怨恨。为钱财亲友反目,夫妻因爱成恨,在现实生活中已屡见不鲜。连亲友我们都无法不变地爱,又如何去爱那些陌生人,伤害自己的人?顶多做到原谅他,忘记他,谈不上爱。而师父的爱已无欲无求,故能无怨地慈爱每一个众生。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入境不住。师父在世间修行,自然要面对众生不同的声音,如一位法师所说“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如果师父把每个人的声音都放在心里,他会漰溃。比如现在你打算为社会服务,放弃一份好工作,到一个地方做义工。你不但不求报酬,白天黑夜,无休地辛劳,还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帮助大家,你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很无私,就算石头也会被感动。可没想到你面对的竟是风言冷语,诽谤质疑。在这境地里,你能否坚持奉献?你能否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你能坚持多少个月,多少年?如果师父做不到入境无住,于事无心,怎能坚持到今天?师父有偈言,“不看不听不想不说,静心安心舒心平心,顺意无意达意胜意,事无事清事平事定。”。师父在顺逆境中,皆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面对诽谤才可以不想不烦,不说不辨。才能静心修行,舒心平心过日子。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无我相无人相。我们一般念经,多是回向给诸亲眷属,九祖父母等等,我们所关爱的亲朋好友,还回向给我们的冤亲债主,缘于他们带给我们障碍,疾病,困扰。我们愿他们能借经的功德力升天享福,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这个“我”,希望我能得到平安健康。而师父回向给诽谤他的人,这里没“我”,没有我的利益。这里没有受诽谤的“我”,也没有诽谤我的“人”,如果师父执于被诽谤的“我”,执于诽谤我的“人”的话,就不会情愿这些谤法的人离苦得乐。一个受害人,怎么会希望伤害他的人有更大福报,早日解脱呢?上次开法会,师父要悲悲,把法会通知中的振霖“法师”,改成“师父”,我说师父太谦虚,师父说我不懂他。师父说,“师父”这称呼,就是在街边找个人问路,也可以叫师父,以免有人因对“法师”名号质疑造口业。终于明白,假如我用“我”的想法,理解师父,永远是错位。师父已经无“我”,哪有“我”可谦虚?也没有“我”可自傲。没有了“我”,师父所想所说所做皆为众生,念念不忘众生之苦,又无有众生可渡。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一切相皆是幻。师父偈有言“宇宙万相皆非真,过眼烟云别当真。”。师父用他的言行示法。在师父心里,没有不恭敬他的人,也没有恭敬他的人,攻击他不会让他难过,赞美他也不会让他高兴。以前读“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时,以为有修为的人心量很大,能包容别人,原谅他人的过错。现在才明白,真正有修为的人,已经超越对错,好坏之分别,一切相皆空,既然是空,何有应包容之我?何有需原谅之人?何有要解辨之事?如果师父还要忍耐,原谅,那师父的心会很忙,他每天面对种种是非纷扰,需要他原谅的人和事,实在太多!正如师父的开示“无生法忍”根本没动念,何来忍耐?”故此,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从来没受过委屈的师父打抱不平,据理力争。事实就是事实,真相不会因诽谤而改变,也不会因称赞而改变。
师父说“诽谤我们的人,是我们的师父。”。此话不是虚言,也不是阿Q精神,自我安慰法。对于修行人来说,通常是逆境比较容易引起我们警醒,省悟。顺境反而让人疏怱大意,自我感觉良好。师言:“糖衣炮弹最难躲。”。在赞美恭惟前,我们常会自我膨胀,飘飘然自以为有所得而浑然不觉,慢心魔自然生起。就如师父常打的比方:“贼来自家偷东西,你不知道,还帮他抬下楼。”。那诽谤我们的人,是我们的师父,当然会有考试。
“诽谤”这位师父一来,就考试,第一道关是定力。面对诽谤,我们是火冒三丈,针锋相对?还是力忍于心,忿忿不平?或是一笑了之,若无其事?由此反应,就知道自己过不过关,定力到底多少分了。不行还得继续炼。第二道关是心量。世上有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我是对,他认为他是对,那我们是否只容许与自己相同的声音?不能容许不同于自己的声音?如果我们生气,反驳,那就说明容不下。第三道关是我执。每个人都以自己立场看问题,认为自己见解才是对的,因此我执而产生了,你我之争,争的就是这个“我”,我是对的!我要争辨,便输给了“我执”。第四道关是分别。一直以来,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停止过分别,每天在心里拿着一根笔,对一切人和事,忙忙碌碌地打勾打叉,有否想过这样做,除了让自己烦恼以外,还有什么用呢?如果要跟对方辨理,无论是口上辨,或是心里说,表明我还是停留在对错里,还在认可心中的分别。所以说来说去,还是我在跟自己打,我过不了自己的关,才会跟别人打,我要跟别人打,就证明,我没过自己这一关。可不要怪诽谤的人让自己生气哟。
“诽谤”这位师父,考完试后,让我们发现,自己功夫真的经不起现实的考验。他促进我们努力学习,只要肯反省,就会有很多地方学习。第一善护口业。如果我们真正听从佛陀教悔“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就不可能“诽谤”。世尊教导我们,即便他人有过错也不要说,何况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确认真相,只是个人之见而已。没学佛以前,我觉得说什么没有关系,没有做坏事,就不算有过错,自认为还算个好人呢。学佛后才知道“身,口,意”三业,原来口,竟然是一个造业主要地方!无论是修行或者生活中,口业是我们最容易造的因,说话谁不会呢,家常闲聊,说三道四,辨法争议,评高论低,无意间造业仍然不知。故印光大师开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对我们凡夫固有习气的苦心劝道。
第二深信因果。如果我们能够深信因果,就绝不敢“诽谤”。我们肉眼凡夫,只会相信自己的肉眼,我看不到过去的因,也看不到未来的果,让我相信随便说一句话,就会得绝症,吓唬谁啊?故佛经常云:凡夫众生,刚强难化。我们愚痴众生不到大难临头,恶病缠身,就不知道什么是“怕”,真是无知者无惧啊!这便是佛法常言的:“凡夫畏果不畏因,菩萨畏因不畏果”。佛菩萨由于深明因果,从因地上断果,不种因何来受果呢。跟师父学佛后,眼见耳闻种种真人实事,深切感受到种业容易消业难,因小果大非虚言。想起以前自己随随便便轻言长短,妄论是非,后怕!!
版权所有:大悲咒在线网